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9755发布日期:2020-12-25 08: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必须通过体外注射胰岛素才能得到控制的一种疾病,它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可以通过某些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分泌的一种疾病,它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但该类型糖尿病病人到疾病后期需要直接从体外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相关病情。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约有1.14亿。

胰岛素腹部注射是最为有效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方式,同时患者也可以很方便的自助注射胰岛素。依据病情不同的差异,患者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次数一般为2-3次,但长期在人体腹部的同一个部位注射,会出现肿胀、红斑、瘀滞、硬结和水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为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胰岛素注射定位卡。现有的胰岛素注射定位卡,大多为纸质结构,材质较硬,与患者腹部贴合度差。面积较大,携带不方便,折叠携带时,展开后会出现折痕,影响定位精度。卡片上注射孔少,不适合注射次数多的患者使用,应用范围小,且注射后的注射孔无法与非注射的注射孔在直观上进行区分,影响患者判断,容易造成一个部位重复注射。现有的定位卡,仅以肚脐眼为定位中心,当定位卡出现沿中心偏转时,定位不准确,导致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尤其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小巧精致,方便携带,材质柔软,贴合度好,定位精度高,功能齐全,避免一个部位重复注射的一种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包括壳体和定位板,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用以放置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为柔性材质,方便弯曲收纳,所述定位板为长方形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若干注射孔,所述注射孔由多行多列均布呈棋盘状分布,所述定位板一面设有固定装置,用以与患者腹部固定,所述定位板另一面设有注射孔覆盖膜,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装置,用以实现所述定位板每次与患者腹部接触时位置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标志,所述定位标志包括定位孔和定位轴线,所述定位孔置于所述定位板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孔与患者肚脐重合,所述定位轴线置于所述定位板中心,所述定位轴线与患者腹部中轴线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圆柱体,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环形分布,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为圆柱体,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上表面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盖板沿着所述连接装置旋转,实现所述盖板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壳体上表面设有环形凸台,当所述环形凸台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实现所述盖板盖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材质为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孔横向不少于十六列,至少对应十六天,所述注射孔纵向不小于六列,当患者一日注射三次时,满足一个月的注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吸盘,均匀分布在所述定位板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孔覆盖膜为多个,多个所述注射孔覆盖膜均匀分布在多个所述注射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孔覆盖膜颜色与所述定位板颜色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孔覆盖膜为胶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定位板设置为柔性材质,方便弯曲折叠后置于壳体内携带,便携性强。壳体顶部设有盖板,盖板可确保定位板密封携带,安全卫生,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将注射孔设置为多行多列呈棋盘状分布,注射孔横向为十六列,对应十六天,注射孔纵向不小于六列,当患者一日注射三次时,满足一个月的注射需求,且各注射孔在至少一个月内不重复,从而避免了在一个月内因同一部位注射时间间隔短、重复注射概率高引起的肿胀、红斑、瘀滞、硬结和水疱等一些不良反应。

3、本实用新型将定位板设置为硅胶材质,从壳体拿出后展开使用,与患者腹部贴合度高,定位精度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射孔上设置注射孔覆盖膜,使用时,只需将待注射孔处的注射孔覆盖膜撕掉即可,注射后,此注射孔暴漏,将注射孔覆盖膜设置为与定位板不同颜色,可更直观的判断出患者已注射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5、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孔与定位轴线的双重定位,定位精度高,确保定位板与患者腹部多次接触时,定位板每次的固定位置均一致,从而保证不同注射孔对应不同位置,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板收纳于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盖板2、壳体3、注射孔

4、定位轴线5、定位孔6、注射孔覆盖膜

7、定位板8、环形凹槽9、连接装置

10、容纳腔11、环形凸台12、固定装置

13、定位装置14、定位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包括壳体2和定位板7,壳体2内部设有容纳腔10,用以放置定位板7。定位板7为柔性材质,方便弯曲收纳。定位板7为长方形板,定位板7上设有若干注射孔3,注射孔3由多行多列均布呈棋盘状分布。定位板7一面设有固定装置12,用以与患者腹部固定,定位板7另一面设有注射孔覆盖膜6。定位板7上设有定位装置13,用以实现定位板7每次与患者腹部接触时位置一致。

本实施例通过将定位板7设置为柔性材质,方便弯曲折叠后置于壳体2内携带,便携性强。定位板7的材质可以为橡胶,也可以为柔性塑料等。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板7材质为硅胶。本实施例将定位板7设置为硅胶材质,从壳体2拿出后展开使用,与患者腹部贴合度高,定位精度高。

