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37082发布日期:2021-03-19 12:1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使用化妆品越来越普遍,对化妆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大多数化妆品富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环境中的微生物一旦进入,即可迅速繁殖,破坏产品的感官和品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抑制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繁殖至关重要。目前抑制化妆品中微生物繁殖最常用的手段是在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目前化妆品准用防腐剂共51种,包括酚类、酯类、卤化物和季铵盐等,其中以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酯)类、异噻唑啉酮类、咪唑烷基脲和布罗波尔为最常使用的防腐剂,但化学防腐剂易导致皮肤问题,例如:异噻唑啉酮类会引起刺激性过敏,布罗波尔可能导致致癌物质的形成,因此,许多国家都对它的种类和用量做了严格的限定。传统化学防腐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替代产品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213250a以藤茶提取物、天然香料以及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复配成天然抗菌剂,对化妆品中的常见细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效果,能够降低产品的刺激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cn103767884b公开了一种以藜芦醇、协同增效剂和溶剂组成的植物防腐组合物,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可减少藜芦醇的添加量。尽管现有的植物提取防腐剂有不少优点,但依然存在防腐剂用量大、抑菌性能弱、抑菌时效短、效果单一等显著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通过充分发挥组合物中各组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抗菌和抗氧化的功效,并达到快速杀菌和长效抑菌的目的,同时具有抗菌谱广、用量低、安全无刺激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和溶剂。其中,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选自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三种:茵陈蒿提取物、公丁香提取物、肉桂提取物、黑大豆提取物。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茵陈蒿提取物0.5-30%,公丁香提取物0.5-50%,肉桂提取物1-40%,黑大豆提取物1-40%,其中,所述质量百分比表示为各组分的质量相对于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的总质量。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选自:茵陈蒿提取物0.5-30%,公丁香提取物0.5-30%,肉桂提取物1-40%。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选自:茵陈蒿提取物0.5-30%,公丁香提取物0.5-30%,黑大豆提取物1-40%。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选自:公丁香提取物0.5-30%,肉桂提取物1-40%,黑大豆提取物1-40%。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选自:茵陈蒿提取物0.5-30%,肉桂提取物1-40%,黑大豆提取物1-40%。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选自:茵陈蒿提取物0.5-30%,公丁香提取物0.5-30%,肉桂提取物1-40%,黑大豆提取物1-40%。所述溶剂选自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异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甲氧基丁醇、乙醇、薄荷醇、乙酸乙酯、月桂氮卓酮、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甘油、甲基丙二醇、乙基己基甘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茵陈蒿提取物20%、公丁香提取物15%、肉桂提取物15%。优选地,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茵陈蒿提取物20%、公丁香提取物15%、黑大豆提取物15%。优选地,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公丁香提取物15%、肉桂提取物20%、黑大豆提取物15%。优选地,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选自:茵陈蒿提取20%,肉桂提取物15%,黑大豆提取物15%。优选地,所述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茵陈蒿提取物15%、公丁香提取物10%、肉桂提取物15%、黑大豆提取物10%。本发明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制备:将植物源抗菌抗氧化成分和溶剂加入容器后搅拌,升温至40-60℃,搅拌至全溶,降至室温后过滤、分装即得。本发明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可用于化妆品中。所述化妆品包括:面膜液、乳液、膏霜、爽肤水、精华液、原液、洁面乳、化妆水、香水、卸妆水、粉底液、粉底霜、遮瑕霜、胭脂、口红、眼影、腮红中等。