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耳鼻喉科的头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6536发布日期:2020-09-25 17:5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耳鼻喉科的头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医疗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耳鼻喉科的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患者在接受医生治疗时,都会被要求保持头部以某个姿态固定不动,从而方便医生进行检查。尤其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患者,往往需要多个家长协助固定患儿,且固定时间较短,容易移位导致中止治疗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也会根据不同需求来要求患者改变姿态,但现有装置中,仅能以某一姿态固定住患者头部,而不能随时改变头部姿态,这对于医生检查是十分不变的,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随时改变头部姿态并加以固定的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耳鼻喉科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转动支架、滑动支架、延长支架、头部固定装置、气压制动装置和气路装置组成,底板上表面对称设有第一支撑凸台,第一支撑凸台向外设有第一旋转凸台,第一支撑凸台与第一旋转凸台处连接处设有第一制动面,转动支架下表面设有第二支撑凸台,第二支撑凸台顶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凸台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凸台上且位于第一通孔上方设有第一阶梯通孔,第一阶梯通孔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转动支架上表面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两侧设有限位槽,第一滑槽底部设有制动凹槽,滑动支架呈倒“v”字形,滑动支架两端设有滑动平台,滑动平台上竖直设有第二阶梯通孔,滑动平台两侧设有限位滑柱,限位滑柱可在限位槽内滑动,第二阶梯通孔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滑动支架顶端设有第一支撑圆台,第一支撑圆台上设有转动凹槽,第一支撑圆台平行于轴向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转动凹槽内设有延长支架,延长支架与第一支撑圆台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延长支架靠近第一支撑圆台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制动面,延长支架远离第一支撑圆台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圆台,第二支撑圆台上沿轴心设有第二旋转凸台,第二旋转凸台与头部固定装置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圆台与第二旋转凸台连接处外围设有第三制动面;

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头部支撑架,头部支撑架外表面设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与第二旋转凸台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顶端设有转动固定盖,转动固定盖沿轴向设有两个第三阶梯通孔,第三阶梯通孔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头部支撑架内部设有环形通气槽,头部支撑架上表面且位于靠近第三转动轴位置处设有一个气阀安装孔,气阀安装孔与环形通气槽相通,头部支撑架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滑动通孔,滑动通孔与环形通气槽相通,滑动通孔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顶端设有缓冲橡胶垫;

气压制动装置包括滑动杆、密封盖、复位弹簧和通气阀门,复位弹簧套设在滑动杆上,滑动杆可于第一阶梯通孔内自由滑动,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于滑动杆、第一阶梯通孔相连,密封盖设置在第二支撑凸台上,密封盖外侧设有通气阀门,密封盖与滑动杆顶端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气路系统包括储气罐,气压表、第一控制阀门、气管和第二控制阀门组成,第一控制阀门控制“o”处,即是头部固定装置处的气路流通,第二控制阀门同时控制“a”、“b”、“c”、“d”、“e”、“f”、“m”、“n”处气路流通,气管与“a”、“b”、“c”、“d”、“e”、“f”、“m”、“n”、“o”处通气阀门一一对应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底板可固定在某一固定位置处,转动支架可与底板相对转动,而滑动支架上的滑动平台又可在转动支架上的第一滑槽内自由滑动,且滑动支架在限位槽和限位滑柱的作用下将不能脱离转动支架,同时延长支架可与滑动支架相对转动,头部固定装置可与延长支架相对转动,当气路装置内未通气时,整个装置处于松弛状态,并能随着操作者的动作随时调整形态,当打开气路装置中第二控制阀门后,气压制动装置内将通入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其中气压制动装置中滑动杆将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向外运动,直至与相应的第一制动面、制动凹槽底面、第二制动面、第三制动面相接触,此时底板与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滑动支架、滑动支架与延长支架、延长支架与头部支撑架之间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不动,当打开第一控制阀门后,头部固定装置内将流入高压气体,从而推动伸缩杆向头部支撑架内侧运动,从而能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以此当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均打开后,整个装置将保持在使用者所需的形态;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底板下表面设有储气罐,储气罐用于储存整个装置中所需的高压气体;

