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接骨螺钉及其拆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35842发布日期:2020-08-28 17:2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接骨螺钉及其拆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接骨螺钉及其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接骨螺钉实际上已经众所周知,其在医学上用于使骨头在骨折后重新接合、固定接骨板或者在松质骨螺钉的情况下用于将植入体固定在椎骨体上。

这种接骨螺钉通常是长久的保留在病人的身体中的,并且在此必须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能实现其预想功能,而不会在载荷作用下松脱,应具有防止滑动的预想功能,同时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接骨螺钉及其拆卸方法,其在拧入后防止不希望的位置变化,特别是防止自动松脱或滑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滑接骨螺钉及其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螺钉、内螺钉和卡钉;外螺钉包括外螺钉螺纹、外螺钉卡扣和外螺钉沉头,外螺钉沉头和外螺钉卡扣分别位于外螺钉螺纹的上端和下端,外螺钉螺纹从上到下减缩设置;外螺钉还具有中央通孔和四个开槽,每个开槽设置于外螺钉螺纹和外螺钉卡扣上,开槽连通中央通孔和外螺钉的径向外侧,以使外螺钉卡扣具有四个卡扣部;

内螺钉包括四个内螺钉部,内螺钉部包括内螺钉挡块和内螺钉引导板,内螺钉挡块设置于内螺钉引导板的下端;内螺钉引导板的内侧设置有内螺钉凹槽,内螺钉挡块上设置有内螺钉卡槽,内螺钉卡槽位于内螺钉引导板的外侧;内螺钉引导板插入中央通孔内,卡扣部插入内螺钉卡槽内;

卡钉包括卡钉卡柱和设置于卡钉卡柱上的环形凸起,卡钉插入中央通孔和四个内螺钉引导板之间,卡钉卡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四内螺钉引导板限定出的竖向通孔的直径,环形凸起插入四个内螺钉凹槽中。

中央通孔包括贯穿外螺钉下端的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从上到下减缩设置,以使中央通孔与内螺钉引导板之间具有空间。

内螺钉引导板的外表面包括从下到上减缩设置的减缩面,所述减缩面上设置有螺纹。

在外螺钉上端设置有外螺钉沉头,形成外螺钉上端的台阶通孔。

内螺钉引导板的外表面还包括圆柱面,连接于减缩面的上端。

内螺钉卡槽与外螺钉卡扣结合后,内螺钉挡块的外周面与外螺钉螺纹的底面在同一面上。

中央通孔为台阶孔,中央通孔的上端大于下端;卡钉包括设置于卡柱上端的卡钉沉头,卡钉沉头安装于中央通孔的上端。

卡钉沉头上设置有卡钉钩槽,所述卡钉沟槽为弧形,且卡钉沟槽的两端均贯穿卡钉沉头的上表面。

外螺钉卡扣包括连接于外螺钉螺纹下端的减缩部,以及从减缩部的下端向外突出的第一三角形凸起;内螺钉卡槽包括开口朝上的槽部,以及设置于槽部的外侧侧壁上的第二三角形凸起,减缩部插入槽部,第一三角形凸起位于第二三角形凸起的下侧。

一种防滑接骨螺钉及其拆卸方法的拆卸方法为,包括:取出卡钉;利用工具使部分旋转拆卸力作用于外螺钉沉头,以及通过中央通孔,使其余部分旋转拆卸力作用于内螺钉引导板,以使防滑接骨螺钉旋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发明提供的防滑接骨螺钉在结构上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外螺钉、内螺钉与卡钉,通过结构的紧密结合,且利用卡柱和内螺钉在中央通孔内对外螺钉进行涨紧,使该螺钉能够保持优越的固定性,在拧入后位置不会变化,不会自动松脱或滑动。并在拆卸时通过内螺钉与外螺钉沉头两部分使张合力分散在两处,极大的防止了滑丝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滑接骨螺钉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滑接骨螺钉的外螺钉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滑接骨螺钉的头部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防滑接骨螺钉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防滑接骨螺钉的内螺钉的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防滑接骨螺钉的内螺钉的部分侧面图;

图7是本发明防滑接骨螺钉的卡钉示意图。

1、外螺钉;11、外螺钉卡扣;12、外螺钉沉头;13、外螺钉螺纹;14、开槽;2、内螺钉;21、内螺钉卡槽;22、内螺钉凹槽;23、内螺钉螺纹;24、内螺钉引导板;25、内螺钉挡块;3、卡钉;31、卡钉钩槽;32、环形凸起;33、卡钉卡头;34、卡钉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一种防滑接骨螺钉及其拆卸方法包括外螺钉1、内螺钉2和卡钉3。外螺钉1与内螺钉2通过外螺钉卡扣11和内螺钉卡槽21嵌套连接,卡钉3与内螺钉2通过环形凸起32和内螺钉凹槽22嵌套连接。

