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4807发布日期:2021-12-28 21:4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特别涉及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


背景技术:

2.长期低头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日积月累则形成颈椎生理曲度消失甚至反弓,严重者因脊髓受到压迫出现手脚麻木等症状。
3.现有技术中存在圆柱形的硬型枕,其内部填充荞麦、决明子、大米或黄豆等,技术缺陷在于:质地很硬,但舒适度不高,尤其是侧睡的时候。
4.现有技术中存在波浪形的乳胶枕,其材料为海绵、乳胶等,质地软,技术缺陷在于:缺乏调节颈椎生理曲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既能调节颈椎生理曲度,又能兼顾舒适性的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7.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包括:
8.第一承托体,第一承托体上设有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第一承托部高于第二承托部;
9.第二承托体,第二承托体镶嵌在第一承托部上,第二承托体的侧面为弧面;
10.第三承托体,第三承托体镶嵌在第二承托部上,第三承托体的周围设有限位凸缘,第二承托体高于第三承托体且高于限位凸缘。
11.上述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体高于第二承托部和第三承托体,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体能为使用者的颈部提供支撑,第二承托部、限位凸缘和第三承托体能为使用者的头部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牵引治疗、仰卧、侧卧等不同体位的需求,能改善颈椎屈曲度,还能减少落枕发生、缓解肩周劳损、改善睡眠质量。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托部与第二承托部之间设有凹面。第一承托部与第二承托部之间的凹面能为使用者的头部提供平缓的过渡面,有利于适应仰卧、侧卧等不同睡姿。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承托体的形状为圆柱形,第二承托体的直径为10cm,第二承托体的顶面低于第一承托部1cm。圆柱形的第二承托体有利于提高牵引治疗效果。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凸缘的形状为心形,第三承托体的形状也为心形,限位凸缘设在第三承托体的边缘。心形的限位凸缘和第三承托体可对使用者的后枕部起到很好的垫护作用,避免后枕部直接接触到坚硬的床面,能避免引起疼痛不适甚至是压力性损伤。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承托体是可充气和放气的气囊。第三承托体采用可充气和放气的气囊,能通过调节充气量来调整第三承托体的高度,从而适应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治疗目的。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托体的材质为记忆海绵。记忆海绵材质能为使用者的肩部提供良好的承托作用,还能降低对使用者的外耳廓的压力,能提高睡眠的舒适性。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承托体上还设有口袋,口袋内设有中药封包。口袋中设置中药封包,有利于改善颈椎屈曲度、缓解肩周劳损、改善睡眠质量。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药封包的内容物包括艾绒片。含有艾绒片的中药封包具有祛湿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还包括枕套,枕套可拆卸地包裹第一承托体、第二承托体和第三承托体。枕套使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换洗方便,符合临床感控需求。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枕套的材质为棉。棉材质的枕套具有吸汗、舒适、卫生、便捷的特性。
附图说明
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第一承托体1、第一承托部2、第二承托部3、限位凸缘4、凹面5、第二承托体6、口袋7、第三承托体8。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
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至2,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包括:
32.第一承托体1,第一承托体1上设有第一承托部2和第二承托部3,第一承托部2高于第二承托部3;
33.第二承托体6,第二承托体6镶嵌在第一承托部2上,第二承托体6的侧面为弧面;
34.第三承托体8,第三承托体8镶嵌在第二承托部3上,第三承托体8的周围设有限位凸缘4,第二承托体6高于第三承托体8且高于限位凸缘4。
35.上述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第一承托部2和第二承托体6高于第二承托部3和第三承托体8,第一承托部2和第二承托体6能为使用者的颈部提供支撑,第二承托部3、限位凸缘4和第三承托体8能为使用者的头部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牵引治疗、仰卧、侧卧等不同体位的需求,能改善颈椎屈曲度,还能减少落枕发生、缓解肩周劳损、改善睡眠质量。
37.关于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可对颈椎起到很好的承托和牵引作用,把反弓或强直的颈椎温和的恢复生理曲度;在睡眠之中就逐步恢复健康的颈椎生理曲度,无不适体验。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或颈项强直患者。
38.关于第三承托体8,第三承托体8能为使用者的后枕部提供承托。
39.关于限位凸缘4,限位凸缘4有利于限定使用者的后枕部,有利于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
40.关于第一承托部2和第二承托部3,第一承托部2的高度是指图1所示的尺寸h1,第二承托部3的高度是指图2所示的尺寸h2。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托部2与第二承托部3之间设有凹面5。第一承托部2与第二承托部3之间的凹面5能为使用者的头部提供平缓的过渡面,有利于适应仰卧、侧卧等不同睡姿。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承托体6的形状为圆柱形,第二承托体的直径为10cm,第二承托体的顶面低于第一承托部1cm。圆柱形的第二承托体6有利于提高牵引治疗效果。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凸缘4的形状为心形,第三承托体8的形状也为心形,限位凸缘4设在第三承托体8的边缘。心形的限位凸缘4和第三承托体8可对使用者的后枕部起到很好的垫护作用,避免后枕部直接接触到坚硬的床面,能避免引起疼痛不适甚至是压力性损伤。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承托体8是可充气和放气的气囊。第三承托体8采用可充气和放气的气囊,能通过调节充气量来调整第三承托体8的高度,从而适应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治疗目的。
4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托体1的材质为记忆海绵。记忆海绵材质能为使用者的肩部提供良好的承托作用,还能降低对使用者的外耳廓的压力,能提高睡眠的舒适性。
4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承托体6上还设有口袋7,口袋7内设有中药封包。
口袋7中设置中药封包,有利于改善颈椎屈曲度、缓解肩周劳损、改善睡眠质量。
4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药封包的内容物包括艾绒片。含有艾绒片的中药封包具有祛湿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
48.关于中药封包,中药封包可按照使用者的需求进行选用,无需求时可随时抽取掉,不影响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的基本功效。
4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还包括枕套,枕套可拆卸地包裹第一承托体1、第二承托体6和第三承托体8。枕套使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换洗方便,符合临床感控需求。
5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枕套的材质为棉。棉材质的枕套具有吸汗、舒适、卫生、便捷的特性。
5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