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92708发布日期:2020-09-29 17:5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医疗机构对诊疗的管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危急值是指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达到危机程度的数值,表面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当检查结果的某项指标达到危急值标准后,接诊医生或主管医生必须及时获得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紧急救治处理,争取干预和紧急救治处理时间,获取更多挽救患者生命的时间和机会,否则将失去挽救患者生命的机会或出现严重救治后果。

现有技术中,各医疗单位均对患者临床出现危急值,制定有对应的处置和救治管理办法,如本申请人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危急值报告制定和流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修订,以便临床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理措施和集中医疗单位的全部技术优势,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减少医疗隐患和医患纠纷的发生,以及保证医患纠纷发生后的处理依据的有效性。各医疗单位均对患者临床出现危急值,制定有相对于的处置和救治管理办法的执行是采用人工干预的办法执行的,人工干预的办法往往出现环节多、责任不清和缺乏有效监督等诸多问题,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危急值误诊、危急值救治病例的科学统计、危急值的修正依据等技术缺陷。

临床危急值对于救护车转运的患者的抢救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转运的距离和城市道路的拥挤,大大增加转运时间,如何将现有救护车转运过程运用车载检查设备的检查结果与医疗单位的医疗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救护车转运过程与患者的抢救快速结合,将现有技术中救护车转运过程仅仅实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如输氧或输液等)实现患者的抢救从救护车的移动终端开始实施,对于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救护车转运过程仅仅实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如输氧或输液等),无法实现患者的抢救从救护车的移动终端开始实施,延误最佳抢救时间,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该方法实现患者的抢救从救护车的移动终端开始实施。由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与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协同实现。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救治管理方法借助于救护车车载检查仪器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由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与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协同实现,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中存储有管理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通讯联系,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包括:医疗综合管理模块、住院科室管理模块、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和检查结果确诊管理模块。

在医疗机构管理系统中增设用于危急值确诊的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用于危急值比对的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用于危急值复查的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指标分类数据库、用于危急值病例救治统计和危急值阈值修改依据的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用于专家会诊管理的专家会诊中心模块和用于救治监督的医务监督管理模块,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使用车载检查和监护仪器对患者做出首次检查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报告实时连续发送到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与患者信息绑定后,根据结果报告及救护车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接诊医疗单位,将结果报告发送到接诊的医疗单位的医疗综合管理系统;

步骤2.医疗单位的医疗综合管理系统分别实时连续将检查结果报告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报告加注处理时间后发送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和医务监督管理模块;

步骤3.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实时连续对检查结果报告中检查结果调取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中存储的危急值阈值与结果报告单上对应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逐项比对,完成对检查结果的危急值初步审查,生成危急值报告单,并保存危急值报告单,比对结果为:有危急值报告单和未发现危急值报告单,比对结果有危急值报告单的进入步骤4,比对结果无危急值报告单的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结束;

步骤4.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将有危急值报告单经医疗综合管理系统转发送到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和医务监督管理模块,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将有危急值报告单转发到抢救中心管理的接诊医生;

步骤5.抢救中心管理的接诊医生根据有危急值报告单,生成临时应急抢救救治方案及对应住院救治科室标记后经医疗综合管理系统、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发送到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终端,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根据接收到的应急抢救救治方案对患者实时临时救治;

步骤6.救护车在到达接诊医疗单位前,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实时连续循环实施以上步骤1-4;

步骤7.救护车在到达接诊医疗单位后,抢救中心管理模块管理的接诊医生或住院科室管理模块管理的接诊医生经抢救中心管理模块或住院科室管理模块管理向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发出新的检查检验项目和首次检查结果复查请求,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将该请求发送到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根据检查检验项目内容分解后,发送到对应的检查检验科;

步骤8.接诊检查检验请求的检查检验科医生对患者身份核验后,将结果报告单发送到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发送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结果报告单进行危急值审查;

步骤9.对危急值的初步审查: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调取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中存储的与结果报告单对应项目的危急值阈值进行逐项比对,完成对危急值的初步审查后生成危急值报告单,比对结果分为:有疑似危急值报告单和未发现危急值报告单;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未发现危急值的结果报告单发送到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转发到检查检验项目请求的接诊医生终端,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的患者救治管理方法不启动;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有疑似危急值报告单进入步骤10,启动危急值复查程序;