参见图2、3,外螺钉1包括外螺钉螺纹13、外螺钉卡扣11和外螺钉沉头12。外螺钉沉头12和外螺钉卡扣11分别位于外螺钉螺纹13的上端和下端。外螺钉螺纹13从上到下减缩设置,增大了螺钉与外部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接触面积,减少滑动。外螺钉1还具有中央通孔和四个开槽14,每个开槽14设置于外螺钉螺纹13和外螺钉卡扣11上,开槽14连通中央通孔和外螺钉1的径向外侧,以使外螺钉卡扣11具有四个卡扣部。外螺钉卡扣11与内螺钉卡槽21相连,便于加强外螺钉1与内螺钉2的连接与固定。

中央通孔为台阶孔,中央通孔的上端大于下端,即外螺钉沉头12内的通孔大于其下侧的中央通孔的其他部分,外螺钉沉头12内的通孔截面为六边形,便于与卡钉3或拆卸工具嵌套。

参见图4、5、6,内螺钉2包括内螺钉螺纹23、内螺钉卡槽21、内螺钉凹槽22、内螺钉挡块25和内螺钉引导板24。内螺钉2分为四个内螺钉部,也就是说,内螺钉螺纹23、内螺钉卡槽21、内螺钉凹槽22、内螺钉挡块25和内螺钉引导板24均分为4个部分。内螺钉挡块25设置于内螺钉引导板24的下端;内螺钉引导板24的内侧设置有内螺钉凹槽22,内螺钉挡块25上设置有内螺钉卡槽21,内螺钉卡槽21位于内螺钉引导板的外侧。内螺钉引导板24插入中央通孔内。四个卡扣部分别与四个卡扣部配合卡接。

内螺钉引导板2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内螺钉螺纹23。进一步地,内螺钉引导板24的外表面包括从下到上减缩设置的减缩面,所述减缩面上设置有所述内螺钉螺纹23。内螺钉引导板24的外表面还包括圆柱面,连接于减缩面的上端。

中央通孔包括贯穿外螺钉1下端的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从上到下减缩设置,以使中央通孔与内螺钉引导板24之间具有空间。利用该空间可使拆卸工具插入,内螺钉螺纹23与拆卸工具螺纹紧密咬合。内螺钉凹槽22与环形凸起32无缝连接,固定卡钉3与内螺钉2的连接。所述减缩面上设置有内螺钉螺纹利于对拆卸工具的引导,还可使内螺钉引导板24及外螺钉螺纹13的下端内缩,且可使部分旋转拆卸力作用于内螺钉引导板24。

参见图7所示,卡钉3上设置有卡钉钩槽31、环形凸起32、卡钉卡头33、卡钉卡柱34。卡钉卡头33与外螺钉沉头12相互结合,卡钉卡柱34与内螺钉2内部相互结合。环形凸起在卡钉3距离下端三分之一处,在插入内螺钉2时与内螺钉凹槽22相互结合,形成固定结构,起到防滑作用。卡钉钩槽31设置于卡钉沉头上,且为弧形,且卡钉钩槽31的两端均贯穿卡钉卡头的上表面,方便取出卡钉。

在使用时,首先,将内螺钉2四个内螺钉部安装至外螺钉1内部,在当内螺钉卡槽21与外螺钉卡扣11相互结合时完成内螺钉2的安装。其次,利用工具与外螺钉沉头12结合带动外螺钉1旋入骨中。最后,取出工具,将卡钉3插入内螺钉2的内部,使环形凸起32与内螺钉凹槽22结合,形成完整的骨钉及完成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防滑接骨螺钉的拆卸方法,其包括:取出卡钉;利用工具使部分旋转拆卸力作用于外螺钉沉头12,以及通过中央通孔,使其余部分旋转拆卸力作用于内螺钉引导板24,以使防滑接骨螺钉旋出。进一步地,在利用工具使其余部分旋转拆卸力作用于内螺钉引导板24前,所述工具还使内螺钉引导板24内缩。

具体地在拆卸时,首先,利用工具通过卡钉钩槽31取出卡钉3。其次,利用拆卸工具通过外螺钉沉头12,使拆卸工具与外螺钉沉头12和内螺钉螺纹23结合,达到内螺钉2可随拆卸工具转动的效果,从而使在骨钉旋出时的张合力可通过外螺钉沉头12与内螺钉2进行分散,防止导致滑丝与滑动。在拆卸工具使内螺钉引导板24内缩时带动卡扣部内缩,即带动外螺钉1的下端内缩,并使外螺钉1与安装外螺钉1的骨孔之间的空间稍微变大利于拆卸。

以上仅就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