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5191发布日期:2022-06-25 06:3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轻度失禁垫、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2.由于轻度失禁垫、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一边与穿着者的胯裆部接触一边长时间被穿着,因此,为了不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不愉快感等,要求迅速地吸收从穿着者排出的排泄物、对穿着者的身体的贴合性优异等。
3.而且,其中已知有为了提高液体的吸收性、贴合性,在吸收体或吸收芯上形成有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槽部等的吸收性物品。
4.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性芯,上述吸收性芯具备中央区域和位于其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的侧部区域,上述中央区域和上述侧部区域通过在上述吸收性芯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侧方槽部至少在下裆部分离,并且上述侧部区域具有在与上述吸收性芯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交叉槽部,各交叉槽部具备以它们的假想延长线朝向上述吸收性芯的中央部那样的角度与该吸收性芯的长度方向交叉这样的特定的结构。
5.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在穿着时侧方槽部、交叉槽部作为吸收性芯的弯曲引导部发挥作用,因此侧部区域柔软地变形而与穿着者的身体的贴合性提高。
6.在先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201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0.然而,在这样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中,未考虑到穿着者的步行时等动作时的贴合性,另外,接近穿着者的腿围的交叉槽部不延伸至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端缘,因此,在穿着者进行步行等动作时(具体而言,在进行对吸收性物品施加以长度方向为轴而左右交替地扭转的方向的力那样的动作时),吸收体、进而吸收性物品无法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充分变形,有可能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
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步行等动作时也不易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贴合性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3.本发明的一方式(方式1)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备形成肌肤相向面的正面片、形成非肌肤相向面的背面片、以及位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其特征在于,
14.所述吸收体在俯视时具有:
15.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以隔着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方式
配置;以及
16.至少一对凹部,位于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的宽度方向内方侧且以隔着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至少一对凹部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
17.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从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
18.在本方式1的吸收性物品中,作为吸收体的折弯基点发挥功能的折弯引导部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因此,在穿着者的步行时等动作时(具体而言,即使在对吸收性物品施加以长度方向为轴而左右交替地扭转的方向的力那样的动作时),吸收体、进而吸收性物品也容易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变形(以下,将这样的折弯引导部的作用简称为“追随变形作用”),从而不易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
19.并且,本方式1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吸收体在折弯引导部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位置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凹部,因此,在穿着者动作时,即使经由上述折弯引导部向吸收性物品施加以长度方向为轴而左右交替地扭转的方向的力,也能够利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凹部分散该力,能够使比该一对凹部靠宽度方向内方侧的部分、即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不易变形。
20.这样,本方式1的吸收性物品除了上述的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以外,还能够使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可靠地贴紧于穿着者的胯裆部,因此即使在穿着者的动作时也能够发挥优异的贴合性。
21.根据以上,本方式1的吸收性物品即使在步行等动作时也不易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能够发挥优异的贴合性。
22.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方式2)中,根据上述方式1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23.所述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包括:相对于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以及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
24.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和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以隔着所述长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
25.在本方式2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和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以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因此,在穿着者的动作时,能够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大范围内发挥基于上述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
26.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3)中,根据上述方式1或2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27.所述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以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与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在同一直线上不重叠的方式配置。
28.在本方式3的吸收性物品中,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以位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与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中心线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不在同一直线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针对每个折弯引导部形成
折弯基点,能够使吸收体容易变形为更多样的形状,并且,即使在穿着者动作时上述的扭转方向的力经由折弯引导部作用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也不易在该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形成折弯基点,能够更不易产生该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折弯。
29.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4)中,根据上述方式1~3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30.所述吸收体经由粘接层与位于肌肤相向面侧的所述正面片或中间片接合,
31.所述粘接层在俯视时具有同与所述长度方向平行的假想线交叉的部分,并且所述粘接层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
32.本方式4的吸收性物品通过粘接层与吸收体位于肌肤相向面侧的正面片或中间片接合,因此即使在穿着者动作时吸收体也不易走形,能够发挥更优异的贴合性。
33.而且,在本方式4的吸收性物品中,上述粘接层具有在俯视时与长度方向交叉的部分,并且上述粘接层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例如,沿着长度方向以螺旋状、欧米伽状等形态配置),因此,在不易产生由粘接层带来的吸收阻碍的基础上,即使在施加上述扭转方向的力那样的动作时,也不会阻碍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能够使吸收性物品可靠地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变形。
34.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5)中,根据上述方式1~4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35.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比所述吸收体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具有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
