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3303发布日期:2021-05-14 13:3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胃管对咽喉部的刺激,患者呼吸更通畅,能够控制给予营养的速度,并减少反复插管对吻合口的刺激,利于患者康复的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


背景技术:

2.食管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胃管负压减压的方式,来减少吻合口的张力,另外,还经常需要行空肠造篓术。食管术后的患者住院时间长,副作用较多,常出现呼吸衰竭、食管吻合口瘘等症状,故死亡率较高。同时,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大的是胃管,且胃管也影响着吻合口的生长。临床中,胃管的使用存在诸多副作用,由于胃管需要经过鼻咽喉部,而咽喉部的肌肉为骨骼肌,所以,现有胃管的使用存在如下缺点:1、胃管会刺激咽喉部,导致患者恶性呕吐等不良生理反应;2、胃管走行于食管,会影响咽食管肌的关闭功能,导致管状胃内的液体返流,从而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影响患者的康复;3、胃管经过咽喉部,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4、胃管在咽喉部会影响患者生理性吞咽痰液的动作,导致痰液淤积于咽喉部,进而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且影响排痰;5、胃管的插设还会加重食管吻合口的炎症,刺激瘢痕生长,从而导致食管吻合口狭窄,且胃管走行于幽门,还会增加胃肠蠕动的生理反应,减少幽门压力。
3.另外,在开腹食管术中,经常行空肠造瘘术,术后通过空肠造瘘管给予患者营养治疗,这样可以在术后尽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减少tpn(肠外营养)的副作用。然而,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普通口径的医用橡胶管配合注射器的方式,来注入营养液治疗,不但存在注射器头端口径与空肠造瘘管尺寸不匹配的现象,而且,难以控制营养液进入空肠的速度,适应患者生理需要的性能差。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空肠造瘘管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胃管对咽喉部的刺激,患者呼吸更通畅,能够控制给予营养的速度,并减少反复插管对吻合口的刺激,利于患者康复的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包括套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且套管主体内部、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之间设置有中隔膜;所述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设置有通道入口,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位于患者体内的内端设置有通道出口;同时,所述套管主体的内端外壁上设置有套管气囊,套管气囊的充放气口与套管囊充气导管的一端相连,套管囊充气导管的另一端则位于患者体外;所述套管主体外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管定位挡板,套管定位挡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6.所述营养管通道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通道调速器,通道调速器包括位于营养管通道外部的调整旋钮,调整旋钮与位于营养管通道内部的螺纹调节柱相连。
以通过调整旋钮转动螺纹调节柱的方式,来控制空肠营养管的有效通径,进而控制营养的补给速度。
7.所述套管主体的胃管通道内设置有负压胃管,负压胃管由胃管主体构成,胃管主体位于患者体内的内端端部设置有胃管端孔,胃管主体内端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胃管侧孔;所述胃管侧孔上方的胃管主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胃管气囊,且胃管气囊的充放气口与胃管囊充气导管的一端相连,胃管囊充气导管的另一端和胃管主体的外端,均位于患者体外。以将设置在胃管通道内的负压胃管的外端与负压吸引盒相连,从而起到负压吸引的作用;并且,胃管逆行走行空肠、十二指肠和管状胃,能够减少胃管对咽喉部的刺激。同时,负压胃管内端设置的胃管气囊,可以在术中固定胃管的位置;另外,在二次进行胃管插管后,可以通过胃管囊充气导管向胃管气囊内注射碘造影剂,进而在x射线下确切地判断胃管内端的位置,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8.所述套管主体的营养管通道内设置有空肠营养管,空肠营养管由营养管主体构成,营养管主体位于患者体内的内端端部设置有营养管端孔;营养管主体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设置有营养液调速开关。以通过设置于营养管通道内的空肠营养管,来给予患者空肠营养,减少tpn(肠外营养)的副作用;并且,利用营养液调速开关来控制营养补给的速度,从而避免因人工营养补给速度过快、所导致的患者术后腹痛腹泻的现象。
