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417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转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生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婴儿出生后如出现病情危重的情况,需从基层医院转至上层医院,路途遥远,救护车容易出现颠簸或紧急刹车等不可避免的理化因素,但救护车上缺乏对新生婴儿的固定保护,容易产生不可抗拒的危险,加剧疾病的状况,甚至死亡。

目前,基层医院转运新生儿通常是由患儿家属/护士怀抱至目的地,双手负担过重,容易产生疲劳给患儿带来安全隐患,而且家属由于害怕患儿受凉往往会包裹很多衣物或小被单,影响患儿病情的观察。而有条件的医院会采用病房的温箱进行运送,然而普通温箱笨重,且上下车(救护车)极不方便,转运过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转运装置,该转运装置模仿母体子宫,具有固定保护功能、保温保湿功能,且可方便地上下救护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担架和固定于所述转运担架上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有箱门及用于锁住所述箱门的固定锁,所述箱体的另一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有通孔,用于保证所述箱体内气流的循环和患儿输液治疗及监控设备的连接;

所述箱体内设有一用于放置患儿的容器,所述容器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底面,所述容器内铺设有一装有液体的弹性袋,所述弹性袋上设有一包裹片,所述包裹片包括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之间设有若干发热体。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担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一端设有氧气瓶固定装置,所述箱体通过氧气输送管与所述氧气瓶固定装置上的氧气瓶连接,所述车架的一侧设有可伸缩输液架,所述可伸缩输液架与所述车架的连接处设有输液架定位装置;所述车架的下部设有主车轮,所述主车轮的前方设有前叉轮,所述主车轮的后方设有承重轮,所述主车轮通过主车轮支杆与车架铰接,所述前叉轮和承重轮通过支架与所述车架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车轮与所述车架之间还连接有可将所述主车轮支杆收至所述车架底部的斜支架,所述斜支架由上拉杆和下拉杆铰接而成,所述下拉杆与所述主车轮支杆连接以将所述主车轮支杆收至所述车架底部,所述上拉杆与所述车架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上靠近所述承重轮一端的底部还设有横梁杆、摇轴杆和手柄,所述横梁杆与摇轴杆平行设置且所述横梁杆位于所述摇轴杆的下方,所述横梁杆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摇轴杆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横梁杆上套设有可旋转的滚轴组件,所述滚轴组件一端能够与所述摇轴杆接触,所述滚轴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拉杆连接;所述横梁杆的两端上均穿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摇轴杆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拉杆连接;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横梁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手柄为两个,两个所述手柄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杆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上设有若干微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为主要由35-72份的铁粉、15-28份的水、2-6份的多孔质焦炭粉和1-20份的硅藻土组成的粘稠物。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边缘设有弹性安全带。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装设有鸟巢式保护棉体,所述保护棉体的高度稍低于所述通孔的高度,用于保证所述箱体的产热与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呈长方形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纵横交叉的支撑板,所述车架上设有若干个箱体固定件,用于与箱体固定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组件包括一铁片和与所述铁片连接的滚轴平台,所述铁片与所述摇轴杆接触,所述滚轴平台与所述上拉杆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一容器及容器内装有液体的弹性袋,模仿母体子宫,提高新生患儿在箱体内的适应能力及舒适感,减轻患儿的痛苦,并在弹性袋上设带有透气层和的发热体的包裹片,该发热体仅与氧气接触、反应即可发热,即发热体能通过自身发热,使箱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为新生患儿保温保湿;且箱体的侧面上设有通孔,可保证所述箱体内气流的循环和患儿输液治疗及监控设备的连接。

(2)本发明通过在转运担架的车架下部设置前叉轮、承重轮、与斜拉杆连接的主车轮、摇轴杆、扭簧和手柄等,使前叉轮可作为上下车轮,便于本装置的上下车。在救护车上时,前叉轮和承重轮同时具有支撑和滑行作用,且稳定性良好。且通过这些部件相互结合,使摇轴杆在手柄和扭簧的作用下旋转,而与摇轴杆连接的滚轴组件随之旋转,带动与滚轴组件连接的上拉杆后退,使相铰接的上拉杆和下拉杆即斜支架折叠,最终使与斜拉杆连接的主车轮随着斜拉杆折叠而收至车架底部,这一设计不仅使主车轮方便、快捷地收至车架底部,还减少了本装置的占用空间,具有实用性。

