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

文档序号:26207541发布日期:2021-08-10 14:1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搭配使用的人体固定装置,还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或安全带,应用于医疗器械固定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最为常用的是悬吊式背带安全带,类似“连体泳衣”的形式,使用者需穿带腿部和胸部固定部分,以人体中段为支撑,通过悬吊带与支撑机构相连,以吊起减轻使用者自重,并起保护作用。公开号为cn20431920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扶手及其支架、控制装置、背带装置、下肢辅助运动机构、髋关节位置调节装置、履带机构、机架。背带装置的结构是由上肢固定套、滑轮、钢丝绳、滚筒和回转把手组成;上肢固定套由钢丝绳通过滑轮与下方的滚筒固定连接,滑轮和滚筒与支架固定,而滚筒与回转把手固定连接。当转动回转把手时,滚筒就转动起来,于是就将钢丝绳向下拉动,就可调节上肢固定套的上下位置了。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的下肢辅助运动机构是由气缸带动的,在控制装置的指令下可以进行双下肢的交替步态运动,更改参数还可以实现不同的节奏,从而适应不同的人群。公开号为cn10769330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用的悬吊式自适应减重装置及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可折叠的移动训练架、下肢训练辅具搭载装置、减重背心、滑轮绳索系统和自适应减重箱,箱内包括绳索卷扬装置和自适应重心跟随装置,其中绳索卷扬装置由伺服电机配合减速机,经联轴器与绳辊连接,通过缠绕/释放绳索,为患者提供减重力;绳索由绳辊引出绕过安装板侧面的滑轮经自适应重心跟随装置上的滑轮组与减重背心相连,采集患者关节转角推算出其重心位置,从而控制自适应重心跟随装置的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丝杠转动,使与丝杠螺母连接的移动板带动动滑轮做直线运动,以此调节患者训练过程中悬吊绳索的长度,实现重心跟随,维持大致恒定的减重力。在公开号为cn204319201u和cn107693301b专利文献中都公开了采用悬吊式,其优点是能大幅调节减重量,适用人群范围大,稳定性高;但缺点显而易见,悬吊结构导致康复设备高度增加,体积变大,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穿戴部件多,过程复杂,需要2人协助,便捷性大打折扣,上述技术已存在多年并没有明显改善,如何实现使用者在可控的减重范围内舒适的站立和行走,实现腿部的康复训练,实现方便可穿戴,将自由度和安全性并重,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用于固定使用者的髋关节与臀部部位,可提供支撑和保护。安全带与下肢康复设备配合使用,以髋关节和臀部为支撑,将使用者抬高,减轻自身体重对腿部压力,使用者便能在可控的减重范围内舒适的站立和行走,实现腿部的康复训练。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其安全带主面料能在人体髋部位置进行贴合人体穿戴,包括束髋部分和束腿部分;

所述束髋部分由前左束髋带、前右束髋带、后左束髋带、后右束髋带组成,前左束髋带和后左束髋带为一体式的包绕人体左半侧束髋部分,前右束髋带和后右束髋带为一体式的包绕人体右半侧束髋部分,使所述可固定髋部安全带主要分为左右两部分,前左束髋带和前右束髋带、后左束髋带和后右束髋带分别通过可穿戴式连接结构进行张紧连接;

在安全带主面料上设置固定件,所述可固定髋部安全带被穿戴前或穿戴完毕后,通过所述可固定髋部安全带左右两部分分别设置的固定件与设备连接,把每部分的固定件分别对位到患者的髋部位置,再把可固定髋部安全带逐步包裹到使用者身上的髋部位置处;

在前右束髋带和后右束髋带的表面分别附有一块魔术贴刺面,通过前右束髋带的搭接端部在前左束髋带的搭接端部的外部的重叠连接方式,以及后右束髋带的搭接端部在后左束髋带上的的搭接端部的外部的重叠连接方式,将前左束髋带、前右束髋带、后左束髋带、后右束髋带进行贴住束紧连接,形成髋部束缚和固定的髋部安全带;

