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1571发布日期:2021-02-23 16:5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是一种高位尿流改道的方法,既可以作为临时手段处理肾积脓、肾积水、或经皮肾碎石取石术的工作通道,也可以作为永久手段处理无法根治时的输尿管阻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压迫、病人无法耐受整形手术等)。
[0003]
现行的经皮肾穿刺造瘘手术方法如下:b超定位下将肾穿刺针经皮肤穿刺至肾小盏,拔出肾穿刺针内芯,从肾穿刺针针管穿入导丝至肾盂后拔出肾穿刺针针管,再沿导丝从小号到大号逐级插入扩张器进行扩张,完成扩张后拔出扩张器,然后沿导丝导入单“j”管至肾盂。
[0004]
在临床实践中:现在通常使用单“j”管作为造瘘管,单“j”管因质地、结构等原因,存在诸多缺陷:(1)单“j”管的固定靠缝线缝扎在皮肤之上,随时间延长,缝线易脱落,会造成单“j”管脱落,脱落后需再次行穿刺造瘘术,增加患者的躯体痛苦和经济负担;(2)单“j”管的固定除了靠缝扎在皮肤之上还需要胶布与一定面积的皮肤黏贴,长时间的黏贴,皮肤易出现红肿、瘙痒,且当胶布松弛时,单“j”管容易脱落,护理也相当繁琐;(3)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中,如穿到肾脏血管后,术后容易造成出血情况,使用单“j”管对肾组织没有压迫止血作用;(4)单“j”管质地较硬,长期佩戴时管体卡压皮肤,增加患者痛苦;(5)一般使用f12单“j”管,口径较小,容易造成尿液引流不畅;(6)单“j”管套装为一次性耗材,成本远高于双腔导尿管。
[0005]
目前使用较多的导尿管包括双腔导尿管,该双腔导尿管一端为头端,双腔导尿管靠近头端侧设有水囊,另一端为尾端和水囊注水口,可通过水囊注水口向水囊注入水量使水囊膨胀固定在患者体内,双腔导尿管作为肾造瘘管的优点如下:(1)双腔导尿管依靠水囊固定在患者体内,可避免导尿管脱出;(2)不需要缝线、胶布黏贴等外固定,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易于护理;(3)术后可通过体外牵拉导尿管对出血组织进行压迫,起到止血作用;(4)双腔导尿管质地较软,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5)可根据需要选用外径较大的穿刺造瘘器进行穿刺,而使用较大口径的双腔导尿管,使引流通畅;(6)双腔导尿管费用低廉,较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双腔导尿管可弥补单“j”管存在的上述缺陷。但是,由于双腔导尿管管质较软,若按现行方法沿导丝进行导入,双腔导尿管易发生盘曲,无法推入肾盂,故在本领域的现行治疗中无法使用双腔导尿管对患者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其适用于中、重度肾积水和轻度肾积水,便于操作,可将双腔导尿管准确导入肾盂,该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包括适用于中、重度肾积水的可导入双腔导
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和适用于轻度肾积水的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
[0007]
(1)适用于中、重度肾积水的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所述穿刺造瘘装置包括造瘘器和导引钢丝,其中:
[0009]
所述造瘘器包括:
[0010]
外鞘管,所述外鞘管包括外鞘管第一端和外鞘管第二端,所述外鞘管侧壁设有一沿所述外鞘管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外鞘管侧壁的导槽;
[0011]
穿刺内芯,所述穿刺内芯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杆和针尖,所述针杆包括针杆第一端和针杆第二端,所述针杆外表面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导流槽,所述针尖设于所述针杆第一端,所述针尖为三棱锥结构,所述针尖包括针尖刃口和三个相同的侧刃口,所述三棱锥结构的顶部设有所述针尖刃口,所述三棱锥结构的三侧棱均设有一所述侧刃口;
[0012]
所述导引钢丝长度大于双腔导尿管长度,所述导引钢丝直径小于双腔导尿管内径;
[0013]