36.所述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的与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比所述吸收体的具有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大。
37.本方式5的吸收性物品中,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中的与上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比吸收体的具有上述一对折弯引导部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大,因此,在从穿着者供给尿等排泄液之前,能够使上述折弯引导部的变形所引起的扭转难以产生。由此,本方式5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发挥更优异的贴合性,并且也能够不易产生由扭转引起的排泄液的泄漏。
38.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6)中,根据上述方式5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39.所述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至少包含吸收性聚合物。
40.在本方式6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至少包含吸收性聚合物,因此在从穿着者供给尿等排泄液时,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吸收排泄液而膨胀,能够更不易产生位于该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吸收体的扭转。由此,本方式6的吸收性物品即使在穿着者的排泄后也容易维持优异的贴合性,能够使由扭转引起的排泄液不易发生泄漏。
41.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7)中,根据上述方式1~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42.在俯视时,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各自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与所述一对凹部连通。
43.在本方式7的吸收性物品中,一对折弯引导部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与一对凹部连通,因此,在穿着者的动作时经由折弯引导部传递的上述的扭转方向的力在一对凹部
更容易分散,能够使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更不易变形。
44.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8)中,根据上述方式1~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45.所述吸收性物品在俯视时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2根折线,
46.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以不与所述折线交叉的方式配置。
47.本方式8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2根折线,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以不与这些折线交叉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紧凑地折叠吸收性物品,能够使收纳性、便携性等优异,并且能够形成利用了基于折线的折叠褶皱的折弯基点,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吸收性物品变形为更多样的形状而不阻碍由上述的一对折弯引导部产生的追随变形作用。
48.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9)中,根据上述方式1~8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49.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配置在所述背面片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的粘接部,
50.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以在厚度方向上不与所述粘接部重叠或与所述粘接部局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51.本方式9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用于固定于穿着者的内衣等穿着的衣服的粘接部,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以在厚度方向上不与粘接部完全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不阻碍上述一对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而将吸收性物品固定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能够更稳定地发挥优异的贴合性。
52.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10)中,根据上述方式9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53.所述粘接部在俯视时至少配置于比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
54.在本方式10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粘接部至少配置在比折弯引导部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因此即使上述折弯引导部作为折弯基点发挥功能,也能够将该折弯引导部的长度方向外方侧的部分可靠地固定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能够不易产生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过程中卷起或剥离这样的情况。
55.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11)中,根据上述方式1~1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56.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有一对防漏壁部,该一对防漏壁部在俯视时包括:一对侧片,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且以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正面片的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以及弹性构件,固定于所述一对侧片中的每一个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
57.所述弹性构件的长度方向固定端位于比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
58.在本方式11的吸收性物品中,弹性构件的长度方向固定端位于比一对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能够将防漏壁部形成至折弯引导部的长度方向外方侧,因此在穿着中上述折弯引导部作为折弯基点发挥功能,即使吸收性物品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变形,也能够使排泄液不易发生泄漏。
59.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12)中,根据上述方式1~11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60.所述吸收体在俯视时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具有宽度方向长度相对较小的缩窄部,
61.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配置于所述缩窄部。
62.在本方式12的吸收性物品中,在与穿着者的腿围对应的缩窄部配置有上述的折弯引导部,因此该折弯引导部容易根据穿着者的腿的运动而变形,能够更可靠地发挥上述的追随变形作用。
63.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方式13)中,根据上述方式12的轻度失禁垫,其特征在于,
64.所述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位于宽度方向外方侧的端部在所述缩窄部的长度方向外方侧具有所述吸收体的最大宽度的最大宽度部与在所述缩窄部具有所述吸收体的最小宽度的最小宽度部之间,且位于比所述最大宽度部与所述最小宽度部之间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
65.在本方式13的吸收性物品中,折弯引导部的宽度方向外方侧的端部位于上述特定的部分,因此即使在穿着者的腿的动作较大那样的情况下,折弯引导部也能够根据其动作而可靠地变形,能够更稳定且可靠地发挥上述的方式12的效果。
66.发明的效果
67.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步行等动作时也不易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贴合性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68.图1是在展开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的状态下从正面片2侧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俯视图。
69.图2是在展开了轻度失禁垫1展开的状态下从背面片3侧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俯视图。
70.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轻度失禁垫1的iii-iii线的截面的主要部分放大端面图。
71.图4是在展开了轻度失禁垫1的吸收体4的状态下从肌肤相向面侧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俯视图。
72.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轻度失禁垫1在折弯引导部51~54折弯而变形的情形的立体图。
73.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配置于吸收体4的肌肤相向面侧的粘接层h的配置方式的俯视图。
74.图7是在展开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的状态下从正面片2侧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俯视图。
75.图8是在展开了轻度失禁垫1’的吸收体4’的状态下从肌肤相向面侧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76.(各种定义)
