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三管闭式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1983发布日期:2021-03-12 13:17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三腔三管闭式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通用化可控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中,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胸膜腔是一个约为-6.5至-4cm水柱负压的裂隙腔,腔隙内有极少量的液体以减轻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间的摩擦,这有利于肺的呼吸活动;病理状态下,因肺损伤、胸壁外伤、胸膜腔疾病以及胸外或心外手术等原因致胸膜腔中积液(包括积血)和(或)积气,占据肺脏活动空间,影响肺的正常活动,损害肺功能。病人的胸腔内存在积气和积液时,可能会导致肺塌陷,呼吸功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恢复肺功能,必须将胸膜腔中的异常积气和积液引流排出,胸腔引流装置是唯一能有效清除胸膜腔中积气和积液的装置。

现有临床医疗上使用最多的引流装置是胸腔引流瓶,其包括引流腔、水封腔、引流管以及水封管,所述引流腔具有分别与引流管及水封管连接的引流管接口以及水封管接口,所述水封管的另一端插入于所述盐水腔中的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引流延长管与建立好的引流管连接好,呼气时,胸膜腔呈正压状态,胸膜腔中的气体或液体经过引流延长管流入引流瓶,引流瓶中的空气通过水封弯管和水封管排入盐水桶从而排出;吸气时,胸膜腔呈负压状态,与之相连通的引流瓶也呈负压,生理盐水将从水封管中上升,当上升的水柱所产生的重力与引流腔中的负压相等时停止,接着进入下一个呼吸活动的呼气相。这样的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便可以将胸膜腔中的气液引出,从而达到胸腔引流和肺复张的治疗目的。

由于上述的现有胸腔引流瓶由引流腔、水封腔、引流管及水封管等等多个不同部件连接组成,制造时无论是原料成本、工艺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相对比较高,而且使用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脱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存在造成空气倒吸入胸膜腔的危险,而且水封管位于装置内部等,不利于观察,使用时容易出错,造成无效引流或气液倒流。另外就是,目前临床所用的闭式引流瓶,都不能进行外接负压吸引力的调节,所以也不能持续进行吸引,这样不利于胸腔积气积液的清除,因而不利于肺的复张,大大降低了引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腔三管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胸腔引流装置一般由引流腔、水封腔、引流管及水封管等等多个不同部件连接组成,组成的部件越多,在使用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连接脱落的概率就相对越高,会给使用的患者带来空气倒吸入胸膜腔的危险,并且组成的部件越多,生产组装工艺就越复杂,材料以及人力成本也越高;另外就是不能进行外接负压吸引力的调节,无法持续吸引,这样不利于胸腔积气积液的彻底清除,因而不利于肺的复张,大大降低了引流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腔三管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相互密封扣合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均相互对应的设置有相对独立的引流箱壳、盐水箱壳以及调压箱壳,所述引流箱壳与调压箱壳并列位于所述盐水箱壳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相互对应的引流箱壳、盐水箱壳以及调压箱壳的腔口一一对应扣合围绕出相对独立的引流腔、盐水腔以及调压腔,所述引流腔的容积大于所述调压腔的容积;

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的面上均相互对应的开设有相对独立的水封沟槽、通气沟槽以及调压沟槽,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相互对应的水封沟槽、通气沟槽以及调压沟槽一一对应扣合围绕出相对独立的水封通道、通气通道以及调压通道,所述水封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引流腔的上端连通,所述水封通道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盐水腔中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靠近底面的位置,所述通气通道的下端与所述盐水腔的上端连通,所述通气通道的上端与所述调压腔的上端连通,所述调压通道的下端与所述调压腔的下端连通,所述调压通道的上端与外部连通;

任意一个所述引流箱壳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所述引流腔内外的引流管接口,任意一个所述调压箱壳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所述调压腔内外的通气管外接口,任意一个所述盐水箱壳的上部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盐水腔内外的加液接口。

