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

文档序号:25196196发布日期:2021-05-28 10:5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



背景技术:

植入式给药装置又称输液港(port),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输液港置入手术通过皮下植入港体,连接导管,建立中心静脉通道,适合长期化疗、反复抽血、输血及需要长期静脉营养的患者。

由于核磁共振检查具有强磁场,检查时不能把任何金属物体带入检查室,现有得输液港蝶翼针,在使用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静脉输液时需要拔除蝶翼针才能进行核磁检查,待检查结束后需重新穿刺接受治疗,从而不可避免的在核磁检查时对患者停药,而且现有的蝶翼针会对患者造成反复穿刺的痛苦,以及反复插入蝶翼针也使得护理过程非常繁琐。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需要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使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测时无需停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所述蝶翼针包括,无损伤钢针输液组件和塑料软管输液组件,

所述无损伤钢针输液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安装槽,以及固定无损伤钢针的无损伤钢针固定座;

所述塑料软管输液组件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弹性硅胶,所述弹性硅胶将壳体内部分成第二安装槽和药液存储腔,

所述壳体底部固定有塑料软管,所述药液存储腔一侧通过第二导管座接通所述药液存储腔;

所述无损伤钢针固定座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使所述无损伤钢针穿过所述弹性硅胶和药液存储腔,插入/退出所述塑料软管。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第一导管座,所述第一导管座固定第一导管,

当所述无损伤钢针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时,第一导管向所述无损伤钢针内输送药液,并将药液输送至植入式给药装置内。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上设置第一阀体。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管座固定第二导管,

当所述无损伤钢针固定座退出所述第二安装槽,并使所述无损伤钢针退出所述塑料软管时,第二导管向所述药液存储腔内输送药液,并将药液通过塑料软管输送至植入式给药装置内。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管固定第二阀体。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外侧固定第一蝶翼,医护人员握持所述第一蝶翼将所述无损伤钢针插入/退出所述塑料软管。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侧固定第二蝶翼,医护人员握持所述第二蝶翼将所述无损伤钢针插入/退出所述塑料软管。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管座与所述药液存储腔固定连接。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管座与所述药液存储腔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在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无需停药,保证药液的持续供给,而且能够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医疗费用,降低医护人员护理过程的负担。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实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蝶翼针的平面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损伤钢针插入塑料软管内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损伤钢针退出塑料软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蝶翼针的平面俯视图,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钢针插入塑料软管内的截面示意图,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无损伤钢针退出塑料软管的截面截面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包括,无损伤钢针输液组件和塑料软管输液组件。

无损伤钢针输液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安装槽1,以及固定无损伤钢针14的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

塑料软管输液组件包括一壳体7,壳体7内填充弹性硅胶9,弹性硅胶9将壳体7内部分成第二安装槽和药液存储腔10。第一街头的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壳体7底部固定有塑料软管15,药液存储腔10一侧通过第二导管座11接通药液存储腔10。

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使无损伤钢针14穿过弹性硅胶9和药液存储腔10,插入/退出塑料软管1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安装槽1内安装第一导管座4,第一导管座4第一导管5,当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时,第一导管5向无损伤钢针14内输送药液,并将药液输送至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导管上设置第一阀体6,当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一导管5向无损伤钢针14内输送药液,并将药液输送至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时,所述第一阀体6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管座11固定第二导管12,当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退出第二安装槽(如图2所示),并使无损伤钢针14退出塑料软管15时,第二导管12向药液存储腔10内输送药液,并将药液通过塑料软管15输送至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于在壳体7内部采用弹性硅胶9件壳体分为第二安装槽和药液存储腔10,当无损伤钢针14退出弹性硅胶9后,弹性硅胶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将插入无损伤钢针的间隙16封堵,使药液存储腔10密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导管固定第二阀体13,当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退出第二安装槽,并使无损伤钢针14退出塑料软管15,第二导管12向药液存储腔10内输送药液,并将药液通过塑料软管15输送至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时,第二阀体13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安装槽1外侧固定第一蝶翼2,医护人员握持第一蝶翼2将无损伤钢针14插入/退出塑料软管15。壳体外侧固定第二蝶翼8,医护人员握持第二蝶翼8将无损伤钢针14插入/退出塑料软管1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管座11与药液存储腔10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管座11与药液存储腔10可拆卸连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的使用过程进行阐述。当病人需要进行输液的时候,将第一导管座4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内,将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此时无损伤钢针14穿过弹性硅胶9、药液存储腔10插入到塑料软管15内,无损伤钢针14插入到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的同时,带动塑料软管一同插入到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内。

当不需要进行核磁检查的时候,打开第一阀体6,关闭第二阀体13,由第一导管5、无损伤钢针14向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内供给药液。

当需要进行核磁检查时,而患者又需要持续进行输液,此时需要退出无损伤钢针14。具体地,关闭第一阀体6,医护人员一手握持第一蝶翼2,另一手握持第二蝶翼8,将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由第二安装槽内向上拔出拆卸,直至无损伤钢针14完全脱离壳体7,打开第二阀体13,由第二导管12、药液存储腔10和塑料软管15向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内供给药液,此时在没有金属器械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送入核磁检查室进行核磁检查。

核磁检查接收后,关闭第二导管12,医护人员一手握持第一蝶翼2,另一手握持第二蝶翼8,将无损伤钢针固定座3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直至无损伤钢针14插入到塑料软管15内,打开第一导管5,由第一导管5、无损伤钢针14向植入式给药装置(输液港)内供给药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植入式给药装置的退针芯式蝶翼针,在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无需停药,保证药液的持续供给,而且能够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医疗费用,降低医护人员护理过程的负担。

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