7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从垂直方向的上方侧(对象物为轻度失禁垫的情况下为正面片侧或背面片侧)沿对象物的厚度方向观察在展开的状态下放置于水平面上的对象物(例如轻度失禁垫、吸收体等)”简称为“俯视”。
78.关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各种方向等,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如下所述。
79.在本说明书中,“长度方向”是指“俯视时的纵长的对象物(例如,展开的状态的轻度失禁垫、吸收体等)的长度长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俯视时的纵长的对象物的长度短的方向”,“厚度方向”是指“相对于在展开的状态下放置于水平面上的对象物垂直的方向”,这些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分别处于相互正交的关系。
80.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位于纵长的对象物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称作“宽度方向中心线c
l”,将“位于纵长的对象物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称作“长度方向中心线c
w”。与此相关,将“在纵长的对象物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线cw相对地近位侧”称为“长度方向内方侧”,将“在纵长的对象物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线cw相对地远位侧”称为“长度方向外方侧”。同样地,将“在纵长的对象物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相对地近位侧”称为“宽度方向内方侧”,将“在纵长的对象物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相对地远位侧”称为“宽度方向外方侧”。
8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在轻度失禁垫的厚度方向上,将“在穿着轻度失禁垫时,相对于穿着者的肌肤面相对地近位侧”称为“肌肤相向面侧”,将“在穿着轻度失禁垫时,相对于穿着者的肌肤面相对地远位侧”称为“非肌肤相向面侧”。与此相关,在吸收性物品中,将在厚度方向上相向的肌肤相向面侧和非肌肤相向面侧的2个表面分别称为肌肤相向面和非肌肤相向面,在正面片、背面片、吸收体等构成构件中,将在厚度方向上相向的肌肤相向面侧和非肌肤相向面侧的2个表面分别称为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和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
82.[轻度失禁垫]
[0083]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在俯视时具有具备长度方向l及宽度方向w且2个长度方向端缘朝向长度方向外方侧呈圆弧状突出而成的纵长的外形形状。另外,轻度失禁垫1的外形形状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只要是纵长的形状即可,能够采用与各种用途、使用方式等相应的任意的形状(例如椭圆形、沙漏形、葫芦形等)。
[0084]
另外,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作为基本结构在厚度方向t上具备:形成轻度失禁垫1的肌肤相向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2;形成轻度失禁垫1的非肌肤相向面的背面片3;以及位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4。
[0085]
此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图3所示,还具备: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其配置于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由多个粒状的吸收性聚合物和包覆该吸收性聚合物的亲水性无纺布构成;粘接部8,其配置于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将轻度失禁垫1粘接固定于穿着者的内衣等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一对侧片91、92,它们配置为在比正面片2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位于轻度失禁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且沿长度方向l延伸;以及多根弹性构件93、94,它们在该一对侧片91、92的各自中沿着长度方向l配置。
[0086]
另外,一对侧片91、92和弹性构件93、94在将轻度失禁垫1向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安装时(即,在轻度失禁垫1向长度方向l弯曲时),弹性构件93、94使一对侧片91、92在长度方向l上收缩,该一对侧片91、92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缘部立起,能够形成一对防漏壁部9、9。
[0087]
另外,轻度失禁垫1如图1所示,在俯视时,在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的一侧端缘
与另一侧端缘之间,具有用于将轻度失禁垫1以正面片2为内侧并沿长度方向l折叠的、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第一折线fl1和第二折线fl2,因此能够紧凑地折叠,收纳性、便携性等优异。
[0088]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中,吸收体4如图1~图4所示,在俯视时具有:隔着在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上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而对称地配置,从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t上凹陷的、相对低刚性的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以及位于这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的宽度方向内方侧且隔着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对称并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地配置、从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t上凹陷的、相对低刚性的一对凹部61、6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相对低的刚性是指刚性比其他部分的刚性相对低。
[0089]
而且,如图1所示,上述折弯引导部51~54分别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端缘4w1、4w2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
[0090]
另外,在轻度失禁垫1中,位于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和位于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配置为隔着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w对称。
[0091]
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如图5所示,作为吸收体4的折弯基点发挥功能的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端缘4w1、4w2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因此,在穿着者的步行时等动作时(具体而言,即使在对轻度失禁垫1施加以长度方向l为轴而左右交替地扭转的方向的力那样的动作时),吸收体4、进而轻度失禁垫1也容易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变形(即,具有追随变形作用),不易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
[0092]
此外,在轻度失禁垫1中,吸收体4在折弯引导部51、52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位置具有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一对凹部61、62,因此,在穿着者动作时,即使经由上述的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对轻度失禁垫1施加以长度方向l为轴而左右交替地扭转的方向的力,也能够通过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一对凹部61、62分散该力,能够使该一对凹部61、62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部分、即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不易变形。
[0093]
这样,轻度失禁垫1除了上述的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的追随变形作用以外,还能够可靠地使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贴紧于穿着者的胯裆部,因此,在穿着者的动作时也能够发挥优异的贴合性。
[0094]
因此,轻度失禁垫1即使在步行等动作时也不易使穿着者产生不舒适感,能够发挥优异的贴合性。
[0095]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隔着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对称是指,以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另外,隔着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w对称也同样。
[0096]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还具有:一对压缩部e1、e2,它们以隔着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而对称的方式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一对压缩部e3、e4,它们位于该一对压缩部e1、e2之间且以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w而对称的方式呈圆弧状在宽度方向w上延伸;以及圆弧密封部rs,其沿着轻度失禁垫1的外周缘部连续地延伸。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一对压缩部e1、e2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一对凹部61、62重叠的位置和形状形成。
[0097]