前左束髋带、前右束髋带进行连接时,还设置辅助束紧装置,所述辅助束紧装置由安全扣、织带和织带固定圈组成,织带固定圈和织带的固定端连接在右束髋带上,安全扣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左束髋带上,织带的自由端从安全扣的另一端连接的挂轴缝隙中以折返形式穿过,再穿过织带固定圈使织带的自由端伸出,通过收紧或将织带从织带固定圈和安全扣的端部挂轴缝隙中回退放松,来调节织带中折叠部分的长度,形成辅助束紧装置的髋前部束带长度伸缩调控结构;

后左束髋带、后右束髋带进行连接时,也设置辅助束紧装置,所述辅助束紧装置也由安全扣、织带和织带固定圈组成,织带固定圈和织带的固定端连接在后右束髋带上,安全扣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左束髋带上,织带的自由端从安全扣的另一端连接的挂轴缝隙中以折返形式穿过,再穿过织带固定圈使织带的自由端伸出,通过收紧或将织带从织带固定圈和安全扣的端部挂轴缝隙中回退放松,来调节织带中折叠部分的长度,形成辅助束紧装置的髋后部束带长度伸缩调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腿部束缚与固定装置,包括束腿带和弹力织带,束腿带包括两个,每个束腿带的固定端分别与右半侧束髋部分和左半侧束髋部分一体连接,束腿带的自由端从大腿根部内侧包绕腿部后,通过辅助束紧装置与右半侧束髋部分进行贴住束紧连接,或者通过辅助束紧装置与左半侧束髋部分进行贴住束紧连接;所述辅助束紧装置由安全扣、织带组成,织带的固定端连接在对应的腿部的安全带主面料上,安全扣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腿带的自由端部分位置上,织带的自由端从安全扣的另一端连接的挂轴缝隙中以折返形式穿过伸出,通过收紧或将织带从安全扣的端部挂轴缝隙中回退放松,来调节织带中折叠部分的长度,形成辅助束紧装置的腿部束带长度伸缩调控结构,形成腿部和髋部的并行束缚和固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设置腿形补偿装置,所述腿形补偿装置束腿固定模块,所述束腿固定模块与腿形的表面结构相适配,将束腿固定模块设置于束腿和腿部之间,来调整束腿带贴住的位置,使束腿带的包绕形式更符合腿侧外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辅助束紧装置位置处,在织带和安全带主面料之间设置魔术贴刺面,对于髋部窄的使用者,能将前右束髋带、后右束髋带的端部向外折叠并粘在魔术贴刺面上,以免覆盖住安全扣,使前右束髋带、后右束髋带的端部位于织带和安全带主面料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对于髋部宽的使用者,能放长织带,并使织带穿过织带固定圈,使织带能固定位置和调节辅助束紧装置的髋部束带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织带的自由端的背面有魔术贴刺面,可随意将织带的自由端粘在安全带主面料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装置与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搭配使用的人体固定装置,能固定人体臀部,髋关节和大腿,核心支撑点放在髋部两侧,主要结构为髋部绑带与大腿根部绑带,使用时将2组绑带绑紧,康复设备通过髋部两边的连接支撑点将使用者抬起,髋部受力,带动腿部,进而抬升人体,实现减重,达到康复训练要求;

2.与传统悬吊式安全带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需穿戴部件减少,穿戴过程简化,使用者自己或1个助手就可轻松完成,使用者上半身无束缚,活动自由,也促使康复训练设备可以减小体积,降低高度,实现更小型化;

3.本实用新型装置是一种下肢减重康复训练设备的用于髋部束缚和固定的辅助产品,安全带被穿戴前或穿戴完毕后通过固定件与设备连接,扣好安全扣,收紧织带,完成穿戴,使用方便;

4.本实用新型装置能保证固定件始终位于髋部位置,满足训练要求;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的髋部尺寸范围较大,穿戴比同类产品更方便,织带固定较好,不易乱甩;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特殊的设计,更符合腿内侧外形,束腿后更舒适;

