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7488发布日期:2021-01-24 06:1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感冒是常发病和多发病,俗称“伤风”,一般由病毒引起。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常伴有头痛、发热、流鼻涕、打喷嚏、肌肉酸痛等症状,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引发其他疾病,因此人们多备有治疗感冒或预防感冒的药物、冲剂、饮品等,其中预防感冒的冲剂或茶饮因其冲泡方便、疗效广受喜爱,比如最常见的板蓝根颗粒。
[0003]
感冒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多见,所有人群均易感,但因时令气候的变更,当令邪气的不同,感冒证候表现,病因病机,也发生了改变。从传统中药的角度来看,按发病节气来分析如下:大寒至春分,属初春,冬季受风寒,春季降温所致,症状有鼻塞、发热、微恶风、咳嗽、咽干等;春分至小满,春夏之交,容易风热感冒,表现为头痛、发热、或汗出、咳嗽等;小满至大暑,属仲夏,容易夹湿或夹暑感冒,症状有发热、头痛、头胀、有汗、无汗等;大暑至秋分,值长夏,容易有夹暑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症状有头昏身重、发热恶寒、腹痛泄泻、烦热口渴、咳嗽痰多、头昏胸闷等;秋分至小雪,为秋阳正暴,俗称“秋老虎”正盛之时,容易夹燥感冒,症状为干咳无痰、唇燥鼻干、咽干喉痛或者咳嗽痰多,唇鼻干燥;小雪至大寒之时,容易风寒感冒,症状有鼻塞头痛、头脑发热、畏寒怕冷等。
[0004]
瑶医认为,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还与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瑶医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而维持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盈亏平衡因外界或人体内部某些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完全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破坏人体盈亏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病因可以是多方面的,诸如气候异常、瘴气疫毒、蛊毒风痰、精神刺激、饮食劳倦,先天禀赋,虫兽外伤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在某些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痧症、痨症、痰症等,反过来作用于机体成为继发病因。瑶医在诊断方法上采用望、闻、问、触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鼻诊、目诊、面诊及观察患者大小便的质、色、气味来辨别疾病。在治疗方法上,除了采草药内服、外洗、外敷、熏、熨、佩带等之外,还有放血、针灸、针挑、骨灸、蛋灸、麻灸、艾灸、药棍灸、捶击、推拿、拔罐、按摩、刮痧等方法,还应用瑶医特有的磨药疗法、杉刺疗法、火功疗法、火油灯疗法、火堆疗法等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常收到满意的疗效。瑶医临床用药达一千余种,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其所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种瑶医常用药,并把药物分为“风药”和“打药”两大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及传录给后代。瑶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治疗经验,独特的民族风格。瑶族居住的广阔山区是天然药物产地,鲜药的有效
成份未经破坏,疗效比干药好。瑶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和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继续为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0005]
现有治疗消炎的药物一般采用口服西药或中成药,西药多为抗生素。西药效果显著,但副作用较大对人体对人体生殖系统有伤害,且费用较高;现有中成药见效慢,副作用较小,如不对症容易延误病情,导致病情恶化,可能会引起炎症等情况发生。目前,有一些消炎的中药制剂,例如:
[0006]
1、专利申请cn201910804830.2,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七味中药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毒理和药效学评价,证明使用安全,且有确切抗菌消炎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作用。
[0007]
2、专利申请cn201910020469.4,公开了一种消炎清热感冒颗粒及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将鸭跖草15~30、狗肝菜25~40、车前草10~15、鱼腥草15~20、胖大海8~16、罗汉果15~22、甘草6~15、灯心草7~12、白茅根12~20洗净沥干,通过混合加水煎煮数次,过滤获得过滤液,经浓缩收膏、整粒、干燥、包装等工序,得成品。本发明可用于缓解日常生活中因食物热气上火、吸烟喉咙发炎导致烟痰、上火热咳嗽等问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预防感冒作用。
[0008]
3、专利申请cn201810547137.7,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止咳消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炙甘草,陈皮,云苓,姜半夏,黄连,瓜蒌,芦根,薏米仁,桃仁,冬瓜仁,紫苑,冬花。其制备方法为:先取瓜蒌煎煮,再将诸药与瓜蒌合在一起水煎浓缩,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蜂蜜。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止咳消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分和含量配比合理、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0009]
4、专利申请cn201610109982.7,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以中药九节茶为原料提取制备而成的中药片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和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咽喉炎,肺炎,菌痢,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烧伤,疮疡脓肿,蜂窝织炎等病症的治疗。
