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6671发布日期:2022-07-23 17:2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检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为能够有效地将检体转移到采集管的新型结构的检体容器。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在进行尿检时,受检者在适当大小的检体容器中承接作为检体的尿液后,将其转移到小径试管形式的采集管中进行检查。然而,在如此将装在检体容器中的尿液转移到采集管时,有时因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尿液流出,从而污染周围,发生尿液损失。而且,当有几份尿液时,有时会发生装在检体容器中的尿液转移到不同采集管的事故。尤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提供给受检者的检体容器和装有转移来的尿液的采集管上分别贴附指示受检者信息的条形码,但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发生错误贴附条形码,从而错换检体的事故。这种问题并不局限于前述的用于装尿的检体容器,在储存血液或其他各种液态检体的容器中同样发生此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技术问题
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检体容器,其能有效地将检体转移到采集管。
5.技术方案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检体容器,所述检体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0,被构造为上表面开放的杯状,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一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开放的结合孔11;密封盖20,结合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且用于密封容器主体10;和采集管30,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表面开放的管状,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能够拆卸地结合到所述结合孔11,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12,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下端开放的凹部13,所述结合孔11以贯通所述凹部13的上下表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凹部13的上表面。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提供一种检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主体10中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结合孔11的上侧的延伸活瓣16。
8.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特征,提供一种检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活瓣16被构造为朝向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侧向下倾斜。
9.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特征,提供一种检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3形成在支撑板14和隔板15之间,所述支撑板14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周面向内侧延伸且形成有所述结合孔11,所述隔板15在所述支撑板14的周围部向下侧延伸,所述延伸活瓣16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向上侧延伸,从上侧观察所述延伸活瓣16的基端部时,所述基端部呈两端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状,当将所述延伸活瓣16向内侧折叠时,所述延伸活瓣16向内侧延伸并以遮盖所述结合孔11的上侧的方式被固定。
10.发明效果
11.本发明的检体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0,被构造为上表面开放的杯状,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一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开放的结合孔11;密封盖20,结合到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且用于密封容器主体10;和采集管30,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表面开放的管状,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能够拆卸地结合到所述结合孔11,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12,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下端开放的凹部13,所述结合孔11以贯通所述凹部13的上下表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凹部13的上表面。从而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在将尿液装入所述容器主体10中并结合密封盖20后,可通过倾斜容器主体10来易于将尿液转移到采集管30,并可防止尿液流出而污染周围环境、尿液受到污染、或者错换尿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侧剖视图。
13.图2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分解状态的侧剖视图。
14.图3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15.图4为示出图1中a-a向剖面的正剖视图。
16.图5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作用的参考图。
17.图6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
18.图7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19.图8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20.图9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作用的侧剖视图。
21.图10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3.图1至图5为示出本发明检体容器的图,其例示出该检体容器用于储存尿液。
24.从上述图可知,所述检体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0,被构造为上表面开放的杯状,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一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开放的结合孔11;密封盖20,结合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且用于密封容器主体10;和采集管30,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表面开放的管状,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能够拆卸地结合到所述结合孔11。
25.所述容器主体10由具有透光性且具有适当弹性的合成树脂材质构造,在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12以及凹部13。
26.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12。
27.例如,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且朝向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12可被构造为与形成所述凹部13的隔板15的下侧相接,具体与隔板15的下侧末端相接。
28.例如,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且朝向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12可以与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的一末端连接,并可构造为与所述一末端不同的末端与形成所述凹部13的隔板15的下侧相接,具体与隔板15的下侧末端相接。
29.所述斜面12通过将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一侧周围面成型为朝向内侧向下倾斜的平面形状来构造。
30.虽然例示出所述斜面12通过将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一侧周围面成型为朝向内侧向下倾斜的平面形状来构造的情况,但所述斜面12可通过将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一侧周围面成型为例如朝向内侧向下倾斜的曲面形状等多种形状来构造。