所述针杆长度不小于所述外鞘管长度,所述针杆外径与所述外鞘管内径相适应且所述针杆能够滑动安装于所述外鞘管中,所述针体安装于所述外鞘管中时,所述穿刺内芯的针尖位于外鞘管第一端外侧,所述针体从所述外鞘管拔出后,所述导引钢丝一端能由双腔导尿管尾端内置于双腔导尿管中,使双腔导尿管能从外鞘管第二端插入外鞘管中并导入至肾盂中。
[0014]
(2)适用于轻度肾积水的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
[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所述造瘘装置包括扩张器,所述造瘘装置还包括造瘘器和导引钢丝,所述造瘘器包括:
[0016]
外鞘管,所述外鞘管包括外鞘管第一端和外鞘管第二端,所述外鞘管侧壁设有一沿所述外鞘管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外鞘管侧壁的导槽;
[0017]
穿刺内芯,所述穿刺内芯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杆和针尖,所述针杆包括针杆第一端和针杆第二端,所述穿刺内芯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其中间位置的导丝孔,所述针尖设于所述针杆第一端,所述针杆外表面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导流槽;
[0018]
所述针杆长度不小于所述外鞘管长度,所述针杆外径与所述外鞘管内径相适应且所述针杆能够滑动安装于所述外鞘管中,所述针体安装于所述外鞘管中时,所述穿刺内芯的针尖位于外鞘管第一端外侧,所述针体从所述外鞘管拔出后,所述导引钢丝能内置于所述双腔导尿管中,使双腔导尿管能从外鞘管第二端插入外鞘管中并导入至肾盂中。
[0019]
进一步,所述针尖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圆锥体顶部为所述导丝孔一端。
[0020]
进一步,所述针杆包括连接段和导流段,所述连接段设于针杆第一端侧,所述导流段设于针杆第二端侧,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导流段一端,所述导流槽设于所述导流段外表面。
[0021]
进一步,所述外鞘管第二端外壁设有沿所述外鞘管外圆周方向的凸环,所述凸环上设有与所述导槽对应的缺口;
[0022]
所述导流段上对应所述缺口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缺口相匹配,所述凸块与所述导流槽设于所述导流段同侧且所述凸块的对称面与所述导流槽的对称面共面,所
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导流段上所述连接段端与所述凸块之间;
[0023]
所述针杆安装于所述外鞘管中时,所述缺口与所述凸环围合成完整圆环结构。
[0024]
进一步,所述导槽所对的圆心角a不小于90度且不大于150度;所述导流槽所对的圆心角b为60度。
[0025]
进一步,所述穿刺内芯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针杆第二端。
[0026]
进一步,所述外鞘管上所述导槽侧方和所述穿刺内芯上所述导流槽侧方均设有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刻度线。
[0027]
进一步,所述外鞘管第一端端面圆弧过渡,所述导槽与所述外鞘管内壁、外壁之间连接均为圆弧过渡。
[0028]
综上所述,对于肾中、重度积水患者和肾轻度积水患者,可使用具有不同结构穿刺内芯的造瘘器。对于肾中、重度积水患者,因其积水程度大,肾盏扩张明显,肾小盏穹隆顶部清楚,可使用一步法直接使用造瘘器经由无血管区肾小盏穹隆顶部垂直穿刺入肾小盏。穿刺内芯的针尖包括针尖刃口和三个侧刃口,针尖刃口使造瘘器可直接穿刺入皮肤、皮下、肌肉和肾组织,三个侧刃口可直接刺破组织,便于造瘘器直接穿刺入肾盏。对于肾轻度积水患者,因其积水程度轻,肾盏扩张不明显,为达到精准穿刺,可先使用肾穿刺针穿刺入肾小盏后置入导丝,沿导丝经由小到大的扩张器逐级扩张,以降低出血风险,穿刺内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其中的导丝孔,使造瘘器可沿着导丝向肾盂推进;针尖为侧壁外表面光滑、无侧棱的圆锥体结构,可避免针尖在推入肾盂过程中损伤组织。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中、重度肾积水和轻度肾积水患者的治疗,简化了操作工具和操作步骤,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0029]