如图3所示,上述压缩部e1~e4以从正面片2的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背面片3在厚度方向t上凹陷的方式形成,通过压花等加工手段,正面片2、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和吸收体4从肌肤相向面侧朝向非肌肤相向面侧在厚度方向t上被压缩而形成。
[0098]
另外,这些压缩部e1~e4的位置、形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与期望的液体扩散性、变形诱导性、强度等相应的任意的形状。轻度失禁垫1本身也可以不具有这样的压缩部e1~e4。
[0099]
以下,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等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各种构成构件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0100]
[正面片]
[0101]
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正面片2具有在俯视时从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的一侧端缘延伸至另一侧端缘且从轻度失禁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一侧端缘附近延伸至另一侧端缘附近的纵长的外形形状。该正面片2配置在轻度失禁垫1的厚度方向t上的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由形成能够与穿着者的肌肤抵接的接触面、即轻度失禁垫1的肌肤相向面的透液性的片状构件构成。
[0102]
如图1所示,正面片2与配置在该正面片2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吸收体4相比,在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上具有稍大的尺寸,在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接合有一对侧片91、92。
[0103]
能够用作正面片2的透液性的片状构件只要具有能够用作轻度失禁垫的正面片的各特性(例如,透液性、肌肤触感、柔软性、强度等),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热风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等无纺布、多孔性树脂膜等任意的透液性的片状构件。
[0104]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无纺布作为正面片的情况下,无纺布可以具有单层结构,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该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纤维素系纤维、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等亲水性纤维。这些纤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纤维。
[0105]
另外,作为能够用于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纤维素系纤维,例如可列举出天然纤维素纤维(例如棉花等植物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精制纤维素纤维、半合成纤维素纤维等。
[0106]
另外,作为能够用于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例如可列举出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系树脂、6-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等公知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纤维。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树脂。
[0107]
另外,作为正面片2使用的透液性的片状构件的结构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具有整体平坦的片状结构,也可以具有具备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凸条部和凹槽部的凹凸结构(例如,截面形状为波形的凹凸结构、凸条-凹槽结构等)。需要说明的是,在透液性的片状构件具有这样的凹凸结构的情况下,该凹凸结构中的多个凸条部各自可以具有实心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具有中空的内部结构。
[0108]
也可以在正面片2的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涂敷例如来自植物的提取物、护肤剂等任意的药剂,另外,也可以在正面片2的非肌肤相向面侧配置具有规定的液体扩散性和透液
性的中间片。
[0109]
在本发明中,正面片的外形形状、各种尺寸、基重等只要能够用作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与期望的透液性、肌肤触感、柔软性、强度等相应的任意的形状、各种尺寸、基重等。
[0110]
[背面片]
[0111]
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2所示,背面片3具有在俯视时从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的一侧端缘延伸至另一侧端缘且从轻度失禁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一侧端缘延伸至另一侧端缘的纵长的外形形状。如图3所示,该背面片3由不透液性的片状构件构成,该片状构件配置在轻度失禁垫1的厚度方向t上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形成轻度失禁垫1的非肌肤相向面,并且防止透过吸收体4的尿等排泄液漏出到轻度失禁垫1的外部。
[0112]
另外,在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配置有用于将轻度失禁垫1粘接固定于穿着者的内衣等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的粘接部8。
[0113]
能够用作背面片3的不透液性的片状构件只要能够防止从穿着者排出的尿等排泄液的透过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采用由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例如,聚烯烃系树脂纤维、聚酯系树脂纤维、芯鞘型复合纤维等各种复合纤维等)形成的疏水性无纺布;由pe、pp等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有孔或无孔的树脂膜;在该树脂膜上贴合无纺布而成的层叠体;sms无纺布等层叠无纺布等公知的不透液性的片状构件。
[0114]
另外,也可以在背面片3的肌肤相向面侧配置由聚乙烯等热塑性树脂膜形成的防漏片。
[0115]
在本发明中,背面片的外形形状、各种尺寸、基重等只要能够用作吸收性物品的背面片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与期望的防漏性能、透气性、强度等相应的任意的形状、各种尺寸、基重等。
[0116]
[吸收体]
[0117]
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在俯视时,吸收体4以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为中心,在从长度方向l的一侧端缘附近直到另一侧端缘附近的长度方向l的大范围的区域延伸,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也在从该宽度方向w的一侧端缘附近直到另一侧端缘附近的大范围的区域延伸,并且具有2个长度方向端缘朝向长度方向外方侧呈圆弧状突出而成的纵长的外形形状。
[0118]
另外,吸收体4在俯视时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具有宽度方向长度比其他部分相对小的缩窄部41,并且,在该缩窄部41中包括具有吸收体4的最小宽度的最小宽度部42和在上述缩窄部41的长度方向外方侧具有吸收体4的最大宽度的最大宽度部43、43。
[0119]
如图3所示,该吸收体4配置在轻度失禁垫1的厚度方向t上的正面片2与背面片3之间(更具体而言,位于正面片2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与背面片3之间),由能够吸收并保持透过正面片2和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的穿着者的尿等排泄液的规定的吸水性构件形成。
[0120]
另外,吸收体4分别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等任意的粘接剂与肌肤相向面侧的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和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背面片3接合。关于由该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层h,将在后面叙述。
[0121]
能够用作吸收体4的吸水性构件只要是能够吸收并保持从穿着者排出的尿等排泄
液的吸水性构件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本领域公知的由吸水性材料构成的吸水性构件。作为构成这样的吸水性构件的吸水性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亲水性纤维、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粉碎纸浆、棉、人造丝、醋酸纤维等纤维素系纤维;由丙烯酸钠共聚物等高吸收性聚合物构成的粒状物;将它们任意组合而得到的混合物等。
[0122]
另外,吸收体4也可以被具有亲水性的薄绉纸等包装片覆盖。
[0123]
(折弯引导部)
[0124]
而且,如图1所示,吸收体4具有在俯视时以隔着在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上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而对称的方式配置的、从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t上凹陷的、相对低刚性的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该折弯引导部51~54分别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端缘4w1、4w2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
[0125]
另外,在本发明中,折弯引导部的配置根数只要是至少一对,则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的配置根数(即,两对),折弯引导部也可以在吸收体上仅形成一对,也可以形成为三对以上。
[0126]
这样,至少形成有一对作为吸收体的折弯基点发挥功能的折弯引导部,并且,若该一对折弯引导部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则即使在穿着者的步行时等动作时,吸收体、进而吸收性物品也容易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变形,能够使穿着者不易产生不舒适感。
