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44436发布日期:2020-10-17 02:10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外科手术后常用的用于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积血、渗出液或脓性分泌物引流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如专利号为zl201821128307.x的专利提供一种关节腔灌洗引流管,包括并列且直接侧面连接的灌洗管和引流管,在使用时,可以在患者的关节皮肤处仅开一个口子,即可将灌洗引流管插入关节腔内,同时灌洗引流管是采用灌洗管和引流管直接侧面连接,两者直接没有多余距离,所开设的口子并不会太大。因此,关节腔灌洗引流管可以有效地减少减小患者的创口数量及活动时的疼痛,同时便于处理管道堵塞、加注液体、减少引流取样的操作污染,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但是由于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多为质地较为柔软的硅胶管,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往往是使用血管钳将引流管植入体组织间或体腔中后,再取出血管钳,引流管的一端留置在体组织间或体腔内,血管钳在从体组织间或体腔内取出的过程中容易与引流管接触从而带出引流管或者另引流管松脱,导致引流管的置入操作需要非常小心,避免血管钳取出过程中带出引流管,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用于体组织间或体腔内引流,解决现有引流管需要使用血管钳置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血管钳取出过程中容易将引流管带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包括外引流管体和内引流管体,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前端为引流管头,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后端为主连接头,所述内引流管体设置在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内壁贴合,所述内引流管体的尾端伸出所述外引流管体的侧壁并连接有副连接头,所述副连接头上设有封口帽,所述外引流管体内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内引流管体的直径。

所述外引流管体通过所述引流管头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进行引流,所述主连接头用于与引流袋连接,所述内引流管体用于在所述外引流管体堵塞时冲洗或者取样检测,所述副连接头用于与注射器连接,以便进行冲洗或取样,所述封口帽用于在不使用时封堵所述副连接头,所述导杆用于插入所述外引流管体内,便于将所述引流管头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插入完毕后,通过捏住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外壁,固定所述外引流管体位置后拔出所述导杆,所述引流管头留存在体组织间或体腔内,无需使用血管钳,避免了所述外引流管体被带出或松脱,所述凹槽用于在所述导杆插入所述外引流管体时供所述内引流管体穿过,避免产生位置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头为锥形管结构,采用硬质医用塑料或不锈钢材质,便于通过体表切口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的前端为锥形,所述导杆的外径等于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内径,所述导杆前端的最大直径处大于所述引流管头的最小直径处,所述导杆为柔性硅胶材质,所述导杆不会穿出所述引流管头外,便于所述导杆的前端顶住所述引流管头并推动,使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的操作更加准确快速。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接头上设有翼板,所述导杆的尾端设有把手,便于在所述引流管头成功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后拔出所述导杆。

进一步地,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外侧靠近所述主连接头处设有点状凸起,所述点状凸起用于增大所述外引流管体与操作者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从所述外引流管体内拔出所述导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引流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导杆插入所述外引流管体内,所述内引流管体穿过所述导杆侧壁上的所述凹槽,将所述引流管头插入体表上的切口,推动所述导杆,使所述引流管头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

步骤二,捏住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外壁,固定所述外引流管体的位置后拉动所述导杆的尾端,拔出所述导杆,所述引流管头留存在体组织间或体腔内;

步骤三,将所述主连接头与引流袋连接,所述外引流管体通过所述引流管头进行引流,当需要进行冲洗或取样检测时,取下所述封口帽,将注射器与所述副连接头连接,通过所述内引流管体进行冲洗或取样。

(三)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引流管体内设置用于冲洗或取样的内引流管体,外引流管体内设有可以沿着外引流管体内壁滑动的导杆,可以使用导杆将外引流管体上的引流管头插入体组织间或者体腔内,无需使用血管钳,拔出导杆时可以防止引流管被带出和滑脱,操作简单快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引流管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引流管所述外引流管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引流管所述导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引流管所述导杆的横截面断面图;

图中:1、外引流管体;2、内引流管体;3、引流管头;4、主连接头;5、副连接头;6、封口帽;7、导杆;8、凹槽;9、翼板;10、把手;11、点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包括外引流管体1和内引流管体2,外引流管体1的前端为引流管头3,外引流管体1的后端为主连接头4,内引流管体2设置在外引流管体1的内壁上并与外引流管体1的内壁贴合,内引流管体2的尾端伸出外引流管体1的侧壁并连接有副连接头5,副连接头5上设有封口帽6,外引流管体1内设有导杆7,导杆7的侧壁设有凹槽8,凹槽8的宽度大于内引流管体2的直径。

优选地,引流管头3为锥形管结构,采用硬质医用塑料或不锈钢材质,便于通过体表切口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

优选地,导杆7的前端为锥形,导杆7的外径等于外引流管体1的内径,导杆7前端的最大直径处大于引流管头3的最小直径处,导杆7为柔性硅胶材质,导杆7不会穿出引流管头3外,便于导杆7的前端顶住引流管头3并推动,使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的操作更加准确快速。

优选地,主连接头4上设有翼板9,导杆7的尾端设有把手10,便于在引流管头3成功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后拔出导杆7。

优选地,外引流管体1的外侧靠近主连接头4处设有点状凸起11,点状凸起11用于增大外引流管体1与操作者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从外引流管体1内拔出导杆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引流管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导杆7插入外引流管体1内,内引流管体2穿过导杆7侧壁上的凹槽8,将引流管头3插入体表上的切口,推动导杆7,使引流管头3插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插入完毕后,通过捏住外引流管体1外壁上的点状凸起11处,固定外引流管体1位置后通过拉动把手10拔出导杆7,引流管头3留存在体组织间或体腔内,无需使用血管钳,避免了外引流管体1被带出或松脱,外引流管体1通过引流管头3进行引流,主连接头4与引流袋连接,当需要进行冲洗或取样检测时,取下封口帽6,将注射器与副连接头6连接,通过内引流管体2进行冲洗或取样。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用于体组织间或体腔内引流,解决现有引流管需要使用血管钳置入体组织间或体腔内,血管钳取出过程中容易将引流管带出的问题。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