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用自动补液式吊瓶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3442发布日期:2020-10-20 17:2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用自动补液式吊瓶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瓶架,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自动补液式吊瓶架。



背景技术:

内科是常见的医学科属,几乎是所有临床医学的基础,有医学之母之称,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等,其中呼吸内科的疾病最为常见,例如肺炎、哮喘等,在治疗内科疾病时,经常需要通过输液的方式将药水输入人体内。

目前,护士一般是将吊瓶挂到输液架上,对病人进行输液,用完一瓶药水之后,再换上另一个吊瓶,继续输液,医院比较忙时,护士可能会忘记关注病人输液的情况,药水用完之后,护士可能无法及时更换吊瓶,从而延长了治疗时间。

我们研发一种可以及时更换吊瓶的装置,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医院比较忙时,护士可能会忘记关注病人输液的情况,药水用完之后,护士可能无法及时更换吊瓶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及时更换吊瓶的内科用自动补液式吊瓶架。

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自动补液式吊瓶架,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均匀间隔固接有三个放置框,所述集液管设置在所述放置框的下方;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在输液架上;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安装于所述放置框上,所述监测机构用于监测吊瓶的液位;闭管机构,所述闭管机构安装于所述放置框上,所述闭管机构用于将集液管堵住。

进一步说明,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接于所述安装板上远离所述放置框的一侧;螺母,所述螺母嵌入式安装在所述固定套上;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螺母内。

进一步说明,监测机构包括有第一接触开关,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和第三接触开关分别设置在三个放置框上;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分别设置在三个放置框上;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三个放置框上,所述第一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一接触开关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二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三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三接触开关和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之间;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侧。

进一步说明,闭管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分设于三个放置框的下侧;电动推杆,每个固定板上均安装有电动推杆;压板,每个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均固接有压板;支撑块,每个电动推杆上均固接有支撑块,所述集液管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支撑块之间。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有导套,所述方孔套滑动套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导套和锥口环均固接于所述方孔套上;导杆,所述导杆滑动穿接于所述导套内;推板,所述推板固接于所述导杆的端部,所述弹簧绕接于所述导套和所述推板之间;磁铁管,所述磁铁管固接于所述放置框的下侧,所述磁铁管位于所述锥口环内;弧形铁片,所述弧形铁片设置在所述磁铁管内;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磁铁管的两侧。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和支架均固接于所述放置框上;铰接板,所述铰接板转动式连接在所述铰接杆上;弹片,所述弹片连接在所述铰接板和所述支架之间。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防脱落机构,防脱落机构包括有转板,所述转板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上;重球,所述重球固接于所述转板的下侧。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侧,所述控制箱内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装置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第一接触开关、第二接触开关、第三接触开关、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三指示灯、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和蜂鸣器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动推杆和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监测机构可以对吊瓶的液位进行检测,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可以自动替换吊瓶,并且能够及时更换吊瓶,这样就不会延长输液时间。

2、通过锁紧机构可以将集液管夹住,方便护士将集液管插到吊瓶上。

3、通过压紧机构可以将吊瓶压住,让吊瓶一直与液位传感器接触,从而不影响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4、通过防脱落机构可以将集液管挡住,避免集液管从压板和支撑块之间滑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监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脱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安装板,2...放置框,3...控制箱,4...固定机构,41...固定套,42...螺母,43...螺杆,5...监测机构,51...第一接触开关,52...第二接触开关,53...第三接触开关,54...第一指示灯,55...第二指示灯,56...第三指示灯,57...第一液位传感器,58...第二液位传感器,59...第三液位传感器,510...蜂鸣器,6...闭管机构,61...固定板,62...电动推杆,63...压板,64...支撑块,7...集液管,8...锁紧机构,81...导套,82...导杆,83...弹簧,84...推板,85...方孔套,86...锥口环,87...磁铁管,88...弧形铁片,89...滚珠,9...压紧机构,91...铰接杆,92...铰接板,93...支架,94...弹片,10...防脱落机构,101...转板,102...重球。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内科用自动补液式吊瓶架,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放置框2、固定机构4、监测机构5、闭管机构6和集液管7,安装板1前侧均匀间隔的连接有三个放置框2,三个放置框2下方设有集液管7,安装板1上安装有固定机构4,放置框2上安装有监测机构5和闭管机构6。