[0127]
另外,在本发明中,折弯引导部的方式只要是能够对吸收体促进上述那样的折弯变形的方式,就没有特别限定,折弯引导部除了通过吸水性材料的低基重化而在厚度方向上凹陷而成的低基重部之外,例如还能够由通过压花等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贯通或非贯通的狭缝部、吸收体而成的压缩槽部等刚性相对较低的低刚性部形成。同样地,对于形成折弯引导部的吸收体的表面(即,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和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只要能够促进上述那样的折弯变形即可,没有特别限定,折弯引导部可以形成为如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那样从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凹陷,也可以形成为从吸收体的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凹陷,或者也可以形成为从吸收体的双方的表面朝向彼此相反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凹陷。
[0128]
折弯引导部只要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端缘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则其延伸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折弯引导部例如可以呈直线状、虚线状和/或曲线状延伸,也可以一边形成一个或多个分支一边延伸。
[0129]
另外,只要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的配置位置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在穿着者穿着吸收性物品时在与穿着者的臀部对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配置有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而且,更优选在长度方向l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分别配置有至少各一对折弯引导部。
[0130]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包括: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它们相对于在宽度方向w上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w位于长度方向l的一侧;以及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它们位于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而且,位于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和位于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配置为隔
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w对称。
[0131]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这样配置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包括相对于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和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而且,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和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以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若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这样配置,则具有如下优点:在穿着者的动作时,能够遍及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大范围地发挥基于上述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
[0132]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位于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如图1和图4所示,以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1的假想延长线51l与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另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2的假想延长线52l不在同一直线上重叠的方式配置。
[0133]
同样地,位于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也以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3的假想延长线53l与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另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4的假想延长线54l在同一直线上不重叠的方式配置。
[0134]
另外,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是在俯视时与折弯引导部的中心线重叠并且将其延长的假想线,上述的各假想延长线51l~54l分别是与直线状的折弯引导部51~54的中心线重叠的假想直线。
[0135]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这样配置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优选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配置为,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位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与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位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在同一直线上不重叠。若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这样配置,则能够针对各个折弯引导部形成折弯基点,能够使吸收体容易变形为更多样的形状,并且即使在穿着者动作时上述的扭转方向的力经由折弯引导部作用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也能够不易在该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形成折弯基点,更不易产生该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折弯。
[0136]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位于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分别如图4所示,在俯视时,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1e、52e分别与一对凹部61、62连通。
[0137]
同样地,位于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分别在俯视时,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3e、54e分别与一对凹部61、62连通。
[0138]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将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这样配置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优选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各自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与一对凹部连通。若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这样配置,则在穿着者的动作时经由折弯引导部传递的上述的扭转方向的力在一对凹部更容易分散,能够使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更不易变形。
[0139]
另外,在图4中,将折弯引导部51、53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1e、53e与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凹部61的边界以及折弯引导部52、54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2e、54e与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凹部62的边界分别用假想线(虚线)表示。
[0140]
而且,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在俯视时,具有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2根折线fl1、fl2,上述的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分别如图1所示,以不与2根折线fl1、fl2交叉的方式配
置。
[0141]
在本发明中,这样构成吸收性物品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吸收性物品优选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2根折线,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配置为不与这些折线交叉。若吸收性物品如此构成,则能够将吸收性物品紧凑地折叠,能够使收纳性、便携性等优异,并且能够形成利用了基于折线的折叠褶皱的折弯基点,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吸收性物品变形为更多样的形状而不阻碍由上述的一对折弯引导部产生的追随变形作用。
[014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吸收性物品的折叠方式、各折线的位置、折线的条数等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吸收性物品可以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1条折线,也可以具有2条以上的任意条数的折线,或者也可以不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折线。
