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新型实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1978发布日期:2021-09-25 09:2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新型实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新型实用轮椅。


背景技术:

2.据有关数据统计,中风患者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大部分患者在脑卒中后会遗留肢体偏瘫等症状,而轮椅是中风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轮椅使用功能单一,而家庭、医院及社会公共场所的进餐台及洗漱台等缺乏考虑病伤残人士的使用设计,不能积极为脑卒中患者创造有利的日常生活活动早期康复训练条件,无法提高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实用轮椅,具备安全警示无线呼叫器、兼顾人文关怀、按摩和理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轮椅使用功能单一,而家庭、医院及社会公共场所的进餐台及洗漱台等缺乏考虑病伤残人士的使用设计,不能积极为脑卒中患者创造有利的日常生活活动早期康复训练条件,无法提高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新型实用轮椅,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框架的后侧设置有扶手支架,所述框架下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轮和后轮,所述框架中部的前侧设置有腿部支架,所述腿部支架斜向下弯折,所述腿部支架底部的末端设置有脚踏板,所述扶手支架中部的后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扶手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向后弯折的扶手,所述连接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正反面设计的u型台面,所述框架的右侧设置有手置式无线呼叫器,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架,所述扶手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靠板,所述扶手支架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短板,所述靠板两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贯穿至短板的背面,所述连接杆前端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的前端与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弹簧的后端与短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靠板的背面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所述靠板的内壁安装有远红外发热体,所述靠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靠板的正面镶嵌有电气石,所述靠垫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按摩凸块。
5.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外侧设置有呈90度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内腔放置有连接u型台面的连接轴,连接轴呈90度,连接轴的一端与u型台面底部的连接孔相连,连接轴的另一端插在安装孔中。
6.优选的,所述手置式无线呼叫器内置gps定位,轮椅出厂时进行轮椅统一编码管理,患者购买轮椅后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入gps定位。
7.优选的,所述扶手支架的顶部与扶手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包括套
在扶手支架顶部的下连接管,下连接管上套有上连接管,下连接管上设置有三组通孔,上连接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放置槽,上连接管的顶部与扶手固定连接,放置槽中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凸起块,凸起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8.优选的,所述u型台面的顶部设置有碗、杯和盘等多样式固定凹槽,所述u型台面的底部设置有头枕,所述u型台面沿连接轴转动后,放置在轮椅背面,所述u型台面底部的头枕供患者使用。
9.优选的,所述坐垫为双层结构,所述坐垫的下层为根据人体臀部的曲线设计坐便孔,所述坐垫的上层为软质垫块,软质垫块能够从坐垫下层上取下。
10.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输液架的底部贯穿竖管的内腔并与l型板的顶部接触,所述竖管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至竖管的内腔并与输液架的表面接触,所述螺纹杆与竖管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靠板的背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罩体,所述震动电机位于罩体的内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框架、坐垫、u型台面、扶手支架、输液架、连接座、后轮、前轮、脚踏板、腿部支架、靠板、手置式无线呼叫器、短板、竖板、连接杆、弹性弹簧、震动电机、远红外发热体、靠垫、电气石和按摩凸块进行配合,具备安全警示无线呼叫器、兼顾人文关怀、按摩和理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轮椅使用功能单一,而家庭、医院及社会公共场所的进餐台及洗漱台等缺乏考虑病伤残人士的使用设计,不能积极为脑卒中患者创造有利的日常生活活动早期康复训练条件,无法提高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gps定位,便于对患者和轮椅进行定位,使医护人员更好的进行找寻,通过设置高度调节器,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身高人员对扶手的握持,通过设置碗、杯和盘等多样式固定凹槽,便于将碗、杯和盘放置到u型台面上进行限位,防止倾倒,通过设置头枕,便于供患者休息时使用,通过设置l型板、竖管和螺纹杆,便于对输液架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通过设置转盘和防滑纹,使螺纹杆在转动时更加的方便省力,通过设置罩体,对震动电机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板俯视剖视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管正视剖视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l型板左视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框架、2坐垫、3 