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3443发布日期:2020-10-20 17:2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



背景技术:

输液是由静脉向患者体内注入大剂量的注射液的过程,而注射液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均匀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等提供营养物质、血液制品补充胶体及血容量。

输液过程中,有成年患者或者低龄的儿童有时会拽输液器,由于输液器前端的针头光滑,很容易脱落,当连接针头的输液管突然受到大的拉拽力时,容易从瓶塞处脱落,导致患者无法再继续输液,不仅会造成药品浪费、污染环境、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会使患者或家属受到惊吓,延长患者输液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连接针头的输液管突然受到大的拉拽力时,容易从瓶塞处脱落,导致患者无法再继续输液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针管、下针管和限位卡盘,所述限位卡盘位于上针管与下针管之间,所述上针管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竖向通道的底部贯通至下针管内,所述横向通道内水平设有限位柱,限位柱靠近上针管侧壁一端与横向通道之间固定有弹性胶层,限位柱靠近竖向通道一端设有弹性件和软胶条,所述弹性件与竖向通道的侧壁固定,所述软胶条位于竖向通道内,软胶条的底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实现软胶条的卷绕和放卷。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本方案中的输液器结构,当未插入输液瓶的瓶塞上时,软胶条卷绕在驱动机构上,使得限位塞拉动弹性胶层向横向通道内变形,并全部位于横向通道内,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就不会妨碍上针头插入到输液瓶内;而当上针头插入到输液瓶内后,驱动机构放卷软胶条,使得弹性件的储存的能量释放,使限位塞在弹性胶层的牵引下,向输液瓶内滑动,这样限位塞与弹性胶层露出横向通道,这样当输液器结构受到向下拉动的力时,由于限位塞的阻挡作用,上针管与输液瓶的瓶塞之间难以脱离,同时由于弹性胶层的存在,阻挡了输液瓶内的液体渗入到横向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连接在下针管上的转杆,转杆上固定有位于竖向通道内的绕线轮,软胶条能够卷绕在绕线轮上,转杆靠近下针管外壁一端设有限位塞,所述限位塞与转杆通过花键连接,限位塞能够脱离转杆。

有益效果:这样当限位塞与转杆配合时,转杆的转动受限,而当限位塞脱离转杆后,转杆的转动不再受到限制,使得整个操作原理简单易懂。

进一步,所述下针管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能够容纳限位塞,限位塞远离转杆一端的外壁上设有旋钮,旋钮的外径大于限位塞的直径,下针管的侧壁上还设有与限位孔贯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多边形,且旋钮能够卡入限位槽。

有益效果:输液完成后,由于通常需要将输液结构与输液瓶分开回收,因此医护人员可以将旋钮拔出限位槽,同时花键段与内花键套有部分是啮合在一起的,这样通过转动旋钮,使得软胶条再次卷绕在绕线轮上,限位柱带动弹性胶层回到横向通道之内后,即可顺利的拔出上针管。

进一步,所述旋钮的深度大于限位槽的深度。

有益效果:这样使得旋钮一部分位于下针管的外部,这样利于医护人员取出旋钮。

进一步,所述旋钮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竖条。

有益效果:这样提高旋钮外壁的粗糙度,使得医护人员更好的扭动。

进一步,所述上针管内设有贯穿下针管的流动通道,所述上针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流动通道的进液口。

有益效果:将进液口设置在上针管的侧壁上,能够减少残留在输液瓶内的液体。

进一步,所述横向通道与竖向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圆孔形。

有益效果:这样方便限位塞与软胶条在其内的移动。

进一步,所述横向通道与竖向通道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

有益效果:这样降低转角对软胶条的摩擦。

进一步,所述上针管的侧壁上粘接有薄膜,薄膜将横向通道封闭住。

有益效果:薄膜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粉尘进入到因弹性胶层变形而形成的空腔内,防止产生污染,另外也是为了使得上针管的外壁呈完整的形状,使得上针管更好的插入输液瓶的瓶塞中,而这个过程中薄膜即便破裂,也是没有影响的。

进一步,所述限位柱靠近薄膜一端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尖刺,尖刺的尖端朝向薄膜。

