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7036发布日期:2021-07-13 15:1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的处理,当胸膜炎患者出现了胸腔积液需要进行穿刺和引流胸腔积液,首先是为了用于诊断,诊断明确以后,为了避免结核性胸腔积液里的蛋白的沉积,要尽量的将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对于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胸水,很多的患者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且无法缓解时,需要适当的进行引流,同时进行抗肿瘤的治疗是很关键的,对胸腔积液处理不同的病因不同的处理方式。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胸腔积液的引流装置多是直接利用注射器进行吸引,在吸引一次后需要拆除注射针再次安装后循环操作,因此较为不便,容易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生。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注射器管,所述注射器管的一侧设置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一端连接有上引流管,所述上引流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积液袋,且上引流管的外侧套接有两个限流夹,所述注射器管的下表面连接有侧排液管,所述侧排液管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积液袋,所述第一积液袋的上方位于侧排液管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侧排液管的外侧套接有第一限流器,所述吸引管的外侧套接有第二限流器,所述第二积液袋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引流管与第二积液袋贯通连接,所述吸引管与注射器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积液袋与注射器管通过侧排液管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引流管为医用pe材质构件,所述第二限流器、限流夹的内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排气管与第一积液袋贯通连接,所述吸引管与上引流管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射器管的内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注射器管的内部安装有活塞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头为橡胶材质构件,所述推杆与活塞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积液袋的下端安装有下引流管,所述下引流管的外侧安装有排液阀,所述第二积液袋的上方安装有悬吊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悬吊挂钩与第二积液袋固定连接,所述下引流管与第二积液袋贯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的装置主体可以很好的对胸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吸引,从而不需要多次拆卸注射器管,先通过将上引流管的一端放入胸腔内,向利用夹紧上引流管外侧的位于吸引管上方在关上第二限流器过后,依次打开位于吸引管下方的限流夹以及位于吸引管上方的限流夹,在被吸入到注射器管内部的空气在关上第二限流器后,打开第一限流器对侧排液管的限制作用,再推动推杆将内部的空气从侧排液管中排到第一积液袋的内部,从而保证了积液的吸取顺畅,用频繁的拆卸注射器管,在注射器管的内部积液吸满后,关上第二限流器,推动推杆将积液排入第一积液袋的内部,保证了装置主体的吸引积液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中注射器管和第一积液袋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中第二积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射器管;2、推杆;3、吸引管;4、侧排液管;5、第一限流器;6、第一积液袋;7、排气管;8、第二积液袋;9、上引流管;10、第二限流器;11、限流夹;12、刻度线;201、活塞头;801、下引流管;802、悬吊挂钩;803、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注射器管1,注射器管1的一侧设置有吸引管3,吸引管3的一端连接有上引流管9,上引流管9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积液袋8,且上引流管9的外侧套接有两个限流夹11,注射器管1的下表面连接有侧排液管4,侧排液管4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积液袋6,第一积液袋6的上方位于侧排液管4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管7,侧排液管4的外侧套接有第一限流器5,吸引管3的外侧套接有第二限流器10,第二积液袋8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12。

在图1、2、3中:上引流管9与第二积液袋8贯通连接,吸引管3与注射器管1贯通连接,第一积液袋6与注射器管1通过侧排液管4贯通连接,上引流管9为医用pe材质构件,第二限流器10、限流夹11的内部均安装有滚轮,排气管7与第一积液袋6贯通连接,吸引管3与上引流管9贯通连接,注射器管1的内部安装有推杆2,推杆2的一端位于注射器管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头201,活塞头201为橡胶材质构件,推杆2与活塞头201固定连接,第二积液袋8的下端安装有下引流管801,下引流管801的外侧安装有排液阀803,第二积液袋8的上方安装有悬吊挂钩802,悬吊挂钩802与第二积液袋8固定连接,下引流管801与第二积液袋8贯通连接。

在图1中:夹紧上引流管9外侧的位于吸引管3上方的限流夹11,打开位于吸引管3下方的限流夹11,同时打开第二限流器10,利用拉动推杆2,使得活塞头201在注射器管1的内部滑动,从而对第二积液袋8的内部的气体进行吸引,使得第二积液袋8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再关上第二限流器10,依次打开位于吸引管3下方的限流夹11以及位于吸引管3上方的限流夹11,从而完成一次积液吸取。

在图2、3中:利用推动推杆2将内部的空气从侧排液管4中排到第一积液袋6的内部,然后从排气管7中排出,从而在负压的吸引下使得胸腔内部的积液向第二积液袋8的内部吸取,因此在每次吸取积液后不用频繁的拆卸注射器管1,同时在每次吸引完成后,再依次重复上述步骤,在第二积液袋8的内部的积液吸取到最大刻度后,将限流夹11关闭,然后直接利用注射器管1和上引流管9将胸腔的内部的积液进行吸引,在注射器管1的内部积液吸满后,关上第二限流器10,推动推杆2将积液排入第一积液袋6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通过将上引流管9的一端放入胸腔内,向利用夹紧上引流管9外侧的位于吸引管3上方的限流夹11,打开位于吸引管3下方的限流夹11,同时打开第二限流器10,利用拉动推杆2,使得活塞头201在注射器管1的内部滑动,从而对第二积液袋8的内部的气体进行吸引,使得第二积液袋8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再关上第二限流器10,依次打开位于吸引管3下方的限流夹11以及位于吸引管3上方的限流夹11,在被吸入到注射器管1内部的空气在关上第二限流器10后,打开第一限流器5对侧排液管4的限制作用,再推动推杆2将内部的空气从侧排液管4中排到第一积液袋6的内部,然后从排气管7中排出,从而在负压的吸引下使得胸腔内部的积液向第二积液袋8的内部吸取,因此在每次吸取积液后不用频繁的拆卸注射器管1,同时在每次吸引完成后,再依次重复上述步骤,在第二积液袋8的内部的积液吸取到最大刻度后,将限流夹11关闭,然后直接利用注射器管1和上引流管9将胸腔的内部的积液进行吸引,在注射器管1的内部积液吸满后,关上第二限流器10,推动推杆2将积液排入第一积液袋6的内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