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灸位葫芦灸理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4334发布日期:2020-11-06 16:4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多灸位葫芦灸理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医理疗设备,尤其是涉及多灸位葫芦灸理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的意识不断增强和对葫芦灸疗效认可度的不断提升,葫芦灸理疗的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葫芦灸是用普通葫芦切割底部之后,用陶瓷帽加上螺丝尖钉,或者是用植筋胶将钉子粘在葫芦壳体内壁用于固定艾柱。这种葫芦灸采用钉子固定艾柱的过程比较繁琐,费时费力,对固定钉子的手法要求比较严格,很难固定到准确的位置。钉子固定之后不可移动,容错率很低,也不便于葫芦壳体的清洗;同时不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灵活的调整固定钉的高度来控制葫芦灸的温度,艾柱位置的固定也使得理疗时下方患者皮肤的热量过于集中,使得局部温度过高,由于温度的不合适,患者的皮肤很容易出水泡,这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体验和理疗效果。固定钉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现倾斜、错位、松动的情况,不仅大大降低了葫芦灸的理疗效果,还增加了患者使用的风险。同时存在固定钉因固定不牢靠而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很容易烫伤皮肤。钉子的固定也使得葫芦灸的手法单一,不能够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实现传统艾灸的悬灸、雀啄灸,回旋灸的灸位手法,限定了葫芦灸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灸位葫芦灸理疗设备,实现悬灸、隔物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等传统艾灸功能,并且能够精确控制葫芦灸的温度、湿度和理疗时间,净化艾柱燃烧烟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多灸位葫芦灸理疗设备,包括底部开设有艾灸口、顶部开设有排烟口的葫芦壳体;所述葫芦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机构、旋转升降机构、旋转开合机构、控制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所述支撑机构用于与葫芦壳体内壁固定;所述旋转升降机构用于对患者穴位进行雀啄灸、悬灸、隔物灸;所述旋转开合机构用于对患者穴位进行回旋灸、调整艾柱之间距离;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葫芦壳体的自排烟口处,用于对葫芦壳体内的烟雾进行净化后排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支撑机构、旋转升降机构和旋转开合机构动作,对葫芦壳体内的温度、湿度和烟雾浓度进行采集,并与云平台服务器和智能手机实现通信。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顶部固定有支撑圆盘,中心轴底部与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盘外周面沿径向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插装有用于与葫芦壳体内壁相接触的支撑臂;中心轴上滑动套装有滑套,所述滑套通过上连杆与所述支撑臂相铰接,滑套沿中心轴上、下移动带动支撑臂沿支撑圆盘的径向伸、缩。

所述支撑臂的外端部设置有橡胶材质制成的支撑瓣,所述支撑瓣的外立面为与葫芦壳体内壁适应的弧面,用以增加与葫芦壳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固定的牢固程度。

所述插槽为下开口滑槽。

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中心轴底部固定连接的上固定盘,通过螺柱间隔螺接在所述上固定盘下方的下固定圆盘,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上固定盘上;所述下固定圆盘的盘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十字形滑槽,下固定圆盘的上盘面同心设置有上旋转圆盘;上固定圆盘的下盘面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第一舵机,所述第一舵机的动力轴垂直向下与所述上旋转圆盘中心相固定,上旋转圆盘的盘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四条第一弧形滑槽,每条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分别向下设置有第一t形导柱,每个所述第一t形导柱的下端贯穿所述十字形滑槽对应的一条支槽与所述旋转开合机构相铰接。

所述旋转开合机构包括下旋转圆盘,所述下旋转圆盘上铰接有四个下连杆,每个所述下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t形导柱相铰接;下旋转圆盘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的动力轴垂直向下与设置在下旋转圆盘下方的十字形滑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形滑轨的每个支轨内均滑动插装有一个横担,每个所述横担的端部上均设置有艾柱固定架;下旋转圆盘的盘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四条第二弧形滑槽,每条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分别向下设置有第二t形导柱,每个所述第二t形导柱的下端贯穿所述对应的一条第二弧形滑槽与对应的一个横担固定连接。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为设置在所述葫芦壳体内腔顶部的活性碳层。

所述葫芦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优点在于实现传统艾灸的悬灸、雀啄灸、回旋灸、隔物灸等艾灸手法,提升了葫芦灸的效果,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通过精确控制葫芦灸部位的温度、湿度、气流和葫芦灸时间以及葫芦内烟雾浓度,实现葫芦灸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使得室内葫芦灸更加的方便。人机交互功能和语音系统可以辅助指导用户辨认穴位,便于用户的居家使用需求。葫芦内的控制器实时上传用户葫芦灸过程中的数据至云平台服务器,云平台服务器通过聚类分析,生成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生也可以远程查看用户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参数推荐,让葫芦灸理疗更加科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隐去所述葫芦壳体、活性碳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旋转开合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下固定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流程框图。

