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前路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398发布日期:2020-12-22 11:3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寰枢椎前路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属于寰枢椎前路钢板。



背景技术:

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可实现寰枢椎间骨性融合,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术式。

后路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或者椎弓根固定技术因具有较佳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以及优良的抗屈伸、侧屈、旋转作用,曾一直被视为寰枢椎固定的金标准术式。但该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①必须在解剖复位状态下操作;②钉道上斜角度过大,操作困难,可能因软组织的阻挡而难以完成螺钉置入;③需要反复在x线透视下进行螺钉置入,加大了医患辐射损害的风险;④椎动脉损伤及神经损伤机率大,对于僵硬型的寰枢椎脱位或者颅底凹陷较重需要行齿状突磨削的必须先在前路松解再行后路固定化大大增加手术风险及手术创伤,而前路钢板由于其:①仅具有固定作用而无复位功能,操作较困难,减压作用有限;②由于没有锁钉结构,较易发生螺钉松动等并发症;③进钉方向无法得到理想控制,术中存在损伤脊髓神经及血管的风险。

基于此我们设计研制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固定作用,而且可利用复位装置实现寰枢椎理想复位并且可以在复位后根据复位情况使用螺钉进行微调,使复位效果更为理想,术中经一个切口可一次性完成减压、复位、固定、融合,并通过钢板内面的涂层设计使融合更快,螺钉松动及复位再丢失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长期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寰枢椎前路钢板,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寰枢椎前路钢板,包括钢板,所述的钢板为弧形板,所述的钢板包括固定板和两个耳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固定部和固定部顶部的锁定部,所述的锁定部与固定部之间通过阶梯型过渡板连接,每个耳板上都设有锁定螺孔一,两个耳板对称设置于锁定部的顶部,且两个耳板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齿突减压槽,所述的耳板与锁定部一体成型,且耳板与锁定部共弧面,所述的固定部的对称轴上并列设有两个滑动螺孔,两个滑动螺孔的对称轴上并排设有两个锁定螺孔二,两个锁定螺孔二对称分布在固定部的对称轴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部的宽度小于两个耳板外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的齿突减压槽的宽度小于固定部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的锁定螺孔一为横向螺孔,所述的锁定螺孔一的宽度为6mm,长度为3mm。

进一步,所述的滑动螺孔为竖向螺孔,所述的滑动螺孔的宽度为3mm,长度为6mm,所述的锁定螺孔二为圆孔。

进一步,所述的过渡板的阶梯的高度差为3mm。

进一步,所述的钢板材质为钛合金。

进一步,所述的钢板内弧面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锁定螺孔一为横向螺孔有利于寰枢椎螺钉的植入,并有锁定作用,防止术后脱落可能;在手术的过程中首先进行寰枢椎螺钉植入,在撑开状态下,在分别进行寰枢椎撑开螺钉的植入,根据复位情况、是否需要增加撑开复位决定植入螺钉的位置及顺序;竖向螺孔便于在上下方向上对钢板的位置进行微量调节;而横向的锁定螺孔一中植入锁定螺钉,可对钢板进一步固定,且增加了锁定螺钉在锁定螺孔一内安装时横向上的位点,使钉板一体,避免了锁定螺钉松动脱落,有效防止钢板后期位移,且使钢板与寰枢椎贴合更紧密;

齿突减压槽,可在内固定完成后再次对减压情况探查并可进行齿突磨削,实现进一步减压;

固定部与锁定部之间设置阶梯型过渡板,更加符合寰枢椎局部解剖结构,使复位后钢板与寰枢椎结构贴合更为紧密,有利于钢板内侧面骨长入早期形成稳定的融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包括钢板1,钢板1为弧形板,钢板1的内弧面的半径为15cm,钢板1材质为钛合金,钢板1内弧面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使钢板1与寰枢椎更易融合,钢板1包括固定板11和两个耳板12,固定板11包括固定部111和固定部顶部的锁定部112,锁定部112与固定部111之间通过阶梯型过渡板113连接,过渡板113的阶梯的高度差为3mm,每个耳板12上都设有锁定螺孔一4,锁定螺孔一4为横向螺孔,锁定螺孔一4的宽度为6mm,长度为3mm,两个耳板12对称设置于锁定部112的顶部,固定部111的宽度为20mm,两个耳板12外沿之间的距离为37mm,且两个耳板12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齿突减压槽14,齿突减压槽14的半径为7mm,耳板12与锁定部112一体成型,且耳板12与锁定部112共弧面。