[0143]
(凹部)
[0144]
而且,吸收体4如图1所示,具有在俯视时位于上述折弯引导部51~54的宽度方向内方侧且以隔着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对称的方式配置为沿长度方向l延伸,从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t上凹陷的、相对低刚性的一对凹部61、62。该一对凹部61、62以宽度方向w的一侧的凹部61与另一侧的凹部62之间的距离成为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长度的1/4以上的方式配置,而且,以长度方向长度成为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长度的1/10以上的方式沿长度方向l延伸。
[0145]
另外,在本发明中,位于折弯引导部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凹部的配置个数只要是至少一对就没有特别限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部可以在吸收体上仅形成一对,也可以形成两对以上。
[0146]
这样,若吸收体在折弯引导部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位置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对凹部,则在穿着者动作时,即使经由上述折弯引导部向吸收性物品施加以长度方向为轴而左右交替地扭转的方向的力,也能够利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对凹部分散该力,能够使比该一对凹部靠宽度方向内方侧的部分、即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不易变形。由此,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除了上述的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以外,还能够使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可靠地贴紧于穿着者的胯裆部,因此即使在穿着者的动作时也能够发挥优异的贴合性。
[0147]
在本发明中,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部的形态只要是能够使从折弯引导部传递的力在长度方向上分散的形态,就没有特别限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部除了通过吸水性材料的低基重化而在厚度方向上凹陷而成的低基重部之外,例如,也可以由通过压花等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贯通或非贯通的狭缝部或吸收体而成的压缩槽部等相对低刚性的凹部形成。同样地,对于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部的吸收体的表面(即,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和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只要是能够使从上述那样的折弯引导部传递的力在长度方向上分散的结构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也可以形成为如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那样从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凹陷,也可以形成为从吸收体的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凹陷,或者也可以形成为从吸收体的双方的表面朝向彼此相反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凹陷。
[0148]
而且,只要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对凹部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的折弯引导部的宽度方向内方侧且以隔着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则其延伸的方式没
有特别限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凹部的每一个例如可以呈直线状、虚线状和/或曲线状延伸,也可以一边形成一个或多个分支一边延伸。
[0149]
需要说明的是,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对凹部的配置位置等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配置为在穿着者穿着吸收性物品时位于比穿着者的排泄口能够抵接的区域靠宽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且在长度方向上比该区域长地延伸。
[0150]
(缩窄部)
[0151]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和图4所示,吸收体4在俯视时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具有宽度方向长度相对较小的缩窄部41,轻度失禁垫1容易贴紧于穿着者的胯裆部。另外,若吸收体4具有这样的缩窄部41,则即使在轻度失禁垫1的构成构件中刚性相对较高的吸收体4也不易与穿着者的两腿的内侧部分接触,因此能够使穿着者不易产生异物感。
[0152]
而且,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上述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分别配置于该缩窄部41。
[0153]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将折弯引导部配置于这样的缩窄部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优选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配置于这样的缩窄部。若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配置于与这样的穿着者的腿围对应的缩窄部,则该折弯引导部容易根据穿着者的腿的运动而变形,能够更可靠地发挥上述的追随变形作用。
[0154]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上述的折弯引导部51~54分别位于宽度方向外方侧的端部在缩窄部41的长度方向外方侧具有吸收体4的最大宽度的最大宽度部43与在缩窄部41中具有吸收体4的最小宽度的最小宽度部42之间,且位于比最大宽度部43与最小宽度部42之间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
[0155]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这样配置折弯引导部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若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各自的宽度方向外方侧的端部位于这样的特定的部分,则即使在穿着者的腿的动作较大那样的情况下,折弯引导部也能够根据其动作而可靠地变形,能够更稳定且可靠地发挥上述的效果。
[015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具有上述那样的缩窄部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因此吸收体例如也可以具有宽度方向长度在长度方向上恒定的构造。
[0157]
在本发明中,吸收体的俯视形状、各种尺寸、基重等只要能够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与期望的吸收性能、柔软性、强度等相应的任意的形状(例如长方形、椭圆形、沙漏形等)、各种尺寸、基重等。
[0158]
另外,关于配置吸收体的位置,只要是包含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位置就没有特别限制,吸收体例如也可以偏向于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地配置。
[0159]
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也可以经由粘接层与位于肌肤相向面侧的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正面片、中间片等构成构件接合。这样,若吸收体经由粘接层与位于肌肤相向面侧的构成构件接合,则即使在穿着者的动作时吸收体也不易走形,能够发挥更优异的贴合性。
[0160]
另外,上述粘接层优选在俯视时具有同与长度方向平行的假想线交叉的部分,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
[0161]
在此,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配置于吸收体4的肌肤相向面侧的粘接层h的配置方式的俯视图。在图6中,配置于吸收体4的粘接层h在俯视时呈螺旋状的形态下、即在具有同与
长度方向l平行的假想线l1交叉的部分的形态下,沿长度方向l延伸。
[0162]
这样,粘接层具有在俯视时与长度方向l交叉的部分,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例如,沿着长度方向以螺旋状、欧米伽状等形态配置)时,不易产生由粘接层引起的吸收阻碍,而且即使在施加上述扭转方向的力那样的动作时,也不会阻碍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能够使吸收性物品可靠地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变形。
[016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吸收体的方式、特别是形成于吸收体的至少一对折弯引导部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对凹部的方式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则不限定于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的方式。
[0164]
在此,图7是在展开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的状态下从正面片2侧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俯视图,图8是在将轻度失禁垫1’的吸收体4’展开的状态下从肌肤相向面侧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俯视图。
[0165]
在该另一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1’中,在厚度方向t上,作为基本结构具备:形成轻度失禁垫1’的肌肤相向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2;形成轻度失禁垫1的非肌肤相向面的背面片(未图示);以及位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4’,而且,还具备配置于背面片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且将轻度失禁垫1’粘接固定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的粘接部(未图示)。