31.所述凹部13形成在支撑板14和隔板15之间,所述支撑板14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周面向内侧延伸且形成有所述结合孔11,所述隔板15形成在所述支撑板14的周围部向下侧延伸,所述凹部13被构造为可在内部插入所述采集管30。
32.所述凹部13的下端可以开放。具体而言,所述凹部13的下端可向所述斜面12开放。
33.所述结合孔11在所述支撑板14上形成为贯通支撑板14的上下表面,在支撑孔的下侧设置有向下侧延伸的固定短管11a。
34.此外,在所述容器主体10中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结合孔11的上侧的延伸活瓣16。
35.所述延伸活瓣16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向下倾斜延伸,如图3所示,所述延伸活瓣16的侧向宽度及内外侧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支撑板14的侧向宽度及内外侧方向的宽度相比略宽,从而能够覆盖所述支撑板14的整个上部,当受检者解手时,延伸活瓣16防止尿液通过所述结合孔11直接流入采集管30的内部,并且当尿液碰撞延伸活瓣16的上表面时,使得尿液弹到容器主体10的内侧并被收集到容器主体10的内部。
36.所述密封盖20被构造为水密结合到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外侧,并且密封容器主体10的上端。
37.所述采集管30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开放的试管形状,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气密结合到所述固定短管11a的内部。
38.此时,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螺纹结合到所述固定短管11a的内周面。
39.而且,所述采集管3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于所述凹部13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所述采集管30被构造为当其结合到所述结合孔11的固定短管11a时,所述采集管30的下端长长地延伸至所述斜面12的下侧。
40.如此构造的检体容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41.首先,在所述采集管30上分别贴附指示受检者信息的条形码。
42.之后,受检者在结合有所述采集管30的容器主体10中装入规定量的尿液后,结合所述密封盖20来密封容器主体10的上端。
43.之后,如图5所示,当将所述容器主体10向所述凹部13侧倾斜时,储存在容器主体10中的尿液通过所述结合孔11流入采集管30的内部。
44.之后,从所述结合孔11分离出采集管30,用其他盖子密封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由此在采集管30中装尿。
45.如此构造的检体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0,被构造为上表面开放的杯状,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一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开放的结合孔11;密封盖20,结合到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且用于密封容器主体10;和采集管30,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表面开放的管状,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能够拆卸地结合到所述结合孔11,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12。
46.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可形成有向内侧凹陷且与所述斜面12交叉的隔板15。
47.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下端开放的凹部13,所述结合孔11以贯通所述凹部13的上下表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凹部13的上表面,从而具有如下的优点:在将尿液装入所述容器主体10中并结合密封盖20后,可通过倾斜容器主体10来易于将尿液转移到采集管30,并可防止尿液流出而污染周边、尿液受到污染、或者错换尿液的问题。
48.而且,由于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遮盖所述结合孔11的上侧的延伸活瓣16,因此具有如下的优点:当受检者解手时,可防止最初排出的尿液通过该结合孔11流入并储存在采集管30的内部。
49.尤其是,由于所述延伸活瓣16被构造为朝向内侧向下倾斜,因此尿液碰撞延伸活瓣16后弹到容器主体10的内部并被储存,因此具有能够防止尿液碰撞延伸活瓣16后弹到外部的问题。
50.在本实施例中,例示出本发明的检体容器用于装尿,但本发明的检体容器可用于装入尿液以外的各种液态检体。
51.而且,虽然例示出所述延伸活瓣16的侧向宽度及内外侧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支撑板14的侧向宽度及内外侧方向的宽度相比略宽,但所述延伸活瓣16的侧向宽度及内外侧方向的宽度可被设置为较窄,从而仅遮盖所述结合孔11的上部。
52.而且,虽然例示出所述延伸活瓣16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部向下倾斜延伸,但如图6所示,所述延伸活瓣16可被构造为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比上端稍微低一点的位置处的内周面向容器主体10的内部延伸。
53.而且,虽然例示出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螺纹结合到所述固定短管11a的内周面,但所述采集管30的上端可以插接到所述固定短管11a的内周面,或者螺纹结合或插接到固定短管11a的外周面。
54.图7至图9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延伸活瓣16被构造为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向上侧延伸,当将所述延伸活瓣16向内侧折叠时,所述延伸活瓣16向内侧延伸并以遮盖所述结合孔11的上侧的方式被固定。
55.为此,所述延伸活瓣16被构造为厚度薄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厚度的片状,从上侧观察基端部时,如图8所示,所述基端部形成为其两端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状。
56.而且,所述延伸活瓣16被构造为其上下方向的长度长于所述延伸活瓣16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14的前端部之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在延伸活瓣16的下端和容器主体10的上端之间的连接部上形成有厚度薄于延伸活瓣16的厚度的折叠部16a。
57.此时,所述延伸活瓣16形成为其内周面构成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周面延伸的面。
58.因此,如图9所示,当将所述延伸活瓣16向内侧折叠时,在所述延伸活瓣16的基端部固定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的状态下,所述延伸活瓣16的前端部以其两端朝上的方式弯曲,延伸活瓣16的前端部的下侧紧贴于所述凹部13的支撑板14的内侧端上表面。
59.即,由于所述延伸活瓣16被构造为其基端部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状,因此当将延伸活瓣16向内侧折叠时,会产生将延伸活瓣16的居间部(两侧端之间的居间部)向后拉拽的力,由此产生使得延伸活瓣16的前端部向下侧转动的力,从而延伸活瓣16在其前端部紧贴于所述支撑板14的内侧端上表面的状态下被固定,并且延伸活瓣16不会向上侧抬起。
60.在如此构造的检体容器中,所述延伸活瓣16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端向上侧延
伸,且从上侧观察基端部时,所述基端部被构造为其两端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状,从而当将所述延伸活瓣16向内侧折叠时,所述延伸活瓣16被固定为其端部与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周围部接触。
61.因此,具有检体容器的制作容易且能节省检体容器制造所需费用的优点。
62.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例示出所述延伸活瓣16被构造为其上下方向的长度长于所述延伸活瓣16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14的前端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延伸活瓣16紧贴到所述凹部13的支撑板14的内侧端上表面,但如图10所示,所述延伸活瓣16也可被构造为其长度稍短,从而使得所述延伸活瓣16的前端部在覆盖所述结合孔11的情况下紧贴于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
63.此外,所述延伸活瓣16可被构造为在所述支撑板14的上侧所述延伸活瓣16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隔开的状态下被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