步骤10.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复查程序步骤是: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调取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指标分类数据库或和检查流程及约束条件核查表数据库对报告单上对应的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指标或和检查流程及约束条件进行逐项核查比对,并将核查比对结果标记在结果报告单上,生成请求复查结果报告单,暂存复查结果报告单;

步骤11.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将步骤10生成的请求复查结果报告单加注复查处理时间后,分别发送到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和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并在检查检验科医生终端显示,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实施对该事件完成情况和完成时间的监督,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开始按复查处理时间计时等待检查检验医生终端二次结果报告单上传;

步骤12.检查检验医生按步骤11发送的请求复查结果报告单对核查比对有异常的项目进行修正后进行二次检查检验,或对复查结果报告单再次确认后,生成二次结果报告单,检查检验医生将二次结果报告单上传到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发送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进行危急值确认程序;

步骤13.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二次结果报告单进行危急值确认步骤是: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二次结果报告单按步骤8进行对危急值的初步审查;

初步审查结果为未发现危急值的二次结果报告单上传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转发到检查检验项目请求终端,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结束;

初步审查结果为有疑似危急值的二次结果报告单,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调取步骤10暂存复查结果报告单和步骤3保存危急值报告单进行逐项比对,对于相同项目中出现的三次危急值求解算数平均值为确诊的危急值,对于不相同检查检验项目中首次出现的危急值,重复步骤12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复查程序,直到所有危急值均经过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处理为确诊的危急值,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生成带有加注限定救治处理开始时间的危急值确诊报告单,危急值确诊报告单保存在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中后,在分别发送到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和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并在接诊医生终端显示,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实施对该事件完成救治处理情况和开始时间的监督,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开始对救治处理开始时间的计时和救治处理情况结果报告单的接收;

步骤14.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规定时间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开始救治和救治完成两次答复及救治记录后,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将救治记录保存在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中后,救护车转运患者救治管理方法完成,否则进入下一步骤15;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规定时间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发出会诊或转诊处理请求的进入步骤17;

步骤15.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超出规定时间未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救治答复,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向医务监督管理模块、接诊医生终端显示、接诊医生个人终端和接诊医生科室主管个人终端发送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救治请求;

步骤16.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循环步骤8连续发送救治请求,直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开始救治答复;

步骤17.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在规定时间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发出会诊或转诊处理请求;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根据医疗综合管理模块收到会诊或转诊处理请求,分别生成会诊任务单或转诊请求单;

会诊任务单中:含有危急值确诊报告单、会诊专家信息和会诊时间标示;

转诊请求单中;含有危急值确诊报告单和转诊单位信息;

步骤18.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将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生成的会诊任务单发送到专家会诊管理模块和医务监督管理模块,专家会诊管理模块将会诊任务单转发到会诊任务单涉及的专家,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实施对会诊事件的监督,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开始对会诊计时和会诊结果报告的接收;

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将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生成的转诊请求单发送到转诊管理模块,作转诊准备;

步骤19.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在规定时间未收到会诊结果报告,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超出规定时间未收到会诊结果答复,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向医务监督管理模块、会诊专家终端显示、会诊专家个人终端和会诊专家主管终端发送应急会诊请求;

步骤20.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循环步骤12连续发送会诊请求,直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收到会诊结果答复;

步骤21.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在规定时间收到会诊结果报告后,转发会诊结果报告至接诊医生终端,重新进入步骤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的实施全部由系统智能实现,患者的抢救从救护车的移动终端开始实施。最大争取抢救时间,借助于救护车车载设备获取的危急值的确诊,接诊医疗单位提前介入抢救过程,提高危急值对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效杜绝或减少人工实施管理的责任风险,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或减少医疗隐患和医患纠纷的发生,以及保证医患纠纷发生后的处理依据的有效性。

下面结合救治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该救治管理方法借助于救护车车载检查仪器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由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与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协同实现,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中存储有管理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通讯联系,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包括:医疗综合管理模块、住院科室管理模块、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和检查结果确诊管理模块。

在医疗机构管理系统中增设用于危急值确诊的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用于危急值比对的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用于危急值复查的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指标分类数据库、用于危急值病例救治统计和危急值阈值修改依据的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用于专家会诊管理的专家会诊中心模块和用于救治监督的医务监督管理模块,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使用车载检查和监护仪器对患者做出首次检查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报告实时连续发送到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与患者信息绑定后,根据结果报告及救护车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接诊医疗单位,将结果报告发送到接诊的医疗单位的医疗综合管理系统。