护士通过固定机构4将本装置固定在输液架上,然后将输液管连接在集液管7上,再将吊瓶从左至右依次放入放置框2,然后再将集液管7插到吊瓶上,最后护士按下电源总开关,将本装置上电,控制模块控制监测机构5工作,左侧的监测机构5检测到吊瓶,左侧的监测机构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左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闭管机构6和右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当左侧的监测机构5检测到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左侧的监测机构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左侧的闭管机构6和右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打开,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当中间的监测机构5检测到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中间的监测机构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左侧的闭管机构6和中间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右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打开,右侧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如此能够自动替换吊瓶,并且能够及时更换吊瓶,这样就不会延长输液时间,当右侧的监测机构5检测到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右侧的监测机构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三个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监测机构5响两声,提醒护士输液完成,如果只需要注射两瓶药水,则中间的监测机构5检测到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控制模块就会控制监测机构5响两声,如果只需要注射一瓶药水,则左侧的监测机构5检测到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控制模块就会控制监测机构5响两声。再次按下电源总开关,本装置断电。

固定机构4包括有固定套41、螺母42和螺杆43,安装板1后侧安装有固定套41,固定套41后侧嵌入式安装有螺母42,螺母42内设有螺杆43。

护士拧松螺杆43,然后将固定套41套到输液架上,再拧紧螺杆43,将本装置固定在输液架上。

监测机构5包括有第一接触开关51、第二接触开关52、第三接触开关53、第一指示灯54、第二指示灯55、第三指示灯56、第一液位传感器57、第二液位传感器58、第三液位传感器59和蜂鸣器510,左侧的放置框2前侧上部嵌入式设有第一接触开关51,中间的放置框2前侧上部嵌入式设有第二接触开关52,右侧的放置框2前侧上部嵌入式设有第三接触开关53,左侧的放置框2前侧中部安装有第一指示灯54,中间的放置框2前侧中部安装有第二指示灯55,右侧的放置框2前侧中部安装有第三指示灯56,左侧的放置框2前侧下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57,中间的放置框2前侧下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58,右侧的放置框2前侧下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三液位传感器59,安装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蜂鸣器510。

本装置上电之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液位传感器57、第二液位传感器58和第三液位传感器59工作,护士将吊瓶从左至右依次放入放置框2,吊瓶触碰到第一接触开关51、第二接触开关52和第三接触开关53,第一接触开关51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一指示灯54亮起,第二接触开关52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二指示灯55亮起,第三接触开关5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三指示灯56亮起,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左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闭管机构6和右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第一液位传感器57可对左侧的吊瓶的液位进行检测,第二液位传感器58可对中间的吊瓶的液位进行检测,第三液位传感器59可对右侧的吊瓶的液位进行检测,当第一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第一液位传感器5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一指示灯54熄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左侧的闭管机构6和右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当第二液位传感器58检测到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第二液位传感器58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二指示灯55熄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右侧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左侧的闭管机构6和中间的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右侧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当第三液位传感器59检测到右侧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第三液位传感器59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三指示灯56熄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三个闭管机构6将集液管7堵住,同时控制模块控制蜂鸣器510响两声,提醒护士输液完成,如果只需要注射两瓶药水,则第二液位传感器58检测到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控制模块就会控制蜂鸣器510响两声,如果只需要注射一瓶药水,则第一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控制模块就会控制蜂鸣器510响两声。本装置断电之后,第一液位传感器57、第二液位传感器58和第三液位传感器59停止工作。

闭管机构6包括有固定板61、电动推杆62、压板63和支撑块64,三个放置框2底部左侧均连接有固定板61,三个固定板61后侧下部均安装有电动推杆62,电动推杆62的伸缩杆右端连接有压板63,电动推杆62前侧连接有支撑块64,集液管7位于压板63和支撑块64之间。

