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6434发布日期:2020-12-22 13:5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研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关节炎、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滑膜炎,通常是由于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而引起的。滑膜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关节液无法正常生成和吸收,导致膝关节产生积液。如果滑膜的形态改变,还会侵袭膝关节软骨,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很大的致残危机;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

当前这些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西医为主,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和物理手术治疗。化学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然而,这类药物普遍对胃肠道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且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物理手术治疗即用大号注射器穿刺关节腔抽出积淀液,或进行关节腔内冲洗,然后再注入激素及消炎药,或注入玻璃酸钠,严重者有的进行滑囊膜切除术。这种疗法有较严重的副作用:用西医穿刺抽水造成关节组织新的创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抽而复肿,久抽不愈,形成慢性滑膜炎,使滑囊变性功能减低,不能正常的分泌滑液,固而导致关节软骨加剧磨损,终使关节变形,造成行动功能障碍;用西医抽水或关节腔内冲洗方法,把关节腔内正常的营养润滑液也一并抽出,使关节组织得不到正常的营养润滑,极易造成隐性损伤;有的患者在抽水或冲洗后,注入起润滑作用的玻璃酸钠油虽能短时间起到润滑作用,但玻璃酸钠不能长期存在,况且它的营养远不能和正常人关节腔内的营养润滑液相比,治疗效果一般,无法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导致患者常年经受疾病的折磨。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治疗滑膜炎、关节炎的药物,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在随滑膜炎和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存在难治疗、易复发、有副作用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红花25~30份、炒杜仲25~30份、当归25~30份、川牛膝25~30份、丹参15~20份、桂枝15~20份、木瓜15~20份、制川乌25~30份、制草乌25~30份、姜黄25~30份、麻黄25~30份、白芥子180~220份、土元10~15份、地龙18~22份、乌梢蛇18~22份、全蝎13~17份、艾绒18~22份、地榆炭13~17份、川芎10~15份、细辛13~17份、威灵仙10~15份、三七13~17份、羌活10~15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红花27份、炒杜仲27份、当归27份、川牛膝27份、丹参18份、桂枝18份、木瓜18份、制川乌27份、制草乌27份、姜黄27份、麻黄27份、白芥子200份、土元12份、地龙20份、乌梢蛇20份、全蝎15份、艾绒20份、地榆炭15份、川芎12份、细辛15份、威灵仙12份、三七15份、羌活12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红花25份、炒杜仲25份、当归25份、川牛膝25份、丹参15份、桂枝15份、木瓜15份、制川乌25份、制草乌25份、姜黄25份、麻黄25份、白芥子180份、土元10份、地龙18份、乌梢蛇18份、全蝎13份、艾绒18份、地榆炭13份、川芎10份、细辛13份、威灵仙10份、三七13份、羌活10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红花30份、炒杜仲30份、当归30份、川牛膝30份、丹参20份、桂枝20份、木瓜20份、制川乌30份、制草乌30份、姜黄30份、麻黄30份、白芥子220份、土元15份、地龙22份、乌梢蛇22份、全蝎17份、艾绒22份、地榆炭17份、川芎15份、细辛17份、威灵仙15份、三七7份、羌活15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然后研磨成粉后混合均匀,加入白酒调成糊状即可。

优选的,研磨成粉后过100~150目筛。

优选的,所述白酒的度数大于60度。

使用本发明的药膏可避免因强力牵引和强力手法复位带来的扭伤、拉伤等问题,以及长期封闭注射激素类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筋膜硬化,甚至骨坏死等副作用。本发明可直接敷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直达病处,直接发挥药效,30~60分钟后患者疼痛得到缓解、药效强、见效快、疗效显著、使用方便、药用安全。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研磨成粉后过100~150目筛。

该中药药膏中各成分的作用,分别如下: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炒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用于肝肾虚弱所致的腰酸膝痛,下肢痿软及阳痿;肝肾两虚型高血压、头昏、耳鸣、腰酸;夜间多尿,肝肾亏损而胎动不安;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所致的头昏、目眩、心悸、疲倦、脉细、血虚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痈肿痛以及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浅部血栓性静脉炎;

川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补肝肾、通淋涩;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畅、活血祛瘀、通经、腰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高血压;

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用于多种淤血为患的病症、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疼、癥瘕积聚、肢体疼痛;疮痈肿痛、失眠、烦躁、心悸;

桂枝:味辛甘,性温,有发汗解除肌表及四肢风寒,通经络作用;

木瓜:性味:酸,温;归肝、脾经;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制川乌和制草乌:祛风湿、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痹疼、心腹冷痛、头风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瘀痛;

姜黄:味辛苦,性温,有破血行气作用,可以消痈肿,破瘀血,治疗肩臂作痛的痹症;

麻黄:辛、微苦;肺经、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芥子:辛,热,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土元:咸,寒,破瘀血,续筋骨;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艾绒: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

地榆炭:苦、酸、涩,微寒;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血郁气滞、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以及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头痛、风湿痹痛、虚烦不眠;

细辛: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用于头疼、牙疼、痹痛、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止咳喘,宣通鼻窍、治疗口舌疮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威灵仙:味辛苦,性温,有散风寒湿邪和通络止痛作用,善治腰、膝、四肢寒痹痛;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胜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较重、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