本实用新型中,双腔导尿管可从外鞘管第二端插入外鞘管内部,双腔导尿管可沿外鞘管内壁推入肾盂;外鞘管设有导槽,双腔导尿管导入肾盂、向水囊注水后需取出外鞘管时,因导槽宽度不小于双腔导尿管的直径,可将外鞘管经导槽与内置导引钢丝的双腔导尿管分离,顺利将外鞘管从皮下组织中拔出;针杆长度不小于外鞘管长度,使穿刺内芯穿装于外鞘管内时,穿刺内芯的针尖可伸出外鞘管;针杆外径与所述外鞘管内径相适应,使针杆与外鞘管第一端端面形成封闭面,避免针杆和第一段之间形成缝隙对组织带来损伤;针杆外表面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导流槽,当针尖进入扩张积水的肾盂后,尿液会自肾盂从导流槽涌出,便于准确观测穿刺深度;穿刺内芯凸块可与外鞘管所述缺口相匹配,可控制针杆的导流槽始终正对于外鞘管的导槽,便于观察尿液涌出情况,以控制穿刺深度。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造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穿刺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穿刺内芯针杆的断面图;
[003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造瘘器穿刺至肾盂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是图4中从造瘘器拔出穿刺内芯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6是将双腔导尿管沿图5中的外鞘管内壁插入肾盂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是图6中拔出外鞘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造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穿刺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穿刺内芯针杆的断面图;
[0040]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鞘管第一端侧的断面图;
[0042]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引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使用扩张器进行扩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6是图15中造瘘器插至肾盂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7是图16中从造瘘器拔出穿刺内芯和导丝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8是将双腔导尿管沿图17中的外鞘管内壁插入肾盂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9是图18中拔出外鞘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其中:1、造瘘器;2、外鞘管;21、外鞘管第一端;22、外鞘管第二端;23、导槽;24、凸环;25、缺口;26、防滑纹;27、刻度线;3、穿刺内芯;31、针体;32、针杆;33、针尖;34、针杆第一端;35、针杆第二端;36、导流槽;37、针尖刃口;38、侧刃口;39、导丝孔;310、连接段;311、导流段;312、凸块;313、手柄;4、导引钢丝;5、扩张器;6、肾盂;7、双腔导尿管;71、头端;72、水囊;73、尾端;74、水囊注水口;75、定位标记;8、导丝;
[0050]
图中,a为导槽所对的圆心角,b为导流槽所对的圆心角,h为导流槽深度,r为针杆半径,c为扩张器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适用于中、重度肾积水和轻度肾积水,便于操作,可将双腔导尿管准确导入肾盂。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52]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11、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所述穿刺造瘘装置包括造瘘器1和导引钢丝4,所述造瘘器1包括外鞘管2和穿刺内芯3。
