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8412发布日期:2021-06-25 16:3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儿给药器。



背景技术:

对于小儿因病需要口服止咳糖浆等液体药时,采用调羹给药,容易引起咳嗽,使药液外溢造成浪费,如小孩哭闹不配合,很难喂药,不利于对小孩疾病的治疗。给药器是专为0-18个月婴幼儿宝宝必备的喂药工具,主要是针对这个年龄段宝宝喂药过程产生挣扎、抗拒的行为造成药液喂食过程的浪费和肮脏,弥补了匙羹喂药的缺陷,借助喂药器可以把药液送进宝宝的嘴里。

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21127243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器,包括推送波纹软管、储药液管和喂药头端,推送波纹软管与喂药头端分别安装在储药液管的首尾两端,还包括防回流组件和回收容器,防回流组件包括主安装片、回收管、硅胶防回流片和防回流片安装片,回收管安装在主安装片内,硅胶防回流片与防回流片安装片通过粘合方式固定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婴幼儿嘴巴娇嫩,可张合角度较小,若直接将硬质的喂药头端插入婴幼儿的口中,当婴幼儿发生抗拒头部剧烈摆动时容易划伤婴幼儿的口腔,对婴幼儿造成伤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给药器,以解决硬质喂药头端插入婴幼儿头端戳伤口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给药器,包括药液管,所述药液管的一端一体连通有出药管,另一端插设有推药杆,所述推药杆头端设置有与所述药液管密封滑移适配的密封头,所述药液管上可拆卸连接有套设在所述出药管头端及周侧的硅胶奶嘴,所述硅胶奶嘴内设置有长度大于所述出药管长度的出药道,所述硅胶奶嘴远离所述药液管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出药道连通的出药口,所述出药管与所述出药道连通,所述出药管与所述硅胶奶嘴的所述出药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硅胶奶嘴内且与所述出药道同轴的沉台,所述沉台位于所述出药道远离所述出药口的一端,所述出药管与所述沉台插接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出药管内径与所述出药道孔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出药管自由端开设有与其同轴的环槽,所述硅胶奶嘴于所述沉台上一体固接有与所述环槽嵌合适配的环凸。

进一步地,所述出药口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硅胶奶嘴远离所述药液管一端的周侧。

进一步地,所述药液管靠近所述出药管的一端周侧一体固接有限位环,所述硅胶奶嘴远离所述出药口的一端内沿固接有硬质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内沿固接有多个椭圆状的凸起;当所述出药管与所述沉台抵接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限位环背离所述出药管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药液管远离所述出药管的一端周侧固接有耳片。

进一步地,所述推药杆远离所述密封头的一端固接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硅胶奶嘴可对出药管进行有效防护以免对婴幼儿口腔造成创伤,同时出药道长度大于出药管长度,使得婴幼儿即使产生抗拒并咬合硅胶奶嘴时也不会对婴幼儿的牙龈造成创伤,有效确保了给婴幼儿喂药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婴儿给药器,包括药液管1,药液管1的一端一体同轴连通有出药管2,另一端插设有推药杆3,推药杆3头端固接有与药液管1密封滑移适配的密封头4,药液管1远离出药管2的一端周侧固接有耳片14,推药杆3远离密封头4的一端固接有拉环15,药液管1上可拆卸连接有套设在出药管2头端及周侧的硅胶奶嘴5;硅胶奶嘴5内设置有长度大于出药管2长度的出药道6,硅胶奶嘴5远离药液管1的一端开设有与出药道6连通的出药口7,出药管2与出药道6连通。

当使用婴儿给药器给婴儿喂药时,先取下硅胶奶嘴5,将出药管2伸入至配置好的药液中,并通过拉环15拉动推药杆3朝远离出药管2的方向移动以将药液抽吸至药液管1内,随后在药液管1上安装硅胶奶嘴5以对出药管2进行防护,将硅胶奶嘴5插入婴幼儿口腔中并缓慢推动推药杆3时可将药液管1内的药液自出药管2排出,药液经出药管2进入硅胶奶嘴5中的出药道6再至出药口7排出至婴幼儿的口腔中,可实现对婴幼儿的有效给药;在此过程中,硅胶奶嘴5可对出药管2进行有效防护以免对婴幼儿口腔造成创伤,同时出药道6长度大于出药管2长度,使得婴幼儿即使产生抗拒并咬合硅胶奶嘴5时也不会对婴幼儿的牙龈造成创伤,有效确保了给婴幼儿喂药时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出药管2与硅胶奶嘴5的出药道6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硅胶奶嘴5内且与出药道6同轴的沉台8,沉台8位于出药道6远离出药口7的一端,出药管2与沉台8插接适配,出药管2内径与出药道6孔径相同;出药管2自由端开设有与其同轴的环槽9,硅胶奶嘴5于沉台8上一体固接有与环槽9嵌合适配的环凸10。

在药液管1上安装硅胶奶嘴5时,先使出药管2插入硅胶奶嘴5中的沉台8中并与沉台8抵接,此时硅胶奶嘴5上的环凸10嵌入出药管2上的环槽9内,可对出药管2与硅胶奶嘴5之间的缝隙进行有效密封,尽可能避免药液的渗漏;并且出药管2内径与出药道6孔径相同,实现了药液在出药管2和硅胶奶嘴5内出药道6内的顺畅流通,使得自出药口7排出的药液更加平稳,以免引发婴幼儿给药时的起呛现象。

如图1所示,出药口7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硅胶奶嘴5远离药液管1一端的周侧,本实施例汇总出药口7设置有两个且以出药道6轴线呈等间距圆周阵列分布。药液自多个出药口7排出后,不会直接灌入婴幼儿口腔,进一步避免了婴幼儿给药时的起呛现象,提高了婴儿给药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3所示,药液管1靠近出药管2的一端周侧一体固接有限位环11,硅胶奶嘴5远离出药口7的一端内沿固接有硬质塑料制成的环状体12,环状体12内腔与药液管1插接适配,环状体12内沿固接有多个椭圆状的凸起13;当出药管2与沉台8抵接时,凸起13位于限位环11背离出药管2的一侧。

在药液管1上安装硅胶奶嘴5时,推动环状体12在药液管1外壁滑动,直至环状体12上的凸起13越过限位环11,此时出药管2与硅胶奶嘴5上的沉台8抵接,可有效避免硅胶奶嘴5自药液管1脱落,提高了硅胶奶嘴5与药液管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硅胶奶嘴5的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