优选于:所述水封通道与通气通道中均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小于所述水封通道与通气通道的内径,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的所述水封沟槽及通气沟槽中的上端均相互对应的径向凸设有内侧边缘呈半圆形的限位挡肋,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的所述水封沟槽及通气沟槽中相互对应的限位挡肋均相互拼合围绕出一呈圆环形的限位环孔,所述限位环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浮球的直径,且所述限位环孔的下端孔肩部位设置有锥形的沉孔;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的所述水封沟槽及通气沟槽的下端槽壁上均相互对应的凸设有限位凸柱,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的所述水封沟槽及通气沟槽的下端槽壁上相互对应的限位凸柱轴向对接,所述水封通道及通气通道中的限位凸柱两侧的通道内径均小于所述浮球的直径。

优选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所述水封沟槽均位于所述引流箱壳与调压箱壳对应的另一侧,所述通气沟槽位于所述引流箱壳与调压箱壳之间,所述调压沟槽位于所述调压箱壳与引流箱壳对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所述引流箱壳、盐水箱壳以及调压箱壳的腔口与所述水封沟槽、通气沟槽以及调压沟槽的槽口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所述引流箱壳、盐水箱壳以及调压箱壳的腔口与所述水封沟槽、通气沟槽以及调压沟槽的槽口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的所述水封沟槽下端均对应向所述引流箱壳与盐水箱壳之间水平弯折形成绕行沟槽,所述绕行沟槽与所述水封沟槽对应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对应所述盐水箱壳的上侧面中部后向下弯折形成插入沟槽,所述插入沟槽的下端对应靠近所述盐水箱壳的下侧面。

优选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的所述插入沟槽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盐水箱壳分隔成腔口呈凹字形且壳腔底部连通、上部相分隔的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任意一个所述盐水箱壳的上部位于相分隔的两部分的侧壁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加液接口,两个所述加液口的中心轴向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加液口之间连接有一交通管。

优选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位于所述引流箱壳的腔口边缘、盐水箱壳的腔口边缘、调压箱壳的腔口边缘、所述水封沟槽的槽口边缘、通气沟槽的槽口边缘以及调压沟槽的槽口边缘上均向所述第二壳体对应的一侧凸设有扣合卡肋,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位于所述引流箱壳的腔口边缘、盐水箱壳的腔口边缘、调压箱壳的腔口边缘、所述水封沟槽的槽口边缘、通气沟槽的槽口边缘以及调压沟槽的槽口边缘上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扣合卡肋相对应匹配的开设有扣合卡槽,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扣合卡肋可相匹配的嵌卡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扣合卡槽中。

优选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扣合卡肋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扣合卡槽之间通过粘接胶或超声焊接或高频摩擦焊接进行密封扣合。

优选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的引流箱壳、盐水箱壳以及调压箱壳之间分别固定连接设置有加强筋板。

优选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上侧边缘中部均相互对应的设置有可相互拼合的提环,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盐水箱壳底部侧面上与所述盐水箱壳的腔口边缘对应的另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支脚,且所述支脚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下侧边缘距所述盐水箱壳底部侧面的距离相等。

优选于: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均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任意一个的引流箱壳、盐水箱壳以及调压箱壳上均由下至上的标记有计量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三腔三管闭式负压引流装置通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预设引流箱壳、盐水箱壳、调压箱壳、水封沟槽、通气沟槽以及调压沟槽,在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之后即可一一对应的围绕出相应的引流腔、盐水腔、调压腔、水封通道、通气通道以及调压通道,从而使结构紧凑且整体化,省区了各个腔体及各个管路之间的连接组装步骤,极大的减少了生产的工艺步骤,缩减了人力成本,而且也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管路松脱,减少了给使用者带来的潜在风险因素;

2、因为具备所述调压腔以及调压通道,进而在因为患者胸膜腔中存在浓稠液体而不利于常规引流时,可以通过该通气管外接口连接外部负压吸引来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而且可以通过调压腔外壁的计量刻度读取吸引力的大小,确保外接负压的吸引力在安全范围内;