前述第一滑槽两端设有限位凸台,用于防止滑动支架滑出第一滑槽。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底板可固定在某一固定位置处,转动支架可与底板相对转动,而滑动支架上的滑动平台又可在转动支架上的第一滑槽内自由滑动,且滑动支架在限位槽和限位滑柱的作用下将不能脱离转动支架,同时延长支架可与滑动支架相对转动,头部固定装置可与延长支架相对转动,当气路装置内未通气时,整个装置处于松弛状态,并能随着操作者的动作随时调整形态,当打开气路装置中第二控制阀门后,气压制动装置内将通入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其中气压制动装置中滑动杆将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向外运动,直至与相应的第一制动面、制动凹槽底面、第二制动面、第三制动面相接触,此时底板与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滑动支架、滑动支架与延长支架、延长支架与头部支撑架之间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不动,当打开第一控制阀门后,头部固定装置内将流入高压气体,从而推动伸缩杆向头部支撑架内侧运动,从而能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因此当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全部打开后,整个装置将保持在使用者所需的形态,底板下表面设有储气罐,储气罐用于储存整个装置中所需的高压气体,第一滑槽两端设有限位凸台,用于防止滑动支架滑出第一滑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为图2中i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ii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iii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中iv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4中v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气路示意图

其中:1-底板、1-1-第一支撑凸台、1-1-1-第一旋转凸台、1-1-2-第一制动面、2-转动支架、2-1-第二支撑凸台、2-1-1-第一通孔、2-1-2-第一阶梯通孔、2-2-第一滑槽、2-3-制动滑槽、2-4-限位槽、3-滑动支架、3-1-滑动凸台、3-2-第二阶梯通孔、3-3-第一支撑圆台、3-3-1-第二通孔、3-4-转动凹槽、3-5-限位滑柱、4-延长支架、4-1-第二制动面、4-2-第二支撑圆台、4-2-1-第三制动面、4-3-第二旋转凸台、5-头部支撑架、5-1-第三转动轴、5-2-环形通气槽、5-3-气阀安装孔、5-4-滑动通孔、6-第一转动轴、7-第二转动轴、8-滑动杆、9-密封盖、10-复位弹簧、11-通气阀门、12-转动固定盖、13-伸缩杆、13-1-缓冲橡胶垫、14-储气罐、15-气压表、16-第一控制阀门、17-气管、18-第二控制阀、19-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耳鼻喉科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转动支架2、滑动支架3、延长支架4、头部固定装置、气压制动装置和气路装置组成,底板1上表面对称设有第一支撑凸台1-1,第一支撑凸台1-1向外设有第一旋转凸台1-1-1,第一支撑凸台1-1与第一旋转凸台1-1-1处连接处设有第一制动面1-1-2,转动支架2下表面设有第二支撑凸台2-1,第二支撑凸台2-1顶端设有第一通孔2-1-1,第一通孔2-1-1内设有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凸台1-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凸台2-1上且位于第一通孔2-1-1上方设有第一阶梯通孔2-1-2,第一阶梯通孔2-1-2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转动支架2上表面设有第一滑槽2-2,第一滑槽2-2两侧设有限位槽2-4,第一滑槽2-2底部设有制动凹槽2-3,滑动支架3呈倒“v”字形,滑动支架3两端设有滑动平台3-1,滑动平台3-1两侧设有限位滑柱3-5,限位滑柱3-5可在限位槽2-4内自由滑动,滑动平台3-1上竖直设有第二阶梯通孔3-2,第二阶梯通孔3-2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滑动支架3顶端设有第一支撑圆台3-3,第一支撑圆台3-3上设有转动凹槽3-4,第一支撑圆台3-3平行于轴向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3-3-1,第二通孔3-3-1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转动凹槽3-4内设有延长支架4,延长支架4与第一支撑圆台3-3通过第二转动轴7转动连接,延长支架4靠近第一支撑圆台3-3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制动面4-1,延长支架4远离第一支撑圆台3-3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圆台4-2,第二支撑圆台4-2上沿轴心设有第二旋转凸台4-3,第二旋转凸台4-3与头部固定装置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圆台4-2与第二旋转凸台4-3连接处外围设有第三制动面4-2-1;

