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式的肠内营养营养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5612发布日期:2021-06-11 21:3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潮汐式的肠内营养营养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肠内营养泵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潮汐式的肠内营养营养泵。



背景技术:

营养障碍可导致预后不良,延缓患者的康复。而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意识障碍、昏迷,不能正常进食,长时间卧床,合并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严重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营养障碍更加严重。因此,有必要早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能够减少危重患者感染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其中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是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最常见的营养支持途径。因此,无肠内营养禁忌证或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均应选择肠内营养。但在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患者经常因为相关并发症,尤其是胃肠道并发症及输入方法不合适,严重影响实施和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病情,延长病程,增加费用,加大护理工作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潮汐式肠内营养输入法在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但是目前的肠内营养营养泵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的营养泵通常都是持续式输入,当患者耐受力不强时,从而使得患者存在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汐式的肠内营养营养泵,解决了现有的营养泵通常都是持续式输入,当患者耐受力不强时,从而使得患者存在不适感,而且营养粉兑水会存在结块的现象,营养泵管容易堵塞,并且营养粉兑水后结块送入患者体内,会使得患者比较难消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潮汐式的肠内营养营养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左侧,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所述箱体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收集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收集槽并延伸至所述收集槽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右侧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左侧,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正面,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支撑板正面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正反转,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槽,隔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滤板的左侧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板能够将营养液中的结块清理出来,防止结块堵塞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壁镶嵌有电加热丝,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丝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第二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块与所述第二斜块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脱块的设置防止第一斜块与第二斜块出现脱离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筒,所述料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物料槽,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物料槽,所述第一物料槽和所述第二物料槽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料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左侧,所述料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板,所述第二直齿板的左侧贯穿所述料筒并延伸至所述料筒的左侧,所述料筒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上连通有泵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伸缩杆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第二挡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便于第一物料槽和第二物料槽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的阀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阀门采用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技术,在次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直齿板的齿牙面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直齿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带动第一齿轮正转或者反转,从而控制控制阀门的打开或者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直齿板的齿牙面啮合,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槽并延伸至所述u型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块的底部滑动连接于u型槽内壁的底部,螺纹杆延伸至u型槽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u型槽内壁的左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直齿板,所述第三直齿板的内部开合有t型槽,所述t型槽与所述t型滑轨相适配,所述第三直齿板的齿牙面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型槽和t型滑轨使得第三直齿板安装在l型板上,并且可以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l型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栓,所述l型板的背面开设有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对第三直齿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三直齿板脱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营养粉和水导入箱体内,通过第二电机的启动,带动搅拌杆旋转,对营养粉和水进行搅拌混合成营养液,通过电加热丝的加热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加热,通过第一电机的启动,第一电机旋转带动转动杆旋转,从而使得摆杆顺时针摆动,配合凸块和滑槽的使用,使得连接板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向左移动,使得营养液从隔板上的通孔流出,第一挡板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斜块向左移动,配合第二斜块的使用,使得滑动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密封块向上移动,使得出料口打开,流出的营养液通过滤板经过过滤,随后通过第二物料槽和第一物料槽进入到料筒内,混合出现的结块通过滤板的导向,从出料口排入到收集槽内,通过对营养液进行过滤,防止了结块进入营养泵管造成堵塞的情况,并且也能防止结块送入患者体内不便于消化,同时方便了结块的清理,减少结块堆积影响滤板的过滤;

(2)、营养液进入到料筒内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收缩,使得第二挡板向左移动,使得第二挡板内部的通孔与第一物料槽和第二物料槽错位,从而进行阻挡,第二挡板向左移动带动第一直齿板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旋转,使得控制阀门打开,随后通过第三电机的启动,第三电机旋转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使得螺纹块向左移动,从而使得l型板向左移动,使得第三直齿板向左移动,使得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直齿板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活塞向右移动,将营养液通过出料嘴和泵管送入患者体内,通过电动伸缩杆控制第一物料槽与出料嘴的通断,第一物料槽打开时出料嘴关闭,第一物料槽关闭时出料嘴打开,从而使得活塞向右移动时不会将营养液压入箱体内,活塞向左移动时,不会抽吸到患者的胃肠道,并且活塞向左移动还能够将箱体内部的营养液吸入;

