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7786发布日期:2021-08-13 16:0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动脉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技术领域,具体为动脉保持器。



背景技术:

腹部手术、头颈部手术时,医生需要站于手术床两边,此时,若将患者手臂展开安置于边上,会影响手术医生站位,所以,现在多将患者手臂用布单包裹固定于其身侧,紧贴患者身体。

临床发现的问题如下:

1、术中血压监测,多采用动脉穿刺有创检测,穿刺点多是靠近腕关节的桡动脉处,将患者双手包裹于身侧后,很难保持腕关节微微外展的状态,时常会出现动脉波形差,或者数据时有时无,甚至完全不能监测到数据,严重影响麻醉师对患者安全的把控;

2、术中动脉数据出现问题时,需要对患者手部位置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不是无菌操作,对整个手术区域存在污染的风险;

3、若不将患者手臂包裹进去,影响手术医生站位,而且,某些手术需要使用固定于床沿的腹部牵开器,其固定位置与患者搁手架位置冲突,既存在损伤患者手臂的风险,又影响牵开器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动脉保持器,该动脉保持器具备血压监测数据精准、方便使用者调整手部以及不影响其他设备使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动脉保持器,包括固定于手臂本体上的动脉保持器本体,所述动脉保持器本体包括外侧板,所述外侧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所述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的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扣,所述调节扣包括套接在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设置有按动块,所述按动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滑动杆,所述外壳内腔的左侧焊接有垫板,两个滑动杆的右端贯穿至外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左侧焊接有卡齿,所述压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限位轨,所述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与限位轨滑动配合的限位销。

优选的,所述外侧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内侧板,所述内侧板为厚度为0.18-0.22cm的硅胶板或柔性泡沫板。

优选的,所述外侧板为厚度为0.18-0.22cm的柔性塑料板或硬质泡沫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为无弹性的绑带,所述固定带二和固定带一的宽度为1.5cm-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动脉保持器中,通过动脉保持器本体的设置,实现能够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利于麻醉师对患者安全的把控,其次在调整患者手臂时,可以不接触患者手臂,避免对整个手术区域造成污染,再者,也方便医疗人员后续使用其他的检查设备,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功能,该动脉保持器,具备血压监测数据精准,方便使用者调整手部以及不影响其他设备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点的放大图;

图4为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臂本体;2、动脉保持器本体;21、外侧板;22、内侧板;23、固定带一;24、调节扣;25、固定带二;241、外壳;242、按动块;243、垫板;244、滑动杆;245、压板;246、卡齿;247、弹簧;248、限位轨;249、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动脉保持器,包括固定于手臂本体1上的动脉保持器本体2,动脉保持器本体2包括外侧板21,外侧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内侧板22,所述内侧板22为厚度为0.18-0.22cm的硅胶板或柔性泡沫板,优选内侧板22的厚度为0.2cm,所述外侧板21为厚度为0.18-0.22cm的柔性塑料板或硬质泡沫板,优选外侧板的厚度为0.2cm,外侧板2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的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扣24,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为无弹性的绑带,所述固定带二25和固定带一23的宽度为1.5cm-2cm,固定带二25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固定带一23固定在患者的手掌上,所述外侧板21和内侧板22中与手臂接触的一段的宽度为4.5-5.5cm,优选外侧板21和内侧板22中与手臂接触的一段的宽度为5cm,所述外侧板21和内侧板22中与手掌接触的一段的宽度为6-7cm。

所述调节扣24包括套接在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上的外壳241,外壳241的左侧设置有按动块242,按动块242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滑动杆244,外壳241内腔的左侧焊接有垫板243,两个滑动杆244的右端贯穿至外壳24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板245,压板245的左侧焊接有卡齿246,压板245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弹簧247,弹簧247的右端固定在外壳241的内壁上,外壳24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限位轨248,压板245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与限位轨248滑动配合的限位销249。

工作原理:先按动按动块242带动滑动杆244向外壳241的内腔滑动,滑动杆244带动压板245向右侧移动并压缩弹簧247,如此卡齿246便会脱离固定带一23,解除对固定带一23的锁定,然后使用者调节固定带一23的长度,将其穿戴在患者的手掌上,其能够根据手臂的生理弧度紧密贴合在手掌上,然后再调节固定带一23的长度,使得固定带一23能够将内侧板22固定在手掌上,然后松开按动块242,在弹簧247的复位作用下会带动压板245回弹,压板245带动卡齿246卡在固定带一23上,以此对固定带一23进行固定,固定带二25的调节过程同上,固定带二25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保证动脉保持器穿戴的稳定性,进而实现能够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利于麻醉师对患者安全的把控的目的,其次在调整患者手臂时,可以不接触患者手臂,避免对整个手术区域造成污染,再者,也方便医疗人员后续使用其他的检查设备,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动脉保持器,包括固定于手臂本体(1)上的动脉保持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保持器本体(2)包括外侧板(21),所述外侧板(2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所述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的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扣(24);

所述调节扣(24)包括套接在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上的外壳(241),所述外壳(241)的左侧设置有按动块(242),所述按动块(242)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滑动杆(244),所述外壳(241)内腔的左侧焊接有垫板(243),两个滑动杆(244)的右端贯穿至外壳(24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板(245),所述压板(245)的左侧焊接有卡齿(246),所述压板(245)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弹簧(247),所述弹簧(247)的右端固定在外壳(241)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4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限位轨(248),所述压板(245)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与限位轨(248)滑动配合的限位销(2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内侧板(22),所述内侧板(22)为厚度为0.18-0.22cm的硅胶板或柔性泡沫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21)为厚度为0.18-0.22cm的柔性塑料板或硬质泡沫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脉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一(23)和固定带二(25)为无弹性的绑带,所述固定带二(25)和固定带一(23)的宽度为1.5cm-2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保持器,包括固定于手臂本体上的动脉保持器本体,所述动脉保持器本体包括外侧板,所述外侧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所述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的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扣,所述调节扣包括套接在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设置有按动块,所述按动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滑动杆,所述外壳内腔的左侧焊接有垫板,两个滑动杆的右端贯穿至外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左侧焊接有卡齿,所述压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该动脉保持器具备血压监测数据精准、方便使用者调整手部以及不影响其他设备使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