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8825发布日期:2021-12-24 17:3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椅。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按摩椅椅架,有一部分是只有单纯的升倒背+抬降腿功能,没有摇摆功能;有一部分是有通过升倒背行走轮在弧形导轨中行走,使升倒背的同时,有前后上下摇摆的运动轨迹,由于驱动是靠背推杆,故升倒背和摇摆不能同时进行,无法实现不同倒背角度下进行摇摆,且此种椅架摇摆功能不顺畅,用户体验不佳;有一部分是有升倒背功能并且有摇摆功能,但摇摆功能不是由电机驱动,而是将与地面接触的底座设计成弧形,靠用户脚蹬地使椅子摇动,用户无法完全放松身体,体验感受不够理想;也有一部分是有升倒背功能并且有摇摆功能,也采用电机驱动获得摇摆功能,但此类椅架电机驱动力大,消耗能量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还包括行走架、驱动件、摆臂、连杆;该行走架可滑动设置于该底座的滑轨上,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底座上,该摆臂的其中一端与该驱动件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该摆臂的另一端与该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连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该行走架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该滑轨为朝向远离该行走架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该驱动件设置于该滑轨的中部,当驱动件的输出转轴旋转,使输出转轴、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位于同一直线时,该行走架所处两个位置为该行走架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
4.本发明提供的按摩椅,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朝向远离行走架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行走架可滑动设置于该滑轨上,行走架通过连杆与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件连接,连杆分别与驱动件的偏心位置和行走架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连接,将驱动件的输出转轴与连杆的两个铰链同为直线的两个位置作为行走架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从而驱动件驱动行走架摇摆时,所需要的力最小,功耗最小。
附图说明
5.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按摩椅结构示意图;
6.图2为图1中底座和轨道爆炸图;
7.图3为图1中行走架摇摆至后端状态示意图;
8.图4为图1中行走架摇摆至前端状态示意图;
9.图5为图1中行走架的驱动件受力示意图;
10.图6为图1中行走架摇摆至前端时座背架未倒背状态示意图;
11.图7为图1中行走架摇摆至前端时座背架倒背状态示意图;
12.图8为图1中行走架与驱动件连接示意图;
13.图9为图1中行走架的滚轮与滑轨装配示意图;
14.图10为图1中与驱动件连接的编码轮示意图。
15.附图标记:
16.10底座
ꢀꢀꢀꢀꢀꢀꢀꢀꢀꢀꢀꢀꢀꢀꢀꢀꢀꢀꢀ
11滑轨
ꢀꢀꢀꢀꢀꢀꢀꢀꢀꢀꢀꢀꢀꢀꢀꢀꢀꢀꢀ
20行走架
17.22滚轮
ꢀꢀꢀꢀꢀꢀꢀꢀꢀꢀꢀꢀꢀꢀꢀꢀꢀꢀꢀ
30驱动件
ꢀꢀꢀꢀꢀꢀꢀꢀꢀꢀꢀꢀꢀꢀꢀꢀꢀ
31摆臂
18.32连杆
ꢀꢀꢀꢀꢀꢀꢀꢀꢀꢀꢀꢀꢀꢀꢀꢀꢀꢀꢀ
33编码轮
ꢀꢀꢀꢀꢀꢀꢀꢀꢀꢀꢀꢀꢀꢀꢀꢀꢀ
40座背架
19.41第一推杆
ꢀꢀꢀꢀꢀꢀꢀꢀꢀꢀꢀꢀꢀꢀꢀ
50小腿按摩组件
ꢀꢀꢀꢀꢀꢀꢀꢀꢀꢀꢀ
51第二推杆
20.201第二铰链
ꢀꢀꢀꢀꢀꢀꢀꢀꢀꢀꢀꢀꢀꢀ
301输出转轴
ꢀꢀꢀꢀꢀꢀꢀꢀꢀꢀꢀꢀꢀꢀ
321第一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椅,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有滑轨11,还包括行走架20、驱动件30、摆臂31、连杆32;该行走架20可滑动设置于该底座10的滑轨11上,该驱动件30设置于该底座10上,该摆臂31的其中一端与该驱动件30的输出转轴301固定连接,该摆臂31的另一端与该连杆 32的一端通过第一铰链321连接,该连杆32的另一端与该行走架20通过第二铰链201连接;该滑轨11为朝向远离该行走架20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该驱动件30设置于该滑轨11的中部,当驱动件30的输出转轴301旋转,使输出转轴301、第一铰链321、第二铰链201位于同一直线时,该行走架20所处两个位置为该行走架10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
23.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在按摩椅底座上方的左右两侧设置沿按摩椅前后方向的滑轨11,两滑轨11呈圆弧形,两滑轨11平行设置,两滑轨11 凸向底座方向;两滑轨11与底座10固定;行走架20沿按摩椅左右两侧固定设有两支撑轴21,两支撑轴21的两端设有滚轮22,两支撑轴21两端的滚轮 22设置于按摩椅底座左右两侧的滑轨11上,行走架20可通过滚轮22沿滑轨 11滑动,从而使按摩椅实现摇摆动作;在底座10上设有驱动件30,该驱动件 30优选为电机,驱动件30上的输出转轴301与摆臂31的其中一端连接,摆臂31的另一端与连杆32的其中一端铰链连接,连杆32的另一端与行走架20 铰链连接,当驱动件30的输出转轴301转动时,可带动连杆32绕与驱动件 20输出转轴301具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转动,从而带动行走架20沿滑轨11滑动,使按摩椅实现摇摆动作。
24.如图5所示,连杆负荷力为f,驱动件30所受到切向力为f