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接到患者救治请求后,输入患者信息后,调派救护车及随车医护人员开始转运患者至医疗单位,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使用车载检查和监护仪器对患者做出首次检查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报告,将结果报告发送到接诊的医疗单位实现接诊的医疗单位参与和指导转运患者过程的救治。

步骤2.医疗单位的医疗综合管理系统分别实时连续将检查结果报告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报告加注处理时间后发送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和医务监督管理模块。

医疗单位实时连续根据检查结果报告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给出救治过程的技术指导。

步骤3.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实时连续对检查结果报告中检查结果调取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中存储的危急值阈值与结果报告单上对应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逐项比对,完成对检查结果的危急值初步审查,生成危急值报告单,并保存危急值报告单,比对结果为:有危急值报告单和未发现危急值报告单,比对结果有危急值报告单的进入步骤4,比对结果无危急值报告单的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结束。

医疗单位对于检查结果报告和随车临时诊断结果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实施本管理方法的管理,否则按一般患者就医方法处理。

步骤4.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将有危急值报告单经医疗综合管理系统转发送到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和医务监督管理模块,抢救中心管理模块将有危急值报告单转发到抢救中心管理的接诊医生。

步骤5.抢救中心管理的接诊医生根据有危急值报告单,生成临时应急抢救救治方案及对应住院救治科室标记后经医疗综合管理系统、救护指挥调度中心管理系统发送到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终端,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根据接收到的应急抢救救治方案对患者实时临时救治。

本步骤借助于医疗单位抢救中心管理的接诊医生的经验向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提供救治方案指导对救护车上患者的临时救治。

步骤6.救护车在到达接诊医疗单位前,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实时连续循环实施以上步骤1-4。

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实时连续上传检查结果,抢救中心管理的接诊医生该结果跟踪临时救治过程。

步骤7.救护车在到达接诊医疗单位后,抢救中心管理模块管理的接诊医生或住院科室管理模块管理的接诊医生经抢救中心管理模块或住院科室管理模块管理向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发出新的检查检验项目和首次检查结果复查请求,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将该请求发送到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根据检查检验项目内容分解后,发送到对应的检查检验科。

救护车在到达接诊医疗单位后,抢救中心或住院科室接诊医生对患者新的检查检验项目和首次检查结果复查,对患者做进一步检查。

步骤8.接诊检查检验请求的检查检验科医生对患者身份核验后,将结果报告单发送到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发送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结果报告单进行危急值审查。

本步骤对所有检查检验的结果报告均进行危急值审查,防止检查检验的结果出现危急值遗漏。

步骤9.对危急值的初步审查: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调取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中存储的与结果报告单对应项目的危急值阈值进行逐项比对,完成对危急值的初步审查后生成危急值报告单,比对结果分为:有疑似危急值报告单和未发现危急值报告单。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未发现危急值的结果报告单发送到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转发到检查检验项目请求的接诊医生终端,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的患者救治管理方法不启动。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有疑似危急值报告单进入步骤10,启动危急值复查程序。

危急值的确诊涉及到应急救治的全面启动,应急救治的启动涉及人力和物力的第一时间的投入和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所以危急值的确诊是否准确至关重要,本步骤建立危急值的复查程序,解决由于检查由于仪器、设备异常工作带来的误差或误诊,同时对于检查流程是否合规及满足约束条件(如检查前禁食、禁药等)等进行全面复查,最大减少由于外部条件不符造成的误诊。对于联网在线的仪器、设备异常工作通过仪器工作状态指标分类数据库的数值,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自动进行核查,对于人工操作的检测,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根据结果报告单记载内容与检查流程及约束条件核查表数据库按项目进行比对是或否。

步骤10.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复查程序步骤是: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调取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指标分类数据库或和检查流程及约束条件核查表数据库对报告单上对应的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指标或和检查流程及约束条件进行逐项核查比对,并将核查比对结果标记在结果报告单上,生成请求复查结果报告单,暂存复查结果报告单。

步骤11.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将步骤10生成的请求复查结果报告单加注复查处理时间后,分别发送到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和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并在检查检验科医生终端显示,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实施对该事件完成情况和完成时间的监督,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开始按复查处理时间计时等待检查检验医生终端二次结果报告单上传。