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头部支撑架5,头部支撑架外表面设有第三转动轴5-1,第三转动轴5-1与第二旋转凸台4-3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5-1顶端设有转动固定盖12,转动固定盖12沿轴向设有两个第三阶梯通孔12-1,第三阶梯通孔内设有气压制动装置,头部支撑架5内部设有环形通气槽5-2,头部支撑架5上表面且位于靠近第三转动轴5-1位置处设有一个气阀安装孔5-3,气阀安装孔5-3与环形通气槽5-2相通,头部支撑架5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滑动通孔5-4,滑动通孔5-4与环形通气槽5-2相通,滑动通孔5-4内设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顶端设有缓冲橡胶垫13-1;

气压制动装置包括滑动杆8、密封盖9、复位弹簧10和通气阀门11,复位弹簧10套设在滑动杆8上,滑动杆8可于第一阶梯通孔2-1-2内自由滑动,复位弹簧10两端分别于滑动杆8、第一阶梯通孔2-1-2相连,密封盖9设置在第二支撑凸台2-1上,密封盖9外侧设有通气阀门11,密封盖9与滑动杆8顶端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气路装置包括储气罐14,气压表15、第一控制阀门16、气管17和第二控制阀门组成,第一控制阀门16控制“o”处,即是头部固定装置处的气路流通,第二控制阀门18同时控制“a”、“b”、“c”、“d”、“e”、“f”、“m”、“n”、处气路流通,气管17与“a”、“b”、“c”、“d”、“e”、“f”、“m”、“n”、“o”处通气阀门11一一对应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底板可固定在某一位置,转动支架可与底板相对转动,而滑动支架上的滑动平台可在转动支架上的第一滑槽内自由滑动,且滑动支架在限位槽和限位滑柱的作用下将不能脱离转动支架,同时延长支架可与滑动支架相对转动,头部固定装置可与延长支架相对转动,当气路装置内未通气时,整个装置处于松弛状态,并能随着操作者的动作随时调整形态,当打开气路装置中第二控制阀门后,气压制动装置内将通入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其中气压制动装置中滑动杆将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向外运动,直至与相应的第一制动面、制动凹槽底面、第二制动面、第三制动面相接触,此时底板与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滑动支架、滑动支架与延长支架、延长支架与头部支撑架之间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不动,当打开第一控制阀门后,头部固定装置内将流入高压气体,从而推动伸缩杆向头部支撑架内侧运动,从而能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以此当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均打开后,整个装置将保持在使用者所需的形态;

底板1下表面设有储气罐14,储气罐用于储存整个装置中所需的高压气体;

第一滑槽2-2两端设有限位凸台19,用于防止滑动支架滑出第一滑槽。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医护人员先将底板固定在医院内检查室内,然后再让患者将头部支撑架戴在头上。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患者,由一名家长怀抱儿童坐在检查椅上,将儿童头部固定于支架,家长同时给予安抚。之后转动第一控制阀门,使得高压气体进入头部支撑架内的环形通气槽,从而推动伸缩杆向患者头部移动,直至缓冲橡胶垫与患者头部紧密接触,再将通气阀门关闭,然后根据医生的要求由患者自主调整头部转动的角度或方位,待达到医生所要求的位置时,打开第二通气阀门,使得气压制动装置内冲入高压气体,推动滑动杆向外滑动,抵达相应的制动面,形成的摩擦力将限制整个装置的转动,此时医生便可进行检查,待检查完成后,转动第一通气阀门与第二通气阀门,使得气路装置内气体排出,此时装置可以自由活动,患者便可取下头部支撑架。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发明专利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