9.所述营养液调速开关包括位于营养管主体外部的调速旋钮,调速旋钮通过转动连接轴与设置在营养管主体外端内部的调流球体相连,且调流球体上设置有沿空肠营养管内液体流动方向布置的过流通孔。以利用调速旋钮带动调流球体旋转,进而通过调流球体上的过流通孔有效通径的改变,来调节营养补给的速度。
10.所述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内端的通道出口的末端,未延伸到套管主体的外壁以外。以避免拔出双腔气囊套管时,通道出口末端对造瘘口造成的二次损伤。
11.所述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外端的通道入口处,分别设置有入口挡盖。以在拔出负压胃管或空肠营养管之后,利用入口挡盖关闭通道入口,从而防止患者空肠内的液体从双腔气囊套管内溢出。
12.所述套管囊充气导管位于患者体外的一端,设置有充气堵头。以便于套管主体内端外壁上的套管气囊内充注气体的留存,方便装置的使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内部贯穿设置有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的套管主体,套管主体内部、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之间设置有中隔膜;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设置通道入口,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位于患者体内的内端设置通道出口;套管主体的内端外壁上设置有套管气囊,套管气囊的充放气口与套管囊充气导管的一端相连,套管囊充气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患者体外;套管主体外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管定位挡板,套管定位挡板上设置固定孔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以减少胃管对于咽喉部的刺激,患者呼吸更通畅,减少呼吸衰竭等相关症状的发生;既能够满足患者对于营养的需要,又可灵活控制给予营养的速度,避免空肠造瘘管快速给予营养治疗所带来的腹痛、腹泻等副作用,更加适应患者的生理需要,减少反复插管对吻合口的刺激,有利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负压胃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肠营养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图3的负压胃管和图4的空肠营养管分别插入到图1的胃管通道和营养管通道中的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图5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20.图7是图6的横向截面图。
21.图8是图6中的营养液调速开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9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双腔气囊套管放置在患者空肠造瘘口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中序号说明:1套管主体、2套管定位挡板、3胃管通道、4入口挡盖、5营养管通道、6通道调速器、7套管囊充气导管、8充气堵头、9固定孔、10套管气囊、11中隔膜、12通道出口、13胃管主体、14胃管囊充气导管、15胃管气囊、16胃管端孔、17胃管侧孔、18标识刻度、19营养管主体、20营养液调速开关、21营养管端孔、22负压胃管、23空肠营养管、24调速旋钮、25转动连接轴、26调流球体、27过流通孔、28患者空肠、29双腔气囊套管、30负压吸引盒、31管状胃。
具体实施方式
25.根据图1~10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包括内部贯穿设置有胃管通道3和营养管通道5的套管主体1,套管主体1内部、胃管通道3和营养管通道5之间设置有软质的中隔膜11。胃管通道3和营养管通道5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均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负压胃管22和空肠营养管23的通道入口,胃管通道3和营养管通道5位于患者体内的内端,设置有通道出口12;且通道出口12的末端,未延伸到套管主体1的外壁以外,即:通道出口12的末端位于套管主体1的直径范围以内,从而避免拔出双腔气囊套管时,通道出口12末端对造瘘口造成的二次损伤。为了防止患者空肠28内的液体从双腔气囊套管内溢出,胃管通道3和营养管通道5外端的通道入口处,还分别设置有入口挡盖4,进而在拔出负压胃管22或空肠营养管23之后,利用入口挡盖4关闭通道入口。