危急值再次次出现后,患者危急值确诊的可能性概率增加,短时间进行复查变得极为重要,限定复查处理时间和提前启动医务监督管是本步骤的发明目的。

步骤12.检查检验医生按步骤11发送的请求复查结果报告单对核查比对有异常的项目进行修正后进行二次检查检验,或对复查结果报告单再次确认后,生成二次结果报告单,检查检验医生将二次结果报告单上传到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检查检验确诊管理模块发送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进行危急值确认程序。

危急值的确诊均需要二次确认,危急值二次确认的数值需要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算法处理,保证危急值的准确性。

步骤13.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二次结果报告单进行危急值确认步骤是: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二次结果报告单按步骤8进行对危急值的初步审查;

初步审查结果为未发现危急值的二次结果报告单上传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转发到检查检验项目请求终端,基于危急值对救护车转运患者的救治管理方法结束。

初步审查结果为有疑似危急值的二次结果报告单,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调取步骤10暂存复查结果报告单和步骤3保存危急值报告单进行逐项比对,对于相同项目中出现的三次危急值求解算数平均值为确诊的危急值,对于不相同检查检验项目中首次出现的危急值,重复步骤12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复查程序,直到所有危急值均经过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处理为确诊的危急值,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生成带有加注限定救治处理开始时间的危急值确诊报告单,危急值确诊报告单保存在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中后,在分别发送到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和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并在接诊医生终端显示,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实施对该事件完成救治处理情况和开始时间的监督,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开始对救治处理开始时间的计时和救治处理情况结果报告单的接收。

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设置的目的是:

1保留完整的救治病例记录,为今后的医学研究、临床治疗和出现分歧或医疗责任划分提供参考。

2保留完整的救治病例记录。为更新或修正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中的危急值阈值提供统计数据。

3病例数据信息可以关联患者危急值处理预后情况,可评价危急值处理效率,此外为下次出现相同危急值提供快速处理方案。

步骤14.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规定时间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开始救治和救治完成两次答复及救治记录后,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将救治记录保存在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中后,救护车转运患者救治管理方法完成,否则进入下一步骤15;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规定时间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发出会诊或转诊处理请求的进入步骤17。

步骤15.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超出规定时间未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救治答复,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向医务监督管理模块、接诊医生终端显示、接诊医生个人终端和接诊医生科室主管个人终端发送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救治请求。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对超出规定时间未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救治答复进行再次督促,并实施接诊医生个人终端和接诊医生科室主管两级告知和督促,同时对于特殊情况实施人工干预提高信息支持。

步骤16.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循环步骤8连续发送救治请求,直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开始救治答复;

步骤17.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在规定时间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发出会诊或转诊处理请求;

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根据医疗综合管理模块收到会诊或转诊处理请求,分别生成会诊任务单或转诊请求单;

会诊任务单中:含有危急值确诊报告单、会诊专家信息和会诊时间标示;

转诊请求单中;含有危急值确诊报告单和转诊单位信息。

增加会诊管理及会诊监督程序,是为实现综合理由系统内所有技术优势实施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救治,缩短救治的方案制定和人员准备的辅助时间。

步骤18.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将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生成的会诊任务单发送到专家会诊管理模块和医务监督管理模块,专家会诊管理模块将会诊任务单转发到会诊任务单涉及的专家,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实施对会诊事件的监督,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开始对会诊计时和会诊结果报告的接收;

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将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生成的转诊请求单发送到转诊管理模块,作转诊准备;

步骤19.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在规定时间未收到会诊结果报告,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超出规定时间未收到会诊结果答复,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向医务监督管理模块、会诊专家终端显示、会诊专家个人终端和会诊专家主管终端发送应急会诊请求;

步骤20.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循环步骤12连续发送会诊请求,直到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收到会诊结果答复;

步骤21.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在规定时间收到会诊结果报告后,转发会诊结果报告至接诊医生终端,重新进入步骤14。

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13中,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生成带有加注限定救治处理开始时间的危急值确诊报告单,在分别发送到医务监督管理模块和医疗综合管理模块,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转发危急值确诊报告单不少于接诊医生和主管护士或接诊医生和医生主管两级,并在两级终端显示。达到相互提醒和相互监督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的步骤14.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经医疗综合管理模块规定时间收到接诊医生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开始救治和救治完成两次答复及救治记录后,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将救治记录保存在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中,危急值确诊处理中心根据病例统计分类数据库中储存的病例统计,定期对调取危急值阈值分类数据库中存储的危急值阈值进行修正。达到危急值阈值更科学更准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