进一步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在面膜液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比为0.1%-5%,优选0.5-2%。进一步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在乳液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比为0.1%-5%,优选0.5-2%。进一步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在膏霜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比为0.1%-5%,优选0.5-2%。进一步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在爽肤水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比为0.1%-5%,优选0.5-2%。进一步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在洁面乳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比为0.1%-5%,优选0.5-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其各组分均是常见的植物提取物,可替代传统化学防腐剂,具有安全,无刺激性的优点。2.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各组分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抑菌和抗氧化效果,而且抑菌谱广,起效快,抑菌时效长,同时可清除dpph自由基。3.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在较低用量下就可以达到高效抑菌和抗氧化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公丁香提取工艺:取210kg公丁香,用中药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得到细粉。取200kg公丁香粉末,加5-10倍量的蒸馏水,并加入相应体积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搅拌,同时使用大功率双频超声装置(25khz和40khz),超声萃取2h,转移到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先以高功率快速加热,待有蒸汽产生后,降低加热功率,持续提取4h。提取结束后,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公丁香油状提取物,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进行脱水后避光低温保存。实施例2肉桂提取工艺:取55kg肉桂树皮,用中药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得到肉桂皮粉末。取50kg过筛后的肉桂皮粉末,加入5-15倍量的蒸馏水,浸泡18-24h后,投入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先以高功率快速加热,待有蒸汽产生后,降低加热功率,持续提取4h。馏出液用50l乙醚分两次萃取,合并两次萃取后的乙醚层,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0min后,加热蒸去乙醚,得到的肉桂油状提取物避光保存。实施例3茵陈蒿提取工艺:取160kg干燥的茵陈蒿,用中药粉碎机粉碎,过30目筛备用。取过筛后的茵陈蒿粉末150kg,将药材粉末与萃取液(水:乙醇:丁二醇=1:8:1)1:10混合均匀后搅拌浸提,一般浸提2-3h,温度保持在65-70℃。浸提后,将提取混合物转入超声萃取设备,通过大功率双频超声装置(25khz和40khz),超声萃取2h。萃取完成后,通过板压过滤,除去不溶物,剩余滤液投入滤液质量3%的活性炭,45-50℃保温,搅拌处理30min,其后板压过滤除去活性炭。剩余滤液再次加入滤液质量2%的活性炭进行二次脱色,45-50℃保温,搅拌处理30min,其后板压过滤除去活性炭。经此处理后,可获得近乎无色的茵陈蒿萃取液,将萃取液进行纳滤除杂,并在不高于60℃环境下,脱去水和乙醇,剩余茵陈蒿-丁二醇萃取液进一步超滤除杂精制后可获得该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所需的茵陈蒿提取物。实施例4黑大豆提取工艺:取55kg黑大豆,用中药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备用。取过筛后的黑大豆粉末50kg,将药材粉末与萃取液(水:乙醇:丁二醇=3:6:1)1:10混合均匀后搅拌浸提,一般浸提4-6h,温度保持在45-50℃。浸提后,将提取混合物酸碱度调至ph=4.5,后转入超声萃取设备,通过大功率双频超声装置(25khz和40khz),超声萃取2h。萃取完成后,通过板压过滤,除去豆渣和不溶物,剩余滤液投入滤液质量2%的活性炭,45-50℃保温,搅拌处理30min,其后板压过滤除去活性炭。剩余滤液再次加入滤液质量2%的活性炭进行二次脱色,45-50℃保温,搅拌处理30min,其后板压过滤除去活性炭。经此处理后,可获得近乎无色的黑大豆萃取液,将萃取液进行纳滤除杂,并在不高于55℃环境下,脱去水和乙醇,剩余黑大豆-丁二醇萃取液进一步超滤除杂精制后可获得该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所需的黑大豆提取物。实施例5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将上述各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20g、公丁香提取物15g、肉桂提取物15g,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溶,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实施例6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将上述各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20g、公丁香提取物15g、黑大豆提取物15g,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溶,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