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院电子导航系统

文档序号:25027709发布日期:2021-05-11 16:5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院电子导航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院导航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入院电子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医院是用于病人进行看病治疗的场所,在这种场所中,人们一般进入的次数较少,因而对医院内的地形及各个科室的位置不是非常熟悉,当患病或者需要检查时,则需要临时询问具体的位置,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快速的寻找到目标位置。

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194277.7公开了一种用于医院门诊的导航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然而该专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病人在身体不适入院时,大都只能了解自己的病征,但具体的病种无从得知,因此应该选择的科室也无从得知,需要耗费较多时间询问医生护士,也会影响医生护士的工作,同时不能根据科室的排队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所以亟需设计一种入院电子导航系统,可以使病人根据自身的病征判断出对应的科室,且能够与医生直接语音交流,并能够根据病人的实时位置提供科室的路线导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入院电子导航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入院电子导航系统,包括查询终端,用于服务入院病人,通过查询终端的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自助查询科室以及科室的对应路线;

所述查询终端包括:用户登录系统,在病人使用查询终端时核实病人身份,可利用读卡器对病人的诊疗卡和身份证进行识别,并通过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验证;

路线引导系统,包括系统内存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监控模块以及模拟计算模块,系统内存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用于接收当前gps信号以确定查询终端的摆放位置,并利用系统内存模块记录位置信息,结合各科室的具体位置确定各科室的路线,并存储路线信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路线信息发送至病人的移动终端,监控模块与各科室门口的摄像头信号连接,用于显示各科室门口的排队情况,模拟计算模块根据各科室单次诊疗过程的平均时间,并结合实际的排队人数,计算出病人所需的等候时间;

疾病预诊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记录病人输入的病征,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医疗数据终端,医疗数据终端将相近病征所对应的多个病种显示在查询终端上,并显示各病种的对应科室,病人在与自身病征比对后可点击对应的科室获得科室的路线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触屏输入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触屏输入模块用于识别病人在触摸屏上的书写轨迹以转化为文字信息,语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病人语音并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查询终端还包括温馨提示系统,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病人的手机实时相连,且病人手机与查询终端共享位置信息,无线传输模块将科室门口的摄像头与病人的手机相连,并由模拟计算模块实时计算等待时间,显示在病人的手机上。

优选的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gprs信号收发单元,用以与病人的手机实现数据传输。

优选的是,所述用户登录系统包括二维码生成模块和扫码器,二维码生成模块在病人采用诊疗卡和身份证登录时生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图片发送至已绑定的手机上,扫码器用于识别病人手机显示的二维码。

优选的是,所述查询终端由服务器提供数据服务,用于查询终端的实时更新。

优选的是,所述疾病预诊系统还包括通讯模块,查询终端通过通讯模块与人工预诊终端信号相连,用于病人与值班医生的直接对话。

本发明提供的有益效果:

1、在病人入院时,通过查询终端自助查询科室位置,在不清楚自身病种所属的科室时,能够利用疾病预诊系统和路线引导系统找到对应科室,也能通过通讯模块直接与值班医生联系,帮助病人快速找到所属科室,有利于节约病人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

2、病人在前往科室前,能够通过查询终端共享的监控模块观察科室的排队情况,并利用模拟计算模块能够计算排队所需时间,有助于病人合理利用时间,有利于提升医生诊疗效率和病人的时间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询终端的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登录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线引导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疾病预诊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馨提示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入院电子导航系统,包括:

查询终端,用于服务入院病人,通过查询终端的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自助查询科室以及科室的对应路线,查询终端还包括医院自助机的制卡功能,用于初次入院病人的就诊卡的自助办理;

所述查询终端包括:用户登录系统,在病人使用查询终端时核实病人身份,可利用读卡器对病人的诊疗卡和身份证进行识别,并通过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以完成验证;