[0010]
但是,现有消炎药物作用时间慢,治疗时间长,且疗效不显著,对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11]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12]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
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30~170份、玉叶金花130~170份、金银花80~120份、金线风130~170份、救必应130~170份、桑白皮130~170份、甘草70~110份。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40~160份、玉叶金花140~160份、金银花90~110份、金线风140~160份、救必应140~160份、桑白皮140~160份、甘草80~100份。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50份、玉叶金花150份、金银花100份、金线风150份、救必应150份、桑白皮150份、甘草90份。
[0016]
进一步地,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1)按中重量份数称取绞股蓝、玉叶金花、金银花、金线风、救必应、桑白皮、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向滤渣中加水煎煮,重复煎煮3次,合并3次滤液,得到提取液;
[0018]
(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稠膏;
[0019]
(3)将步骤(2)的稠膏造粒机制粒,过筛,再送入烘箱烘干,制得所述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
[0020]
进一步地,在步骤(1),煎煮时,第一次加入原料重量8~9倍的清水煎煮为120~130min,第二次加入原料重量6~7倍的清水煎煮为150~160min,第三次加入原料重量5~6倍的清水煎煮为180~190min。
[0021]
进一步地,在步骤(2),稠膏在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0022]
进一步地,在步骤(3),制粒的温度为65~75℃,时间为200~250s,将物料制成直径为1~3mm的颗粒。
[0023]
进一步地,在步骤(3),烘干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7~8h。
[0024]
进一步地,在步骤(3),过筛是过14~60目筛子,粒径较大的颗粒回到造粒机中重新进行造粒。
[0025]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装,是将烘干的物料冷却至43℃以下,然后送入颗粒包装机按照10g每袋分装入袋子内。
[0026]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孕妇、婴儿、过敏体质者遵医嘱。
[0027]
本申请煎煮装置的型号为dtq-1000的中药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造粒机是型号为yk-160的摇摆造粒机;烘箱是型号为ctc的热风循环烘箱;筛子型号为zs-600;颗粒包装机的型号为ht-k219f-p。
[0028]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
(1)本申请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咽止痛、袪痰止咳的作用,用于感冒引起的扁桃体炎、胃肠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0030]
(2)本申请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重用绞股蓝、白纸扇、金银花,其中绞股蓝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两擅其功;白纸扇、金银花而清火解毒。三药相合,正合热毒之病机,共为君药。臣以金线风、救必应之苦寒大去其热,又热毒上冲,易伤肺络,故佐以桑白皮泻肺平喘令肺气宣畅;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以绞股蓝、白纸扇、金银花为主药,量宏效大,主以“打盈”得清热解毒主效;配药中金线风、救必应搭配于主药之后,更呈“打”用,以应对兼症,甘草为“风打相兼”辅机体不受寒凉“打药”过损:桑白皮为引路药,引诸药入肺,以专解肺系疾病。主治邪留气分之热。热毒上壅,故口渴、咽颐肿痛;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甚或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为湿热稽留气分之征,治宜清热解毒。
[0031]
(3)本申请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在制备时,将原料煎煮、浓缩、造粒、烘干制得,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产品得率不低于95.2%。本申请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每袋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0g,按瑶方绞股蓝颗质量标准(草案)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0032]
(4)本申请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以绞股蓝、玉叶金花、金银花为主药,量宏效大,主以“打盈”得清热解毒主效;配药中金线风、救必应搭配于主药之后,更呈“打”用,以应对兼症,甘草为“风打相兼”辅机体不受寒凉“打药”过损:桑白皮为引路药,引诸药入肺,以专解
肺系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30份、玉叶金花130份、金银花80份、金线风130份、救必应130份、桑白皮130份、甘草70份。
[0036]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1)按中重量份数称取绞股蓝、玉叶金花、金银花、金线风、救必应、桑白皮、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向滤渣中加水煎煮,重复煎煮3次,合并3次滤液,得到提取液;
[0038]
煎煮时,第一次加入原料重量8~9倍的清水煎煮为120min,第二次加入原料重量6~7倍的清水煎煮为150min,第三次加入原料重量5~6倍的清水煎煮为180min;
[0039]
(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稠膏;稠膏在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5;
[0040]
(3)将步骤(2)的稠膏送入造粒机制粒,过筛,再送入烘干机烘干,制得所述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制粒的温度为65℃,时间为200s,将物料制成直径为1mm的颗粒;烘干的温度为75℃,时间为7h;过筛是过15目筛子,粒径较大的颗粒回到造粒机中重新进行造粒。