当吊瓶触碰到第三接触开关53时,第三接触开关5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三指示灯56亮起,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电动推杆62和右侧的电动推杆62缩短1秒,中间的电动推杆62带动中间的压板63向左移动,将集液管7堵住,右侧的电动推杆62带动右侧的压板63向左移动将集液管7堵住,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电动推杆62和右侧的电动推杆62停止缩短,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当第一液位传感器57检测到左侧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第一液位传感器5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一指示灯54熄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左侧的电动推杆62缩短1秒,左侧的电动推杆62带动左侧的压板63向左移动将集液管7堵住,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左侧的电动推杆62停止缩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电动推杆62伸长1秒,中间的电动推杆62带动中间的压板63向右移动将集液管7打开,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电动推杆62停止伸长,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当第二液位传感器58检测到中间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第二液位传感器58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二指示灯55熄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电动推杆62缩短1秒,中间的电动推杆62带动中间的压板63向左移动将集液管7堵住,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中间的电动推杆62停止缩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右侧的电动推杆62伸长1秒,右侧的电动推杆62带动右侧的压板63向右移动将集液管7打开,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右侧的电动推杆62停止伸长,右侧的吊瓶内的药水流入集液管7内,然后流入输液管内,最后流入病人体内进行输液,当第三液位传感器59检测到右侧的吊瓶内的药水不足时,第三液位传感器59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三指示灯56熄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右侧的电动推杆62缩短1秒,右侧的电动推杆62带动右侧的压板63向左移动将集液管7堵住,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右侧的电动推杆62停止缩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7所示,还包括有锁紧机构8,锁紧机构8包括有导套81、导杆82、弹簧83、推板84、方孔套85、锥口环86、磁铁管87、弧形铁片88和滚珠89,三个固定板61上均滑动式设有方孔套85,方孔套85后侧连接有导套81,导套81内滑动式设有导杆82,导杆82底端连接有推板84,导套81和推板84之间连接有弹簧83,弹簧83套在导杆82上,方孔套85右侧连接有锥口环86,三个放置框2底部均连接有磁铁管87,磁铁管87位于锥口环86内,磁铁管87内设有两个弧形铁片88,磁铁管87左右两侧均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滚珠89。

护士可以向上推动推板84,通过弹簧83带动导套8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方孔套8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锥口环86向上移动,锥口环86推动滚珠89向内移动,滚珠89推动弧形铁片88向内移动,弧形铁片88将集液管7夹住,方便护士将集液管7插到吊瓶上,当锥口环86向上移动与磁铁管87接触时,弹簧83被压缩,集液管7插到吊瓶上之后,护士松开推板84,弹簧83恢复原状,锥口环86向下复位,磁铁管87将弧形铁片88吸回来,将集液管7松开。

还包括有压紧机构9,压紧机构9包括有铰接杆91、铰接板92、支架93和弹片94,三个放置框2后侧上部均连接有支架93和两个铰接杆91,每个支架93位于每两个铰接杆91之间,每两个铰接杆91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铰接板92,铰接板92和支架93之间连接有弹片94。

护士将吊瓶放入放置框2内时,吊瓶挤压铰接板92,弹片94被挤压,使得铰接板92可以将吊瓶压住,让吊瓶一直与液位传感器接触,从而不影响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护士将吊瓶取出时,在弹片94的作用下,铰接板92向前摆动复位。

还包括有防脱落机构10,防脱落机构10包括有转板101和重球102,三个支撑块64前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板101,转板101底部连接有重球102。

转板101可以将集液管7挡住,避免集液管7从压板63和支撑块64之间滑出来,在重球102的作用下,可以让转板101一直保持水平状态。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控制箱3,安装板1顶部右侧连接有控制箱3,控制箱3内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装置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第一接触开关51、第二接触开关52、第三接触开关53、第一指示灯54、第二指示灯55、第三指示灯56、第一液位传感器57、第二液位传感器58、第三液位传感器59和蜂鸣器510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动推杆62和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