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6587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肺炎是婴幼儿多发的重症疾病,在临床上常因发生痰阻而造成通气障碍,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因此,及时吸痰以解除患儿痰阻、维持有效通气是护理的关键。在临床中,小儿患者咽喉中的浓痰、粘稠液过多时,痰液及粘性液体等会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小儿窒息死亡。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385657.8公开的一种儿科吸痰装置,包括拉杆筒,所述拉杆筒安装在安装套的最右端,所述安装套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下两端外壁上设置有向左伸出的圆环形手柄,所述连接套最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向左伸出的阻挡套,所述阻挡套上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拉杆,通过在该儿科吸痰装置的吸痰管最右端圆周外壁上增加了一个辅助吸附装置,且该辅助吸附装置主要是通过气体来带动安装在吸痰管上的乳胶圈来实现膨胀或者收缩,从而实现其能够辅助吸痰管来对儿童气管内的堆积的浓痰进行快速的吸附抽取,并且也会使得该儿科吸痰装置对气管内堆积的浓痰清理的更加干净,从而增强其使用效果,使得吸痰操作能够快速的进行。

该装置不方便手动使用,且该装置吸痰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痰液很容易粘附在收集瓶内壁上,清理比较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儿科吸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吸痰装置。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方便手动使用且吸痰效果好同时方便清理痰液的儿科吸痰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儿科吸痰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和第三铰接轴,所述安装座顶端右侧设有阶梯槽,所述安装座左侧中部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顶端左侧设置有单向排气阀,所述活塞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连杆下端,所述连杆上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中部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顶端中部,所述压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压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杆,所述弧形滑杆下端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套,所述弧形滑套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中部,所述弧形滑套内腔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座左侧顶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处设有收集瓶放置槽,所述收集瓶放置槽内放置有收集瓶,所述收集瓶顶端塞接有瓶塞,所述瓶塞中部连通有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端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吸痰孔,所述收集瓶放置槽右侧壁与活塞腔左侧壁之间设有连通活塞腔底端侧壁的连通孔,所述瓶塞右侧连通有抽气管一端,所述抽气管另一端连通在连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底端四角处对称设置有四组支腿。

优选的,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中部以及弧形滑杆底端。

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杆与弧形滑套均与第三铰接轴共轴心。

优选的,所述收集瓶内腔底端盛放有消毒液。

优选的,还包括第四铰接轴,所述安装座左侧顶端前后与阶梯槽中部顶端前后分别设有四组前后前后对称设置的铰接支架,前后同侧的铰接支架分别通过两组第四铰接轴铰接有提手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手握握把并压动压杆,压杆带动活塞沿着活塞腔上下往复运动,使活塞腔内部形成负压环境,活塞腔中的负压通过抽气管传递给收集瓶,使收集瓶内也形成负压环境,通过吸痰管能够很好的对病人口腔咽部的痰液进行吸取,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吸进收集瓶内的痰液落入收集瓶内侧下端盛有的消毒液,避免痰液粘附在收集瓶内壁,不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视角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图。

图中:1-安装座,101-阶梯槽,102-活塞腔,103-连通孔,2-支腿,3-活塞,4-单向排气阀,5-连接支架,6-第一铰接轴,7-连杆,8-第二铰接轴,9-压杆,10-第三铰接轴,11-固定支架,12-握把,13-弧形滑杆,14-弧形滑套,15-弹簧,16-收集瓶,17-瓶塞,18-吸痰管,1801-吸痰孔,19-抽气管,20-铰接支架,21-第四铰接轴,22-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儿科吸痰装置,包括安装座1、第一铰接轴6、第二铰接轴8和第三铰接轴10,安装座1顶端右侧设有阶梯槽101,安装座1左侧中部设有活塞腔102,活塞腔102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3,活塞3顶端左侧设置有单向排气阀4,活塞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5,连接支架5通过第一铰接轴6铰接有连杆7下端,连杆7上端通过第二铰接轴8铰接有压杆9,压杆9中部通过第三铰接轴10铰接有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顶端中部,压杆9右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2,压杆9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杆13,弧形滑杆13下端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套14,弧形滑套14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中部,弧形滑套14内腔中设置有弹簧15,安装座1左侧顶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处设有收集瓶放置槽,收集瓶放置槽内放置有收集瓶16,收集瓶16顶端塞接有瓶塞17,瓶塞17中部连通有吸痰管18,吸痰管18端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吸痰孔1801,收集瓶放置槽右侧壁与活塞腔102左侧壁之间设有连通活塞腔102底端侧壁的连通孔103,瓶塞17右侧连通有抽气管19一端,抽气管19另一端连通在连通孔103中。

具体的,请参阅图2,安装座1底端四角处对称设置有四组支腿2,通过四组支腿2的设置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弹簧1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中部以及弧形滑杆13底端,弧形滑杆13与弧形滑套14均与第三铰接轴10共轴心,通过弹簧15的设置使活塞3在向下位移的时候操作人员不需要使用很大力气,便于快速操作。

收集瓶16内腔底端盛放有消毒液,吸进收集瓶内的痰液落入收集瓶内侧下端盛有的消毒液,避免痰液粘附在收集瓶内壁,不便于清理。

请参阅图1,还包括第四铰接轴21,安装座1左侧顶端前后与阶梯槽101中部顶端前后分别设有四组前后前后对称设置的铰接支架20,前后同侧的铰接支架20分别通过两组第四铰接轴21铰接有提手22左右两侧,通过设置的两组提手22方便携带或搬运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使用该装置的时候,将装置通过提手搬运至需要进行吸痰的位置处,接着将吸痰管18头部插进病人的口腔中咽部,然后操作人员手动按压握把12,由于安装座1左侧中部设有活塞腔102,活塞腔102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3,活塞3顶端左侧设置有单向排气阀4,活塞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5,连接支架5通过第一铰接轴6铰接有连杆7下端,连杆7上端通过第二铰接轴8铰接有压杆9,压杆9中部通过第三铰接轴10铰接有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顶端中部,压杆9右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2,通过活塞3的往复运动使活塞腔102下端形成负压环境,活塞腔102中的负压通过抽气管19传递给收集瓶16,使收集瓶16内也形成负压环境,此时病人咽部的痰液通过吸痰管18端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的若干组吸痰孔1801进入吸痰管18中并最终进入收集瓶16内腔下端,由于收集瓶16内腔底端盛放有消毒液,吸进收集瓶内的痰液落入收集瓶内侧下端盛有的消毒液,避免痰液粘附在收集瓶内壁,不便于清理,且由于压杆9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杆13,弧形滑杆13下端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套14,弧形滑套14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中部,弧形滑套14内腔中设置有弹簧15,通过弹簧15的设置使活塞3在向下位移的时候操作人员不需要使用很大力气,便于快速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