5.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轻便易用,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髋部安全带的穿戴安装结构的使用者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髋部安全带的穿戴安装结构的使用者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髋部安全带的穿戴安装结构的使用者侧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髋部安全带的穿戴安装结构的使用者侧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详述如下: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一种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其安全带主面料1能在人体髋部位置进行贴合人体穿戴,包括束髋部分和束腿部分;

所述束髋部分由前左束髋带3、前右束髋带7、后左束髋带12、后右束髋带13组成,前左束髋带3和后左束髋带12为一体式的包绕人体左半侧束髋部分,前右束髋带7和后右束髋带13为一体式的包绕人体右半侧束髋部分,使所述可固定髋部安全带主要分为左右两部分,前左束髋带3和前右束髋带7、后左束髋带12和后右束髋带13分别通过可穿戴式连接结构进行张紧连接;

在安全带主面料1上设置固定件4,所述可固定髋部安全带被穿戴前或穿戴完毕后,通过所述可固定髋部安全带左右两部分分别设置的固定件4与设备连接,把每部分的固定件4分别对位到患者的髋部位置,再把可固定髋部安全带逐步包裹到使用者身上的髋部位置处;

在前右束髋带7和后右束髋带13的表面分别附有一块魔术贴刺面11,通过前右束髋带7的搭接端部在前左束髋带3的搭接端部的外部的重叠连接方式,以及后右束髋带13的搭接端部在后左束髋带12上的的搭接端部的外部的重叠连接方式,将前左束髋带3、前右束髋带7、后左束髋带12、后右束髋带13进行贴住束紧连接,形成髋部束缚和固定的髋部安全带;

前左束髋带3、前右束髋带7进行连接时,还设置辅助束紧装置,所述辅助束紧装置由安全扣6、织带2和织带固定圈5组成,织带固定圈5和织带2的固定端连接在右束髋带7上,安全扣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左束髋带3上,织带2的自由端从安全扣6的另一端连接的挂轴缝隙中以折返形式穿过,再穿过织带固定圈5使织带2的自由端伸出,通过收紧或将织带2从织带固定圈5和安全扣6的端部挂轴缝隙中回退放松,来调节织带2中折叠部分的长度,形成辅助束紧装置的髋前部束带长度伸缩调控结构;

后左束髋带12、后右束髋带13进行连接时,也设置辅助束紧装置,所述辅助束紧装置也由安全扣6、织带2和织带固定圈5组成,织带固定圈5和织带2的固定端连接在后右束髋带13上,安全扣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左束髋带12上,织带2的自由端从安全扣6的另一端连接的挂轴缝隙中以折返形式穿过,再穿过织带固定圈5使织带2的自由端伸出,通过收紧或将织带2从织带固定圈5和安全扣6的端部挂轴缝隙中回退放松,来调节织带2中折叠部分的长度,形成辅助束紧装置的髋后部束带长度伸缩调控结构。

本实施例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是一种下肢减重康复训练设备的用于髋部束缚和固定的辅助产品。安全带被穿戴前或穿戴完毕后通过固定件4与设备连接。

本实施例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的穿戴过程如下:

安全带分为左右两部分,把每部分的固定件4分别对位到患者的髋部位置,再把安全带逐渐包裹到身上;通过前右束髋带7在前左束髋带3上、后右束髋带13在后左束髋带12上的方式贴住束紧;再把安全扣6扣住,收紧织带2;扣好安全扣,收紧织带;完成穿戴。本实施例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是一种与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搭配使用的人体固定装置,参考了电工安全带、过山车安全带、攀岩安全带。其主要功能是固定人体臀部,髋关节和大腿,核心支撑点放在髋部两侧。主要结构为髋部绑带与大腿根部绑带,使用时将织带2组绑带绑紧,康复设备通过髋部两边的连接支撑点将使用者抬起,髋部受力,带动腿部,进而抬升人体,实现减重,达到康复训练要求。与传统悬吊式安全带相比,需穿戴部件减少,穿戴过程简化,使用者自己或1个助手就可轻松完成,使用者上半身无束缚,活动自由,也促使康复训练设备可以减小体积,降低高度,实现更小型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还包括腿部束缚与固定装置,包括束腿带9和弹力织带10,束腿带9包括两个,每个束腿带9的固定端分别与右半侧束髋部分和左半侧束髋部分一体连接,束腿带9的自由端从大腿根部内侧包绕腿部后,通过辅助束紧装置与右半侧束髋部分进行贴住束紧连接,或者通过辅助束紧装置与左半侧束髋部分进行贴住束紧连接;所述辅助束紧装置由安全扣6、织带2组成,织带2的固定端连接在对应的腿部的安全带主面料1上,安全扣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腿带9的自由端部分位置上,织带2的自由端从安全扣6的另一端连接的挂轴缝隙中以折返形式穿过伸出,通过收紧或将织带2从安全扣6的端部挂轴缝隙中回退放松,来调节织带2中折叠部分的长度,形成辅助束紧装置的腿部束带长度伸缩调控结构,形成腿部和髋部的并行束缚和固定结构。本实施例把左右腿的束腿带9贴住束紧,扣好安全扣,收紧织带;完成穿戴。本实施例用于固定使用者的髋关节与臀部部位,可提供支撑和保护。安全带与下肢康复设备配合使用,以髋关节和臀部为支撑,将使用者抬高,减轻自身体重对腿部压力,使用者便能在可控的减重范围内舒适的站立和行走,实现腿部的康复训练。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设置腿形补偿装置,所述腿形补偿装置束腿固定模块8,所述束腿固定模块8与腿形的表面结构相适配,将束腿固定模块8设置于束腿带9和腿部之间,来调整束腿带9贴住的位置,使束腿带9的包绕形式更符合腿侧外形。本实施例把左右腿的束腿带9往束腿固定模块8上贴住束紧,束腿固定模块8的形状特别,便于调整束腿带9贴住的位置,使其更符合腿内侧外形,扣好安全扣,收紧织带;完成穿戴。本实施例采用特殊的设计,更符合腿内侧外形,束腿后更舒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在辅助束紧装置位置处,在织带2和安全带主面料1之间设置魔术贴刺面11,对于髋部窄的使用者,能将前右束髋带7、后右束髋带13的端部向外折叠并粘在魔术贴刺面11上,以免覆盖住安全扣6,使前右束髋带7、后右束髋带13的端部位于织带2和安全带主面料1之间。

本实施例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对于髋部宽的使用者,能放长织带2,并使织带2穿过织带固定圈5,使织带2能固定位置和调节辅助束紧装置的髋部束带长度。

本实施例将前左束髋带3和后左束髋带12的表面附有一块魔术贴刺面11,通过前右束髋带7在前左束髋带3上、后右束髋带13在后左束髋带12上的方式贴住束紧;髋部窄的患者把前右束髋带7、后右束髋带13端部折叠粘在魔术贴刺面11上,以免覆盖住安全扣6;髋部宽的患者可以放长织带2,并使其穿过织带固定圈5,使织带2能更好固定位置。本实施例能保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体型条件使用本实施例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满足多样化训练要求,适用的髋部尺寸范围较大,穿戴比同类产品更方便;织带固定较好,不易乱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在织带2的自由端的背面有魔术贴刺面11,可随意将织带2的自由端粘在安全带主面料1上。本实施例能实现对闲置的织带自由端进行规整整理,使本实施例下肢减重康复训练可固定髋部安全带安装整齐规制,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作为下肢减重康复训练设备的用于髋部束缚和固定的辅助产品。与传统悬吊式安全带相比,需穿戴部件减少,穿戴过程简化,使用者自己或1个助手就可轻松完成,使用者上半身无束缚,活动自由,也促使康复训练设备可以减小体积,降低高度,实现更小型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创造的目的做出多种变化,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或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和实用新型构思,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