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9006发布日期:2021-01-30 00:3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煎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将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至今仍是制备浸出制剂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浸出溶煤通常用水,故有时也称为“水煮法”或“水提法”,而煎中药,是指把抓回的中药放入砂锅里的一种煮食方式,可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
[0003]
现有的中药古法煎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中药古法煎煮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煎煮的,而通过人工操作对中药进行煎煮效率较低,并且因为中药配方灵活多变,而人工煎煮中药则会容易出错,并且人工煎煮中药的工作环境恶劣,这样也会污染到被煎煮的中药,从而不利于服用中药患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为中药配方灵活多变,而通过传统的人工煎煮中药则会容易出错,并且人工煎煮中药的工作环境恶劣,这样也会污染到被煎煮的中药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包括药渣输送带和清洗槽,所述药渣输送带安装在清洗槽的底部前端,所述清洗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煎煮锅,两个所述煎煮锅的正下侧均设置有一煎保温锅,两个所述煎煮锅与两个一煎保温锅均通过输送管a连通连接,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上均设置有度球形清洗器a,两个所述煎煮锅和两个一煎保温锅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之间中心处下侧设置有药液混合转运锅,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的底部均连接有输送管b,两个所述输送管b的底部开口均设置在药液混合转运锅的开口上侧,两个所述输送管a和两个输送管b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药液混合转运锅的底部均设置有药液转运机构,所述清洗槽和两个煎煮锅的平行上侧设置有横向的伺服横移装置,所述伺服横移装置靠近右侧竖向内部贯穿有伺服升降装置,所述伺服升降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压榨机架,所述压榨机架设置在伺服横移装置的右端下侧,所述压榨机架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药渣压榨杆,所述药渣压榨杆的圆周外部套接有无纺布袋/纱布袋,所述压榨机架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度球形清洗器b,所述药液转运机构、度球形清洗器a、加热装置、药渣输送带、伺服横移装置、伺服升降装置、度球形清洗器b和电磁阀均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清洗槽左右两侧的煎煮锅以及两个煎煮锅下侧的一煎保温锅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构成的圆筒状结构,两个所述煎煮锅底部的加热装置和两个一煎保温锅
底部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温度范围均相同。
[0007]
优选的,所述药液混合转运锅通过底部连接的药液转运机构向左运行到安放位置后,所述药液混合转运锅的开口正好处于两个输送管b的开口下侧。
[0008]
优选的,所述度球形清洗器b通过伺服横移装置和伺服升降装置的带动可分别深入两个煎煮锅的内部进行清洗。
[0009]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袋/纱布袋的体积大小小于清洗槽的内部体积大小,所述伺服升降装置带动药渣压榨杆和无纺布袋/纱布袋下降当最低状态后无纺布袋/纱布袋的底部不与清洗槽内部贴合。
[0010]
优选的,所述伺服横移装置带动右侧底部连接的压榨机架左右位移的最大长度大于两个煎煮锅外壁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煎煮锅和清洗槽均与伺服横移装置保持水平平行关系。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来对中药进行无人式智能全自动煎煮,因为传统的中药古法煎煮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煎煮的,而通过人工操作对中药进行煎煮效率较低,并且因为中药配方灵活多变,而人工煎煮中药则会容易出错,并且人工煎煮中药的工作环境恶劣,这样也会污染到被煎煮的中药,从而不利于服用中药患者的身体健康,而该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为古法煎煮与现代化智能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大势所趋的产物,通过该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能够实现无人式机械化对中药进行煎煮,该方式对中药进行煎煮不仅能够适应各种不同中药配方的煎煮操作,同时又能够准确的掌握煎煮每种中药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火候大小,并且该方式对中药进行煎煮的环境干净整洁,从而保证煎熬出来的中药不会受到环境影响而造成污染,该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采样独立一煎及独立二煎功能的设备,两者可以并行布置,配合药袋输送机构实现低成本的自动化生产,从而最大化利用药袋取放龙门机构及药液混合机构的效率,可降低成本,提升性价比;
[0013]
