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9077发布日期:2021-05-04 10:1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针灸机构是传统针灸理论、机械设计与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的成果。智能针灸机构根据专家或“专家”系统给出的针灸方案,会对患者的穴位定位,并进行针灸治疗。当前现有的智能针灸机针灸执行前端多采用机构来实现针灸动作,这样使得整个机构结构变得复杂化,同时也会增加控制系统,传感系统等的设计难度,增加了成本,且到目前为止,由于关键技术的限制,通常一台智能针灸机构的成本都是十分高昂的。目前虽然国内外研究着在穴位自动定位的问题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不能确保穴位的定位的准确度;针灸治疗通常需要将针刺进患者的皮肤刺激穴位,以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由于环境、机构系统的复杂性,并不能够保证机构在针灸时的安全问题。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针灸机构的机械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时定位困难且用针灸针刺入皮肤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针灸机构机械结构复杂、定位困难且有安全隐患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包括缸体、上端盖、下端盖、活塞杆、活塞、复位弹簧、支撑结构和振动马达,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开有通孔,上端盖的一端与大气相通,上端盖的另一端与缸体内部相通,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下端盖,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紧挨活塞,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紧挨下端盖,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缸体的下部,所述振动马达安装在缸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环向固定在缸体的下部,所述加热电阻丝安装在第一支撑体之间第二支撑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为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安装有第一调整片和第二调整片,所述第一调整片安装在第一支撑体上,所述第二调整片安装在第二支撑体上,所述加热电阻丝安装在第一调整片和第二调整片之间,所述第一调整片、第二调整片和加热电阻丝组成的结构安装在缸体与下端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整片和第二调整片为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马达通过振动马达固定架连接在缸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盖与缸体之间安装有上端盖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密封圈,所述活塞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活塞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由缸体、上端盖、下端盖、活塞杆、活塞和复位弹簧组成的气缸执行机构,通过气压驱动气缸执行机构,利用活塞杆的杆头对患者需按压的穴位进行轻柔地按压,通过复位弹簧实现活塞杆的返程,进而实现了活塞杆的杆头对患者穴位的反复按压,取代了传统针灸结构需刺穿皮肤才能实施针灸的手段,提高了针灸机构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支撑结构,可通过支撑结构将其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使本针灸机构更加精准地对患者穴位实施针灸,实现了定位功能。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振动马达,可实现方便快捷地对患者穴位加以微振动。本实用新型的气缸执行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生产适应能力,可实现高效快速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基础,适用与各类所需人群。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含有加热电阻丝,且加热电阻丝与皮肤之间的结构为导热材料,支撑机构组成了加热部件,其紧贴于患者穴位处的皮肤,并通过给加热电阻丝通电,实现对穴位热疗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安装有第一调整片和第二调整片,加热电阻丝安装在第一调整片和第二调整片之间,第一调整片、第二调整片和加热电阻丝组成的结构安装在缸体与下端盖之间。可通过调节此结构在支撑体间的位置来微调气缸的位置,进而实现穴位定位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端盖密封圈、有第一活塞密封圈和第二活塞密封圈密封结构,可增强气缸执行机构的密封性,进而保证气缸执行机构的稳定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上端盖;3、下端盖;4、活塞杆;5、活塞;6、复位弹簧;7、支撑结构;8、振动马达;9第一支撑体;10、第二支撑体;11、加热电阻丝;12、第一调整片;13、第二调整片;14、振动马达固定架;15、上端盖密封圈;16、第一活塞密封圈;17、第二活塞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包括缸体1、上端盖2、下端盖3、活塞杆4、活塞5、复位弹簧6、支撑结构7和振动马达8,所述缸体1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2和下端盖3,所述上端盖2与缸体1之间安装有上端盖密封圈15,所述上端盖2上开有通孔,上端盖2的一端与大气相通,上端盖2的另一端与缸体1内部相通,缸体1内部设置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一端与活塞5固定连接,活塞杆4的另一端穿过下端盖3,所述活塞杆4的外侧接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紧挨活塞5,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紧挨下端盖3,形成了气缸执行机构。活塞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密封圈16,所述活塞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活塞密封圈17,提高了气缸执行机构的密封性。第一调整片12和第二调整片13安装在缸体1与下端盖3的缝隙之间,加热电阻丝11安装在第一调整片12和第二调整片13之间,第一调整片12向外的一面安装有第一支撑体9,第二调整片13向外的一面安装有第二支撑体10,即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环向固定在缸体1的下部。所述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为圆形,所述第一调整片12和第二调整片13为圆形。