[0053]
如图11所示,所述外鞘管2包括外鞘管第一端21和外鞘管第二端22,双腔导尿管7可从外鞘管第二端22插入外鞘管2内部,双腔导尿管7可沿外鞘管2内腔导入肾盂6;所述外鞘管2侧壁设有一沿所述外鞘管2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外鞘管2侧壁的导槽23,双腔导尿管7导入肾盂6、向水囊注水后需取出外鞘管2时,由于导槽23宽度不小于双腔导尿管7直径,可将外鞘管经导槽与内置导引钢丝的双腔导尿管7分离,顺利将外鞘管从皮下组织中拔出。
[0054]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穿刺内芯3包括针体31,所述针体31包括针杆32和针尖33,所述针杆32包括针杆第一端34和针杆第二端35,所述针杆32外表面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导流槽36,导流槽36可将肾盂6与皮肤外部连通,当针尖33进入扩张积水的肾盂6后,尿液会由肾盂6从导流槽36涌出,提示手术者造瘘器已插入肾盂6,便于精准观测穿刺深度。其中,导流槽36长度不大于外鞘管2长度。所述针尖33设于所述针杆第一端34,所述针尖33为三棱锥结构,所述针尖33包括针尖刃口37和三个相同的侧刃口38,所述三棱锥结构的顶部设有所述针尖刃口37,所述三棱锥结构的三侧棱均设有一所述侧刃口38,所述三棱锥结构的三侧面与所述针杆连接段310之间连接为圆弧过渡,该三侧面与针杆32之间连接光滑、无侧棱,避
免针尖33和针杆32在推入肾盂6过程中损伤组织。
[0055]
进一步,所述外鞘管2和穿刺内芯3均可采用不锈钢或钛钢制造,便于高温消毒,使本实用新型可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可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
[0056]
如图13所示,导引钢丝4为市面上通常使用的辅助器械,所述导引钢丝长度大于双腔导尿管长度,所述导引钢丝直径小于双腔导尿管内径,导引钢丝内置于双腔导尿管中时,可增加双腔导尿管7的刚性,克服陷入外鞘管导槽中的软组织对双腔导尿管前推时的阻力,使双腔导尿管7能够顺利导入至肾盂。同时,导引钢丝4近端可夹持固定双腔导尿管尾端73,防止导引钢丝4相对双腔导尿管发生移动和转动。
[0057]
所述针杆32长度不小于所述外鞘管2长度,使穿刺内芯3穿装于外鞘管2内时,穿刺内芯3的针尖33可伸出外鞘管2,使造瘘器可通过针尖33引导插入肾盂6,优选的,针杆32长度等于外鞘管2长度。所述针杆32外径与所述外鞘管2内径相适应且所述针杆32能够滑动安装于所述外鞘管2中,使针杆32与外鞘管第一端21端面形成封闭面,避免针杆32和第一段之间形成缝隙对组织带来损伤,便于造瘘器顺利插入肾盂6。所述针体31安装于所述外鞘管2中时,所述穿刺内芯3的针尖33位于外鞘管第一端21外侧,所述针体31从所述外鞘管2拔出后,所述导引钢丝4一端能由双腔导尿管尾端内置于双腔导尿管7中,所述导引钢丝4可将双腔导尿管头端71从所述外鞘管第二端22插入所述外鞘管2中并将双腔导尿管头端71导入肾盂6。
[0058]
本实施例中,针尖33包括针尖刃口37和三个侧刃口38,针尖刃口37可直接穿刺入皮肤、皮下、肌肉和肾组织,三个侧刃口38可直接刺破组织,便于造瘘器1直接穿刺入肾盂6。本实施例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可直接使用造瘘器进行穿刺,相比于使用目前的单“j”管的穿刺安插过程,本实用新型可一次穿刺到位,简化了操作工具和操作步骤。
[0059]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所述针杆32包括连接段310和导流段311,所述连接段310设于针杆第一端34侧,确保尿液流入导流槽36前针尖33已穿刺入肾盂6足够深度,便于双腔导尿管7的准确导入,所述导流段311设于针杆第二端35侧,所述连接段310一端连接所述导流段311一端,所述导流槽36设于所述导流段311外表面。优选的,连接段310长度约为0.3cm。
