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6680发布日期:2021-06-08 16:1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


背景技术:

2.在一些车辆中,通常会放置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需要使用应急救援包,应急救援包是在紧急情况救援使用的,但是,现有的应急救援包结构较为简单,仍然具有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1)传统的车辆应急救援包,其耐磨性较差,救援包的拐角处容易遭到磨损,缩短了救援包的使用寿命;
5.(2)传统的车辆应急救援包,其背带不便于拆装,在救援包里放置较轻的救援工具时,则不需要使用背带,使用较为不便;
6.(3)传统的车辆应急救援包,其不具有分隔的功能,使救援包里的空间隔层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其耐磨性较差,救援包的拐角处容易遭到磨损,缩短了救援包的使用寿命、其背带不便于拆装,在救援包里放置较轻的救援工具时,则不需要使用背带,使用较为不便和其不具有分隔的功能,使救援包里的空间隔层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包括救援包主体、提手、反光条和防勒带,所述救援包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耐磨结构,且耐磨结构的外部贯穿有防勒带,所述救援包主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救援包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拆解结构,所述救援包主体外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反光条,所述救援包主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分隔结构。
9.优选的,所述耐磨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放置腔、耐磨条、耐磨套和凸点,所述放置腔设置与救援包主体的内部,所述放置腔的内部设置有耐磨条,所述耐磨套均设置与救援包主体的两侧,所述耐磨套的内部均设置有凸点。
10.优选的,所述拆解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空心布套、套环、挂钩、连接环和背带,所述空心布套均固定于救援包主体两侧的顶端,所述空心布套的内部均贯穿有套环,且套环的内部均贯穿有挂钩。
11.优选的,所述挂钩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内部均贯穿有背带,所述挂钩关于救援包主体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12.优选的,所述分隔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布条、母贴、子贴和隔层布,所述布条均固定于救援包主体内部的两端,所述布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母贴,且母贴的一侧均设置
有子贴。
13.优选的,所述子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隔层布,所述布条在救援包主体内部的两端呈等间距排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不仅增强了救援包耐磨性,减少了救援包拐角处的磨损程度,延长了救援包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其背带便于拆装,在救援包里放置较轻的救援工具时,则不需要使用背带,使用较为方便,而且实现了其具有分隔的功能,使救援包里的空间隔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15.(1)通过设置有耐磨结构增强了救援包主体耐磨性,通过在救援包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部放置有耐磨条,可以对救援包主体进行框架样式的支撑,同时耐磨条增强了救援包主体棱条的耐磨性,通过在救援包主体的拐角上均设置有耐磨套,且耐磨套的外部均设置有凸点,减少了救援包主体拐角处的磨损程度,延长了救援包主体的使用寿命;
16.(2)通过设置有拆解结构实现了其背带便于拆装的功能,当救援包主体内部放置较重的救援工具时,通过使用提手提走救援包主体将会比较费力,此时,只需把背带通过连接环和挂钩固定到套环上,之后,通过背带把救援包主体背到肩膀上即可,当救援包主体内部放置较轻的救援工具时,则不需要使用背带,只需把背带从套环的内部拆解掉即可,使用较为方便;
17.(3)通过设置有分隔结构实现了其具有分隔的功能,把隔层布通过子贴从母贴的内部拆解掉,根据救援包主体内部所要放置的救援工具对救援包主体内部进行分隔区域,然后把隔层布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处,最后,通过子贴和母贴对布条和隔层布进行固定,完成了区域的分隔调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结构俯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救援包主体;2、耐磨结构;201、放置腔;202、耐磨条;203、耐磨套;204、凸点;3、提手;4、拆解结构;401、空心布套;402、套环;403、挂钩;404、连接环;405、背带;5、反光条;6、防勒带;7、分隔结构;701、布条;702、母贴;703、子贴;704、隔层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辆应急救援包,包括救援包主体1、提手3、反光条5和防勒带6,救援包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耐磨结构2,且耐磨结
构2的外部贯穿有防勒带6,救援包主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提手3,救援包主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拆解结构4,救援包主体1外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反光条5,救援包主体1的内部均设置有分隔结构7;
26.耐磨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放置腔201、耐磨条202、耐磨套203和凸点204,放置腔201设置与救援包主体1的内部,放置腔20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条202,耐磨套203均设置与救援包主体1的两侧,耐磨套203的内部均设置有凸点204;
27.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在救援包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201,放置腔201内部放置有耐磨条202,可以对救援包主体1进行框架样式的支撑,同时耐磨条202增强了救援包主体1棱条的耐磨性,通过在救援包主体1的拐角上均设置有耐磨套203,且耐磨套203的外部均设置有凸点204,减少了救援包主体1拐角处的磨损程度,延长了救援包主体1的使用寿命;
28.拆解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空心布套401、套环402、挂钩403、连接环404和背带405,空心布套401均固定于救援包主体1两侧的顶端,空心布套401的内部均贯穿有套环402,且套环402的内部均贯穿有挂钩403,挂钩40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04,且连接环404的内部均贯穿有背带405,挂钩403关于救援包主体1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29.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当救援包主体1内部放置较重的救援工具时,通过使用提手3提走救援包主体1将会比较费力,此时,只需把背带405通过连接环404和挂钩403固定到套环402上,之后,通过背带405把救援包主体1背到肩膀上即可,当救援包主体1内部放置较轻的救援工具时,则不需要使用背带405,只需把背带405从套环402的内部拆解掉即可,使用较为方便;
30.分隔结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布条701、母贴702、子贴703和隔层布704,布条701均固定于救援包主体1内部的两端,布条7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母贴702,且母贴702的一侧均设置有子贴703,子贴70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隔层布704,布条701在救援包主体1内部的两端呈等间距排列;
31.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把隔层布704通过子贴703从母贴702的内部拆解掉,根据救援包主体1内部所要放置的救援工具对救援包主体1内部进行分隔区域,然后把隔层布704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处,最后,通过子贴703和母贴702对布条701和隔层布704进行固定,完成了区域的分隔调节。
32.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在救援包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201,放置腔201内部放置有耐磨条202,可以对救援包主体1进行框架样式的支撑,同时耐磨条202增强了救援包主体1棱条的耐磨性,通过在救援包主体1的拐角上均设置有耐磨套203,且耐磨套203的外部均设置有凸点204,减少了救援包主体1拐角处的磨损程度,延长了救援包主体1的使用寿命。
33.之后,当救援包主体1内部放置较重的救援工具时,通过使用提手3提走救援包主体1将会比较费力,此时,只需把背带405通过连接环404和挂钩403固定到套环402上,之后,通过背带405把救援包主体1背到肩膀上即可,当救援包主体1内部放置较轻的救援工具时,则不需要使用背带405,只需把背带405从套环402的内部拆解掉即可,使用较为方便。
34.最后,把隔层布704通过子贴703从母贴702的内部拆解掉,根据救援包主体1内部所要放置的救援工具对救援包主体1内部进行分隔区域,然后把隔层布704调节到合适的位
置处,最后,通过子贴703和母贴702对布条701和隔层布704进行固定,完成了区域的分隔调节。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