,摆臂31长度r,f1=f1

xr,f2=f2
′×
r,f3=f3
′×
r,当行走架20处于输出转轴301、第一铰链321、第二铰链201位于同一直线时,即行走架20摇摆至最前端及最后端时,驱动件30所受切向力f1

及f2

最小,即连杆32对驱动件30的作用力最小;当行走架20处于最前端及最后端之间的中途区域时,驱动件30 所受切向力f3

更大,连杆32对驱动件30的作用力更大,所以将行走架20 停止到摇摆至最前端或最后端时作为摇摆初始位置,驱动件30启动最省力,有利于提升低速启动的平稳性。
25.本发明提供的按摩椅,通过在底座10上设置朝向远离行走架方向弯曲的弧形结构的滑轨11,行走架20可滑动设置于该滑轨11上,行走架20通过连杆 32与设置于底座10上的驱动件30连接,连杆32分别与驱动件30的偏心位置和行走架20通过第一铰链321和第二铰链201连接,将驱动件30的输出转轴301与连杆32两端的两个铰链同为直线的两个位置作为行走架20摇摆的两个极限位置,从而驱动件30驱动行走架20摇摆时,所需要的力最小,功耗最小。
26.优选地,该驱动件30上安装有与驱动件30输出转轴301同步转动的编码盘33(如图10所示),用于控制行走架20的摇摆停止位置。具体实施时,在驱动件30上安装有同步转动的编码盘33,通过(摇摆计数检测pcb板)采用光耦信号控制行走架20的摇摆停止位置。
27.优选地,如图3所示:该第二铰链201位于行走架20上靠近按摩椅前端(即按摩椅上设有小腿按摩组件)的一侧,该输出转轴301位于第一铰链321 与第二铰链201之间时,该行走架20所处极限位置为行走架20摇摆的起始位置。
28.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为了使使用者具有更好的体验,使行走架20位于按摩椅前后方向的后端(按摩椅椅背为后端,按摩椅小腿侧为前端)作为行走架20摇摆的起始位置,此时驱动件30的输出转轴301位于第一铰链321 与第二铰链201之间。
29.优选地,该连杆32与该摆臂31通过调心球轴承连接。
30.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为了避免因加工或安装误差累积,导致驱动件 30的驱动转轴302的轴向与连杆32之间不垂直,从而出现摇摆抖动,甚至降低连杆32两端的轴承及齿轮箱寿命,在连杆32与驱动件30之间的连接处安装调心球轴承,利用调心球轴承的具有万向调心性(如图8所示),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起到万向调节特性,可以消除此误差避免摇摆抖动。
31.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该行走架20沿该按摩椅左右两侧方向平行设有两支撑轴21,所述支撑轴21的两端均设有滚轮22,所述滚轮22位于该底座10的滑轨11上,该行走架20通过所述滚轮22沿该底座10的滑轨11摇摆。
32.优选地,该滚轮22的外圆周设置于梯形槽或半圆槽,该滑轨11上对应设有凸起,该滚轮22上的梯形槽或半圆槽与该凸起相适配。
33.具体实施时,如图9所示:将滚轮22的外圆周设计成梯形槽或者半圆形槽,同时将滑轨11设计成对应形状,使滚轮22在滚动过程中能够自动导正滚动方向而不会左右晃动,同时滚轮22中安装有滚珠轴承,使摇摆时摩擦阻力小。
34.优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座背架40,该座背架40与该行走架20铰链连接,该座背架40与该行走架20之间设有第一推杆41,该第一推杆41的两端分别与该座背架40和该行走架20铰链连接,该第一推杆41通过电动马达驱动。
35.优选地,该座背架40的背靠部与座位部连接的圆弧部位于两支撑轴21之间的上方。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采用此设计,可使用户坐在座背架40上时的重心位置无论在任何倒背角度下,人体重心始终保持在前后滚轮22之间,使前后四个滚轮22的受力始终保持向下,从而保证行走架20始终保持平衡,从而保证摇摆的平稳性。
36.优选地,如图1所示:该座背架40与使用者小腿对应的位置铰接设置有小腿按摩组件50,该小腿按摩组件50与该座背架40之间设有第二推杆51,该第二推杆51的两端分别与该小腿按摩组件50和该座背架40铰链连接,该第二推杆51通过电动马达驱动。
37.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第一推杆41和第二推杆51均为电动马达推杆,且两推杆与行走架20的驱动件30均独立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