[0060]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外鞘管第二端22外壁设有沿所述外鞘管2外圆周方向的凸环24,便于通过凸环24握持外鞘管2,控制外鞘管2位置。所述凸环24上设有与所述导槽23对应的缺口25;所述导流段311上对应所述缺口25位置设有凸块312,所述凸块312与所述缺口25相匹配,实现了针杆32在外鞘管2中位置的相对固定,所述凸块312与所述导流槽36设于所述导流段311同侧且所述凸块312的对称面与所述导流槽36的对称面共面,所述导流槽36位于所述导流段311上所述连接段310端与所述凸块312之间,使针杆的导流槽始终正对于外鞘管的导槽,便于观察尿液涌出,控制穿刺深度。所述针杆32安装于所述外鞘管2中时,所述缺口25与所述凸环24围合成完整圆环结构,便于手术者通过圆环结构直观判断针杆32的安装位置。进一步,所述凸环24和凸块312外表面设有防滑纹26,可防止握持凸环24和凸块312时发生打滑。
[0061]
进一步,如图6、图7、图18、图19所示,在所述双腔导尿管7外壁设定定位标记75,所述定位标记75与双腔导尿管水囊近端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外鞘管2长度,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定位标记与外鞘管的相对位置来控制双腔导尿管7进入肾盂的深度,防止双腔导尿管水囊
72进入输尿管,避免水囊注水时扩张输尿管,对患者输尿管造成损伤。
[0062]
本实施例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可适用肾中、重度积水的患者,对于肾中、重度积水的患者,因其积水程度大,肾盏扩张明显,肾盏穹隆顶部清楚,可使用一步法直接使用造瘘器1经由无血管区肾穹隆顶穿刺入肾小盏。使用本实施例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时,若肾穿刺造瘘需导入f12双腔导尿管7,需采用一步到位法,包括在b超定位下的以下操作过程:如图4所示,根据肾穿刺中宁浅勿深的穿刺原则,穿刺时应宁浅勿深,以防伤及肾组织,使用外鞘管2外径与f14扩张器5外径相当的f14造瘘器穿刺至肾小盏,尿液从导槽23自导流槽36涌出时提示针尖33已穿刺至肾盂6,如图5所示,拔出穿刺内芯3后,可再沿穿刺方向将外鞘管适度地推入肾盂;如图6所示,再将导引钢丝4由双腔导尿管尾端73内置于双腔导尿管7中,将置入导引钢丝4的双腔导尿管头端71从外鞘管第二端22插入外鞘管2中,使双腔导尿管头端71沿着外鞘管2内腔导入肾小盏,通过控制定位标记与外鞘管的相对位置,使双腔导尿管头端导入肾盂的合适深度,通过双腔导尿管7的水囊注水口74对水囊72注入水量使水囊72膨胀,使双腔导尿管7头端71固定在肾盂6处;然后,如图7所示,将外鞘管2经导槽23与内置导引钢丝的双腔导尿管7分离,可顺利将外鞘管从皮下组织中拔出,最后将导引钢丝从双腔导尿管中拔出,即完成双腔导尿管7在患者体内的准确导入。
[0063]
实施例二:如图8、图9、图11、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所述造瘘装置包括扩张器5,所述造瘘装置还包括造瘘器1和导引钢丝4,所述造瘘器1包括外鞘管2和穿刺内芯3。
[0064]
如图14所示,扩张器5的中心位置具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其中的导丝通道,所述扩张器5为市面上通常使用的扩张器,可通过扩张器5将患者的穿刺孔扩张至需要的孔径大小,以便于后续造瘘器1的插入,扩张器5直径为c,优选的,扩张器5可采用的直径型号包括f8、f10、f12、f14、f16、f18。
[0065]
如图11所示,所述外鞘管2包括外鞘管第一端21和外鞘管第二端22,所述外鞘管2侧壁设有一沿所述外鞘管2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外鞘管2侧壁的导槽23。
[0066]
如图9所示,所述穿刺内芯3包括针体31,所述针体31包括针杆32和针尖33,所述针杆32包括针杆第一端34和针杆第二端35,所述穿刺内芯3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其中间位置的导丝孔39,所述针尖33设于所述针杆第一端34,所述针杆32外表面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导流槽36。
[0067]
所述针杆32长度不小于所述外鞘管2长度,所述针杆32外径与所述外鞘管2内径相适应且所述针杆32能够滑动安装于所述外鞘管2中,所述针体31安装于所述外鞘管2中时,所述穿刺内芯3的针尖33位于外鞘管第一端21外侧,所述针体31从所述外鞘管2拔出后,所述导引钢丝4能内置于所述双腔导尿管7中,所述导引钢丝4将双腔导尿管头端71从所述外鞘管第二端22插入所述外鞘管2中并将双腔导尿管头端71推入肾盂6。
[0068]