固定部111的对称轴上并列设有两个滑动螺孔3,滑动螺孔3为竖向螺孔,滑动螺孔3的宽度为3mm,长度为6mm,两个滑动螺孔3的对称轴上并排设有两个锁定螺孔二2,锁定螺孔二2为圆孔,两个锁定螺孔二2对称分布在固定部111的对称轴的两侧。

该钢板1上的锁定螺孔一4与滑动螺孔3分别为横向螺孔和竖向螺孔,在手术的过程中滑动螺孔3内安装上螺钉后,便于在上下方向上对钢板1的位置进行调节,而锁定螺孔一4为横向螺孔,有利于寰枢椎螺钉的植入,并有锁定作用,防止术后脱落可能;在手术的过程中首先进行寰枢椎螺钉植入,在撑开状态下,在分别进行寰枢椎撑开螺钉的植入,根据复位情况、是否需要增加撑开复位决定植入螺钉的位置及顺序。

滑动螺孔3为竖向螺孔便于在上下方向上对钢板的位置进行微量调节;而横向的锁定螺孔一4中植入锁定螺钉,可对钢板1进一步固定,且增加了锁定螺钉在锁定螺孔一4内安装时横向上的位点,使钉板一体,避免了锁定螺钉松动脱落,有效防止钢板1后期位移,且使钢板1与寰枢椎贴合更紧密;齿突减压槽14可在内固定完成后再次对减压情况探查并可进行齿突磨削,实现进一步减压;而固定部111与锁定部112之间设置阶梯型过渡板113,更加符合寰枢椎局部解剖结构,使复位后钢板1与寰枢椎骨性结构贴合更为紧密,有利于钢板1内侧面骨长入早期形成稳定的融合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寰枢椎前路钢板,包括钢板,所述的钢板为弧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包括固定板和两个耳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固定部和固定部顶部的锁定部,所述的锁定部与固定部之间通过阶梯型过渡板连接,每个耳板上都设有锁定螺孔一,两个耳板对称设置于锁定部的顶部,且两个耳板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齿突减压槽,所述的耳板与锁定部一体成型,且耳板与锁定部共弧面,所述的固定部的对称轴上并列设有两个滑动螺孔,两个滑动螺孔的对称轴上并排设有两个锁定螺孔二,两个锁定螺孔二对称分布在固定部的对称轴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的宽度小于两个耳板外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突减压槽的宽度小于固定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螺孔一为横向螺孔,所述的锁定螺孔一的宽度为6mm,长度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螺孔为竖向螺孔,所述的滑动螺孔的宽度为3mm,长度为6mm,所述的锁定螺孔二为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板的阶梯的高度差为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材质为钛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内弧面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寰枢椎前路钢板,包括钢板,钢板为弧形板,钢板包括固定板和两个耳板,固定板包括固定部和固定部顶部的锁定部,锁定部与固定部之间通过阶梯型过渡板连接,每个耳板上都设有锁定螺孔一,两个耳板对称设置于锁定部的顶部,且两个耳板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齿突减压槽,固定部的对称轴上并列设有两个滑动螺孔,两个滑动螺孔的对称轴上并排设有两个锁定螺孔二,两个锁定螺孔二对称分布在固定部的对称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了锁定螺钉松动脱落,有效防止钢板后期位移,且使钢板与寰枢椎贴合更紧密;固定部与锁定部之间设置阶梯型过渡板,有利于钢板内侧面骨长入早期形成稳定的融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涛;杨海涛;朱亚坤;曹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