(3)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稳定性好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架底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转运担架,2-箱体,3-箱门,4-固定锁,5-通孔,6-容器,7-弹性袋、8-车架,9-氧气瓶固定装置,10-可伸缩输液架,11-输液架定位装置,12-主车轮,13-前叉轮,14-承重轮,15-主车轮支杆,16-斜支架,161-上拉杆,162-下拉杆,17-摇轴杆,18-横梁杆,19-滚轴组件,191-铁片,192-滚轴平台,20-扭簧,21-手柄,22-弹性安全带,23-箱体固定件,2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图3,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担架1和固定于所述转运担架上的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一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有箱门3及用于锁住所述箱门的固定锁(图中未示出),箱门3上设有两个操作孔4,还设有用于关闭所述操作孔4的孔门及孔门固定锁(图中未示出)。所述箱体2的另一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有通孔5,用于保证所述箱体2内气流的循环和患儿输液治疗及监控设备的连接。所述箱体2内设有一用于放置患儿的容器6,所述容器6为长方体容器。所述容器6固定于所述箱体2的底面,所述容器6内铺设有一装有液体的弹性袋7,本实施例中弹性袋7优选为天然橡胶袋,液体为水。所述弹性袋7上设有一包裹片(图中未示出),所述包裹片包括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之间设有若干可与氧气反应发热的发热体,其能通过自身发热为患儿保温保湿。所述容器6及容器6内装有液体的弹性袋7相当于母体子宫模型装置,患儿放置于容器6内的弹性袋7上。其中,所述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上设有若干微透气孔。所述发热体为主要由35份的铁粉、15份的水、2份的多孔质焦炭粉和1份的硅藻土组成的粘稠物,该粘稠物中还包括少量(2-5份)氯化钠,该发热体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氧性、多多孔性、强的吸附性及良好的稳定性等性质,吸氧后在以氯化钠作为电解质溶液下,铁和氧气反应构成原电池,即铁粉与氧气发生放热反应,因此该发热体的自身发热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保湿保温效果,可为箱体2内的患儿保湿保温。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一用于放置患儿的容器6及容器6内装有液体的弹性袋7,模仿母体子宫,提高新生患儿在箱体2内的适应能力及舒适感,减轻患儿的痛苦,并在弹性袋7上设带有透气层和发热体的包裹片,该发热体仅与氧气接触、反应即可发热,即发热体能通过自身发热,使箱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为新生患儿保温保湿;且箱体的侧面上设有通孔,可保证所述箱体内气流的循环和患儿输液治疗及监控设备的连接。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容器6的边缘设有弹性安全带22,弹性安全带22在转运过程中可给患儿提供安全保护。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箱体2内还装设有鸟巢式保护棉体(图中未示出),加重保护作用,所述保护棉体的高度稍低于所述通孔5的高度,用于保证所述箱体2的产热与散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转运担架1包括车架8,本实施例中,车架8呈长方形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纵横交叉的支撑板(图中未示出),所述车架8上设有若干个箱体固定件23,用于与箱体2固定牢固。所述车架8的一端设有氧气瓶固定装置9,使用时,所述箱体2通过氧气输送管(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氧气瓶固定装置9上的氧气瓶连接。所设置的氧气瓶固定装置9用于放置氧气瓶,使箱体内可及时补充患儿所需的氧气,同时氧气瓶内的氧气还可使发热体充分发热,为患儿保温。所述车架8的一侧设有可伸缩输液架10,所述可伸缩输液架10与所述车架8的连接处设有输液架定位装置11,所述可伸缩输液架10可方便地拉长或收缩,便于为患儿输液。所述车架8的下部设有可折叠的主车轮12,所述主车轮12的前方设有前叉轮13,所述主车轮12的后方设有承重轮14,所述主车轮12通过主车轮支杆15与车架8铰接,所述前叉轮13和承重轮14通过支架与所述车架8的底部连接。主车轮12在本装置上救护车之前用于在底面上行走,作为行走轮。在本装置上下救护车时,前叉轮13则作为上车轮(或下车轮),便于本装置的上下车。而当本装置运送患儿上救护车后,可将主车轮支杆15及其上的主车轮12折叠,通过前叉轮13和承重轮14支撑于救护车的底板上,此时前叉轮13和承重轮14具有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主车轮12与所述车架8之间还连接有可将所述主车轮支杆15收至所述车架8底部的斜支架16,所述斜支架16由上拉杆161和下拉杆162铰接而成,所述下拉杆162与所述主车轮支杆15连接以将所述主车轮支杆15收至所述车架8底部,所述上拉杆161与所述车架8底部转动连接。