有益效果:这样限位柱向薄膜移动过程中,尖刺能够刺破薄膜,使得薄膜更好的被破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限位柱伸出横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输液瓶1、输液管2、上针管10、下针管11、限位卡盘12、流动通道13、进液口14、横向通道15、竖向通道16、限位柱17、弹性胶层18、软胶条19、转杆20、绕线轮21、限位塞22、花键段23、内花键套24、限位孔25、旋钮26、限位槽27、薄膜28、尖刺29。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

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针管10、下针管11和限位卡盘12,其中限位卡盘12固定在上针管10与下针管11之间,上针管10用于连通输液瓶1,而下针管11用于连接输液管2,上针管10内开设有贯穿下针管11的流动通道13,其中在上针管10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流动通道13的进液口14。

在上针管10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横向通道15和竖向通道16,横向通道15与竖向通道16为圆弧过渡连接,其中竖向通道16的底部贯通至下针管11内,横向通道15与竖向通道16的横截面均为圆孔形,在横向通道15内水平设有限位柱17,限位柱17的左端(靠近上针管10侧壁一端)与横向通道15内壁之间固定有弹性胶层18,在限位柱17的右端(靠近竖向通道16一端)固定有弹性件和软胶条19,其中弹性件与竖向通道16的侧壁固定,软胶条19位于竖向通道16内,在软胶条19的底部连接有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能够实现软胶条19的卷绕和放卷,从而实现限位柱17的水平移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转动连接在下针管11上的转杆20,在转杆20上固定有位于竖向通道16内的绕线轮21,软胶条19能够卷绕在绕线轮21上,在转杆20的左端(靠近下针管11外壁一端)设有限位塞22,其中限位塞22与转杆20之间通过花键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在转杆20的左端设有花键段23,而在限位塞22内开设有内花键套24,花键段23与内花键套24啮合。

另外在下针管1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孔25,限位孔25用于容纳限位塞22,限位塞22的左端(远离转杆20一端)外壁上设有旋钮26,旋钮26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竖条,旋钮26的外径大于限位塞22的直径,在下针管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25贯通的限位槽27,限位槽27为多边形,且能够使得旋钮26卡入,旋钮26的深度大于限位槽27的深度。

初始时(即在上针管10还未插入输液瓶1内时),软胶条19下端一部分缠绕在绕线轮21上,而旋钮26一部分是位于限位槽27内的,同时弹性胶层18处于向横向通道15内部变形的状态,且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患者需要输液时,医护人员手持限位卡盘12将上针管10插入输液瓶1内,使得限位卡盘12与输液瓶1的瓶塞底部相贴。

后医护人员手持旋钮26并拔出旋钮26,当转杆20上的花键段23完全脱离内花键套24之后,转杆20的转动不再受到限制,弹性件复位,释放能量,使得限位柱17在弹性胶层18的牵引下,向输液瓶1内滑动,使得缠绕在绕线轮21上的软胶条19向上移动,这样限位柱17与弹性胶层18露出横向通道15,医护人员再将旋钮26按入限位槽27即可,这样当输液器结构受到向下拉动的力时,由于限位塞22的阻挡作用,上针管10与输液瓶1的瓶塞之间难以脱离,同时由于弹性胶层18的存在,阻挡了输液瓶1内的液体渗入到横向通道15内。

另外当输液完成后,由于通常需要将输液结构与输液瓶1分开回收,因此医护人员可以将旋钮26拔出限位槽27,同时花键段23与内花键套24有部分是啮合在一起的,这样通过转动旋钮26,使得软胶条19再次卷绕在绕线轮21上,限位柱17带动弹性胶层18回到横向通道15之内后,即可顺利的拔出上针管10。

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4所示: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上针管10的侧壁上粘接有薄膜28,薄膜28将横向通道15封闭住,在限位柱17靠近薄膜28一端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尖刺29,尖刺29的尖端朝向薄膜28,这样限位柱17向薄膜28移动过程中,尖刺29能够刺破薄膜28。而薄膜28的设置能够防止外界粉尘进入到因弹性胶层18变形而形成的空腔内,防止产生污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