蒲姜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8982发布日期:2020-07-04 04:32阅读:1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蒲姜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oralulcer),又称为“口疮”,属于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溃疡面向内凹入,周围多有充血状,进食时可出现疼痛,甚至无法进食。由于老年人各器官退行性改变,口腔黏膜角化程度变差,黏膜变薄,同时老年人口腔中常有残冠、残根或不良修复体等刺激,易形成口腔黏膜溃疡,并且不易愈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上经常通过利用中、西药类的片剂、喷雾剂等药物局部治疗来改善症状,治疗效果良莠不齐。如专利cn110302263a公开了治疗口腔溃疡的喷剂,采用的是金莲花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白芨多糖、山梨酸、冰片、薄荷脑以及蔷薇果提取物,对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和创伤性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又如专利cn102058734a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中药贴片,其所含的药粉为蒲黄、珍珠和冰片细粉的混合物,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类口腔药物多为苦寒清热之品,疗效短,容易反复。技术实现要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蒲姜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骨碎补3-5份,蒲黄2-3份,干姜炭2-3份,冰片1-2份。本发明的蒲姜药物组合物的配方是取古方合方加减而成,取蒲黄散、骨碎补散、甘草干姜汤的意,效法古方,同时兼顾几个处方的主治功效,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从而更适合现代人寒热错杂的体质,对现代人的口腔溃疡的的疗效更显著。合方并不是说古方的不足,而是古方针对的每一个病证,在合方和加减后,得到了创新和扩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临床疗效明显,疗效稳固,且对局部黏膜刺激小,无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值得推广使用。方解:骨碎补为君药,取自《圣济总录》“骨碎补散”,本治疗肾虚气攻,牙龈血出,牙痛、口腔溃疡等,具有补肾、活血、止血、续伤功效,有利于疮、伤口的愈合;蒲黄为佐药,收涩止血,行血祛瘀,炒炭收涩止血,生用则一药多效,止血而兼能行血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骨碎补为君药、蒲黄为佐药,两药结合使用,起到活血、止血、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干姜炭温阳散寒,止血,取自《伤寒论》干姜甘草汤之意,有温中摄血之效;蒲黄与干姜相须为用,阴阳相合;冰片有清热止痛,用于各种疮疡、刚喉肿痛、口疮、目疾等证;外用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功效,为眼、喉科常用药;冰片和姜炭一寒一热,寒温并用,对复发型口腔溃疡的寒热错杂证型起到协同作用;蒲黄与冰片,有《证治准绳·类方》“蒲黄散”变方之意,可起到清心肾之热的作用。骨碎补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去毒风疼痛,固齿牙,疗蚀疮。”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达到消肿止痛、祛瘀生新之功效。蒲黄在《本草纲目》记载:“蒲黄,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诸痛。”许叔微《本事方》记载一则医案:“有士人妻,舌忽胀满口,不能出声,一堂叟教以频掺,比晓乃愈。”无独有偶,《芝隐方》载“:宋度宗欲赏花,一夜忽舌肿满口。蔡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而愈。据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证矣。盖舌乃心之外候,而手厥阴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阴阳相济也。”具体地: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强骨补肾和促进骨折愈合等功效。骨碎补性苦、温,入肝、肾经,中医主要用来治疗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及骨折。骨碎补总黄酮是中药骨碎补中最主要的一种黄酮成分,是从水龙骨科多年生蕨类植物槲蕨的根茎骨碎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补肾、强骨、止痛的功效,可促进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分化和增殖,抑制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骨再生。在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过程中发现:骨碎补总黄酮能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细胞总蛋白的合成。通过体内实验证明:骨碎补总黄酮可以促进骨组织的愈合,抑制大鼠炎症关节骨破坏。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调节脂代谢、抗动脉粥样性硬化,改善糖代谢,调节免疫和抗炎作用,调节肠道,抗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等)作用,对于治疗皮肤病、烧伤愈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干姜炭,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具有抗凝血活性,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其中的姜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菌具有抑制作。