所述车架8上靠近所述承重轮14一端的底部还设有横梁杆18、摇轴杆17和手柄21,所述横梁杆18与摇轴杆17平行设置且所述横梁杆18位于所述摇轴杆17的下方,所述横梁杆18与所述车架8固定连接,所述摇轴杆17与所述车架8转动连接。所述横梁杆18上套设有可旋转的滚轴组件19,所述滚轴组件19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摇轴杆17接触,所述滚轴组件19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拉杆161连接。所述滚轴组件19包括一铁片191和与所述铁片191连接的滚轴平台192,所述铁片191与所述摇轴杆17接触,所述滚轴平台192与所述上拉杆161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梁杆18的两端上均穿设有扭簧20,所述扭簧20的一端与所述摇轴杆17连接,所述扭簧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拉杆161连接。所述手柄21的一端与所述横梁杆18的端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21为两个,两个所述手柄2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杆18的两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当摇轴杆17在手柄21和扭簧20的作用下旋转时,与摇轴杆17接触的铁片191通过滚轴平台192带动与滚轴平台192连接的上拉杆161向上转动,使相铰接的上拉杆161和下拉杆162即斜支架16折叠,进而将主车轮支架15收至车架8底部,节省了本装置在救护车上的占用空间,具有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摇轴杆17和横梁杆18之间还设有一固定块24,不仅用于进一步固定摇轴杆17和横梁杆18的位置,还使摇轴杆17和横梁杆18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便于横梁杆18上扭簧20对摇轴杆17产生更有效的作用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除发热体为主要由72份的铁粉、28份的水、6份的多孔质焦炭粉和20份的硅藻土组成的粘稠物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发热体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氧性、多多孔性和强的吸附性等性质,自身发热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保湿保温效果,可为箱体内的患儿保湿保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除发热体为主要由50份的铁粉、20份的水、4份的多孔质焦炭粉和12份的硅藻土组成的粘稠物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发热体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氧性、多多孔性和强的吸附性等性质,自身发热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保湿保温效果,可为箱体内的患儿保湿保温。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倾斜状态的前叉轮13将本装置放至救护车上,当前叉轮13与救护车车厢底面相抵触并向后移动至与车架8的平面垂直状态后,握紧手柄21并将手柄21向上抬起,由于手柄21与横梁杆18的端部连接,且扭簧20与摇轴杆17铰接,因此摇轴杆17在横梁杆18上的扭簧20的作用下旋转,旋转后的摇轴杆17通过滚轴组件19带动上拉杆161向上转动,再通过与上拉杆161相铰接的下拉杆162使主车轮支杆15后移,主车轮支杆15的后移使斜支架16的上拉杆161和下拉杆162折叠的角度更大,最后将主车轮支杆15收在车架底下,最后担架主体由前叉轮13和承重轮14支撑在救护车的车底板上,这也降低了本装置的高度,便于本装置上下车。

救护车台板下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前后固定组件,采用自动前后的固定方式,上车即可锁定。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