[0166]
在该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7所示,具有:一对压缩部e
’1、e
’2,它们以隔着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对称的方式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一对压缩部e
’3、e
’4,它们分别位于该一对压缩部e
’1、e
’2的长度方向外方侧且以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w对称的方式一边在宽度方向w上跨越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一边呈大致圆弧状地延伸;一对压缩部e
’5、e
’6,它们分别位于上述一对压缩部e
’1、e
’2的长度方向外方侧且以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w对称的方式描绘出比上述一对压缩部e
’3、e
’4大的弧地延伸;以及圆弧密封部,其沿着轻度失禁垫1的外周缘部连续地延伸。
[0167]
另外,在该轻度失禁垫1’中,吸收体4’如图7和图8所示,在俯视时也具有:以隔着在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上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对称的方式配置,从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t上凹陷的、相对低刚性的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和位于这两对折弯引导部51’~54’的宽度方向内方侧且以隔着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对称的方式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地配置、从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朝向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t上凹陷的、相对低刚性的一对凹部61’、62’。而且,上述折弯引导部51’~54’分别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端缘4w1、4w2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延伸,且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内方侧的方式延伸,并且在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端缘4w1、4w2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的中途部分,具有以随着朝向宽度方向内方侧而朝向长度方向外方侧的方式分支的分支部51’b~54’b。当折弯引导部51’~54’具有这样的分支部51’b~54’b时,即使尿等排泄液沿着折弯引导部51’~54’在长度方向l上扩散,也能够将排泄液向宽度方向内方侧引导,因此能够更加不易产生排泄液的泄漏。
[0168]
而且,在该轻度失禁垫1’中,位于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分别如图8所示,在俯视时,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1’e、52’e与一对凹部61’、62’的长度方向l的一侧端部分别连通。
[0169]
同样地,位于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分别在俯视时,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3’e、54’e与一对凹部61’、6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分别连通。
[0170]
若以这种方式配置有一对折弯引导部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凹部,则与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同样地,在穿着者的动作时经由折弯引导部传递的上述的扭转方向的力更容易在一对凹部分散,能够使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更不易变形。
[0171]
另外,在图8中,也分别由假想线(虚线)表示折弯引导部51’、53’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1’e、53’e与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凹部61’的边界以及折弯引导部52’、54’的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部52’e、54’e与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凹部62’的边界。
[0172]
另外,在该轻度失禁垫1’中,位于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和位于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以隔着长度方向中心线cw而对称的方式配置。
[0173]
而且,在该轻度失禁垫1’中,位于长度方向l的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1’、52’配置为,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1’的假想延长线51’l与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另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2’的假想延长线52’l在同一直线上不重叠,同样地,位于长度方向l的另一侧的一对折弯引导部53’、54’也配置为,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3’的假想延长线53’l与相对于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位于宽度方向w的另一侧的折弯引导部54’的假想延长线54’l在同一直线上不重叠。
[0174]
[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
[0175]
另外,在图1所示的上述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3所示,在比吸收体4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在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具有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
[0176]
如图1所示,该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的与折弯引导部51~54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形成为比吸收体4中的具有折弯引导部51~54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大。
[0177]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这样形成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优选形成为与一对折弯引导部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比吸收体的具有上述一对折弯引导部的部分的宽度方向长度大。若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如此形成,则在从穿着者供给尿等排泄液之前,能够不易产生由上述的折弯引导部的变形引起的扭转,因此,具备这样的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发挥更优异的贴合性,并且还能够不易产生由扭转引起的排泄液的泄漏。
[0178]
在本发明中,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只要具有能够吸收并保持从穿着者排出的尿等排泄液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优选使用由与上述吸收体同样的吸水性材料构成的结构、或者将该吸水性材料用1片或2片以上的亲水性无纺布等透液性片包裹而成的结构等。
[0179]
而且,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优选至少含有吸收性聚合物。若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至少含有吸收性聚合物,则在从穿着者供给尿等排泄液时,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吸收排泄液而膨胀,能够更不易产生位于该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吸收体的扭转。由此,具备这样的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的吸收性物品即使在穿着者的排泄后也容易维持优异的贴合性,不易产生由扭转引起的排泄液的泄漏。
[0180]
需要说明的是,吸收性聚合物是能够吸收并保持水的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具有水溶性高分子适度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眼构造的聚合物等。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淀粉系、丙烯
酸系、氨基酸系的粒子状或纤维状的聚合物等。
[0181]
在本发明中,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的俯视形状、各种尺寸、基重等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与期望的吸收性能、柔软性、强度等相应的任意的形状(例如长方形、椭圆形、沙漏形等)、各种尺寸、基重等。由于原本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具备这样的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因此,吸收性物品也可以不具备这样的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
[0182]
[粘接部]
[0183]
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用于将该轻度失禁垫1粘接固定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的粘接部8如图2所示,以在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沿长度方向l连续地延伸且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规定的间隔排列的6条带状的方式配置。