路线引导系统,包括系统内存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监控模块以及模拟计算模块,系统内存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用于接收当前gps信号以确定查询终端的摆放位置,并利用系统内存模块记录位置信息,结合各科室的具体位置确定各科室的路线,并存储路线信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路线信息发送至病人的移动终端,监控模块与各科室门口的摄像头信号连接,用于显示各科室门口的排队情况,模拟计算模块根据各科室单次诊疗过程的平均时间,并结合实际的排队人数,计算出病人所需的等候时间;

疾病预诊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记录病人输入的病征,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医疗数据终端,医疗数据终端将相近病征所对应的多个病种显示在查询终端上,并显示各病种的对应科室,病人在与自身病征比对后可点击对应的科室获得科室的路线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触屏输入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触屏输入模块用于识别病人在触摸屏上的书写轨迹以转化为文字信息,语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病人语音并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

其中,所述查询终端还包括温馨提示系统,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gprs信号收发单元,用以与病人的手机实现数据传输,无线传输模块与病人的手机实时相连,且病人手机与查询终端共享位置信息,无线传输模块将科室门口的摄像头与病人的手机相连,并由模拟计算模块实时计算等待时间,显示在病人的手机上。

其中,所述用户登录系统包括二维码生成模块和扫码器,二维码生成模块在病人采用诊疗卡和身份证登录时会生成二维码,并在登录后需病人绑定手机号码,并将二维码图片发送至已绑定的手机上,扫码器用于识别病人手机显示的二维码,后续的登录操作无需诊疗卡和身份证,只需携带手机即可,方便了查询终端的登录使用。

其中,所述查询终端由服务器提供数据服务,用于查询终端的实时更新。

其中,所述疾病预诊系统还包括通讯模块,查询终端通过通讯模块与人工预诊终端信号相连,用于病人与值班医生的直接对话,可在病人不能根据病征确定病种时,辅助病人确定病种及其对应科室。

本发明中,病人进入医院,在无法得知病种以及所对应的科室时,使用查询终端进行咨询,包括以下步骤:

s1、病人若之前办理过诊疗卡,可直接使用诊疗卡或诊疗卡对应的身份证通过读卡器登录,若病人未办理诊疗卡,需使用身份证登录,并在登录后自助制卡,制卡完成的同时完成登录,登录完成后,通过查询终端的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完成验证后进入疾病预诊系统;

s2、病人在了解自身病种和门诊科室时,可直接跳过疾病预诊系统进入路线引导系统,病人若了解自身病种但不了解所属门诊科室时,可通过手动输入或语音输入病种信息,由医疗数据终端提供数据对比,并确定所属科室,病人若仅了解自身的病征但不了解病种和所属门诊科室时,可通过手动输入或语音输入病征,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记录病人输入的病征,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医疗数据终端,医疗数据终端将相近病征所对应的多个病种显示在查询终端上,并显示各病种的对应科室,病人在与自身病征比对后可点击对应的科室获得科室的路线信息,若病人自身无法确定,可通过通讯模块与值班医生语音沟通,辅助病人确定病种及其对应科室,在病人确定科室后,可进入路线引导系统;

s3、在进入路线引导系统时,病人需打开手机的移动数据,通过移动数据与查询终端完成连接,利用系统内存模块记录当前位置信息,结合各科室的具体位置确定各科室的路线,数据传输模块将路线信息发送至病人的手机,监控模块与各科室门口的摄像头信号连接,用于显示各科室门口的排队情况,模拟计算模块根据各科室单次诊疗过程的平均时间,并结合实际的排队人数,计算出病人所需的等候时间,病人可选择与查询终端实时共享位置信息,查询终端根据病人的位置实时提供科室路线,且无线传输模块将科室门口的摄像头与病人的手机相连,并由模拟计算模块实时计算等待时间,显示在病人的手机上;

s4、当病人位置位于所属科室,病人位置暂停移动,且此时科室摄像头未捕捉到病人时,可判断出病人进入科室内开始诊疗,此时由系统内存模块开始计时,待病人位置发生移动后计时终止,并将诊疗所用时间数据存储在系统内存模块内,当病人位置超出医院范围内后查询终端断开与病人手机的连接,完成整个入院导航流程。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