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腹部发热位置的气压坐姿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9014发布日期:2020-11-10 18:1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调节腹部发热位置的气压坐姿椅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按摩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调节腹部发热位置的气压坐姿椅。



背景技术:

产妇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怀胎以及生产过程中骨盆的移位,因此体型相比怀孕前会有较大的变化,产妇体型的恢复对于女性来说极为重要,不仅关乎体型的优美,更关乎身体的健康,此外,产妇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产妇体型恢复用的坐姿椅,更没有利于产妇恢复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出一款产后修复,暖宫,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适,利于臀部、腰部、腹部放松的气压坐姿椅,且该气压坐姿椅能够方便快捷的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调节腹部发热位置。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以调节腹部发热位置的气压坐姿椅,包括一椅架以及一腹部发热组件;所述椅架外覆有蒙皮;所述腹部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皮套和可拆卸固定在发热皮套上的发热片;所述发热皮套为宽边腰带状,其为一条或两条,其一端或两端固定在椅架上,其在使用者坐入坐姿椅中后至少环抱使用者侧腰及腹部;所述发热皮套与发热片贴合面设有至少两个导电金属扣的一端;所述发热片上对应发热皮套设有至少两个导电金属扣的另一端;当所述发热片与发热皮套通过所述导电金属扣扣合时,所述发热片与一pcb主板通过扣合的导电金属扣形成供电回路。

其中,位于所述发热皮套上的导电金属扣分为多组,每组具有两个导电金属扣,各导电金属扣沿发热皮套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组中的其中一个导电金属扣通过发热端子线相互串联后连接pcb主板,每组中的另一个导电金属扣通过另一条发热端子线相互串联后连接pcb主板;位于所述发热片上的导电金属扣的组数为一组,具有两个导电金属扣;发热皮套和发热片上任意一组的两个导电金属扣的间距均相同。

其中,所述发热皮套上具有三组导电金属扣;所述腹部发热片为形变板或朝向使用者外凹的弧面板。

其中,所述坐姿椅还包括多个固定于椅架上的充气袋,所述充气袋包括位于椅架靠腰处对应使用者腰部的腰部气袋、位于椅架坐部处对应使用者臀部的左臀部气袋和右臀部气袋以及位于椅架坐部两侧对应使用者臀侧的左侧臀气袋和右侧臀气袋;多个充气袋由一气泵通过一多联气阀充放气;所述气泵和多联气阀由pcb主板控制。

其中,所述腰部气袋、左臀部气袋和右臀部气袋嵌设在椅架内且在常态下与椅架表面齐平,由蒙皮直接覆盖;所述左侧臀气袋和右侧臀气袋在椅架的两侧板内侧外相对安装且向外抵靠两侧板;所述腰部气袋上固定有腰部加热片。

其中,所述椅架靠腰处水平截面为外凹的弧形以契合使用者腰部曲线;所述椅架靠腰处顶部向下开设一弧形凹槽,将椅架靠腰处顶部分隔出两凸耳,所述腰部气袋大体覆盖所述椅架靠腰处表面,且为两边宽度大于中部宽度的“∞”状;所述椅架的两侧板与靠腰处之间具有v形切口。

其中,所述椅架靠腰处设置有震动机芯;所述震动机芯为腰部气囊提供机械震动,且震动沿椅架传递至两凸耳形成拍打动作。

其中,所述椅架一侧外表面固定或可拆卸安置有一手控器;所述手控器与pcb主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椅架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弧形的底面,使坐姿椅可前后摆动;所述底座为两根间距平行安装在椅架底部的弧形条或弧形杆。

其中,所述气泵、多联气阀以及pcb主板嵌设在椅架后底部,配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有散热孔。

本公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公开利于产后修复,暖宫,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适,利于臀部、腰部、腹部放松的气压坐姿椅,且能够方便快捷的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调节腹部发热位置。

2、本公开利用多组可相互扣合的导电金属扣,使发热片与发热皮套的可拆卸扣合既实现了方便可拆卸的调整发热片位置和固定发热片位置,同时又实现固定的同时才构成发热回路的效果,一举多得,具有显著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3、本公开采用多个气袋,其分布符合人体力学,使用多联气阀,统一由充气泵供气,并由pcb主板统一调控,能够实现精确、独立、多样的调控,使用者有更多、更个性化的体验。

4、本公开所述椅架靠腰处水平截面为外凹的弧形以契合使用者腰部曲线;椅架靠腰处顶部向下开设一弧形凹槽,将椅架靠腰处顶部分隔出两凸耳,该设置能够提高坐姿椅腰背部与人体的贴合面积,提高舒适度和支撑作用,同时在震动机芯震动时,也能够获得更加均匀的震动效果,避免使用者有被锤击感,同时凸耳配合震动机芯的震动作用,会在使用者腰背部脊椎两侧获得轻拍打的效果,更易于缓解使用者的腰背部疲劳。

5、本公开腰部气袋大体覆盖所述椅架靠腰处表面,且为两边宽度大于中部宽度的“∞”状,该设计使腰部气袋充气后产生内包的效果,从而更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腰背部。

6、本公开椅架的两侧板与靠腰处之间具有v形切口,该设计能够增大坐姿椅两侧侧板相对方向的弹性,从而能够适应更多提醒的使用者,特别是臀围差异较大的不同使用者,且在使用者坐下对坐姿椅产生压力后,两侧板在结构变化下更易向使用者方向包覆,从而挤压侧臀气袋,提高侧臀气袋对使用者侧臀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去除发热皮套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简图;

图5为本公开带有发热皮套和发热片时的俯视简图;

