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宫腔镜的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6657发布日期:2021-03-05 18:1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宫腔镜的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宫腔镜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宫腔镜是治疗宫内疾病的主要手段。现有的宫腔镜下可做切除、电切、电凝止血等操作,但由于宫腔镜为单手操作,仅有一个操作孔,无法进行宫腔镜下的缝合术,从而导致有些可以在宫腔镜下进行的手术,例如切口愈合缺陷缝合修补术等,仅能从腹腔镜下完成,增加了患者的创伤。
3.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用于宫腔镜的缝合装置。
4.本实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宫腔镜的缝合装置,包括一端可伸入宫腔镜操作孔内的管套,所述管套一端内腔设置有缝合针和传动机构,该缝合针和传动机构由从管套另一端插入的驱动装置驱动伸出所述管套一端内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机构带动穿有缝合线的缝合针刺入缝合处并穿出,以使缝合线对缝合处进行缝合。
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胶塞和带动该胶塞沿管套内腔轴向移动的推拉杆,该推拉杆一端穿过所述胶塞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该推拉杆另一端伸出所述管套另一端。
6.作为优选,所述缝合针为大于半圆的圆弧段,该缝合针针头开设有供缝合线穿过的针孔。
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杆一端端部的微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由该微电机驱动转动的传动部件和由该传动部件带动同步运动的两传动节,该两传动节外部轮廓组成大于半圆的圆弧段,所述缝合针同圆心套设在该两传动节圆弧段的外部轮廓上,同步运动的两传动节带动所述缝合针绕所述圆心旋转。
8.作为优选,所述微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圆心并垂直该圆心所在的圆,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和由该主动齿轮带动同步旋转的两从动齿轮,每一个从动齿轮带动一个所述传动节运动。
9.作为优选,每一个传动节包括位于所述输出轴中部并垂直该输出轴的支架,每一个支架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微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架为类半圆状,另一支架为同心同径的类扇形状,每一个支架外部套设有对应形状的传送带,每一个传送带通过一个所述从动齿轮带动绕对应的支架循环转动,其中一个支架上的类半圆状传送带的圆弧段与另一支架上的类扇形状传送带的圆弧段组成所述两传动节外部轮廓的大于半圆的圆弧段,所述缝合针套设在两传送带的圆弧段上并由该两传送带驱动绕所述圆心旋转。
10.作为优选,所述两传送带的圆弧段表面沿周向设有凹槽,所述缝合针置于所述凹槽内。
11.作为优选,每一个支架侧壁固设有一个轴套,每一个轴套内安装有一根转轴,每一
个转轴一端安装一个所述从动齿轮,每一个转轴另一端安装有设置在对应支架上的皮带轮,每一个支架轮廓的各折弯处均安装有惰轮,所述传送带缠绕在对应的皮带轮和惰轮上。
12.作为优选,所述缝合针的针体外壁周向间隔设有数个倒钩。
13.作为优选,所述推拉杆呈中空状,所述推拉杆另一端设置有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开关,所述微电机通过设置在推拉杆内腔内的导线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直接在宫腔镜操作孔内置入缝合针进行缝合,可避免在腹腔镜下完成缝合手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便利了医生的手术操作。同时,本实用采用圆弧段的缝合针可轻易刺入缝合处并穿出,其操作简单、快捷,进一步便利了医生的缝合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介绍本实用,在此本实用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的限定。
