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2750发布日期:2021-02-03 17:0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冠状动脉局部血流的屏蔽器,属于医疗外科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需要使用侧壁钳或阻断钳钳夹主动脉壁,以使主动脉壁局部处于无血状态,营造无血术野,便于手术进行。
[0003]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及实践发现,各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诸多近远期并发症是由于使用上述现有侧壁钳或阻断钳的钳夹主动脉方式所致。当患者存在主动脉钙化的情况时,使用上述现有侧壁钳或阻断钳的钳夹方式会造成主动脉壁破裂或者局部钙化组织脱落等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可见,现有的钳夹方式来营造无血术野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亟需一种更安全的营造无血术野的血流阻断或隔离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主动脉手术中杜绝使用对主动脉壁进行钳夹方式以实现营造局部无血术野。
[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包括两根彼此交叉铰接的杆,所述杆以所述铰接处为界分为彼此相对可以开合的一对杆臂和一对杆柄,所述一对杆臂之一的端部设置一夹头;所述一对杆臂之二的端部设置一罩头并在所述罩头以下的该杆臂上套装有可滑动的套筒;所述罩头主要以可伸缩的骨架和包覆所述骨架的隔膜构成;所述套筒沿所述一对杆臂之二上或下滑动时,分别套住所述骨架使所述罩头形成收缩状态或离开所述骨架使所述罩头形成撑开状态;手术中使所述一对杆臂闭合且所述罩头处于所述撑开状态时,所述罩头和夹头分别贴住所述主动脉壁局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彼此对合,所述罩头与所述主动脉壁局部的内表面围合形成封闭立体空间,所述夹头与所述主动脉壁局部的外表面贴合范围在所述罩头与所述主动脉壁局部的内表面贴合范围之内。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罩头的一端设有封闭物。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骨架以弹性材料制成。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骨架设有铰链式骨节。
[0009]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杆呈近似s形,所述铰接处是所述s形的转折处,所述杆臂、杆柄和套筒均呈弧线形。
[0010]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闭物是软塞、硅胶体或橡胶体。
[0011]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罩头呈棱锥形,所述隔膜包覆所述骨架形成所述棱锥形的侧面,所述夹头呈u形。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特制的罩头及其伸缩式骨架及骨架外包覆的隔膜,可以在罩头与夹头对合之间的范围内将主动脉壁局部包围起来,罩头与夹头对主动脉壁局部
形成的是贴合而不是夹持或钳夹,尤其是罩头与主动脉壁局部的内表面形成封闭立体空间对主动脉血流形成的隔离;因此,实现了在该空间范围对主动脉局部血流形成屏蔽的观察及手术操作环境(即营造局部无血术野),而同时杜绝了因常规钳夹主动脉壁带来的后遗症。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是实施例的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中的罩头与夹头处于对合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0016]
图3是图1中截取的罩头与套筒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4是实施例的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在手术中与主动脉壁接触状态示意图。
[0018]
图5是实施例中罩头及其骨架结构的另外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0020]
本实施例的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杆,两根杆彼此交叉铰接形成类似钳夹或剪刀的联接结构形式。两根杆以其铰接处为界分为彼此相对可以开合的一对杆臂30、40和一对杆柄10、20,一对杆臂之一(第一杆臂)40的端部设置一u形夹头80;一对杆臂之二(第二杆臂)30的端部设置一棱锥形(本实施例是三棱锥形)罩头50并在该罩头50以下的该杆臂30上套装有可滑动的套筒70。罩头50主要以可伸缩的骨架60和包覆该骨架60的隔膜501构成,隔膜501正好形成棱锥形的侧面。
[0021]
本实施例中,两根杆是近似s形的曲杆,杆臂、杆柄和套筒均呈弧线形。套筒远离罩头50的一端设有诸如软塞、硅胶体或橡胶体等封闭物701。
[0022]
本实施例中,骨架60可以是以弹性材料制成或者设有铰链式骨节,总之可以使骨架形成弯曲或折叠等变形;从而使套筒70沿一对杆臂之二(第二杆臂)30上或下滑动时,分别套住骨架60使罩头50形成收缩状态和离开骨架60使罩头50形成撑开状态。具体骨架60 撑开可以是利用骨架自身弹性撑开或者是设置弹簧复位撑开(收缩时套筒70压迫弹簧)。
[0023]
手术中,使用本实施例的主动脉壁局部血流屏蔽器时,当使一对杆臂30、40彼此相对闭合而且同时滑动套筒70使罩头50处于撑开状态时,此时如图4所示罩头50和夹头80 分别贴住主动脉壁1局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后彼此对合,此时骨架60周圈边缘与夹头80的 u形两臂分别贴住主动脉壁1局部的内外表面(此时主动脉壁1局部的内表面在其张力下贴在骨架60周圈边缘上);从而将主动脉壁1局部包围在罩头50和夹头80之间,其中罩头50 及其隔膜501与主动脉壁1局部围合成封闭立体空间,夹头80与主动脉壁1局部的外表面贴合范围在罩头50与主动脉壁1局部的内表面贴合范围之内,夹头与主动脉壁1局部的外表面贴合面积通常是小于等于罩头50与主动脉壁1局部的内表面贴合面积。这样,在这个罩头 50和夹头80之间的主动脉壁1局部可以实现无血(主动脉壁1局部的内表面与罩头50形成的封闭立体空间对主动脉内的血流形成屏蔽)的观察环境(即局部无血术野),从而利于罩头 50和夹头80对合处的主动脉壁1局部旁路移植手术的进行。此外,在罩头50的隔膜外的血液沿杆臂30与套筒70间隙流动时被套筒远离罩头50一端封闭物701所阻挡,从而阻止血流顺着杆
臂30及杆柄10流出,进一步营造局部无血术野。
[0024]
显然在上述本实施例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适当的改变或替换,如:1)将骨架60设计成类似雨伞骨架如图4所示,当套筒70离开骨架60后使罩头50形成撑开状态时,隔膜501形成半球形罩头50的侧面。2)两根杆当然也可以换成直杆。3)夹头80也可以是半圆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0025]
总之,对于罩头50及其骨架60和隔膜501的结构设计来说,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技术进行,但实现罩头50与夹头80对合包围并遮住主动脉壁局部的血流以形成非钳夹阻断血流的屏蔽的技术属于本发明独有构思。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及其技术方案加以等同替换或等同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