图7是本发明云平台服务器、智能手机组成的通信网络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多灸位葫芦灸理疗设备,包括底部开设有艾灸口1、顶部开设有排烟口2的葫芦壳体3;葫芦壳体3内设置有用于与葫芦壳体3内壁固定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对患者穴位进行雀啄灸、悬灸、隔物灸的旋转升降机构,以及用于对患者穴位进行回旋灸、调整艾柱4之间距离的旋转开合机构,控制模块5,设置在葫芦壳体3内腔顶部的活性碳层6,用于对葫芦壳体3内的烟雾进行净化后排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支撑机构、旋转升降机构和旋转开合机构动作,对葫芦壳体3内的温度、湿度和烟雾浓度进行采集,并与云平台服务器和智能手机实现通信。

支撑机构包括中心轴7,中心轴7顶部固定有支撑圆盘8,中心轴7底部与旋转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将支撑机构和旋转升降机构连为一体。

支撑圆盘8外周面沿径向开设有下开口结构的插槽,插槽内滑动插装有用于与葫芦壳体3内壁相接触的支撑臂9,支撑臂9的外端部设置有橡胶材质制成的支撑瓣10,支撑瓣10的外立面为与葫芦壳体3内壁适应的弧面,用以增加与葫芦壳体3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固定的牢固程度。

中心轴7上滑动套装有滑套11,滑套11通过上连杆12与支撑臂9相铰接,滑套11沿中心轴上、下移动带动支撑臂12沿支撑圆盘8的径向伸、缩,达到将支撑机构固定于葫芦壳体3内之目的。

旋转升降机构包括与中心轴7底端固定连接的上固定盘13,通过四根双头螺柱14间隔螺接在上固定盘13下方的下固定圆盘15;四根双头螺柱14不仅起到连接上固定盘13和下固定圆盘15作用,通过调整四根双头螺柱14的旋入深度,还起到调节下方四个艾柱4的水平度作用。

控制模块5设置在上固定盘13上;下固定圆盘15的盘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十字形滑槽,如图5所示。下固定圆盘15的上盘面同心设置有上旋转圆盘16,如图3所示,上固定圆盘13的下盘面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第一舵机17,第一舵机17的动力轴18垂直向下与上旋转圆盘16中心相固定;上旋转圆盘16的盘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四条第一弧形滑槽19,每条第一弧形滑槽19内分别向下设置有第一t形导柱20,每个第一t形导柱20的下端贯穿十字形滑槽对应的一条支槽21与旋转开合机构相铰接。

第一舵机17驱动上旋转圆盘16顺时针转动/反时针转动,通过第一弧形滑槽19驱动其内的第一t形导柱20沿第一弧形滑槽19移动,从而带动下固定圆盘15下方的旋转开合机构上/下移动,达到对患者穴位进行雀啄灸、悬灸、隔物灸之目的。

如图1、2、3、4所示,旋转开合机构包括下旋转圆盘21,下旋转圆盘21上铰接有四个下连杆22,每个下连杆22的上端分别通过支铰座23与对应的一个第一t形导柱20相铰接;下旋转圆盘21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第二舵机24,第二舵机24的动力轴25垂直向下通过固定法兰盘26与设置在下旋转圆盘21下方的十字形滑轨27中心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十字形滑轨27的每个支轨28内均滑动插装有一个横担29,如图2所示;每个横担29的端部上均设置有艾柱固定架30,艾柱固定架30上水平固定有艾柱4。

如图2、3、4所示,下旋转圆盘21的盘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四条第二弧形滑槽31,每条第二弧形滑槽31内分别向下设置有第二t形导柱32,每个第二t形导柱32的下端贯穿对应的一条第二弧形滑槽31与对应的一个横担29固定连接。

第二舵机24驱动十字形滑轨27顺时针转动/反时针转动,实现对患者穴位进行回旋灸;同时,每个第二t形导柱32

沿对应的一条第二弧形滑槽31移动,带动对应横担29沿十字形滑轨27对应的支轨28移动,从而实现调整四个艾柱4之间距离目的,起到使艾灸热量集中、分散效果。

葫芦壳体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第二舵机17、2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控制模块5用来接收采集温度、湿度、烟雾浓度数据和云平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以及智能手机微信小程序中的数据,并给出最优的葫芦灸方案指令来控制旋转升降机构和旋转开合机构工作。

如图7所示,每次用户使用结束之后,控制模块5内部的数据处理单元会将用户的使用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服务器,并通过聚类分析生成个性化的参数推荐,微信小程序也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获得患者使用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并将其显示在微信小程序端。用户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端的语音交互模块,利用语音来控制多灸位葫芦灸理疗设备。同时微信小程序端内附有葫芦灸穴位的专业讲解视频和图片指导,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症状在微信小程序上查询相关的穴位,同时微信小程序会根据用户的数据推荐相关的葫芦灸的医疗时间以及葫芦灸手法。

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和用户端微信小程序设置相应的参数,在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以上数据后,结合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使用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云平台服务器提供的方案以及医生推荐的参数,生成最优方案指令,然后将最优方案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5进行模式选择,实现雀啄灸、悬灸、隔物灸、回旋灸的功能。用户使用结束后,数据处理单元会自动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服务器,云平台服务器通过聚类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方案;医生也可以在医生端微信小程序查看用户的数据,并在微信小程序端为用户推荐葫芦灸时间、葫芦灸模式、葫芦灸温度、湿度等控制参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