图6为发热皮套和发热片的导电金属扣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充气袋排位及充气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椅架、11-弧形凹槽、12-凸耳、13-侧板、14-盖板、2-发热皮套、21-发热片、31-腰部气袋、32-左臀部气袋、33-右臀部气袋、34-左侧臀气袋、35-右侧臀气袋、36-腰部加热片、4-气泵、5-多联气阀、7-手控器、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公开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6,一种可以调节腹部发热位置的气压坐姿椅,包括一椅架1以及一腹部发热组件;所述椅架1外覆有蒙皮;所述腹部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皮套2和可拆卸固定在发热皮套2上的发热片21;所述发热皮套2为宽边腰带状,其为一条或两条,其一端或两端固定在椅架1上,其在使用者坐入坐姿椅中后至少环抱使用者侧腰及腹部;

当发热皮套2为一条时,其一端固定在椅架1后部一侧,另一端环绕使用者腰部后与椅架1后部另一侧上的卡扣可拆卸扣合,类似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当发热皮套2为两条时,两条发热皮套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椅架1后部的两侧,另一端分别由使用者腰侧绕至使用者腹部后相互粘合或扣合,本实施例中即为魔术贴结构实现粘合。

所述发热皮套2与发热片21贴合面设有至少两个导电金属扣的一端;所述发热片21上对应发热皮套2设有至少两个导电金属扣的另一端;当所述发热片21与发热皮套2通过所述导电金属扣扣合时,所述发热片21与一pcb主板(图中未示出)通过扣合的导电金属扣形成供电回路。位于所述发热皮套2上的导电金属扣分为多组,每组具有两个导电金属扣,各导电金属扣沿发热皮套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组中的其中一个导电金属扣通过发热端子线相互串联后连接pcb主板,每组中的另一个导电金属扣通过另一条发热端子线相互串联后连接pcb主板;位于所述发热片21上的导电金属扣的组数为一组,具有两个导电金属扣;发热皮套2和发热片21上任意一组的两个导电金属扣的间距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皮套2上具有三组导电金属扣;可形成三挡可调,可适用非极端情况下的胖瘦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该结构设计使发热片与发热皮套的可拆卸扣合既实现了方便可拆卸的调整发热片位置和固定发热片位置,同时又实现固定的同时才构成发热回路的效果,一举多得,具有显著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使用者只需根据自己的体型或想要加热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档位将发热片21上的导电金属扣与发热皮套2上的某一组导电金属扣扣合,然后束紧发热皮套2使固定在其上的发热片21贴合自己想要其贴合的位置即可。

所述腹部发热片21为形变板或朝向使用者外凹的弧面板以更好的契合使用者的腹部曲线,防止不适或受热不均。

参见图1至7,所述坐姿椅还包括多个固定于椅架1上的充气袋,所述充气袋包括位于椅架1靠腰处对应使用者腰部的腰部气袋31、位于椅架1坐部处对应使用者臀部的左臀部气袋32和右臀部气袋33以及位于椅架1坐部两侧对应使用者臀侧的左侧臀气袋34和右侧臀气袋35;所述腰部气袋31、左臀部气袋32和右臀部气袋33嵌设在椅架1内且在常态下与椅架1表面齐平,由蒙皮直接覆盖;所述左侧臀气袋34和右侧臀气袋35在椅架1的两侧板13内侧外相对安装且向外抵靠两侧板13;所述腰部气袋31上固定有腰部加热片36。多个充气袋由一气泵4通过一多联气阀5充放气;所述气泵4和多联气阀5由pcb主板控制。多个充气袋的分布符合人体力学,使用多联气阀,统一由充气泵供气,并由pcb主板统一调控,能够实现精确、独立、多样的调控,使用者有更多、更个性化的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椅架1靠腰处水平截面为外凹的弧形以契合使用者腰部曲线;所述腰部气袋31大体覆盖所述椅架1靠腰处表面,且为两边宽度大于中部宽度的“∞”状;在使用者可选的情况下或更优选的情况,所述椅架1靠腰处设置有震动机芯(图中未示出);所述震动机芯为腰部气囊31提供机械震动,该设置能够提高坐姿椅腰背部与人体的贴合面积,提高舒适度和支撑作用,同时在震动机芯震动时,也能够获得更加均匀的震动效果,避免使用者有被锤击感,腰部气袋充气后产生内包的效果,从而更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腰背部。

所述椅架1靠腰处顶部向下开设一弧形凹槽11,将椅架1靠腰处顶部分隔出两凸耳12,震动机芯震动时震动沿椅架1传递至两凸耳12形成拍打动作,更易于缓解使用者的腰背部疲劳。

所述椅架1的两侧板13与靠腰处之间具有v形切口;该设计能够增大坐姿椅两侧侧板13相对方向的弹性,从而能够适应更多提醒的使用者,特别是臀围差异较大的不同使用者,且在使用者坐下对坐姿椅产生压力后,两侧板13在结构变化下更易向使用者方向包覆,从而挤压侧臀气袋,提高侧臀气袋对使用者侧臀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椅架1一侧外表面固定或可拆卸安置有一手控器7;所述手控器7与pcb主板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手控器7即可操作坐姿椅,包括各气袋的气压大小,发热片21和腰部加热片36的温度,震动机芯的功率和震动频率等。

进一步的,所述椅架1底部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座8具有弧形的底面,使坐姿椅可前后摆动;所述底座8为两根间距平行安装在椅架1底部的弧形条或弧形杆。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4、多联气阀5以及pcb主板嵌设在椅架1后底部,配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上有散热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公开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公开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