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可经皮肤、口腔黏膜、鼻黏膜等部位吸收,外用方主要利用其抗感染、抗炎、止痛、促透等功效,不仅可抑制损伤处伤害性感受器的信号传入、对外伤性急性疼痛起抑制作用,还具有增加生物膜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因而可增加自身和大多数配伍药物的渗透量、渗透速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蒲姜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骨碎补5份,蒲黄3份,干姜炭3份,冰片1份。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口腔并发症多为虚火上炎或脾胃热盛所致。岭南地区地处季风海洋,山峦瘴气,多湿多热,岭南群体体质特征以阳热体质、脾虚湿盛体质、气阴两虚体质为主。本发明用于治疗岭南地区人群口腔异味、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疾病有极佳的临床效果,临床上运用于危重症患者,特别是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同样取得不错疗效。该方止痛止血、寒温并用、清补兼施、引火归元,价格低廉,且对局部黏膜刺激小,无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上述诸药具有不同程度抗菌、镇痛消炎等作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均有效,且不产生耐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蒲姜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其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所用载体和赋形剂均为所需剂型常用的载体和赋形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药物可以为贴剂、喷雾剂、膏剂、散剂或含漱剂。由此,便于药物敷贴或喷洒于口疮患处,促进药物作用于患处。本发明的喷雾剂或含漱剂既能迅速缓解疼痛,又能使创面迅速收敛,进而控制局部蔓延,促进疮口结痂愈合,充分发挥止痛、抗炎、止血的综合作用,缩短病程治疗周期,减少病患的痛苦。本发明的包含上述蒲姜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炎等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时,可以以喷剂形式,只需喷于局部2-3下即可,每天3次。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蒲姜药物组合物或药物,既能迅速缓解疼痛,又能使创面迅速收敛,进而控制局部蔓延,促进疮口结痂愈合,充分发挥了止痛、抗炎、止血的综合作用,明显地缩短病程治疗周期,减少了病患的痛苦。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当药物为喷雾剂或含漱剂时,喷雾剂或含漱方原液获得步骤如下:按比例称取原料药,对原料药进行渗漉,收集6-8倍饮片量体积的渗漉液;向渗漉液中分别加入增溶剂、促渗剂、抗氧剂,再向渗漉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全量,即得。由此,本发明的药物采用中药喷雾剂时,既有雾化给药的特点和优势,又避免使用抛射剂;既安全又可靠,可用于呼吸道、皮肤黏膜或腔道起局部作用,也可起全身作用;喷出的药物呈细小雾滴,能直达作用部位,局部浓度高,起效迅速,而且给药剂量准确,给药剂量比注射或口服小,因此毒副作用小;再次,药物呈雾状直达病灶,形成局部浓度,可减少疼痛,且使用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渗漉具体步骤为:将原料药粉碎,加入体积浓度为40%-60%,优选为50%的乙醇,浸泡时间24-50h后以3-5ml/min渗漉速度进行渗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溶剂为聚山梨酯-80、丙二醇或聚乙二醇600,其添加量为渗漉液重量的30%-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促渗剂为1,2-丙二醇,其添加量为渗漉液重量的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氧剂为亚硫酸氢钠、枸橼酸钾或乙酰碘氨酸钾,其添加量为渗漉液重量的0.1%-1.0%。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按照现有制剂制备方法,将本发明的蒲姜药物组合物制备成贴剂、散剂或膏剂,以供患者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喷雾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当的附加剂混合而成的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或者是将喷雾剂原液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物释出。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蒲姜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在制备治疗口腔溃疡、口腔异味或牙龈炎药物中的应用。使用时,例如蒲姜药物组合物或药物为喷雾剂时,只需喷于口腔溃疡局部2-3下即可,每天3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喷雾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分别称取5g骨碎补、3g蒲黄、3g干姜炭、1g冰片;(2)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向粉碎后的原料药加入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浸泡48h后,以5ml/min的渗漉速度进行渗漉,收集72ml的渗漉液;(3)向渗漉液中加入渗漉液重量30%的聚山梨酯-80、渗漉液重量3%的1,2-丙二醇,以及渗漉液重量0.1%亚硫酸氢钠,混合后再向渗漉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全量,即得到喷雾剂原液;(4)将喷雾剂原液填充于喷雾罐中,即可。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喷雾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分别称取5g骨碎补、3g蒲黄、3g干姜炭、1g冰片;(2)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向粉碎后的原料药加入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浸泡36h后,以3ml/min的渗漉速度进行渗漉,收集96ml的渗漉液;(3)向渗漉液中加入渗漉液重量40%的聚山梨酯-80、渗漉液重量5%的1,2-丙二醇,以及渗漉液重量0.5%亚硫酸氢钠,混合后再向渗漉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全量,即得到喷雾剂原液;(4)将喷雾剂原液填充于喷雾罐中,即可。