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穿刺内芯3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其中间位置的导丝孔39,导丝孔39与导丝8外径相匹配,导丝孔39便于穿入导丝8,使造瘘器可沿着导丝8向肾盂6推进。
[0069]
进一步,如图8、图9所示,所述针尖33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圆锥体顶部为所述导丝孔39一端,所述圆锥体侧壁与所述针杆32之间连接为圆弧过渡,圆锥体结构的侧壁外表面及圆锥体侧壁与针杆32之间连接光滑、无侧棱,避免针尖33和针杆32在推入肾盂6过程中损
伤组织。
[0070]
本实施例其余技术措施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0071]
本实施例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可适用于肾轻度积水患者,对于轻度肾积水患者,因其积水程度轻,肾盏扩张不明显,为达到精准穿刺,需由肾穿刺针穿刺入肾盂6后置入导丝8,沿导丝8经由小到大的扩张器5逐级扩张,以降低出血风险。使用本实施例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时,若肾穿刺造瘘需导入f12双腔导尿管7,需采用逐级扩张法,包括在b超定位下的以下操作过程:
[0072]
先使用常规方法,如图15所示,将肾穿刺针经皮肾穿刺至肾盂6后,拔出肾穿刺针内芯,再从肾穿刺针针管穿入导丝8至肾盂6后,拔出肾穿刺针针管,然后,依次使用f8、f10、f12、f14扩张器5沿导丝8进行逐级扩张;
[0073]
如图16所示,完成扩张后,保留导丝8一端在肾盂6,拔除f14扩张器5,再根据肾穿刺中宁浅勿深的穿刺原则,使用外鞘管2外径与f14扩张器5外径相当的f14造瘘器沿导丝8插入肾盂6,尿液涌入导流槽36时提示针尖33已穿刺至肾盂6,然后,如图17所示,拔出穿刺内芯3和导丝8后,可再沿穿刺方向将外鞘管适度地推入肾盂;
[0074]
如图18所示,再将导引钢丝4由双腔导尿管尾端73内置于双腔导尿管7中,将置入导引钢丝4的双腔导尿管头端71从外鞘管第二端22插入外鞘管2中,使双腔导尿管头端71沿着外鞘管2内腔导入肾盂6,通过控制定位标记与外鞘管的相对位置,使双腔导尿管头端71导入肾盂的合适深度,可通过双腔导尿管7的水囊注水口74对水囊72注入水量使水囊72膨胀,使双腔导尿管7头端71固定在肾盂6处;
[0075]
最后,如图19所示,由于导槽23宽度不小于双腔导尿管7直径,可将外鞘管经导槽与内置导引钢丝的双腔导尿管分离,顺利将外鞘管从皮下组织中拔出,再将导引钢丝从双腔导尿管中拔出,即完成双腔导尿管7在患者体内的准确导入。
[0076]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10、图12所示,所述导槽23所对的圆心角a不小于90度且不大于150度;所述导流槽36所对的圆心角b为60度。导流槽36所对圆心角b小于导槽23所对圆心角a,尿液可从肾盂6沿与导槽23连通的导流槽36流出,便于手术者观察针尖33是否穿刺到位。,同时,导流槽36侧壁可对肾组织增加压迫,减少肾组织出血。
[0077]
进一步,如图3、图10所示,导流槽36深度h为所述针杆32半径r的1/2,导流槽36具有足够的均匀的深度,使尿液可由肾盂6沿导流槽36顺畅的流出。
[0078]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8、图9所示,所述穿刺内芯3还包括手柄313,所述手柄313连接所述针杆第二端35,便于通过手柄313控制穿刺内芯3的位置。
[0079]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图1、图2、图8、图9、图11所示,所述外鞘管好外鞘管导槽23一侧或两侧和所述穿刺内芯上穿刺内芯导流槽36一侧或两侧均设有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刻度线27,便于直观判断外鞘管23和穿刺内芯36的插入深度。其中,穿刺内芯导流槽侧方刻度线27起始位置的零刻度线27可位于针尖刃口,凸块与凸环相匹配时外鞘管导槽侧方的刻度线27平齐于穿刺内芯导流槽侧方刻度线27。优选的,穿刺内芯导流槽侧方刻度线27长度可为16cm。
[0080]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鞘管第一端21端面圆弧过渡,所述导槽23与所述外鞘管2内壁、外壁之间连接均为圆弧过渡,使外鞘管2外表面光滑、无侧棱,避免外鞘管2使用过程中使患者割伤出血,减小对患者的损伤。
[00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