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5966发布日期:2021-06-22 15: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领域,涉及眼部疤痕治疗装置,尤其涉及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烧伤患者在后期治疗祛疤期间会穿弹力衣或弹力套来预防和控制身体或头部疤痕组织的过度增生,弹力套为便于患者吃饭、沟通且可视,弹力套在眼睛、嘴巴等部位留有开口,其中开于眼睛处的开口会导致眼眶周边不受弹力套作用或弹力套作用小,治疗效果不明显,在治疗期间因眼眶周边无作用力,前额及眼皮间疤痕组织增生,导致眼睛的上下眼睑无法闭合。

因此,现需一种能作用于眼眶周边且控制前额及眼皮间疤痕组织增生的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作用于眼眶周边且控制前额及眼皮间疤痕组织增生的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软体材质的罩体和设于罩体两侧的绑带,所述罩体由设有的包边围合组成,包边围合留有窗口,包边的外环边相对内环边向外延伸,罩体覆于眼眶周边,绑带绕至后脑固定罩体穿戴。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包边留有的窗口包括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第一窗口由包边的内环边围合形成,第二窗口由包边的外环边围合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窗口面积大于第一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间的包边与第二窗口间呈锐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包边包括前额抵止部、太阳穴抵止部和面颊抵止部,所述太阳穴抵止部和面颊抵止部各设有两处,且两面颊抵止部间设有鼻梁架设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额抵止部与两面颊抵止部上下设置,两太阳穴抵止部设于前额抵止部及两面颊抵止部的左右两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端部设于罩体两侧太阳穴抵止部的外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的软体材质包括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包括弹性带。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设有两根,且分别设于罩体的左右两侧,两根绑带间设有日字扣或目字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取用罩体覆于眼眶周边,且罩体两侧设有绑带固定,穿戴简单;绑带调节罩体覆于眼眶周边作用力大小,控制前额及眼皮间疤痕组织增生;罩体取用软体的硅胶材质,罩体包边贴于眼眶周边服帖,作用均匀。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穿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体,11、包边,111、内环边,112、外环边,113、前额抵止部,114、太阳穴抵止部,115、面颊抵止部,116、鼻梁架设部,12、第一窗口,13、第二窗口;2、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烧伤患者在后期治疗祛疤期间会穿弹力衣或弹力套来预防和控制身体或头部疤痕组织的过度增生,弹力套为便于患者吃饭、沟通且可视,弹力套在眼睛、嘴巴等部位留有开口,其中开于眼睛处的开口会导致眼眶周边不受弹力套作用或弹力套作用小,治疗效果不明显,在治疗期间因眼眶周边无作用力,前额及眼皮间疤痕组织增生,导致眼睛的上下眼睑无法闭合。

本实施例主要对能作用于眼眶周边且控制前额及眼皮间疤痕组织增生的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如图1-3所示,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软体材质的罩体1和端部连接在罩体1左右两侧的绑带2,罩体1覆于眼眶周边,绑带2绕至后脑固定罩体1穿戴。

优选的,绑带2设有一根,绑带2包括弹性带;或绑带2设有两根,两根绑带2的其中一端分别设于罩体1左右两侧连接,两根绑带2的另一端设有日字扣或目字扣连接,可调罩体1覆于眼眶周边的压力大小。

罩体1由设有的包边11围合组成,包边11围合留有第一窗口12和第二窗口13,且第一窗口12由包边11的内环边111围合形成,第二窗口13由包边11的外环边112围合形成,包边11的外环边112相对内环边111向外延伸,即包边11由形成第一窗口12内环边111处向外倾斜至外环线形成第二窗口13,第二窗口13面积大于第一窗口12,且第一窗口12与第二窗口13间的包边11与第二窗口13间呈锐角设置。

包边11包括前额抵止部113、太阳穴抵止部114和面颊抵止部115,所述太阳穴抵止部114和面颊抵止部115各设有两处,且两面颊抵止部115间设有鼻梁架设部116连接。

前额抵止部113与两面颊抵止部115上下设置,两太阳穴抵止部114设于前额抵止部113及两面颊抵止部115的左右两侧连接,绑带2端部设于罩体1两侧太阳穴抵止部114的外侧固定连接。

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佩戴时,罩体1的第二窗口13贴于患者脸部,患者眼睛能从第一窗口12处看到外部环境,鼻梁架设部116内侧架立在鼻梁上,且两面颊抵止部115的内侧贴于两面颊处,两太阳穴抵止部114内侧贴于两太阳穴处,前额抵止部113内侧贴于眉骨处或眉骨上方的前额上,绑带2与罩体1形成闭合结构,绑带2两端从罩体1的两太阳穴抵止部114外侧绕至后脑处固定穿戴,绑带2能调节罩体1覆于眼眶周边的压力大小。

因罩体1的第二窗口13至第一窗口12间相对人体脸部呈锐角设置,绑带2于罩体1两侧拉动罩体1相对人体脸部产生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罩体1的包边11对眼眶周边产生一个向外扩张的力,避免因前额及眼皮间疤痕组织增生导致眼睛的上下眼睑无法闭合。

优选的,为提高佩戴的舒适性,软体材质的罩体1包括硅胶材质,绑带2拉动罩体1时,罩体1包边11因具有柔性及弹性,罩体1包边11贴于眼眶周边服帖,作用均匀,提高控制疤痕组织增生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烧伤病人眼部疤痕压力治疗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