实施例7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将上述各提取物,公丁香提取物15g、肉桂提取物20g、黑大豆提取物15g,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溶,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实施例8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将上述各提取物,茵陈蒿提取20g,肉桂提取物15g,黑大豆提取物15g,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溶,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实施例9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将上述各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15g、公丁香提取物10g、肉桂提取物15g、黑大豆提取物10g,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溶,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对比例1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加入50g的公丁香提取物,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部溶解,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单组分组合物。对比例2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加入50g的茵陈蒿提取物,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部溶解,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单组分组合物。对比例3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加入50g的肉桂提取物,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部溶解,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单组分组合物。对比例4在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250ml烧瓶中,加入50g的黑大豆提取物,并加入50g甘油,升温至40℃,搅拌50min至基本全部溶解,降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得单组分组合物。实施例10抑菌圈试验。1.实验菌种:大肠杆菌atcc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枯草芽孢杆菌atcc55614、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来源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培养基的配置:营养肉汤培养基:取营养肉汤培养基固体18g,加热溶于1000ml的纯化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改良马丁培养基:取改良马丁培养基固体28.5g,加热溶于1000ml纯化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3.菌悬液的制备:试管和营养肉汤培养基分别于121℃灭菌30min后备用,在超净工作台取3支灭菌后的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硅胶塞封口,待培养基冷却至40℃以下后用接种环取适量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放入试管中,混匀,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8-24h,后用麦氏比浊仪调节菌液浊度,使菌悬液达到105cfu/ml,备用。试管和营养肉汤培养基分别于121℃灭菌30min后备用,在超净工作台取3支灭菌后的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硅胶塞封口,待培养基冷却至40℃以下后用接种环取适量的白色念珠菌放入试管中,混匀,置于26.5℃培养箱中培养18-24h,后用麦氏比浊仪调节菌液浊度,使菌悬液达到105cfu/ml,备用。4.实验样品: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和对比例1-4制备的单组分组合物,使用浓度为2%,以1%的甘油水溶液为空白对照。5.牛津杯法测抑菌活性:用移液枪吸取300μl菌悬液至固体培养基中,用涂布器涂布均匀。用无菌镊子夹取牛津杯放至涂抹均匀菌液的培养基上,使牛津杯与培养基充分接触,不得留有缝隙。牛津杯放置位置要适中。每种菌种做3次重复实验。向各牛津杯中加入150μl样品液后,小心将培养皿放置培养箱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置于37℃培养箱,白色念珠菌置于26.5℃培养箱中,培养18-24h,观察其抑菌圈大小,并用直尺量其直径。6.抑菌作用的判断:抑菌圈直径大于7mm者,判断为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小于或等于7mm者判断为无抑菌作用。3次重复实验均有抑制结果者,判为合格。实验结果见表1。表1.抑菌圈大小统计。通过上表对比可知,相同用量情况下,单独使用茵陈蒿提取物、公丁香提取物、肉桂提取物、黑大豆提取物时,其抑菌圈直径较使用茵陈蒿提取物、公丁香提取物和黑大豆提取物中至少三种的组合物小,说明上述三种或四种组分之间存在协同抗菌作用。实施例11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能反映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越高,则抗氧化能力越强,反之越弱。具体方法如下:称取一定量的dpph,用无水乙醇配制成0.04mg/ml的dpph溶液。