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含漱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分别称取3g骨碎补、3g蒲黄、2g干姜炭、2g冰片;(2)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向粉碎后的原料药加入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浸泡36h后,以3ml/min的渗漉速度进行渗漉,收集60ml的渗漉液;(3)向渗漉液中加入渗漉液重量40%的聚山梨酯-80、渗漉液重量5%的1,2-丙二醇,以及渗漉液重量0.5%亚硫酸氢钠,混合后再向渗漉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全量,即得到含漱剂原液;(4)将喷雾剂原液进行灌装,即可。下面通过实验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喷雾剂在口腔溃疡,特别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方面的效果。一、实验对象2017-2019年度宝安中医院流派工作室门诊以“口腔溃疡”为诊断的患者。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李秉琦主编的《口腔粘膜病学》第二版)(1)既往有口腔溃疡病史,病史至少半年以上;(2)反复发作,至少每3个月发作一次;(3)发作时有以下表现:溃疡发生在唇、颊、舌等处,数目1-5个,直径不超过5mm;局部疼痛,溃疡充血,边缘整齐,基部不硬,中心稍凹,其上覆以灰黄色或淡黄色纤维素性假膜,影响进食。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版)(1)主症:溃疡,疼痛,激惹痛。(2)次症:心烦急躁,口热口干,尿黄便干。(3)检查:口腔黏膜溃疡局部充血水肿,溃疡表面渗出假膜,边缘整齐,基地平坦,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围绕。3、本实验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3)本次溃疡发生时间不超过3天者;(4)年龄在15-60岁之间者;(5)溃疡反复发作,病程在半年以上者;(6)无严重疾病者,如心、肝、肺、肾系等疾病;(7)志愿接受试验者。凡符合上述7条者,均可纳入观察病例。4、本实验排除标准(1)虽有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但不能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如白塞病、癌性溃疡、感染性口炎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溃疡;(2)孕妇、哺乳期妇女或有妊娠意向者;(3)过敏体质、药物过敏者以及不能耐受者;(4)虽为本病,但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5)虽为本病,但是服用其它与本病相关的药物者;(6)就诊时本次发病时间已超过3天;(7)年龄在15岁以下或60岁以上者;(8)不能配合研究或资料不健全者;5、本实验剔除病例标准(1)入组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入组后,发现符合排除标准者;(3)在治疗过程中随意自行加服其它药物者,如免疫抑制剂;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接受治疗者;(4)未按照试验方案用药,无法判定疗效者;(5)自行退出者。二、给药方法实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喷雾剂,3次/d,每次喷于口腔溃疡处3下,7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贴于口腔溃疡处,3次/d。疗程3周,除了正常给药外,不服用其它药物。三、效果判定标准①显效:口腔溃疡愈合,不痛,周边组织粘膜充血消失;②有效:口腔溃疡面减小,轻微疼痛,周边组织粘膜充血改善;③无效:未达以上规定。四、实验结果;经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共74人,其中随机地选取38人归为实验组,36人归为对照组。在分别给药3周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例分别记录于表1。表1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说明实施例1的喷雾剂治疗口腔溃疡效果要优于现有的洗必泰口腔溃疡膜,对比而言,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而言提升了10%,而且两组数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记录组别样本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38333294.7%*对照组36247586.1%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另外,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喷雾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对上述符合条件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时间分别进行回访询问,将不同回访时间复发例数记录于表2。由表2可看出,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复发例明显高于实验组,在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复发率(复发数/样本数)为21%,而对照组复发率高达50%,是实验组的两倍多,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月、治疗后2月、治疗后3月复发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喷雾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要优于现有的的洗必泰口腔溃疡膜,而且还能减少患者口腔溃疡的复发次数。表2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例数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止痛止血、寒温并用、清补兼施、引火归元之功效,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和缩短溃疡期,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