壳体2为放置定位板7,便于定位板7携带的装置,壳体2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2为圆柱体,容纳腔10内设有定位卡扣14,定位卡扣14环形分布。为确保定位板7密封携带,安全卫生,本实施例的壳体2顶部设有盖板1,盖板1为圆柱体,盖板1与壳体2上表面通过连接装置9连接,盖板1沿着连接装置9旋转,实现盖板1开合。盖板1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8,壳体2上表面设有环形凸台11,当环形凸台11置于环形凹槽8内时,实现盖板1盖合。连接装置9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盖板11与壳体2连接,同时盖板11可沿第连接装置9转动即可,连接装置9可以为合页,也可以为柔性连接片。

本实施例将注射孔3设置为多行多列呈棋盘状分布,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注射孔3横向不少于十六列,至少对应十六天,注射孔3纵向不小于六列,当患者一日注射三次时,满足一个月的注射需求。且各注射孔3在至少一个月内不重复,从而避免了在一个月内因同一部位注射时间间隔短、重复注射概率高引起的肿胀、红斑、瘀滞、硬结和水疱等一些不良反应。

具体的,如图2所示,注射孔3上设置注射孔覆盖膜6。本实施例的注射孔覆盖膜6为多个,多个注射孔覆盖膜6均匀分布在多个注射孔3上。使用时,只需将待注射孔3处的注射孔覆盖膜6撕掉即可,注射后,此注射孔3暴漏,用以区分注射孔3对应的位置是否注射过。本实施例的注射孔覆盖膜6为胶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将注射孔覆盖膜6设置为与定位板7不同颜色,优选的,定位板7颜色与注射孔覆盖膜6的颜色差异大,可更直观的判断出患者已注射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通过固定装置12,将定位板7固定到患者腹部,避免注射过程中定位板7偏移导致注射位置偏差。固定装置12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固定装置12可以为粘贴,固定装置12可以为腰带。将腰带固定到患者腹部,将定位板7活动置于腰带上,方便定位板7更换。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12为吸盘,吸盘为多个,多个吸盘均匀分布在定位板7一面,通过吸盘将定位板7固定到患者腹部,结构简单,利用率高,多次使用时,固定牢固度高。

本实施例通过定位孔5与定位轴线4的双重定位,定位精度高,确保定位板7与患者腹部多次接触时,定位板7每次的固定位置均一致,从而保证不同注射孔3对应不同位置,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3为定位标志,定位标志包括定位孔5和定位轴线4,定位孔5置于定位板7中心位置,定位孔5与患者肚脐重合,定位轴线4置于定位板7中心,定位轴线4与患者腹部中轴线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打开盖板1,将定位板7由壳体2内取出,展平。将定位孔5与患者肚脐重合,将定位轴线4与患者腹部中轴线对齐,通过固定装置12将定位板7固定到患者腹部。撕下待注射孔3处的注射孔覆盖膜6,通过注射孔3进行胰岛素注射。注射完毕后,取下定位板7,将定位板7卷曲呈圆柱状,放入壳体2内,通过定位卡扣14固定,盖上盖板1,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定位板设置为柔性材质,方便弯曲折叠后置于壳体内携带,便携性强。壳体顶部设有盖板,盖板可确保定位板密封携带,安全卫生,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将注射孔设置为多行多列呈棋盘状分布,注射孔横向为十六列,对应十六天,注射孔纵向不小于六列,当患者一日注射三次时,满足一个月的注射需求,且各注射孔在至少一个月内不重复,从而避免了在一个月内因同一部位注射时间间隔短、重复注射概率高引起的肿胀、红斑、瘀滞、硬结和水疱等一些不良反应。

3、本实用新型将定位板设置为硅胶材质,从壳体拿出后展开使用,与患者腹部贴合度高,定位精度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射孔上设置注射孔覆盖膜,使用时,只需将待注射孔处的注射孔覆盖膜撕掉即可,注射后,此注射孔暴漏,将注射孔覆盖膜设置为与定位板不同颜色,可更直观的判断出患者已注射部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5、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孔与定位轴线的双重定位,定位精度高,确保定位板与患者腹部多次接触时,定位板每次的固定位置均一致,从而保证不同注射孔对应不同位置,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