分别取2ml不同浓度的实施例5-9和对比例1-4制得的样品(2、4、6、8mg/ml)的溶液,加入2mldpph溶液,混合均匀,室温放置30min后,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517nm处测吸光值。用vc作为阳性对照。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用以下公式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100%-(a1-a2)/a0×100%a0:2ml无水乙醇+2mldpph溶液的吸光值;a1:2ml样品溶液+2mldpph溶液的吸光值;a2:2ml样品溶液+2ml无水乙醇的吸光值。表2.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试结果。编号试验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率1对比例163.2%2对比例251.6%3对比例356.4%4对比例457.9%5实施例582.2%6实施例680.3%7实施例784.4%8实施例878.5%9实施例988.6%由上表可知,在相同用量的情况下,茵陈蒿提取物、公丁香提取物、肉桂提取物、黑大豆提取物中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组合物的抗氧化效果均单独使用上述任一种组分的效果好,其中四种提取物形成的组合物抗氧化效果最佳,说明上述三种或四种组分之间存在协同抗氧化作用。实施例12防腐挑战评价实验。1.实验菌种:本实验所使用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大肠埃希氏菌atcc873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混合菌;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10231、黑曲霉atcc16404,来源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爽肤水的制备:将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和对比例1-4制备的单组分组合物(下表3中,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和对比例1-4制备的单组分组合物统称为组合物)分别加入表3的配方中,制备爽肤水,配方见表3。3.试验方法:参照ctfa挑战实验要求,即在化妆品中添加一定量的混合微生物菌悬液,添加混合菌量分别为:细菌3.0×107cfu/g(cfu/ml)和真菌1.0×105cfu/g(cfu/ml),混合后的样品在特定时间分离检测观察微生物的存活情况。4.试验结果判定:0小时(即接种后立刻取样)、7天,14天,21天和28天结果,要求在第7天时的细菌降低99.9%,真菌降低90%;并且在28天内持续下降为零来判断爽肤水的防腐效果,具体的判断结果参考表4。表3.爽肤水配方。名称质量分数(%)组合物0.5透明质酸钠0.08海藻糖2乳酸钠2德敏舒0.2葡聚糖2甘油葡糖苷2列涧菌素3去离子水余量制备方法:1.先加入去离子水,一边搅拌一边将透明质酸钠、海藻糖、乳酸钠投入搅拌锅中,然后加热至体系温度约85-90℃;2.静置保温20分钟以灭菌,然后边搅拌边徐徐降温至60℃左右,将德敏舒、葡聚糖、甘油葡糖苷投入体系中;3.继续搅拌降温至40℃左右时,将列涧菌素、组合物分别投入体系中,并继续搅拌约10分钟,停止搅拌、降温、然后送检待出料;4.出料后将储料桶密封,并移至静置间待用。表4.制备得到的爽肤水的微生物防腐挑战试验结果。由表4可知,含有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的爽肤水均通过了防腐挑战测试,具有强效的防腐效果。含有对比例1-4制备的单组分组合物的爽肤水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和真菌总数均有下降,说明均有一定的防腐效果,但均未通过防腐挑战测试,此外,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防腐作用。实施例13人体皮肤斑贴试验:试验目的:将含有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的乳液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乳液的制备:将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分别加入按表5配方制备的乳液中,配方见表5。表5.乳液配方。乳液的制备方法:1.油相:将甘油硬脂酸酯、异壬酸异壬酯、棕榈酸异辛酯、辛酸葵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在乳化前加入油相;2.水相:先将去离子水加入夹套溶解锅中,c12-20烷基葡萄糖、c16/18醇、葡聚糖、edta二钠、三乙醇胺加入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3.黄原胶、卡波941、葡聚糖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按配方多加3%~5%的水;4.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后,乳化体系冷却到接近室温,并继续搅拌约10min,停止搅拌,降温,然后送检待出料;5.出料后将储料桶密封,并移至静置间待用。试验方法:采用48h封闭式斑贴试验。分别称取不同乳液产品稀释水溶液0.02ml至斑试器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对照即为该化妆品的稀释剂。选取健康志愿者50名,年龄18~24岁,无过敏史。清洁受试者前臂内侧后,取0.02ml样品加在斑试器所附滤纸片上。将斑试器用无刺激胶带贴敷于受试者的前臂内侧,粘贴好后用手指轻压使之均匀贴于皮肤上,持续48h。嘱受试者48h内保持斑贴部位干燥,避免激烈运动、挠抓斑试部位、长时间日光照射等。48h后去除试器并做好标记,30min后等压痕消失在充足灯光下进行判定,并分别在72h和96h内进行回访观察。表6.皮肤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表7.皮肤斑贴试验结果。由表7可知,通过试验发现,含有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的乳液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受试者基本为阴性反应,结果判定该含有实施例5-9制备的植物萃取多效组合物的乳液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