3、所述水封通道的下端位于盐水腔的底部中央,因此无论整个引流器装置在任何方向呈一定程度上的倾斜也不会造成水封通道下端口露出于生理盐水液面而产生气体倒吸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壳体扣合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壳体扣合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5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三腔三管闭式负压引流装置作更为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腔三管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相互密封扣合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均相互对应的设置有相对独立的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所述引流箱壳3与调压箱壳5并列位于所述盐水箱壳4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相互对应的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的腔口一一对应扣合围绕出相对独立的引流腔6、盐水腔7以及调压腔8,所述引流腔6的容积大于所述调压腔8的容积;

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互扣合的面上均相互对应的开设有相对独立的水封沟槽9、通气沟槽10以及调压沟槽11,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相互对应的水封沟槽9、通气沟槽10以及调压沟槽11一一对应扣合围绕出相对独立的水封通道、通气通道以及调压通道,所述水封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引流腔6的上端连通,所述水封通道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盐水腔7中位于储装的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靠近底面的位置,所述通气通道的下端与所述盐水腔7的上端连通,所述通气通道的上端与所述调压腔8的上端连通,所述调压通道的下端与所述调压腔8的下端连通,所述调压通道的上端与外部连通;

任意一个所述引流箱壳3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所述引流腔6内外的引流管接口12,任意一个所述调压箱壳5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所述调压腔8内外的通气管外接口13,任意一个所述盐水箱壳4的上部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盐水腔7内外的加液接口14。

所述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均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透明塑料可以是有机玻璃、聚苯乙烯、聚碳酸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它符合要求的可透视材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中任意一个的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上均由下至上的标记有计量刻度。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所述加液接口14向所述盐水腔7中注入无菌的生理盐水,然后封闭所述加液接口14,同时通过所述通气管外接口13向所述调压腔中加注定量的生理盐水,将建立好的引流管连接在所述引流管接口12上;当患者胸膜腔中存在积气或积液时,在呼气过程中,胸膜腔及其所连通的引流腔6、水封通道呈正压,势必将水封通道中的液体压入所述盐水腔7中,积气积液将随着引流管通过引流管接口12进入所述引流腔6中,其中积液部分储存于所述引流腔6中,积气部分则通过水封通道以气泡形式溢入盐水腔7中并通过所述通气通道和调压腔8上部的通气管外接口13排出。而吸气过程中,胸膜腔及其所连通的引流腔6及水封通道呈负压,势必将所述盐水腔7中的生理盐水吸入水封通道中,当液柱在水封通道中上升达到一定高度,液柱压强对抗了负压吸引时停止,从而有效隔离了外界气体进入胸膜腔中,起到闭式引流作用。呼吸活动交替进行并周而复始,最终将胸膜腔中的积气和积液引流清除干净,以达到肺复张并恢复肺功能的最终目的。

当胸膜腔中的积气和积液特别是浓稠的积液(如脓胸)不利于常规引流时,可利用所述调压腔8上部的通气管外接口13接上外源性负压吸引,其最大吸引力由调压腔8即调压通道中的液平面的高度确定,从所述调压通道相邻的调压腔8上的刻度可读取数据,确保吸引安全,从而达到最佳和最有效的闭式引流效果。

较佳实施例:如图1-4中所示,所述水封通道与通气通道中均设置有浮球15,所述浮球15的直径小于所述水封通道与通气通道的内径,所述浮球15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水封沟槽9及通气沟槽10中的上端均相互对应的径向凸设有内侧边缘呈半圆形的限位挡肋16,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水封沟槽9及通气沟槽10中相互对应的限位挡肋16均相互拼合围绕出一呈圆环形的限位环孔,所述限位环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浮球15的直径,且所述限位环孔的下端孔肩部位设置有锥形的沉孔;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水封沟槽9及通气沟槽10的下端槽壁上均相互对应的凸设有限位凸柱18,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水封沟槽9及通气沟槽10的下端槽壁上相互对应的限位凸柱18轴向对接,所述水封通道及通气通道中的限位凸柱18两侧的通道内径均小于所述浮球15的直径,位于所述水封通道与通气通道中的所述浮球15均被限制在上端的限位挡肋16与下端的限位凸柱18之间。若胸膜腔中的负压过大,水封通道中的浮球15将随着液柱面上升达到限位挡肋16时,刚好将水封通道上端的限位环孔封堵上,不但可以防止盐水腔7中的液体注入引流腔6中,也可以终止整个引流装置管路中的气液倒流入胸膜腔。当整个闭式负压引流装置不慎倾倒时,水封通道中的浮球15和通气通道中的浮球15在各自管路上端的限位环孔的阻挡配合下,只要从容扶起,便能尽可能地阻止所述盐水腔7中的液体进入引流腔6或调压腔8中,从而保持盐水腔7中液体量的相对稳定。

