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用可调节氧气流量的湿化装置

文档序号:25971448发布日期:2021-07-23 14:1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用可调节氧气流量的湿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管插管用可调节氧气流量的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因为气管在切开后处于敞开环境,因此很容易干燥,干燥的气管内部很容易形成痰痂,痰痂大量堆积很容易造成气管堵塞,危及到患者的安全。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在通过气管插管向患者供应氧气时需要对氧气进行湿化处理,以保证患者气管湿润,避免出现痰痂。现有技术中,一般使氧气通过蒸馏水实现湿化。现有技术中,氧气源通常与湿化瓶直接连通,因此难以调节氧气流量,或者是通过增加阀门来控制氧气流量,但是因为气管插管术的应用广泛,使用频繁,因此阀门很容易损坏,一旦阀门失效很容易出现氧气流量异常,进而对患者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用可调节氧气流量的湿化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氧气流量,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气管插管用可调节氧气流量的湿化装置,包括气泵和雾化器,并且气泵和雾化器通过软管组相连通,雾化器还连通有雾化输出软管,所述软管组包括调节软管,调节软管的两端各连通有一个导流软管,其中一个导流软管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另外一个导流软管与所述雾化器的输入端相连通,调节软管的周侧套设有套筒,套筒与两个导流软管均紧密贴合并且固定连接,套筒与调节软管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件,套筒上还穿设有安装座,并且安装座与套筒固定连接,安装座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与套筒内部相连通,第二通道与套筒外部相连通,第二通道中可拆卸设置有注射器。

作为上述可调节氧气流量的雾化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流软管上固定套设有连接套,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接套上并且与连接套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可调节氧气流量的雾化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软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片,多个连接片分为若干组,同组的连接片沿调节软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在连接片与所述套筒之间。

作为上述可调节氧气流量的雾化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可调节氧气流量的雾化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截面积,所述注射器的接头插入到第二通道中。

作为上述可调节氧气流量的雾化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软管与所述导流软管之间通过过渡软管相连通,过渡软管呈锥形,过渡软管的小端与调节软管相连通,过渡软管的大端与导流软管相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氧气流量,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即使弹性件失效,在氧气的冲击下也能够使调节软管的流通面积增大,从而增大氧气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气泵,2-调节软管,3-导流软管,4-雾化器,5-雾化输出软管,6-供气输出软管,7-过渡软管,8-连接套,9-套筒,10-弹性件,11-连接片,12-安装座,13-第一通道,14-第二通道,15-接头,16-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2,一种气管插管用可调节氧气流量的湿化装置,包括气泵1和雾化器4,并且气泵1和雾化器4通过软管组相连通,雾化器4还连通有雾化输出软管5,软管组包括调节软管2,调节软管2的两端各连通有一个导流软管3,其中一个导流软管3与气泵1的输出端相连通,另外一个导流软管3与雾化器4的输入端相连通,调节软管2的周侧套设有套筒9,套筒9与两个导流软管3均紧密贴合并且固定连接,套筒9与调节软管2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件10,套筒9上还穿设有安装座12,并且安装座12与套筒9固定连接,安装座12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其中第一通道13与套筒9内部相连通,第二通道14与套筒9外部相连通,第二通道14中可拆卸设置有注射器16。

在使用时,将气泵1的输入端与氧气源连通,氧气源可以是医疗供氧系统,也可以是氧气瓶,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设备,不再赘述,然后将雾化器4的输出端通过雾化输出软管5与气管插管相连通,在连接好之后,弹性件10处于原长,并且使调节软管2与套筒9之间的距离最小,此时调节软管2的流通面积最大。随后,启动气泵1从氧气源获取氧气并且经过加压后输入到雾化器4中,因为调节软管2的流通面积处于最大状态,并且气泵1输送的氧气流速固定,因此此时的氧气流量最大,当需要调节氧气流量的时候,医护人员将注射器16与安装座12相连通,并且利用注射器16通过第二通道14和第一通道13向套筒9与调节软管2之间输入流体,流体可以是气体或者液体,流体进入到套筒9内部后挤压调节软管2使调节软管2的流通面积缩小,同时使弹性件10拉伸,调节软管2的流通面积缩小后氧气流量下降,当需要重新调大氧气流量时,利用注射器16将套筒9与调节软管2之间的流体抽出即可,流体被抽出后弹性件10复位,并且拉动调节软管2使调节软管2的流通面积增大,即可实现调大氧气流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氧气流量,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即使弹性件10失效,在氧气的冲击下也能够使调节软管2的流通面积增大,从而增大氧气流量。

导流软管3上固定套设有连接套8,套筒9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接套8上并且与连接套8固定连接。连接套8用于将导流软管3的端部撑起,以便于连接套筒9。

为了便于连接弹性件10,并且避免弹性件10损坏调节软管2,调节软管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片11,多个连接片11分为若干组,同组的连接片11沿调节软管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弹性件10固定连接在连接片11与套筒9之间。连接片11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与调节软管2固定连接,同时,连接片11和弹性件10均沿调节软管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可以使弹性件10对调节软管2的作用力均匀,从而使调节软管2发生形变时更加平稳,最终提升对氧气流量的控制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0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片11固定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套筒9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0还可以设置为弹力绳等其它具有弹性的部件。

为了便于安装注射器16,并且提升注射器16输出流体的控制精度,第二通道14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道13的截面积,注射器16的接头15插入到第二通道14中。

调节软管2与导流软管3之间通过过渡软管7相连通,过渡软管7呈锥形,过渡软管7的小端与调节软管2相连通,过渡软管7的大端与导流软管3相连通。通过过渡软管7,可以使调节软管2与导流软管3之间平滑过渡,避免在减小氧气流量后氧气直接从端部冲击到调节软管2上造成弹性件10错位或者调节软管2受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