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4440发布日期:2020-10-17 02:1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疾病是人体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在环境的变化,空气中的灰尘含量增加,因此在呼吸道各方面检查与治疗,是目前医疗行业重点的研究课题,如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呼吸疾病的治疗也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喷药器是呼吸内科主要的治疗设备之一,在喷药器上也一直都在改进。医院的呼吸内科中都会出现咽喉肿痛或者扁桃体发炎的患者,则需要对患者嘴巴内患处进行喷药治疗。

现有喷药器,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77446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喷药器,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开口装置、固定装置及推动装置,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固定块、凸块、第二固定块及滚轮,第二管道的右端收容于第一管道的内部,第二管道的外表面与第一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开口装置包括三角块、旋转块、旋转杆、旋转支架、弹簧及连接绳,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杆、按压块、推动板及活塞,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及斜杆,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块与第一管道的外表面接触,旋转块的左表面与三角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旋转块与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旋转杆的左端与旋转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在对病人口部撑大的同时对咽喉部分进行给药,操作简单快捷,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还不能全面的对嘴巴内的患处进行全面的喷药,导致喷药不均匀,且嘴巴内光线不足,容易导致医护人员难以找到患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不能全面的对嘴巴内的患处进行全面的喷药,导致喷药不均匀,且嘴巴内光线不足,容易导致医护人员难以找到患处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全面的对嘴巴内患处进行喷药,喷药均匀,且能发出亮光照射在嘴巴内,使医护人员更精准的找到患处的呼吸内科喷药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吸内科喷药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一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壳体内连通,且所述壳体一侧开有螺纹口;喷药头,所述喷药头固接于远离所述壳体的所述旋转接头端部并连通;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用于将药液推入旋转接头内;旋转装置,安装于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壳体外两侧之间,用于使所述旋转接头转动。

进一步地,推动装置包括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旋转接头的所述壳体一部;推把,所述推把固接于远离所述旋转接头的所述第一推杆端部,其位于所述壳体外;推板,所述推板固接于朝向所述喷药头的所述第一推杆端部,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推板与所述壳体内滑动配合;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一推杆上,其一端与靠近所述推把的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远离所述旋转接头的所述推板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装置包括有:导杆,所述导杆的数量为两根,其固接于远离所述喷药头的所述壳体内一侧;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滑动式的套装于两根所述导杆之间;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装于所述导杆上,其一端与远离所述喷药头的所述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朝向所述喷药头的所述壳体内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滑动式的放置于靠近所述旋转接头的所述壳体内一侧,其远离所述喷药头的端部与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所述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开于所述旋转接头的外侧周向,所述第二推杆远离所述活动块的端部位于所述螺旋槽内与其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有:挡板,所述挡板滑动式的放置于远离所述活动块的所述壳体内部两侧之间,其与所述壳体的螺纹口配合;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固接于远离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喷药头的所述挡板一侧;l型杆,所述l型杆固接于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所述推把一侧;导套,所述导套固接于朝向所述喷药头的所述l型杆端部;伸缩块,所述伸缩块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导套内,其靠近所述挡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楔形块一侧接触配合;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于远离所述推板的所述伸缩块端部与远离所述挡板的所述导套内一侧之间;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数量为两块,其固接于远离所述喷药头的所述壳体内部两侧,其与所述伸缩块配合;弹力绳,所述弹力绳连接于朝向所述喷药头的所述挡板一侧与靠近所述旋转接头的所述壳体内部一侧之间,其数量至少为两根。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于远离所述壳体的所述喷药头一侧边缘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药瓶扭在壳体的螺纹口上,药液则流入壳体内,再拉动推把使得推板向左移动,松开推板向右移动,推板则将药液推入旋转接头内,药液则通过喷药头喷出,且通过旋转装置,能使得喷药头全面的将药液喷在患处上,如此,喷药更加全面,且喷药还均匀。

2、通过下料装置的作用,能在推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将壳体的螺纹口挡住,如此,可避免药液被推回至药瓶内导致不能被使用。

3、通过照明灯的作用,能照射出亮光,使得医护人员更好、更精准的找到患者嘴巴内的患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壳体,2:药瓶,3:旋转接头,4:喷药头,5:推动装置,51:推把,52:第一推杆,53:推板,54:第一弹簧,6:旋转装置,61:导杆,62:活动块,63:第二弹簧,64:第二推杆,65:螺旋槽,7:下料装置,71:l型杆,72:导套,73:第三弹簧,74:伸缩块,75:挡板,76:第一楔形块,77:第二楔形块,78:弹力绳,8: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呼吸内科喷药装置,包括有壳体1、旋转接头3、喷药头4、推动装置5和旋转装置6,壳体1顶部右侧设有螺纹口,壳体1内设有推动装置5,壳体1右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旋转接头3,旋转接头3与壳体1内连通,旋转接头3右端固接有喷药头4,喷药头4与旋转接头3内连通,旋转接头3与壳体1外左侧面之间设有旋转装置6。

推动装置5包括有推把51、第一推杆52、推板53和第一弹簧54,壳体1左侧上部滑动式的设有第一推杆52,第一推杆52左端固接有推把51,第一推杆52右端固接有推板53,推板53位于壳体1内与其滑动配合,推板53左侧面与壳体1内部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54套在第一推杆52上。