[0041]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装,是将烘干的物料冷却至43℃以下,然后送入颗粒包装机按照10g每袋分装入袋子内。
[0042]
实施例2
[0043]
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70份、玉叶金花170份、金银花120份、金线风170份、救必应170份、桑白皮170份、甘草110份。
[0044]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1)按中重量份数称取绞股蓝、玉叶金花、金银花、金线风、救必应、桑白皮、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向滤渣中加水煎煮,重复煎煮3次,合并3次滤液,得到提取液;
[0046]
煎煮时,第一次加入原料重量8~9倍的清水煎煮为130min,第二次加入原料重量6~7倍的清水煎煮为160min,第三次加入原料重量5~6倍的清水煎煮为190min;
[0047]
(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稠膏;稠膏在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30;
[0048]
(3)将步骤(2)的稠膏送入造粒机制粒,过筛,再送入烘干机烘干,制得所述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制粒的温度为75℃,时间为250s,将物料制成直径为3mm的颗粒;烘干的温度为85℃,时间为8h;过筛是过60目筛子,粒径较大的颗粒回到造粒机中重新进行造粒。
[0049]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装,是将烘干的物料冷却至43℃以下,然后送入颗粒包装机按照10g每袋分装入袋子内。
[0050]
实施例3
[0051]
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40份、玉叶金花140份、金银花90份、金线风140份、救必应140份、桑白皮140份、甘草80份。
[0052]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1)按中重量份数称取绞股蓝、玉叶金花、金银花、金线风、救必应、桑白皮、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向滤渣中加水煎煮,重复煎煮3次,合并3次滤液,得到提取液;
[0054]
煎煮时,第一次加入原料重量8~9倍的清水煎煮为122min,第二次加入原料重量6~7倍的清水煎煮为152min,第三次加入原料重量5~6倍的清水煎煮为183min;
[0055]
(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稠膏;稠膏在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0056]
(3)将步骤(2)的稠膏送入造粒机制粒,过筛,再送入烘干机烘干,制得所述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制粒的温度为67℃,时间为210s,将物料制成直径为1.5mm的颗粒;烘干的温度为78℃,时间为7.3h;过筛是过20目筛子,粒径较大的颗粒回到造粒机中重新进行造粒。
[0057]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装,是将烘干的物料冷却至43℃以下,然后送入颗粒包装机按照10g每袋分装入袋子内。
[0058]
实施例4
[0059]
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60份、玉叶金花160份、金银花110份、金线风160份、救必应160份、桑白皮160份、甘草100份。
[0060]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1]
(1)按中重量份数称取绞股蓝、玉叶金花、金银花、金线风、救必应、桑白皮、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向滤渣中加水煎煮,重复煎煮3次,合并3次滤液,得到提取液;
[0062]
煎煮时,第一次加入原料重量8~9倍的清水煎煮为128min,第二次加入原料重量6~7倍的清水煎煮为157min,第三次加入原料重量5~6倍的清水煎煮为187min;
[0063]
(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稠膏;稠膏在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9;
[0064]
(3)将步骤(2)的稠膏送入造粒机制粒,过筛,再送入烘干机烘干,制得所述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制粒的温度为73℃,时间为240s,将物料制成直径为2.5mm的颗粒;烘干的温度为83℃,时间为7.8h;过筛是过50目筛子,粒径较大的颗粒回到造粒机中重新进行造粒。
[0065]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装,是将烘干的物料冷却至43℃以下,然后送入颗粒包装机按照10g每袋分装入袋子内。
[0066]
实施例5
[0067]
一种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绞股蓝150份、玉叶金花150份、金银花100份、金线风150份、救必应150份、桑白皮150份、甘草90份。
[0068]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
(1)按中重量份数称取绞股蓝、玉叶金花、金银花、金线风、救必应、桑白皮、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向滤渣中加水煎煮,重复煎煮3次,合并3次滤液,得到提取液;
[0070]
煎煮时,第一次加入原料重量8~9倍的清水煎煮为125min,第二次加入原料重量6~7倍的清水煎煮为155min,第三次加入原料重量5~6倍的清水煎煮为185min;
[0071]
(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稠膏;稠膏在60℃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5~1.30;
[0072]
(3)将步骤(2)的稠膏送入造粒机制粒,过筛,再送入烘干机烘干,制得所述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制粒的温度为70℃,时间为225s,将物料制成直径为2mm的颗粒;烘干的温度
为80℃,时间为7.5h;过筛是过35目筛子,粒径较大的颗粒回到造粒机中重新进行造粒。
[0073]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装,是将烘干的物料冷却至43℃以下,然后送入颗粒包装机按照10g每袋分装入袋子内。
[0074]
对比例1
[0075]
按照专利申请cn201910804830.2中的实施例进行消炎中药的制备。
[0076]
对比例2
[0077]
按照专利申请cn201910020469.4中的实施例进行消炎中药的制备。
[0078]
对比例3
[0079]
按照专利申请cn201810547137.7中的实施例进行消炎中药的制备。
[0080]
对比例4
[0081]
按照专利申请cn201610109982.7中的实施例进行消炎中药的制备。