26.套管主体1的内端外壁上、与空肠造瘘口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起密封固定作用的套管气囊10。套管气囊10的充放气口,与设置在套管主体1内侧壁上的套管囊充气导管7的一端相连;套管囊充气导管7的另外一端则位于患者体外,且套管囊充气导管7位于患者体外的一端,还设置有充气堵头8,以便于套管主体1内端外壁上的套管气囊10内所充注气体的留存,方便装置的使用。套管主体1外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双腔气囊套管固定在患者体外皮肤上的套管定位挡板2,套管定位挡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9,进而减少双腔气囊套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窜动。同时,营养管通道5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通道调速器6;通道调速器6包括位于营养管通道5外部的调整旋钮,调整旋钮与位于营养管通道5内部的螺纹调节柱相连,从而,通过调整旋钮转动螺纹调节柱的方式,来控制空肠营
养管23的有效通径,以控制营养的补给速度。
27.套管主体1的胃管通道3内设置有一端与负压吸引盒30相连的负压胃管22,负压胃管22由胃管主体13构成,胃管主体1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标识刻度18;胃管主体13位于患者体内的内端端部设置有胃管端孔16,胃管主体13内端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胃管侧孔17。胃管侧孔17上方的胃管主体13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胃管内端位置、并辅助判断胃管内端位置的胃管气囊15;且胃管气囊15的充放气口,与位于胃管主体13内侧壁上的胃管囊充气导管14的一端相连,胃管囊充气导管14位于患者体外的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堵头8。负压胃管22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可设置有入口挡盖4。从而,将设置在胃管通道3内的负压胃管22的外端与负压吸引盒30相连,以起到负压吸引的作用;并且,胃管逆行走行空肠、十二指肠和管状胃31,能够减少胃管对咽喉部的刺激。同时,负压胃管22内端设置的胃管气囊15,可以在术中固定胃管的位置;另外,在二次进行胃管插管后,可以通过胃管囊充气导管14向胃管气囊15内注射碘造影剂,进而在x射线下确切地判断胃管内端的位置,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28.套管主体1的营养管通道5内设置有空肠营养管23,空肠营养管23由营养管主体19构成,营养管主体19的外侧壁上也设置有标识刻度18;营养管主体19位于患者体内的内端端部设置有营养管端孔21;营养管主体19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则设置有营养液调速开关20。空肠营养管23位于患者体外的外端可设置有入口挡盖4。营养液调速开关20包括位于营养管主体19外部的调速旋钮24,调速旋钮24通过转动连接轴25与设置在营养管主体19外端内部的调流球体26相连;并且,调流球体26上设置有沿空肠营养管23内液体流动方向布置的过流通孔27。进而通过设置于营养管通道5内的空肠营养管23,来给予患者空肠28营养,减少tpn(肠外营养)的副作用;并且,利用调速旋钮24带动调流球体26旋转,以通过调流球体26上的过流通孔27有效通径的改变,来调节营养补给的速度,从而避免因人工营养补给速度过快、所导致的患者术后腹痛腹泻的现象。
29.该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在食管手术中使用时,首先,将双腔气囊套管29从腹壁开口插入腹腔,并通过空肠造瘘术,使双腔气囊套管29的内端进入到患者空肠28内。之后,通过套管囊充气导管7向套管气囊10内注入气体,从而让套管气囊10膨胀,使双腔气囊套管29固定于空肠内。然后,将负压胃管22和空肠营养管23分别插入到双腔气囊套管29的胃管通道3和营养管通道5中;同时,让负压胃管22走行于空肠、十二指肠和食管术后的管状胃31,且负压胃管22的外端与负压吸引盒30相连,进而起到负压吸引的作用,减少吻合口的张力。另外,空肠营养管23走行于患者空肠28,给予患者营养,并可以通过营养液调速开关20来控制营养液的补入速度。该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可减少胃管对于咽喉部的刺激,不影响患者的吞咽动作,能够更好的排痰以及减少返流对呼吸道的影响,从而减少食管术后呼吸困难症状的发生。并且,通过对空肠营养液补入速度的控制,来减少肠内快速给予营养所引起的腹痛、腹泻等副作用,减少食管术后死亡率以及食管术后的并发症,进而改变食管术后高死亡率以及高并发症的现状,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