振动马达8通过振动马达固定架14连接在缸体1上。

使用时,通过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将本实用新型所述针灸机构固定在衣服的相应上,患者将衣服穿在在身上,再通过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之间的第一调整片12和第二调整片13微调气缸缸体1的位置,将活塞杆4的杆头对准患者待针灸的部位,实现了定位功能。通过气压驱动气缸执行机构,推动活塞5向下运动,使活塞杆4向下运动,实现对穴位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作用,实现活塞杆4的返程,使活塞杆4向上运动,实现了活塞杆4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了对穴位的反复按压。振动马达8安装在缸体1上,开启振动马达8,可实现方便快捷地对患者穴位加以微振动。利用活塞杆的杆头对患者需按压的穴位进行轻柔地按压,通过复位弹簧实现活塞杆的返程,第一调整片12和第二调整片13之间安装有加热电阻丝11,加热电阻丝11与皮肤之间的结构第二支撑体10和第二调整片13为导热材料,支撑机构组成了加热部件,其紧贴于患者穴位处的皮肤,并通过给加热电阻丝通电,实现对穴位热疗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考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包括缸体1、上端盖2、下端盖3、活塞杆4、活塞5、复位弹簧6、支撑结构7和振动马达8,所述缸体1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2和下端盖3,所述上端盖2与缸体1之间安装有上端盖密封圈15,所述上端盖2上开有通孔,上端盖2的一端与大气相通,上端盖2的另一端与缸体1内部相通,缸体1内部设置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一端与活塞5固定连接,活塞杆4的另一端穿过下端盖3,所述活塞杆4的外侧接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紧挨活塞5,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紧挨下端盖3,形成了气缸执行机构。活塞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密封圈16,所述活塞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活塞密封圈17,提高了气缸执行机构的密封性。支撑结构7包括第一支撑体9、第二支撑体10和加热电阻丝11,所述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环向固定在缸体1的下部,所述加热电阻丝11安装在第一支撑体9之间第二支撑体10。所述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为圆形。第二支撑体10为环形吸盘。振动马达8通过振动马达固定架14连接在缸体1上。

使用时,将活塞杆4的杆头对准患者待针灸的部位,通过第二支撑体10的环形吸盘将本实用新型所述针灸结构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实现了定位功能。通过气压驱动气缸执行机构,推动活塞5向下运动,使活塞杆4向下运动,实现对穴位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作用,实现活塞杆4的返程,使活塞杆4向上运动,实现了活塞杆4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了对穴位的反复按压。振动马达8安装在缸体1上,开启振动马达8,可实现方便快捷地对患者穴位加以微振动。利用活塞杆的杆头对患者需按压的穴位进行轻柔地按压,通过复位弹簧实现活塞杆的返程,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之间安装有加热电阻丝11,加热电阻丝11与皮肤之间的第二支撑体10为导热材料,支撑机构组成了加热部件,其紧贴于患者穴位处的皮肤,并通过给加热电阻丝通电,实现对穴位热疗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考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缸执行机构的新型针灸机构,包括缸体1、上端盖2、下端盖3、活塞杆4、活塞5、复位弹簧6、支撑结构7和振动马达8,所述缸体1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端盖2和下端盖3,所述上端盖2与缸体1之间安装有上端盖密封圈15,所述上端盖2上开有通孔,上端盖2的一端与大气相通,上端盖2的另一端与缸体1内部相通,缸体1内部设置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一端与活塞5固定连接,活塞杆4的另一端穿过下端盖3,所述活塞杆4的外侧接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紧挨活塞5,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紧挨下端盖3,形成了气缸执行机构。活塞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密封圈16,所述活塞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活塞密封圈17,提高了气缸执行机构的密封性。支撑结构7包括第一支撑体9、第二支撑体10和加热电阻丝11,所述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环向固定在缸体1的下部,所述加热电阻丝11安装在第一支撑体9之间第二支撑体10。所述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为圆形。第二支撑体10为金属片。振动马达8通过振动马达固定架14连接在缸体1上。

使用时,将活塞杆4的杆头对准患者待针灸的部位,通过手持上端盖2将本实用新型所述针灸结构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实现了定位功能。通过气压驱动气缸执行机构,推动活塞5向下运动,使活塞杆4向下运动,实现对穴位的按压,通过复位弹簧作用,实现活塞杆4的返程,使活塞杆4向上运动,实现了活塞杆4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了对穴位的反复按压。振动马达8安装在缸体1上,开启振动马达8,可实现方便快捷地对患者穴位加以微振动。利用活塞杆的杆头对患者需按压的穴位进行轻柔地按压,通过复位弹簧实现活塞杆的返程,第一支撑体9和第二支撑体10之间安装有加热电阻丝11,加热电阻丝11与皮肤之间的第二支撑体10为导热材料,支撑机构组成了加热部件,其紧贴于患者穴位处的皮肤,并通过给加热电阻丝通电,实现对穴位热疗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