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疹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55907发布日期:2020-10-31 09:52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湿疹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性皮肤病是指由真菌引起的人类皮肤、黏膜及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浅部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具有传染性、易复发或再感染的特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症状表现为皮损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瘙痒剧烈。二者常同时发病,目前用于治疗湿疹的药膏对皮肤真菌感染、湿疹感染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疹药膏,其治疗湿疹、真菌感染的效果好,见效果、持久性好,不易复发。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湿疹药膏,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二甲亚砜1~3份、冰片2~6份、薄荷脑2~6份、松节油1~4份、氮酮0.1~0.4份、甘油2~5份、丙二醇2~6份、尼泊金甲脂0.02~0.5份、尼泊金丙脂0.01~0.2份、十六醇1~6份、十八醇2~8份、石蜡1~4份、硫磺0.1~0.6份、水68~72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二甲亚砜1份、冰片2份、薄荷脑2份、松节油1份、氮酮0.1份、甘油2份、丙二醇2份、尼泊金甲脂0.02份、尼泊金丙脂0.01份、十六醇1份、十八醇2份、石蜡1份、硫磺0.1份、水68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二甲亚砜3份、冰片6份、薄荷脑6份、松节油4份、氮酮0.4份、甘油5份、丙二醇6份、尼泊金甲脂0.5份、尼泊金丙脂0.2份、十六醇6份、十八醇8份、石蜡4份、硫磺0.6份、水72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二甲亚砜1份、冰片4份、薄荷脑3份、松节油2份、氮酮0.1份、甘油4份、丙二醇3份、尼泊金甲脂0.05份、尼泊金丙脂0.05份、十六醇3份、十八醇5份、石蜡1份、硫磺0.2份、水69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二甲亚砜2份、冰片5份、薄荷脑4份、松节油3份、氮酮0.2份、甘油5份、丙二醇4份、尼泊金甲脂0.1份、尼泊金丙脂0.1份、十六醇4份、十八醇6份、石蜡2份、硫磺0.4份、水70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将二甲亚砜、丙二醇、十六醇、十八醇与水混合加热,得水相混合物;

将松节油、氮酮、甘油、尼泊金甲脂、尼泊金丙脂、石蜡混合加热,得油相混合物;

将水相混合物和油相混合物搅拌均匀,温度维持45~60℃,加入冰片、薄荷脑、硫磺后搅拌混匀,冷却后形成湿疹药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疹药膏,使用了传统中医临床常用治疗皮肤患疾薄荷脑、冰片、硫磺,结合甲亚砜、松节油、氮酮、丙二醇、尼泊金甲脂、尼泊金丙脂、十六醇、十八醇、石蜡药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杀虫止痒、清热燥湿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湿疹和真菌干扰,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湿疹药膏,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二甲亚砜1~3份、冰片2~6份、薄荷脑2~6份、松节油1~4份、氮酮0.1~0.4份、甘油2~5份、丙二醇2~6份、尼泊金甲脂0.02~0.5份、尼泊金丙脂0.01~0.2份、十六醇1~6份、十八醇2~8份、石蜡1~4份、硫磺0.1~0.6份、水68~72份。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湿疹药膏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甲亚砜、丙二醇、十六醇、十八醇与水混合加热,得水相混合物;

将松节油、氮酮、甘油、尼泊金甲脂、尼泊金丙脂、石蜡混合加热,得油相混合物;

将水相混合物和油相混合物搅拌均匀,温度维持45~60℃,加入冰片、薄荷脑、硫磺后搅拌混匀,冷却后形成湿疹药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80℃。

用法:外涂于患处,一日2次。

各种药组合在一起,既对真菌感染的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又对湿疹有特效。

实施例1

二甲亚砜1份、冰片2份、薄荷脑2份、松节油1份、氮酮0.1份、甘油2份、丙二醇2份、尼泊金甲脂0.02份、尼泊金丙脂0.01份、十六醇1份、十八醇2份、石蜡1份、硫磺0.1份、水68份。

实施例2

二甲亚砜3份、冰片6份、薄荷脑6份、松节油4份、氮酮0.4份、甘油5份、丙二醇6份、尼泊金甲脂0.5份、尼泊金丙脂0.2份、十六醇6份、十八醇8份、石蜡4份、硫磺0.6份、水72份。

实施例3

二甲亚砜1份、冰片4份、薄荷脑3份、松节油2份、氮酮0.1份、甘油4份、丙二醇3份、尼泊金甲脂0.05份、尼泊金丙脂0.05份、十六醇3份、十八醇5份、石蜡1份、硫磺0.2份、水69份。

实施例4

二甲亚砜2份、冰片5份、薄荷脑4份、松节油3份、氮酮0.2份、甘油5份、丙二醇4份、尼泊金甲脂0.1份、尼泊金丙脂0.1份、十六醇4份、十八醇6份、石蜡2份、硫磺0.4份、水70份。

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

一、湿疹

统计时间:2019年6月30日-2020年6月29日

临床资料:湿疹患者559例,其中男性319例,年龄8-69岁,女性140例,年龄7-69岁。

治疗方法:先将患处洗干净,再将本发明膏药外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治疗结果:治愈557例,治疗3-5天痊愈,停药后三个月内无复发。

无效2例,有效率达99.64%。

典型案例:

李某,男,20岁

患者3月前患病,外耳道、眼周等处瘙痒难忍,破皮处有液体渗出,痛痒难忍。

检查:眼周,外耳道明显可见炎性斑丘疹,轻微渗出,糜烂,部份结有橘黄色痂皮,痛痒相兼。

诊断:湿疹。

治疗:用本发明外用药涂于患处,每日2次,一周痊愈,至今未发。

二、真菌感染

统计时间:2019年6月30日-2020年6月29日

临床资料:股癣患者97例,其中男性47例,年龄15-39岁,女性50例,年龄7-59岁。

治疗方法:将患处洗净,再用本发明药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次。

治疗效果:治愈92例,用药7天治愈者42例,14天治愈者45例,随访半年未发。无效5例。总有效率94.56%。

典型案例:

龙某,男,34岁

主诉:腹股沟、臀部红斑伴瘙痒3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见腹股沟内侧数个绿豆大丘诊,继而有水疱,从中心向外发展,中心有自愈倾向,瘙痒,自用皮炎平外涂,当时效果很好,但停药后反而加剧,并不断向外扩展,迁延至今。

检查:腹股沟内侧环状损害,边缘有水疱,丘疹形成的狭窄隆起,臀部见小片红斑。

诊断:真菌感染。

治疗:采用本发明外用药涂于患处,每日2次,1周后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再用一周,至今未复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疹药膏,使用了传统中医临床常用治疗皮肤患疾薄荷脑、冰片、硫磺,结合甲亚砜、松节油、氮酮、丙二醇、尼泊金甲脂、尼泊金丙脂、十六醇、十八醇、石蜡药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杀虫止痒、清热燥湿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湿疹和真菌干扰,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