[0184]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粘接部8的表面,通常粘贴有用于保护粘接部8的剥离片(未图示),因此在将轻度失禁垫1粘接固定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时,通过将该剥离片剥离后,将粘接部8按压于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从而能够将轻度失禁垫1粘接固定于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
[0185]
而且,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2所示,折弯引导部51~54分别以在厚度方向t上与粘接部8局部重叠的方式配置。
[0186]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将上述的一对折弯引导部这样配置不是必须的构成要素,但优选上述的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以在厚度方向上不与配置于背面片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的粘接部重叠或与配置于背面片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的粘接部局部重叠的方式配置。这样,若一对折弯引导部分别配置为在厚度方向上与粘接部不完全重叠,则能够不阻碍上述的一对折弯引导部的追随变形作用而将吸收性物品固定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能够更稳定地发挥优异的贴合性。
[0187]
此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2所示,在俯视时,粘接部8以延伸至比各折弯引导部51~54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0188]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将粘接部这样配置不是必须的技术特征,但优选粘接部配置在比至少上述的一对折弯引导部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若粘接部这样配置,则即使上述折弯引导部作为折弯基点发挥功能,也能够将该折弯引导部的长度方向外方侧的部分可靠地固定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能够不易产生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过程中卷起或剥离这样的情况。
[0189]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2所示,在俯视时,粘接部8配置在与吸收体4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的区域内,且隔着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
l
配置在其两侧。若粘接部8以这种方式配置,则能够使与吸收体4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沿着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的内表面的形状而可靠地粘接固定,而且,即使在穿着中穿着者的双腿、臀部左右交替地运动,也容易与穿着者的穿着的衣服一起追随该运动而变形,因此,不易产生在穿着中轻度失禁垫1卷起或剥离这样的情况。
[0190]
作为这样的粘接部中能够使用的粘接剂,能够采用本领域中公知的任意的粘接剂,例如能够使用以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等苯乙烯系共聚物为主体的压敏型粘接剂等。
[019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粘接部的配置量、配置形状等只要不阻
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粘接部在背面片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例如能够以在长度方向l上为1条或2条以上的多条直线状(条纹状)、虚线状、曲线状、锯齿状等任意的线状的形态配置。另外,粘接部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在长度方向l上连续地延伸,也可以间断地延伸。
[0192]
而且,粘接部的各种尺寸(例如,长度方向长度、宽度方向长度等)、基重等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考虑到轻度失禁垫向穿着的衣服的固定的容易度、贴合性等的任意的尺寸、基重等。原本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具备这样的粘接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因此吸收性物品也可以不具备这样的粘接部。
[0193]
[防漏壁部]
[0194]
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具备一对防漏壁部9、9,该一对防漏壁部包括:一对侧片91、92,它们在比正面片2靠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位于轻度失禁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且以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方式配置;以及多根弹性构件93、94,它们在该一对侧片91、92的每一个中以沿着长度方向l的方式配置。
[0195]
(侧片)
[0196]
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一对侧片91、92在正面片2的肌肤相向面侧的位置配置于轻度失禁垫1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由在穿着轻度失禁垫1时(即,在轻度失禁垫1向长度方向l弯曲时)宽度方向内方侧的端缘部立起而能够形成一对防漏壁的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一对带状的不透液性片构成。
[0197]
另外,一对侧片91、92分别在俯视时从轻度失禁垫1的长度方向l的一侧端缘延伸至另一侧端缘。
[0198]
另外,一对侧片91、92分别在正面片2、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7、吸收体4和背面片3的层叠物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以从正面片2的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到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向面侧的表面的方式折弯,并且以在厚度方向t上隔着两片的方式配置,而且在该状态下通过热熔接等任意的接合手段(未图示)接合上述层叠物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部,由此形成一对侧片91、92各自的固定端。另一方面,位于正面片2的肌肤相向面侧的一对侧片91、92各自的宽度方向w的内方侧端部与任意的片状构件均未接合而形成自由端。
[0199]
在本发明中,能够用作侧片的带状的不透液性片只要具有能够用作吸收性物品的侧片的各特性(例如,不透液性、肌肤触感、柔软性、强度等)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疏水性无纺布(例如具有疏水性或被赋予了疏水性的纺粘无纺布、点粘无纺布、sms无纺布等)、具有不透液性的合成树脂制膜、以及它们的层叠体等。
[0200]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用作侧片的带状的不透液性片的外形形状、基重、厚度等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与所希望的不透液性、肌肤触感、柔软性等相应的任意的形状、基重、厚度等。
[0201]
(弹性构件)
[0202]
另外,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在一对侧片91、92的每一个上,沿着长度方向l配置有用于使该一对侧片91、92在长度方向l上收缩而促进宽度方向w的内方侧端缘的立起的、分别为2根(合计4根)的弹性构件93、94。
[0203]
弹性构件93、94只要是能够对一对侧片91、92赋予长度方向l的收缩力、进而经由该一对侧片91、92对轻度失禁垫1赋予长度方向l的收缩力的构件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
如,能够使用由天然橡胶构成的橡胶线、平橡胶;将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热塑性弹性体成形为线状或带状而成的构件等任意的弹性构件。
[0204]
弹性构件93、94的尺寸形状、根数只要能够对一对侧片91、92赋予长度方向l的收缩力、进而经由该一对侧片91、92对轻度失禁垫1赋予长度方向l的收缩力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弹性构件93、94的长度方向长度,能够采用轻度失禁垫1整体的长度方向长度(全长)的1/2以上的长度方向长度,优选采用2/3以上的长度方向长度,另外,作为弹性构件93、94的纤度,能够采用200dtex~800dtex的纤度,优选采用300dtex~700dtex的纤度,而且,作为弹性构件93、94的根数,可以在一对侧片91、92分别各配置1根,也可以各配置2根或3根以上。
[0205]
而且,在上述的轻度失禁垫1中,如图1所示,弹性构件93、94的长度方向固定端93e、94e位于比各折弯引导部51~54的假想延长线51l~54l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
[0206]
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这样配置弹性构件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但弹性构件优选长度方向固定端位于比一对折弯引导部的假想延长线靠长度方向外方侧的位置。若像这样配置弹性构件,则能够将防漏壁部形成至折弯引导部的长度方向外方侧,因此在穿着中上述折弯引导部作为折弯基点发挥功能,即使吸收性物品追随穿着者的动作而变形,也能够使排泄液不易发生泄漏。
[0207]
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具备上述防漏壁部(即侧片以及弹性构件)并非必须的技术特征,因此吸收性物品也可以不具备这些侧片、弹性构件。
[0208]
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轻度失禁垫以外,还能够应用于例如卫生护垫、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等各种吸收性物品。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组合、代替、变更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序数用于区别带有该序数的事项,并不意味着各事项的顺序、优先级、重要度等。
[0209]
附图标记的说明
[0210]
1轻度失禁垫
[0211]
2正面片
[0212]
3背面片
[0213]
4吸收体
[0214]
51~54折弯引导部
[0215]
61、62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凹部
[0216]
7肌肤相向面侧吸收层
[0217]
8粘接部
[0218]
91、92侧片
[0219]
93、94弹性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