较佳实施例:如图3、4所示,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所述水封沟槽9均位于所述引流箱壳3与调压箱壳5对应的另一侧,所述通气沟槽位10于所述引流箱壳3与调压箱壳5之间,所述调压沟槽11位于所述调压箱壳5与引流箱壳3对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所述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的腔口与所述水封沟槽9、通气沟槽10以及调压沟槽11的槽口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的腔口与所述水封沟槽9、通气沟槽10以及调压沟槽11的槽口在同一平面上,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互扣合时,两者上的所述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的腔口相互对应扣合,两者上的所述水封沟槽9、通气沟槽10以及调压沟槽11的槽口也相互扣合。

较佳实施例: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水封沟槽9下端均对应向所述引流箱壳3与盐水箱壳4之间水平弯折形成绕行沟槽19,所述绕行沟槽19与所述水封沟槽9对应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对应所述盐水箱壳4的上侧面中部后向下弯折形成插入沟槽20,所述插入沟槽20的下端对应靠近所述盐水箱壳4的下侧面。在所述盐水腔7中注入了定量的生理盐水后,所述插入沟槽20下端口位于所述盐水腔7中央靠近底部且位于生理盐水液面以下,当本发明的整个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提拿过程中倾斜或摇晃时,可以确保所述水封通道下端口不会露出液面,从而杜绝了空气倒吸现象。

较佳实施例: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插入沟槽20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盐水箱壳4分隔成腔口呈凹字形且壳腔底部连通、上部相分隔的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中任意一个所述盐水箱壳4(图1、3、5中所示的是,在第一壳体1上的盐水箱壳4)的上部位于相分隔的两部分的侧壁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加液接口14,两个所述加液口14的中心轴向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加液口14之间连接有一交通管(图中未示出),利用所述交通管将所述盐水腔7上部被分隔成了两个的独立腔体连成一体,避免两个独立腔体之间产生不同压强。

较佳实施例:如图2、3所示,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位于所述引流箱壳3的腔口边缘、盐水箱壳4的腔口边缘、调压箱壳5的腔口边缘、所述水封沟槽9的槽口边缘、通气沟槽10的槽口边缘以及调压沟槽11的槽口边缘上均向所述第二壳体2对应的一侧凸设有扣合卡肋21;如图1、4所示,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位于所述引流箱壳3的腔口边缘、盐水箱壳4的腔口边缘、调压箱壳5的腔口边缘、所述水封沟槽9的槽口边缘、通气沟槽10的槽口边缘以及调压沟槽11的槽口边缘上与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扣合卡肋21相对应匹配的开设有扣合卡槽22,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扣合卡肋21可相匹配的嵌卡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的扣合卡槽22中,且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互扣合,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扣合卡肋21与所述第二壳体2上的扣合卡槽22之间通过粘接胶或超声焊接或高频摩擦焊接进行密封扣合,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密封扣合。

较佳实施例:如图1、2、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上的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之间分别固定连接设置有加强筋板23。所述加强筋板23有利于引流箱壳3、盐水箱壳4以及调压箱壳5之间的相对固定,同时确保引流腔6、盐水腔7以及调压腔8不会因为腔的正负压变化而产生容积的变化。

较佳实施例:如图1-5所示,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上侧边缘中部均相互对应的设置有可相互拼合的提环24,供使用过程中利用各种绳索悬吊于床边或提拿,确保悬吊或提拿过程中整个装置保持相对竖立,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盐水箱壳4底部侧面上与所述盐水箱壳4的腔口边缘对应的另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支脚25,且所述支脚25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的下侧边缘距所述盐水箱壳4底部侧面的距离相等。

综合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发明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