18.如图1,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用于宫腔镜的缝合装置,其包括一端可伸入宫腔镜操作孔内的管套1,所述管套一端内腔设置有缝合针2和传动机构3,作为优选,所述缝合针为大于半圆的圆弧段,以使缝合针做圆周运动,有利于缝合针在缝合处刺入和穿出;所述缝合针针头21开设有供缝合线4穿过的针孔22,从而可将缝合线穿在针孔内,实现缝合;作为优选,所述缝合针的针体23外壁周向间隔设有数个倒钩24,进一步有利于缝合针在缝合处刺入和穿出;所述缝合针和传动机构由从管套另一端插入的驱动装置5驱动伸出所述管套一端内腔,从而可将缝合针调整到缝合处的合适位置;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传动机构3带动穿有缝合线的缝合针刺入缝合处并穿出,保证缝合线留置在缝合处,以使缝合线对缝合处进行缝合。
19.本实用的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套内腔内的胶塞51和带动该胶塞沿管套内腔轴向移动的推拉杆52,该推拉杆一端穿过所述胶塞与所述传动机构3连接,从而带动传动机构和缝合针伸出或缩回管套,以调整缝合针的位置;该推拉杆另一端伸出所述管套另一端,方便医生握持推拉杆进行手术操作。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杆一端端部的微电机53,所述推拉杆呈中空状,所述推拉杆另一端设置有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开关54,所述微电机通过设置在推拉杆内腔内的导线55与所述开关电连接,从而通过医生操作开关启动微电机,实现电动缝合,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由该微电机53驱动转动的传动部件31和由该传动部件带动同步运动的两传动节32,该两传动节外部轮廓组成大于半圆的圆弧段,所述缝合针同圆心套设在该两传动节圆弧段的外部轮廓上,同步运动的两传动节带动所述缝合针绕所述圆心旋转,从而实现缝合针的刺入和穿出。
20.所述微电机53的输出轴56穿过所述圆心并垂直该圆心所在的圆,保证输出轴在圆心旋转,所述传动部件31包括安装在所述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311和由该主动齿轮带动
同步旋转的两从动齿轮312,由在圆心处的主动齿轮驱动两从动齿轮,不仅可保证缝合针做圆周运动,而且结构更加紧凑,节约了空间;每一个从动齿轮带动一个所述传动节32运动,从而驱动缝合针做圆周运动。具体来说,每一个传动节32包括位于所述输出轴中部并垂直该输出轴的支架321,每一个支架通过支撑杆322与所述微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即微电机本体和主动齿轮在输出轴两端,而支架位于微电机本体和主动齿轮之间的空间平面内,以保证支架的支撑和整个装置传动的实现;其中一个支架为类半圆状,另一支架为同心同径的类扇形状,即类扇形状与类半圆状的圆心相同、直径相等,以保证两者的弧度在一个圆上;每一个支架外部套设有对应形状的传送带323,从而使得一个传送带为类半圆状,另一个传送带为类扇形状。
21.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传送带通过一个所述从动齿轮带动绕对应的支架循环转动,即每个传送带沿着其半径和弧形自身循环转动;其中一个支架上的类半圆状传送带的圆弧段与另一支架上的类扇形状传送带的圆弧段组成所述两传动节外部轮廓的大于半圆的圆弧段,所述缝合针套设在两传送带的圆弧段上并由该两传送带驱动绕所述圆心旋转,从而实现了缝合针的圆周运动。缝合针与两个支架组合的轮廓均为大于半圆的圆弧段,可保证缝合针和两个支架的开口均小于所在圆的直径,避免缝合针脱落;同时,两个支架的开口可方便将整个装置置于缝合处,不会与缝合处的组织等发生干涉现象,保证缝合的顺利进行;一般地,两个支架组合的圆弧段可采用210
°-
270
°
的弧度,缝合针的圆弧段可以略短。作为优选,所述两传送带的圆弧段表面沿周向设有凹槽,所述缝合针置于所述凹槽内,可进一步防止缝合针脱落,凹槽最好与缝合针采用间隙配合,以减小摩擦力。
22.作为优选,每一个支架侧壁固设有一个轴套313,该轴套可焊接在支架侧壁,保证轴套稳固;每一个轴套内安装有一根转轴314,以保证转轴在轴套内旋转平稳;每一个转轴一端安装一个所述从动齿轮,每一个转轴另一端安装有设置在对应支架上的皮带轮315,每一个支架轮廓的各折弯处均安装有惰轮316,所述传送带缠绕在对应的皮带轮和惰轮上。具体来说,类扇形状的传送带在两条半径与一段圆弧两端交叉处均设有惰轮,而两条半径的交叉处设置从动齿轮;类半圆状的传送带在两条半径与一段圆弧两端交叉处也均设有惰轮,两条半径的交叉处同样设置从动齿轮,还可在圆弧段的中部设置惰轮,以保证传动更加平稳。在实施过程中,惰轮可通过轴承或轴套安装在轴上,轴承或轴套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从而实现惰轮的被动旋转。
23.在传动过程中,当主动齿轮带动两个从动齿轮旋转时,两根转轴带动两个皮带轮旋转,而皮带轮上的传送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绕其对应的惰轮和皮带轮循环转动;此时套在两皮带轮外部轮廓上的缝合针在其与传送带凹槽摩擦力的作用下随着旋转;当缝合针的针头旋转至两支架的开口时,在缝合针自身重力和旋转力的作用下针头克服摩擦力逐渐脱离传送带,并越过开口由一个传送带进入另一传送带,进而针体也由一个传送带旋转至进入另一传送带,如此循环,则实现了缝合针的圆周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