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1308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发生炎性改变,细菌可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通常宫腔有良好的引流条件及周期性内膜剥脱,使炎症极少有机会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但如急性期炎症治疗不彻底,或经常存在感染源,则炎症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

目前医疗领域中,针对此内患者,一般需患者居家中做下腹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然而在热敷过程中,更多患者采用热水袋的方式对下腹部进行热敷理疗,此种操作方法明显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热敷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理想要求,现将热水袋热敷方法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说明:

一、热水袋在热敷过程中,因外界原因以及水温本身原因的影响,热水袋内热水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温,此时则需对热水袋重新注水使用,此过程操作繁琐,增加了医疗热敷的复杂性。

二、热水袋在热敷过程中无法起到固定作用,而需外界人力对热水袋进行夹持,以保证热水袋紧贴于患者下腹部进行热敷,此操作过程一样过于复杂,不便于热敷治疗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医疗工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热敷方式不便针对子宫内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包括用于对下腹部热敷的热疗组件和用于支撑热疗组件的框体;

所述框体为中部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热疗组件包括设置于框体前侧用于储存蓄水的蓄水袋和设置于蓄水袋内部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通过电源线连接有滑动变阻器、微处理器及电源插头;

还包括用于将蓄水袋紧贴于患者下腹部的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框体中空内侧的气囊、充气囊体和用于将充气囊体与气囊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充气囊体经连接管对气囊进行注气构成气囊膨胀,且膨胀后的气囊促使蓄水袋向下腹部贴近;

所述框体的两侧皆设置有束紧带,一个所述束紧带上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束紧带进行调节束紧的调节扣。

进一步,所述框体内侧的顶部及底部皆设置有魔术贴刺,所述气囊的顶部及底部皆设置有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气囊相连通的连接套管和与充气囊体相连通的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套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内管经连接套管的开口处延伸至连接套管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电加热丝的外表面刷涂有防锈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通过框体、电加热丝、蓄水袋、滑动变阻器、微处理器和电源插头的配合使用,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可根据自身承受能力情况,选择性的调节电加热丝输出功率,以达到将蓄水袋内部蓄水加热至不同温度的目的,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摆脱传统热水袋式热敷方法,从而避免需阶段性换水的问题,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热敷治疗的便捷性。

2.该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通过束紧带、调节扣、气囊、充气囊体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先行将本装置绑缚于患者下腹部,再通过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膨胀后的气囊可促使蓄水袋紧贴于患者下腹部,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热水袋热敷方式,从而避免了无需外界人力对热水袋进行夹持,亦可保证蓄水袋紧贴于患者下腹部达到热敷的治疗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袋局部剖视图。

图中:1、框体;2、热疗组件;201、蓄水袋;202、电加热丝;3、充气组件;301、气囊;302、充气囊体;4、连接管;401、连接套管;402、连接内管;5、束紧带;6、调节扣;7、魔术贴;8、魔术贴刺;9、滑动变阻器;10、微处理器;11、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子宫内膜炎治疗器具,包括用于对下腹部热敷的热疗组件2和用于支撑热疗组件的框体1;

框体为中部贯通的中空结构,热疗组件2包括设置于框体前侧用于储存蓄水的蓄水袋201和设置于蓄水袋内部的电加热丝202,电加热丝通过电源线连接有滑动变阻器9、微处理器10及电源插头11,该滑动变阻器的型号可为bc1-100w滑动变阻器,当患者在使用本装置进行热敷治疗时,可先将蓄水袋紧贴于患者下腹部,此时电源插头外接电源,患者事先将命令输入至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对滑动变阻器进行控制,此时滑动变阻器释放出不同的电阻,即可达到电加热丝释放出不同热量对蓄水袋内部蓄水进行加热的目的,由此本装置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还包括用于将蓄水袋201紧贴于患者下腹部的充气组件3,充气组件3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框体中空内侧的气囊301、充气囊体302和用于将充气囊体与气囊相连通的连接管4,充气囊体经连接管对气囊进行注气构成气囊膨胀,且膨胀后的气囊促使蓄水袋向下腹部贴近,当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可通过按压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膨胀后的气囊可紧靠于蓄水袋,促使蓄水袋向患者下腹部贴近;

框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束紧带5,一个束紧带5上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束紧带进行调节束紧的调节扣6,在患者使用本装置前,可先将两个束紧带经调节扣进行调节锁紧,以达到将本装置固定于患者的下腹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框体内侧的顶部及底部皆设置有魔术贴刺8,气囊的顶部及底部皆设置有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7,当患者需将气囊拆卸进行清理或更换时,可轻微拽拉魔术贴刺及魔术贴,将魔术贴刺及魔术贴相互分离,即可达到将气囊与框体拆卸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4包括与气囊相连通的连接套管401和与充气囊体相连通的连接内管402,连接套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内管经连接套管的开口处延伸至连接套管的内部,当患者开始热敷治疗时,可通过充气囊体先行对其气囊进行注气,当注气完毕后,可将连接套管与连接内管相分离,此时则可将充气囊体进行拆卸收纳,以避免本装置在使用时,充气囊体长时间悬挂影响本装置的正常使用,而当需对气囊进行注气时,仅需将连接内管伸入至连接套管的内部,并手部捏紧连接套管及连接内管的交接处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当充气囊体对气囊注气完毕后,可随即关闭单向阀,避免气囊出现气体外泄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丝的外表面刷涂有防锈剂,在电加热丝的表面刷涂有防锈剂,可延长电加热丝的使用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