u型台面、4扶手支架、5输液架、6连接座、7后轮、8前轮、9脚踏板、10腿部支架、11靠板、12手置式无线呼叫器、13短板、14竖板、15连接杆、16弹性弹簧、17震动电机、18远红外发热体、19靠垫、20电气石、21按摩凸块、22l型板、23竖管、24螺纹杆、25转盘、26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一种多功能新型实用轮椅,包括框架1,框架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坐垫2,框架1的后侧设置有扶手支架4,框架1下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轮8和后轮7,框架1中部的前侧设置有腿部支架10,腿部支架10斜向下弯折,腿部支架10底部的末端设置有脚踏板9,扶手支架4中部的后侧设置有连接座6,扶手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向后弯折的扶手,连接座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正反面设计的u型台面3,框架1的右侧设置有手置式无线呼叫器12,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架5,扶手支架4的一侧设置有靠板11,扶手支架4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短板13,靠板11两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14,竖板14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后端贯穿至短板13的背面,连接杆15前端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性弹簧16,弹性弹簧16的前端与竖板14的背面固定连接,弹性弹簧16的后端与短板13的正面固定连接,靠板11的背面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17,靠板11的内壁安装有远红外发热体18,靠板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靠垫19,靠板11的正面镶嵌有电气石20,靠垫1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按摩凸块21,连接座6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外侧设置有呈90度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内腔放置有连接u型台面3的连接轴,连接轴呈90度,连接轴的一端与u型台面3底部的连接孔相连,连接轴的另一端插在安装孔中,手置式无线呼叫器12内置gps定位,轮椅出厂时进行轮椅统一编码管理,患者购买轮椅后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入gps定位,通过设置gps定位,便于对患者和轮椅进行定位,使医护人员更好的进行找寻,扶手支架4的顶部与扶手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包括套在扶手支架4顶部的下连接管,下连接管上套有上连接管,下连接管上设置有三组通孔,上连接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放置槽,上连接管的顶部与扶手固定连接,放置槽中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凸起块,凸起块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设置高度调节器,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身高人员对扶手的握持,u型台面3的顶部设置有碗、杯和盘等多样式固定凹槽,u型台面3的底部设置有头枕,u型台面3沿连接轴转动后,放置在轮椅背面,u型台面3底部的头枕供患者使用,通过设置碗、杯和盘等多样式固定凹槽,便于将碗、杯和盘放置到u型台面3上进行限位,防止倾倒,通过设置头枕,便于供患者休息时使用,坐垫2为双层结构,坐垫2的下层为根据人体臀部的曲线设计坐便孔,坐垫2的上层为软质垫块,软质垫块能够从坐垫2下层上取下,框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22,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管23,输液架5的底部贯穿竖管23的内腔并与l型板22的顶部接触,竖管23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右端贯穿至竖管23的内腔并与输液架5的表面接触,螺纹杆24与竖管23螺纹连接,螺纹杆2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5,转盘2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靠板11的背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罩体26,震动电机17位于罩体26的内腔,通过设置l型板22、竖管23和螺纹杆24,便于对输液架5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通过设置转盘25和防滑纹,使螺纹杆24在转动时更加的方便省力,通过设置罩体26,对震动电机17进行保护,通过框架1、坐垫2、u型台面3、扶手支架4、输液架5、连接座6、后轮7、前轮8、脚踏板9、腿部支架10、靠板11、手置式无线呼叫器12、短板13、竖板14、连接杆15、弹性弹簧16、震动电机17、远红外发热体18、靠垫19、电气石20和按摩凸块
21进行配合,具备安全警示无线呼叫器、兼顾人文关怀、按摩和理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轮椅使用功能单一,而家庭、医院及社会公共场所的进餐台及洗漱台等缺乏考虑病伤残人士的使用设计,不能积极为脑卒中患者创造有利的日常生活活动早期康复训练条件,无法提高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21.使用时,将轮椅通道导线外接电源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震动电机17的运行,震动电机17的震动带动靠板11、弹性弹簧16、靠垫19和按摩凸块21的震动,按摩凸块21的震动可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同时控制器控制远红外发热体18的运行,远红外发热体18由远红外碳晶发热板制成,远红外碳晶发热板进行制热,利用电气石20及红外线反射原理,人体通过吸收电气石20加热后释放的远红外线、负离子、亚离子、矿物元素等,皮肤代谢有害物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患者进行理疗,并且轮椅可实现移动代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及娱乐无障碍衔接,避免了传统轮椅功能的单一性,借助移动辅助用具鼓励患者自己洗漱、进食、入厕等活动,帮助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信尊严,也大大减轻家属照料患者的精神及经济压力,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当病人自己能够完成简单日常生活活动时,心理上不仅建立起独立生活的信念,同时也对康复医疗充满信心。
22.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23.综上所述:该多功能新型实用轮椅,通过设置转盘25和防滑纹,使螺纹杆24在转动时更加的方便省力,通过设置罩体26,对震动电机17进行保护,通过框架1、坐垫2、u型台面3、扶手支架4、输液架5、连接座6、后轮7、前轮8、脚踏板9、腿部支架10、靠板11、手置式无线呼叫器12、短板13、竖板14、连接杆15、弹性弹簧16、震动电机17、远红外发热体18、靠垫19、电气石20和按摩凸块21进行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轮椅使用功能单一,而家庭、医院及社会公共场所的进餐台及洗漱台等缺乏考虑病伤残人士的使用设计,不能积极为脑卒中患者创造有利的日常生活活动早期康复训练条件,无法提高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