[0082]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能够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做以下实验:
[0083]
1、鉴别:采用实施例1~5的方法进行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制备,并对各方法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进行鉴定。
[0084]
(1)取实施例1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20g,研细,加水40ml,超声30分钟,滤过,滤液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5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救必应对照药材1g,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滤过,滤液约15ml,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酸乙酯-甲酸(6: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实施例2~5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检测。
[0085]
实验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
[0086]
(2)取实施例1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30g,研细,加甲醇30ml,超声30分钟,滤过,滤液茅干,残渣加水2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弃去乙醚液,水液用乙酸乙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0g,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滤过,滤液约15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1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实施例2~5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检测。
[0087]
实验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
[0088]
(3)浸出物鉴定:实施例1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10g,精密称定,研细,取约2~4g,精密称定,用水作溶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2201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热浸法)测定。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实施例2~5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的检测。
[0089]
实验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
[0090]
要求每袋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0g。实验结果如下表1、表2所示。
[0091]
表1
[0092]
组别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药材投料量(kg)1.581.581.581.581.58加入水量(kg)12.612.612.612.612.6稠膏量(g)605590610608609稠膏相对密度(60℃)1.281.281.281.281.28消炎制剂总量(g)25402515252025302535理论装袋量(袋)250250250250250实际装袋量(袋)243245238239244产品得率(%)97.298.095.296.998.0
[0093]
表2
[0094][0095]
由表1实验数据可知,本申请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得率不低于95.2%;由表2实验数据可知,本申请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瑶方绞股蓝颗质量标准(草案)》的有关规定。
[0096]
2、选取患有感冒以及感冒引起的扁桃体炎、胃肠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现象的志愿者900例,随机分成9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方法制得的制剂进行治疗,开水冲服,一次1袋,每日3次,观察各组志愿者的病情,实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0097]
表3
[0098]
组别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治愈时间治愈有效无效
实施例13d4d94例99例1例实施例22d4d95例98例2例实施例33d5d96例99例1例实施例42d4d93例98例2例实施例52d3d96例99例1例对比例110d14d79例82例18例对比例29d12d82例82例18例对比例311d15d77例81例19例对比例49d13d75例80例20例对照组2d4d98例99例1例
[0099]
由表3实验数据可知,本申请制得的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咽止痛、袪痰止咳的作用,能治疗感冒以及感冒引起的扁桃体炎、胃肠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症状,一般感冒在治疗2d后感冒以及感冒引起的扁桃体炎、胃肠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连续服用3d后,基本好了。与现有中成药相比,该制剂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感冒以及感冒引起的恶心、流涕、头晕、低烧等现象,有效率高达99%。治愈率和有效率高,疗效与西药不相上下。
[0100]
综上所述,本申请瑶药绞股蓝消炎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咽止痛、袪痰止咳的作用,用于感冒引起的扁桃体炎、胃肠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本申请在制备时,将原料煎煮、浓缩、造粒、烘干制得,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产品得率不低于95.2%,每袋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0g,按瑶方绞股蓝颗质量标准(草案)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010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