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屏蔽CT的滑移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3597发布日期:2021-06-08 16:5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自屏蔽CT的滑移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自屏蔽ct的滑移折叠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ct机,特别涉及自屏蔽ct的滑移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ct机通常采用铅、钨等单质金属或其合金作为屏蔽墙对具有ct机的房间进行屏蔽,但是传统的屏蔽房间使得ct的使用位置固定不够灵活。
3.自屏蔽ct能够解决使用不灵活的问题,但是由于自屏蔽ct的壳体密度较大,造成自屏蔽ct的运送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方便运送的自屏蔽ct的滑移折叠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自屏蔽ct的滑移折叠结构,包括扫描舱和尾舱,扫描舱上沿轮廓的内外侧均设置有结构筋,结构筋之间设置有连接筋,结构筋的内沿设置有若干个滑槽,尾舱上设置有与滑槽对应的滑杆。
6.进一步设置为:滑杆的前端设置有遮块,遮块的截面大于滑杆的截面。
7.进一步设置为:扫描舱内设置有通风舱,通风舱内设置有环形的扫描圈,扫描圈包括前段和后段,通风舱朝向尾舱一侧包括有可拆卸的隔离板,后段固定在隔离板上。
8.进一步设置为:前段与后段插接连接。
9.进一步设置为:前段的两侧设置有插槽,滑杆的前端插接在插槽内。
10.进一步设置为:滑杆的前端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卡钩,滑杆内设置有挂杆,卡钩勾在挂杆上。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尾舱相对于扫描舱的滑移,能够将尾舱收进扫描舱内,从而方便将扫描舱与尾舱的运送。
附图说明
12.图1为扫描舱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4.图3为后段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前段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17.图中:1、扫描舱;2、尾舱;3、结构筋;4、连接筋;5、滑槽;6、滑杆;7、遮块;8、通风舱;9、扫描圈;91、前段;92、后段;10、隔离板;11、插槽;12、转动槽;13、卡钩;14、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自屏蔽ct的滑移折叠结构,包括前舱、滑移舱、扫描舱1和尾舱2。滑移舱和扫描舱1
之间可拆卸连接,滑移舱与前舱之间设置有滑移结构,能够正常滑移。
20.扫描舱1内设置有通风舱8,通风舱8内设置有扫描圈9,扫描圈9包括均成喇叭口状的前段91和后段92,前段91和后段92之间插接连接,前段91朝向滑移舱,后段92朝向尾舱2。
21.扫描舱1上沿着其轮廓的内侧以及外侧均设置有结构筋3,结构筋3能够保证扫描舱1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筋3之间设置有连接用的多根横向筋。结构筋3的内沿设置有若干滑槽5,尾舱2上朝向扫描舱1一侧设置有与滑槽5对应的滑杆6,滑杆6在滑槽5上滑移,从而尾舱2整体能够向内滑动进入扫描舱1内。
22.滑杆6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截面面积大于滑杆6截面面积的遮块7,遮块7一方面能够避免射线逃逸,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限位作用。尾舱2上可以设置有翻折边,翻折边能够避免射线向外逃逸。
23.其中,隔离仓朝向尾舱2一侧包括有一块可拆卸的隔离板10,包括采用螺栓固定或者插接固定灯方式。扫描圈9的前段91的喇叭口固定在隔离板10上,可拆卸的隔离板10能够给与尾舱2的滑移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发生干涉。
24.前段91的两侧设置有插槽11,插槽11之间设置有一个挂杆14。遮块7上设置有转动槽12,转动槽12内转动设置有挂钩。当尾舱2收进扫描舱1后,挂钩勾在挂杆14上。
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