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

文档序号:24561046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儿童或青少年的膝关节畸形非常常见,俗称o型腿、x型腿,其形成原因一般是遗传因素、疾病以及后天坐姿、站姿不良所造成,不仅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同时腿部的畸形给人们造成一种既不美观,造成心理负担,同时日常活动也受到影响,长期的膝关节畸形容易造成关节的不平衡压力从而引起膝关节的过度磨损,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容易出现膝关节的病变。

以往的治疗一般是利用夜间睡眠时间,予布条强行捆绑矫正,这种方式有时间上、空间上的局限性,并且操作麻烦,舒适性差等缺点,同时矫形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夜间睡眠时间,予布条强行捆绑矫正,这种方式有时间上、空间上的局限性,并且操作麻烦,舒适性差等缺点,同时矫形效果欠佳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绑带,绑带的前侧缝制有母魔术贴,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子魔术贴,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牵引绳,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有两个方板,方板上开设有两个l型孔,牵引绳依次贯穿相对应的两个l型孔,两个l型孔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板孔,卡板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板,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两个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两个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板,两个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顶部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调节轴的外侧开设有两个外螺纹,联动板的顶部开设有螺孔,调节轴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轴上的两个外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螺孔内的螺纹旋向相反,使得两个联动板相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联动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牵引绳的底端依次贯穿相对应的两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半包围的弧形结构,且包围幅度由上而下逐渐减小,与腿部相适应。

优选的,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两个橡胶垫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牵引绳紧密接触,对牵引绳进行固定。

优选的,两个方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贴合在大腿和小腿上,然后根据需要调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转动调节轴,调节轴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带动联动板进行移动,卡板带动橡胶垫进行移动,使得橡胶垫与牵引绳相分离,然后拉动牵引绳,调节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再反向转动调节轴,使得橡胶垫对牵引绳进行固定,然后拉动绑带,使得母魔术贴粘在子魔术贴上,能够根据需要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能够根据需要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人员的需要,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绑带;4、母魔术贴;5、子魔术贴;6、牵引绳;7、方板;8、卡板;9、橡胶垫;10、联动板;11、侧板;12、调节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矫正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外固定支具,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绑带3,绑带3的前侧缝制有母魔术贴4,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子魔术贴5,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牵引绳6,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两个方板7,方板7上开设有两个l型孔,牵引绳6依次贯穿相对应的两个l型孔,两个l型孔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板孔,卡板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板8,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两个卡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两个卡板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板10,两个方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1,侧板11的顶部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12,调节轴12的外侧开设有两个外螺纹,联动板10的顶部开设有螺孔,调节轴12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调节轴12上的两个外螺纹的旋向相反,两个螺孔内的螺纹旋向相反,使得两个联动板10相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联动板10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牵引绳6的底端依次贯穿相对应的两个通孔。

本实施例中,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均为半包围的弧形结构,且包围幅度由上而下逐渐减小,与腿部相适应。

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两个橡胶垫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牵引绳6紧密接触,对牵引绳6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两个方板7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分别贴合在大腿和小腿上,然后根据需要调节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的距离,转动调节轴12,调节轴12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带动联动板10进行移动,使得两个联动板1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联动板10带动卡板8进行移动,卡板8带动橡胶垫9进行移动,使得橡胶垫9与牵引绳6相分离,然后拉动牵引绳6,调节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再反向转动调节轴12,使得橡胶垫9对牵引绳6进行固定,然后拉动绑带3,使得母魔术贴4粘在子魔术贴5上,能够根据需要对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人员的需要,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