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

文档序号:25196081发布日期:2021-05-28 10: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病情,往往需要进行大量、多品类药品输液治疗,现有输液器往往是单插瓶针,更换药品需要频繁进行插拔,容易造成污染,同时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中国发明专利201810471052.5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输液器,包括单个输液器,开关,设置2-5个单个输液器,将2-5个单个输液器通过多用接头相互密封并联,并在每个单个输液器的下部分别设置一个开关,并在每个输液插头上分别设置一个防护帽,该发明可以输入多组药液,避免了污染,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但是该发明专利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未及时关闭输液器输液夹,导致空气进入输液管主管,输液器回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液器,解决了现有输液器药液输入完成后,未及时关闭,导致空气进入输液管、输液器回血的问题,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器,包括:

多个插瓶针;以及

多个输液管支管,其为管状,且与插瓶针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插瓶针固定一体连接;

多个排气管,其一一对应设置在输液管支管管壁上,且与输液管支管相连通;

多个输液夹,其一一对应套设在排气管下方的输液管支管上;

多个微型流量计,其一一对应设置在输液夹下方的输液管支管上,用于计量输液管支管的药液输入量;

输液管主管,其为管状,且设置在输液管支管下方,并与输液管支管相连通;

莫菲氏管,其为圆柱状,且设置在输液管主管上,并与输液管主管相连通;

流速调节器,其套设在莫菲氏管下方的输液管主管上;

总微型流量计,其设置在流速调节器下方的输液管主管上;

其中:流速调节器与总微型流量计配合,用于调节输液管主管的药液流速、流量;

注射管,其设置在莫菲氏管上端面一侧外壁上,且与莫菲氏管相连通;

外圆锥接头,其设置在输液管主管末端,且与输液管主管固定一体连接;

回血器,其设置在外圆锥接头下端;

静脉输液针,其设置在回血器末端;

限位管,其两端管径小于中间管径,且同轴设置在莫菲氏管中心,并与输液管主管相连通;

限位球,其为圆球,且设置在限位管中段,限位球直径小于限位管中间管径且大于限位管两端管径;

限位孔,其为圆孔,且均匀分布在限位管中间管段上,限位孔孔径小于限位球直径。

优选的是,微型流量计及总微型流量计为叶轮式微型流量计。

优选的是,输液管支管及输液管主管为聚氯乙烯材质。

优选的是,输液器还包括:

插瓶针帽,其同轴套设在插瓶针上,且与插瓶针插拔连接;

静脉输液针帽,其同轴套设在静脉输液针上,且与静脉输液针插拔连接。

优选的是,输液器还包括:

药液过滤器,其设置在外圆锥接头中。

优选的是,药液过滤器膜材为核孔滤膜,过滤精度为2μm-5μ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器,解决了现有输液器药液输入完成后,未及时关闭,导致空气进入输液管、输液器回血的问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静脉输液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药液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管及所述限位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瓶针;2.输液管支管;3.排气管;4.输液夹;5.药液过滤器;6.微型流量计;7.输液管主管;8.莫菲氏管;9.流速调节器10.总微型流量计;11.注射管;12.外圆锥接头;13.回血器;14.静脉输液针;15.插瓶针帽;16.静脉输液针帽;17.限位管;18.限位球;19.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包括多个插瓶针1;以及多个管状输液管支管2,且与插瓶针1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插瓶针1固定一体连接;多个排气管3一一对应设置在输液管支管2管壁上,且与输液管支管2相连通;多个输液夹4其一一对应套设在排气管3下方的输液管支管2上;多个微型流量计6一一对应设置在输液夹4下方的输液管支管2上,用于计量输液管支管2的药液输入量;管状输液管主管7设置在输液管支管2下方,并与输液管支管2相连通;圆柱状莫菲氏管8设置在输液管主管7上,并与输液管主管7相连通;流速调节器9套设在莫菲氏管8下方的输液管主管7上;总微型流量计10设置在流速调节器9下方的输液管主管7上;其中:流速调节器9与总微型流量计10配合,用于调节输液管主管7的药液流速、流量;注射管11设置在莫菲氏管8上端面一侧外壁上,且与莫菲氏管8相连通;外圆锥接头12设置在输液管主管7末端,且与输液管主管7固定一体连接;回血器13设置在外圆锥接头12下端;静脉输液针14设置在回血器13末端。限位管17两端管径小于中间管径,且同轴设置在莫菲氏管8中心,并与输液管主管7相连通;限位球18为圆球,且设置在限位管17中段,限位球18直径小于限位管17中间管径且大于限位管17两端管径;限位孔19为圆孔,且均匀分布在限位管17中间管段上,限位孔19孔径小于限位球18直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治疗方案要求,将装有不同药液的输液瓶挂到输液架上,分别插入插瓶针1,根据需要调整流速调节器9,输入药液,同时密切关注输液管支管2上的微型流量计6,精确控制药液输入量,达到输液量后,关闭对应的输液夹4,打开另一输液瓶下的输液夹4,调整流速调节器9,进行输液,同时密切关注输液管支管2上的微型流量计6,精确控制药液输入量,达到输液量后,关闭相对应的输液夹4,完成交替输液,实现交替输入药液,并精确控制药液输入量,治疗效果好;在输液瓶药液开始输液时,药液通过限位管17上的限位孔19进入莫菲氏管8中,由于浮力作用限位球18在限位管17中浮起,药液进入输液管主管7,进行输液,限位球18上升到限位管17上端窄管段时,限位球18堵住窄管段入口,药液暂停滴落,有助于对药液输入速度进行调节,当药液即将输入完成时,限位球18回落至限位管17下端窄管段,堵住窄管段出口,防止因药液输入完成,医护人员未及时察觉,导致空气进入输液管主管7及输液器回血的问题。

微型流量计6及总微型流量计10为叶轮式微型流量计,叶轮式微型流量计计量准确,体积小,输液管支管2及输液管主管7为聚氯乙烯材质,原材料价格便宜,耐用,输液器还包括插瓶针帽15,其同轴套设在插瓶针1上,且与插瓶针1插拔连接,不使用时,将插瓶针帽15扣在插瓶针1上,避免插瓶针1染菌。静脉输液针帽16同轴套设在静脉输液针14上,且与静脉输液针14插拔连接,保护静脉输液针14避免其被污染;输液器还包括药液过滤器5,其设置在外圆锥接头12中。药液过滤器5膜材为核孔滤膜,过滤精度为2μm-5μm,可以将药液进行有效过滤,防止药液中的微粒对患者造成伤害,核孔滤膜过滤效果好,过滤精度范围宽,适用性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器,解决了现有输液器药液输入完成后,未及时关闭,导致空气进入输液管、输液器回血的问题,安全可靠。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