2、本实用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煎煮使用方式和流程如下,在煎煮中药时,药袋取放龙门机构取好药袋后即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通过伺服横移机构移动至煎煮锅上方,此时伺服升降机构下降,将药袋放入煎煮锅中,通过压榨杆注计算好煎煮的水量,然后升降机构松开药袋后上升,药袋在煎煮锅中实现浸泡功能及一煎煎煮功能,一煎完成后,打开煎煮锅底部的电磁阀,将药液通过输送管a输送到底下的一煎保温锅中,然后关闭电磁阀,根据一煎保温锅中的药液量,重新计算煎煮锅中的加水量,自动加水后进行二煎功能,煎煮锅二煎完成后,可同时打开煎煮锅及一煎保温锅底部的电磁阀,将药液通过输送管b输送到药液混合转运锅中进行混合,混合之后药袋取放龙门机构将360度球形清洗器b盖在煎煮锅上,与一煎保温锅内部的360度球形清洗器a对煎煮锅及一煎保温锅进行清洁,最后转运机构将混合后的药液转运至外部的包装设备进行装袋,且当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在煎煮锅内部煎煮和压榨完成后,此时伺服横移装置则会带动压榨机架移动到煎煮锅的正上方,然后伺服升降电机带动压榨机架下降并抓取煎煮锅中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并上升,然后放置到药渣输送带上并被输送走。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整体布置以及位置剖析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药液转运机构;2、360度球形清洗器a;3、加热装置;4、药渣输送带;5、清洗槽;6、药渣压榨杆;7、伺服横移装置;8、伺服升降装置;9、360度球形清洗器b;10、无纺布袋/纱布袋;11、煎煮锅;12、输送管a;13、电磁阀;14、一煎保温锅;15、输送管b;16、药液混合转运锅。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包括药渣输送带4和清洗槽5,药渣输送带4安装在清洗槽5的底部前端,清洗槽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煎煮锅11,两个煎煮锅11的正下侧均设置有一煎保温锅14,两个煎煮锅11与两个一煎保温锅14均通过输送管a12连通连接,两个一煎保温锅14上均设置有360度球形清洗器a2,两个煎煮锅11和两个一煎保温锅14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3,两个一煎保温锅14之间中心处下侧设置有药液混合转运锅16,两个一煎保温锅14的底部均连接有输送管b15,两个输送管b15的底部开口均设置在药液混合转运锅16的开口上侧,两个输送管a12和两个输送管b15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3,一煎完成后,打开煎煮锅11底部的电磁阀13,将药液通过输送管a12输送到底下的一煎保温锅14中,然后关闭电磁阀13,根据一煎保温锅14中的药液量,重新计算煎煮锅11中的加水量,自动加水后进行二煎功能,药液混合转运锅16的底部均设置有药液转运机构1,清洗槽5和两个煎煮锅11的平行上侧设置有横向的伺服横移装置7,伺服横移装置7靠近右侧竖向内部贯穿有伺服升降装置8,伺服升降装置8的底部连接有压榨
机架,压榨机架设置在伺服横移装置7的右端下侧,压榨机架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药渣压榨杆6,药渣压榨杆6的圆周外部套接有无纺布袋/纱布袋10,无纺布袋/纱布袋10的体积大小小于清洗槽5的内部体积大小,伺服升降装置8带动药渣压榨杆6和无纺布袋/纱布袋10下降当最低状态后无纺布袋/纱布袋10的底部不与清洗槽5内部贴合,压榨机架的右侧下端设置有360度球形清洗器b9,药液转运机构1、360度球形清洗器a2、加热装置3、药渣输送带4、伺服横移装置7、伺服升降装置8、360度球形清洗器b9和电磁阀13均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煎煮锅11二煎完成后,可同时打开煎煮锅11及一煎保温锅14底部的电磁阀13,将药液通过输送管b15输送到药液混合转运锅16中进行混合,且当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10在煎煮锅11内部煎煮和压榨完成后,此时伺服横移装置7则会带动压榨机架移动到煎煮锅11的正上方,然后伺服升降电机带动压榨机架下降并抓取煎煮锅11中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10并上升,然后放置到药渣输送带4上并被输送走,混合之后药袋取放龙门机构将360度球形清洗器b9盖在煎煮锅11上,与一煎保温锅14内部的360度球形清洗器a2对煎煮锅11及一煎保温锅14进行清洁。
[0023]
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清洗槽5左右两侧的煎煮锅11以及两个煎煮锅11下侧的一煎保温锅14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构成的圆筒状结构,两个煎煮锅11底部的加热装置3和两个一煎保温锅14底部的加热装置3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温度范围均相同,药液混合转运锅16通过底部连接的药液转运机构1向左运行到安放位置后,药液混合转运锅16的开口正好处于两个输送管b15的开口下侧,药液转运机构1能够将混合后的药液转运至外部的包装设备进行装袋,这样能够使得整个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运转工作时能够更加规整和灵活,360度球形清洗器b9通过伺服横移装置7和伺服升降装置8的带动可分别深入两个煎煮锅11的内部进行清洗,在煎煮中药后煎煮锅11能够通过被360度球形清洗器b9进行清洗,这样能够防止煎煮下一幅中药时两种中药产生混合和造成中药药性改变的情况发生,伺服横移装置7带动右侧底部连接的压榨机架左右位移的最大长度大于两个煎煮锅11外壁之间的距离,两个煎煮锅11和清洗槽5均与伺服横移装置7保持水平平行关系,这样能够使得伺服横移装置7可带动压榨机架随意的移动到清洗槽5和两个煎煮锅11的上方,这样能够使得压榨机架可根据煎煮流程而正确的把360度球形清洗器b9盖到两个煎煮锅11上并进行清洗操作。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该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在安装好并使用时,首先需要检查该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上的所以设备均能够正常使用,然后则能够对中药进行正常煎煮操作,工作时,药袋取放龙门机构取好药袋后即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10,通过伺服横移机构移动至煎煮锅11上方,此时伺服升降机构下降,将药袋放入煎煮锅11中,通过压榨杆注计算好煎煮的水量,然后升降机构松开药袋后上升,药袋在煎煮锅11中实现浸泡功能及一煎煎煮功能,一煎完成后,打开煎煮锅11底部的电磁阀13,将药液通过输送管a12输送到底下的一煎保温锅14中,然后关闭电磁阀13,根据一煎保温锅14中的药液量,重新计算煎煮锅11中的加水量,自动加水后进行二煎功能,煎煮锅11二煎完成后,可同时打开煎煮锅11及一煎保温锅14底部的电磁阀13,将药液通过输送管b15输送到药液混合转运锅16中进行混合,混合之后药袋取放龙门机构将360度球形清洗器b9盖在煎煮锅11上,与一煎保温锅14内部的360度球形清洗器a2对煎煮锅11及一煎保温锅14进行清洁,最后转运机构将混合后的药液转运至外部的包装设
备进行装袋,且当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10在煎煮锅11内部煎煮和压榨完成后,此时伺服横移装置7则会带动压榨机架移动到煎煮锅11的正上方,然后伺服升降电机带动压榨机架下降并抓取煎煮锅11中内部装有中药的无纺布袋/纱布袋10并上升,然后放置到药渣输送带4上并被输送走。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