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毒清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61309发布日期:2021-01-29 18:5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毒清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毒清片,尤其是一种湿毒清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湿度清片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是皮肤科疾病成熟概念的中药方、中医药标本兼职的皮肤过敏一线用药。湿毒清片具有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患者。
[0003]
湿毒清片主要应用是在偏远地区使用,适合户外探勘、野外理由的人群。但申请人在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存在药效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毒清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效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药效的技术效果。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湿毒清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7]
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
[0008]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9]
地黄600-650份、丹参200-300份、当归400-500份、苦参450-500份、蝉蜕150-200份、黄芩100-125份、白鲜皮400-500份、土茯苓100-125份和甘草180-200份。
[0010]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11]
地黄650-700份、丹参300-400份、当归500-600份、苦参500-600份、蝉蜕200-250份、黄芩125-150份、白鲜皮500-600份、土茯苓125-150份和甘草200-230份。
[0012]
更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13]
地黄640-660份、丹参280-320份、当归450-550份、苦参480-580份、蝉蜕180-210份、黄芩120-130份、白鲜皮490-590份、土茯苓110-130份和甘草190-220份。
[0014]
特别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15]
地黄650份、丹参300份、当归500份、苦参500份、蝉蜕200份、黄芩125份、白鲜皮500份、土茯苓125份和甘草200份。
[0016]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17]
糊精3份、二氧化硅5份、羧甲淀粉钠2份和硬脂酸镁1份。
[0018]
更优选的,所述原料采用有机种植法种植;种植时采用中药组合物作为灭虫杀菌剂,所述灭虫杀菌剂由川楝子、桑叶、银杏外种皮、百部、黄柏、五加皮、地肤子和明矶配制而成。
[0019]
本发明另外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湿毒清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s1)磨粉:将黄芩和土茯苓粉碎成混合细粉;
[0021]
(s2)首次煎药:将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加水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10倍,煎煮时间为3小时,得到初步药液;
[0022]
(s3)二次煎药:对(s2)中的初步药液进行二次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得到煎液;
[0023]
(s4)过滤浓缩:对(s3)中的煎液进行过滤并浓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10-1.15的相对密度,加入2倍量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在过滤得滤液并回收乙醇;
[0024]
(s5)压缩:将(s4)中的滤液进行压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30-1.35的相对密度,压缩为稠膏;
[0025]
(s6)混合制粒压片:将(s5)中的稠膏与糊精和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干燥制粒,加入羧甲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得到成品。
[0026]
优选的,所述成品的规格为0.6g/片。
[0027]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8]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的原料结合两次煎药和过滤浓缩的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地黄、丹参、当归、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和甘草的功效可以有效被提取并共同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效不足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药效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发明的提取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1]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湿毒清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效不足的问题,在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的原料结合两次煎药和过滤浓缩的工艺参数下实现了提高药效有益效果。
[0032]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0033]
采用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的原料结合两次煎药和过滤浓缩的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地黄、丹参、当归、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和甘草的功效可以有效被提取并共同发挥作用。原料的提取工艺如图1所示。
[0034]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
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5]
实施例1
[003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37]
一种湿毒清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38]
地黄600份、丹参200份、当归400份、苦参450份、蝉蜕150份、黄芩100份、白鲜皮400份、土茯苓100份和甘草180份。
[0039]
具体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40]
糊精3份、二氧化硅5份、羧甲淀粉钠2份和硬脂酸镁1份。
[0041]
更具体的,原料采用有机种植法种植;种植时采用中药组合物作为灭虫杀菌剂,灭虫杀菌剂由川楝子、桑叶、银杏外种皮、百部、黄柏、五加皮、地肤子和明矶配制而成。
[004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湿毒清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s1)磨粉:将黄芩和土茯苓粉碎成混合细粉;
[0044]
(s2)首次煎药:将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加水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10倍,煎煮时间为3小时,得到初步药液;
[0045]
(s3)二次煎药:对(s2)中的初步药液进行二次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得到煎液;
[0046]
(s4)过滤浓缩:对(s3)中的煎液进行过滤并浓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10的相对密度,加入2倍量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在过滤得滤液并回收乙醇;
[0047]
(s5)压缩:将(s4)中的滤液进行压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30的相对密度,压缩为稠膏;
[0048]
(s6)混合制粒压片:将(s5)中的稠膏与糊精和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干燥制粒,加入羧甲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得到规格为0.6g/片的成品。
[0049]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50]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的原料结合两次煎药和过滤浓缩的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地黄、丹参、当归、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和甘草的功效可以有效被提取并共同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效不足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药效的技术效果。