滑囊炎和关节炎均属于中医“痹症”“鹤膝风”的范畴。中医称“痹症加湿”或“湿气下注”或风、寒、湿、邪侵入人体经络所致。本发明中制川乌、制草乌、艾绒、桂枝、肉桂和羌活配伍,能够排除多年风湿累积的外感风寒;姜黄、麻黄和细辛协同,可祛除毒素;白芥子、威灵仙、三七、地榆炭配伍,可祛除皮肤和骨头表层的炎症;用补肾药补肝肾;用活血化瘀药破淤血、凝滞;用芳香化湿燥湿药、清湿热药祛湿;用补气、补血药补气血,本发明的原料配伍中还加入了虫类药,集血肉有情的虫类药,有较强的钻透剔邪强壮之功,驱风止痉止痛;实现滑膜炎以及关节炎的彻底治疗。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辩证施治,温清消补,配方科学合理独特、滋而不腻、补而不滞、发挥诸药相协、群药合力的作用,能起到通经脉,化瘀血,补气血,养肝肾,温肾壮阳,调经养阴,温经散寒,清热燥湿,疏风止痉、祛风除湿、治痹痛、加快血液循环和淋巴静脉回流,从而起到消炎消肿促进局部恢复作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使无菌性炎症迅速消退萎缩,使关节积液消失、关节功能恢复;从治本入手、标本兼治达到治愈的目的。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可避免长期使用西药治病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克计,包括以下原料:红花27克、炒杜仲27克、当归27克、川牛膝27克、丹参18克、桂枝18克、木瓜18克、制川乌27克、制草乌27克、姜黄27克、麻黄27克、白芥子200克、土元12克、地龙20克、乌梢蛇20克、全蝎15克、艾绒20克、地榆炭15克、川芎12克、细辛15克、威灵仙12克、三七15克、羌活12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克计,包括以下原料:红花25克、炒杜仲25克、当归25克、川牛膝25克、丹参15克、桂枝15克、木瓜15克、制川乌25克、制草乌25克、姜黄25克、麻黄25克、白芥子180克、土元10克、地龙18克、乌梢蛇18克、全蝎13克、艾绒18克、地榆炭13克、川芎10克、细辛13克、威灵仙10克、三七13克、羌活10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克计,包括以下原料:红花30克、炒杜仲30克、当归30克、川牛膝30克、丹参20克、桂枝20克、木瓜20克、制川乌30克、制草乌30克、姜黄30克、麻黄30克、白芥子220克、土元15克、地龙22克、乌梢蛇22克、全蝎17克、艾绒22克、地榆炭17克、川芎15克、细辛17克、威灵仙15克、三七7克、羌活15克。

实施例4

上述实施例1-3的配方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然后研磨成粉后过100~150目筛,然后混合均匀,加入60度以上的白酒调成糊状即可。

临床试验

本实验对实施例4以实施例1-3配方组分制备的治疗关节炎、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临床试验研究。

1.1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均为具有滑膜炎、关节炎的患者,共分为三组,各组均为50例。

1.2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修订版):

中医辨证属关节滑囊炎、滑膜炎、关节炎:

主症:关节滑囊、滑膜、关节炎等症状。

1.3治疗方案

第1-5组:根据创面大小、位置,将实施例1-3制备的滑膜炎、关节炎中药组合物按照1-3组的顺序敷于在患处,每日敷一次。

1.4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具体的评分方法为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关节肿胀疼痛缓解,肢体无重着麻木,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关节肿胀疼痛缓解,肢体麻木重着感减轻,关节功能好转。

无效:关节肿胀疼痛仍反复发作,功能受限。

1.4治疗结果统计

第一组:

显效患者43名;

有效患者6名;

无效效患者1名;

第二组:

显效患者40名;

有效患者8名;

无效效患者2名;

第三组:

显效患者38名;

有效患者10名;

无效效患者2名;

典型病例

病例1:鞠先生;年龄:58岁

初诊:右膝关节疼痛,肿胀,下蹲不适2个月。患者自述两个月前受凉后腿开始疼痛,后到羊亭医院检查拍片,结果提示:右膝关节滑膜炎。开药后在家休息,两天后自觉疼痛加重,遂来我处治疗。经检查,右膝关节明显肿胀,右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下蹲困难并伴有疼痛,关节周围压痛,浮髌试验阳性。

处置:涂敷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于患处,半个月一次,共计涂敷2次,每次四小时。

复诊:疼痛已明显消失,医院检查拍片,结果提示:右膝关节滑膜炎已基本愈合,右膝部软组织损伤也基本愈合,无复发。

病例2:患者:张女士;年龄:71岁。

初诊:左右膝关节疼痛,肿胀,下蹲不适1年多。患者自述1年半前受凉后腿开始疼痛,后到文登中心医院检查拍片,结果提示:左右膝关节炎。开药后在家休息,五天后自觉疼痛加重。经发明人检查,左右膝关节明显肿胀,右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下蹲困难并伴有疼痛,关节周围压痛,浮髌试验阳性。

处置:涂敷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于患处,半个月一次,共计涂敷2次,每次四小时。

复诊:疼痛已明显消失,医院检查拍片,结果提示:左右膝关节炎已基本愈合,左右膝关节部软组织损伤也基本愈合,无复发。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