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9656发布日期:2021-06-04 16:5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


背景技术:

2.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3.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促成屈光不正。
4.现有屈光治疗多为创性治疗,效果虽然肯定,但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而佩戴眼镜不能确切防止近视度数加深,而且总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其他中医药及物理疗法则效果不能肯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有从动齿环,所述从动齿环的内部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内部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两侧所述从动齿环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壳体与固定板的两侧之间设置有红光led,两侧所述红光led设置在遮光板的正后方,所述遮光板的正前方设置有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透镜固定架,所述透镜固定架与壳体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壳体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绑定带,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乳胶缓冲垫。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红光led的红光波长为640nm,所述红光led的亮度为60

80流明。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壳体的前端顶部为圆弧形,所述壳体的前端底部设置有鼻托。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透光孔为两个树状图像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孔占据遮光板的一半面积,所述红光led的大小与透光孔一致。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固定板在与从动齿环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滑动轴承。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电动机、红光led与电源适配器相连接。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遮光板、透光孔和红光led,通过遮光板的不断转动,红光led发出的红光从透光孔透出,通过遮光板与透光孔不断的转动,使得红光有频率的从透光孔透出,形成红光频闪,以此来对眼轴进行治疗。
21.2、本实用新型依据人类眼睛的生理机能和特有的运动规律,通过观看640nm红光led发出的红光,使视力纵向距离超远、超近拉伸,横向视野最大、最小扩展,对眼内外肌进行功能性训练,对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屈光视路进行全面的调节性改善和功能性恢复,催生和激活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提高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在改善双眼融像的同时,从而提高人的视力水平和眼睛的整体视觉功能。
22.3、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无创的物理方法,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的正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的红光led侧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的中心侧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器的俯视示意图。
27.图例说明:
28.1、壳体;2、固定板;3、从动齿环;4、遮光板;5、透光孔;6、主动齿轮;7、菲涅尔透镜;8、透镜固定架;9、红光led;10、散热孔;11、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红光刺激脉络膜控制眼轴的仪
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2,用于作为从动齿环3的转动座和电动机11的固定座,固定板2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有从动齿环3,周侧为轮齿中间为遮光板4,从动齿环3的内部设置有遮光板4,遮光板4的内部设置有透光孔5,与遮光板4配合形成频闪,固定板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1,用于最终带动遮光板4转动,电动机11的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6,通过主动齿轮6带动从动齿环3转动,两侧从动齿环3与主动齿轮6相啮合,壳体1的后侧设置有散热孔10,避免元器件过热,壳体1与固定板2的两侧之间设置有红光led9,用于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光,两侧红光led9设置在遮光板4的正后方,遮光板4的正前方设置有菲涅尔透镜7,用于看清极近处的物体,菲涅尔透镜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透镜固定架8,透镜固定架8与壳体1固定连接。
32.壳体1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绑定带,方便佩戴,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乳胶缓冲垫,增强佩戴的舒适性。红光led9的红光波长为640nm,红光led9的亮度为60

80流明。壳体1的前端顶部为圆弧形,壳体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鼻托。透光孔5为两个树状图像相对设置,透光孔5占据遮光板4的一半面积,红光led9的大小与透光孔5一致,只有透光孔5转到红光led9前方时才会射出光线。固定板2在与从动齿环3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滑动轴承。电动机11、红光led9与电源适配器相连接,通过外接电源适配器来供电。
33.工作原理:电动机11带动主动齿轮6转动,主动齿轮6带动从动齿环3转动,从动齿环3带动内部的遮光板4转动,红光led9发出640nm的红光,通过遮光板4与透光孔5的来回切换,形成频闪红光,使得视力纵向距离超远、超近拉伸,横向视野最大、最小扩展,对眼内外肌进行功能性训练。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