[0051]
此外,有机种植的原料可以降低其与有害物质的接触,进一步提高药效。
[0052]
实施例2
[005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54]
一种湿毒清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55]
地黄650份、丹参300份、当归500份、苦参500份、蝉蜕200份、黄芩125份、白鲜皮500份、土茯苓125份和甘草200份。
[0056]
具体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57]
糊精3份、二氧化硅5份、羧甲淀粉钠2份和硬脂酸镁1份。
[0058]
更具体的,原料采用有机种植法种植;种植时采用中药组合物作为灭虫杀菌剂,灭虫杀菌剂由川楝子、桑叶、银杏外种皮、百部、黄柏、五加皮、地肤子和明矶配制而成。
[0059]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湿毒清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
(s1)磨粉:将黄芩和土茯苓粉碎成混合细粉;
[0061]
(s2)首次煎药:将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加水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10倍,煎煮时间为3小时,得到初步药液;
[0062]
(s3)二次煎药:对(s2)中的初步药液进行二次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得到煎液;
[0063]
(s4)过滤浓缩:对(s3)中的煎液进行过滤并浓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13的相对密度,加入2倍量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在过滤得滤液并回收乙醇;
[0064]
(s5)压缩:将(s4)中的滤液进行压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33的相对密度,压缩为稠膏;
[0065]
(s6)混合制粒压片:将(s5)中的稠膏与糊精和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干燥制粒,加入羧甲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得到规格为0.6g/片的成品。。
[0066]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67]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的原料结合两次煎药和过滤浓缩的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地黄、丹参、当归、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和甘草的功效可以有效被提取并共同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效不足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药效的技术效果。
[0068]
此外,有机种植的原料可以降低其与有害物质的接触,进一步提高药效。
[0069]
实施例3
[007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71]
一种湿毒清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72]
地黄700份、丹参400份、当归600份、苦参600份、蝉蜕250份、黄芩150份、白鲜皮600份、土茯苓150份和甘草230份。
[0073]
具体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74]
糊精3份、二氧化硅5份、羧甲淀粉钠2份和硬脂酸镁1份。
[0075]
更具体的,原料采用有机种植法种植;种植时采用中药组合物作为灭虫杀菌剂,灭虫杀菌剂由川楝子、桑叶、银杏外种皮、百部、黄柏、五加皮、地肤子和明矶配制而成。
[0076]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湿毒清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7]
(s1)磨粉:将黄芩和土茯苓粉碎成混合细粉;
[0078]
(s2)首次煎药:将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加水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10倍,煎煮时间为3小时,得到初步药液;
[0079]
(s3)二次煎药:对(s2)中的初步药液进行二次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得到煎液;
[0080]
(s4)过滤浓缩:对(s3)中的煎液进行过滤并浓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15的相对密度,加入2倍量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在过滤得滤液并回收乙醇;
[0081]
(s5)压缩:将(s4)中的滤液进行压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35的相对密度,压缩为稠膏;
[0082]
(s6)混合制粒压片:将(s5)中的稠膏与糊精和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干燥制粒,加入羧甲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得到规格为0.6g/片的成品。
[0083]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84]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的原料结合两次煎药和过滤浓缩的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地黄、丹参、当归、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和甘草的功效可以有效被提取并共同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效不足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药效的技术效果。
[0085]
实施例4
[008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87]
一种湿毒清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88]
地黄650份、丹参300份、当归500份、苦参500份、蝉蜕200份、黄芩125份、白鲜皮500份、土茯苓125份和甘草200份。
[0089]
具体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90]
糊精3份、二氧化硅5份、羧甲淀粉钠2份和硬脂酸镁1份。
[009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湿毒清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2]
(s1)磨粉:将黄芩和土茯苓粉碎成混合细粉;
[0093]
(s2)首次煎药:将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加水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10倍,煎煮时间为3小时,得到初步药液;
[0094]
(s3)二次煎药:对(s2)中的初步药液进行二次煎煮,加水量为除了黄芩和土茯苓以外的原料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得到煎液;
[0095]
(s4)过滤浓缩:对(s3)中的煎液进行过滤并浓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13的相对密度,加入2倍量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在过滤得滤液并回收乙醇;
[0096]
(s5)压缩:将(s4)中的滤液进行压缩,以浓缩温度75℃浓缩至1.33的相对密度,压缩为稠膏;
[0097]
(s6)混合制粒压片:将(s5)中的稠膏与糊精和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干燥制粒,加入羧甲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得到规格为0.6g/片的成品。。
[0098]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99]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地黄600-700份、丹参200-400份、当归400-600份、苦参450-600份、蝉蜕150-250份、黄芩100-150份、白鲜皮400-600份、土茯苓100-150份和甘草180-230份的原料结合两次煎药和过滤浓缩的工艺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地黄、丹参、当归、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和甘草的功效可以有效被提取并共同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药效不足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药效的技术效果。
[0100]
此外,在种植原料的过程中还可以施加由八角茴香3份,诃子2份,苏木2份和乌梅3份制备而成的抗菌中药以杀灭细菌。
[0101]
表一为实施例经过每个例子10人进行试验后的平均评分(1-10,1最低=1,最高=10),一天2次,每次1颗,连续服用5天。
[0102]
表一:不同实施例的药效测试
[0103][0104]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