旋转装置6包括有导杆61、活动块62、第二弹簧63和第二推杆64,旋转接头3外侧面周向开有螺旋槽65,壳体1内顶部右侧滑动式的设有第二推杆64,第二推杆64顶端位于螺旋槽65内与其配合,壳体1内左侧面上下两侧都固接有导杆61,上下两侧导杆61之间滑动式的设有活动块62,活动块62右侧面上部与第二推杆64左端固定连接,活动块62左侧面上下两侧与壳体1内左侧面上下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套在导杆61上。

首先医护人员将装有药液2的药瓶扭在壳体1的螺纹口上,药液2流入壳体1内,再握住壳体1通过旋转接头3带动喷药头4移动至患者嘴巴内的患处位置,拉动推动装置5向左移动,随着推动装置5向左移动,药瓶内的药液2继续流入壳体1内,当推动装置5向左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松开推动装置5,推动装置5向右移动复位将壳体1内的药液2推入旋转接头3内,旋转接头3内的药液2排入喷药头4内,喷药头4则将药液2喷在患者嘴巴内的患处,同时,医护人员拉动旋转装置6运作,旋转装置6运作带动旋转接头3反转,旋转接头3反转带动喷药头4反转,喷药头4反转将药液2全面的喷在嘴巴内的患处上,推动装置5复位后,药液2也就停止从喷药头4内喷出,松开旋转装置6复位,旋转装置6复位带动旋转接头3正转复位,也就带动喷药头4正转复位,再移动本装置使喷药头4从嘴巴内移动出。

当药液2流入壳体1内时,药液2与推板53接触,此时,医护人员拉动推把51向左移动,推把51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推杆52向左移动,第一推杆52向左移动带动推板53向左移动,第一弹簧54压缩,随着推板53不断的向左移动,药瓶内的药液2继续流入壳体1内,推板53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松开推把51,因第一弹簧54的作用,推板53向右移动将壳体1内药液2推入旋转接头3内,旋转接头3内的药液2则通过喷药头4喷在患者嘴巴内的患处上,推板53向右移动复位后,喷药头4也就停止将药液2喷出。

当推板53向右移动将药液2推入旋转接头3内时,医护人员可拉动活动块62向左移动,第二弹簧63压缩,活动块62向左移动带动第二推杆64向左移动,第二推杆64向左移动通过螺旋槽65带动旋转接头3反转,旋转接头3反转带动喷药头4反转,喷药头4反转将药液2全面的喷在患处上。当推板53向右移动复位停止移动时,喷药头4停止将药液2喷出,即可松开活动块62,因第二弹簧63的作用,活动块62向右移动带动第二推杆64向右移动复位,第二推杆64复位带动旋转接头3正转复位,喷药头4也就复位。如此,可使药液2更全面的嘴巴内的喷在患处上。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下料装置7,下料装置7包括有l型杆71、导套72、第三弹簧73、伸缩块74、挡板75、第一楔形块76、第二楔形块77和弹力绳78,壳体1内前后两侧面上部之间滑动式的设有挡板75,挡板75位于壳体1的螺纹口下方与其配合,挡板75顶部左侧中间固接有第一楔形块76,推把51顶部中间固接有l型杆71,l型杆71右端固接有导套72,导套72内滑动式的设有伸缩块74,伸缩块74下部与第一楔形块76接触配合,伸缩块74顶端与导套72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3,挡板75右侧面前后两侧与壳体1右侧上部内侧之间连接有弹力绳78,壳体1上部左侧内前后两侧都固接有第二楔形块77,第二楔形块77与伸缩块74配合。

还包括有照明灯8,喷药头4右侧面下部前侧固接有照明灯8。

当药瓶扭在壳体1的螺纹口上时,挡板75将药瓶内的药液2挡住,医护人员拉动推把51向左移动,推把51向左移动还带动l型杆71向左移动,l型杆71向左移动带动导套72向左移动,导套72向左移动带动伸缩块74向左移动,伸缩块74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楔形块76向左移动,第一楔形块76向左移动带动挡板75向左移动,弹力绳78拉伸,挡板75向左移动不将壳体1的螺纹口挡住,药瓶内的药液2则流入壳体1内,进而推板53向左移动至最大行程时,伸缩块74也就与第二楔形块77接触,第二楔形块77使得伸缩块74向上移动,第三弹簧73压缩,伸缩块74向上移动与第一楔形块76脱离时,因弹力绳78的作用,挡板75向右移动复位将壳体1的螺纹口挡住,药液2停止排入壳体1内,松开推把51,推板53向右移动将药液2推入旋转接头3内,同时,推板53还通过第一推杆52带动推把51向右移动,推把51向右移动通过l型杆71带动导套72向右移动复位,导套72向右移动带动伸缩块74向右移动,伸缩块74向右移动与第二楔形块77脱离,因第三弹簧73的作用,伸缩块74向下移动复位,同时,伸缩块74向右移动与第一楔形块76接触时,因第三弹簧73的作用,伸缩块74从第一楔形块76上滑过复位。如此,可避免推板53向右移动将壳体1内的药液2推回至药瓶内。

当医护人员使用本装置时,可启动照明灯8,进而喷药头4伸入患者嘴巴内时,医护人员可通过照明灯8照射出的亮光对患处进行寻找,使得喷药头4能精准的移动至患者嘴巴内的患处位置。当本装置使用完后,关闭照明灯8即可。如此,可使医护人员更好、更精准的找到患者嘴巴内的患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