(3)、通过手动旋转螺纹栓,使得螺纹栓与螺纹孔分离,随后翻转限位块,使得限位块不再对第三直齿板阻挡,向左抽出第三直齿板使得t型槽与t型滑轨分离,从而将第三直齿板取下,可以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三直齿板,随后将限位块复位,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三直齿板可以调节第二直齿板向右或者向左移动的距离,从而调节活塞的移动距离,进而能够调节输送营养液的量,从而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耐受力进行剂量的调整;

(4)、通过第三电机旋转间接带动l型板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三直齿板向左移动,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二直齿板向右移动,随后通过第三电机的反转,使得l型板向右移动,与第三直齿板发生滑动,第三直齿板不移动,当l型板持续向右移动,使得限位块向右移动,当限位块抵触到第三直齿板后,会带动第三直齿板向右移动,从而间接使得第二直齿板向左移动,通过第三直齿板期间存在滑动,从而能够进行停留,进而使得第二直齿板能够进行停留,从而间断式的进行营养液的输送,从而能够减少患者出现不适感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连接板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t型滑轨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第三直齿板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箱体;4、隔板;5、第一挡板;6、连接板;7、滑槽;8、滤板;9、第一斜块;10、收集槽;11、出料口;12、密封块;13、连接杆,14、滑动板;15、第二斜块;16、第一电机;17、转动杆;18、摆杆;19、凸块;20、电加热丝;21、第二电机;22、搅拌杆;23、防脱块;24、固定框;25、料筒;26、第一物料槽;27、第二物料槽;28、第二挡板;29、电动伸缩杆;30、活塞;31、第二直齿板;32、出料嘴;33、泵管;34、控制阀门;35、第一齿轮;36、第一直齿板;37、转动轴;38、第二齿轮;39、u型槽;40、第三电机;41、螺纹杆;42、螺纹块;43、l型板;44、t型滑轨;45、第三直齿板;46、t型槽;47、限位块;48、安装块;49、螺纹栓;5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潮汐式的肠内营养营养泵,如图1-6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的左侧贯穿所述箱体3并延伸至所述箱体3的左侧,所述第一挡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背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箱体3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8,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9,所述箱体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槽10,所述收集槽10与所述箱体3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1,所述收集槽10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2,所述密封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贯穿所述收集槽10并延伸至所述收集槽10的顶部,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右侧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3的左侧,所述滑动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15,所述支撑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2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所述转动杆17延伸至所述支撑板2正面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摆杆18,所述摆杆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9,所述凸块19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7的内部。

当第一挡板5向左移动将营养液释放时,会通过第一斜块9和第二斜块15使得滑动板14向上移动,使得密封块1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收集槽10和箱体3之间连通,对结块进行清理,能够起到联动作用。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滤板8的左侧向下倾斜。

通过滤板8向下倾斜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将结块导入到收集槽10内。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箱体3的内壁镶嵌有电加热丝20,所述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2,所述搅拌杆22的底端贯穿所述箱体3并延伸至所述箱体3的内部。

通过电加热丝20的设置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加热,从而减少患者的不适,通过第二电机21带动搅拌杆22进行搅拌,使得营养液加热更加的均匀,并且也能够使得营养粉和水混合更加均匀。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斜块9与所述第二斜块15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块23。

通过防脱块23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斜块9和第二斜块15之间脱离,起到了保险的作用。

较佳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4,所述固定框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筒25,所述料筒2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物料槽26,所述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物料槽27,所述第一物料槽26和所述第二物料槽27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28,所述料筒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9,所述电动伸缩杆29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挡板28的左侧,所述料筒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30,所述活塞3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板31,所述第二直齿板31的左侧贯穿所述料筒25并延伸至所述料筒25的左侧,所述料筒25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嘴32,所述出料嘴32上连通有泵管33。

电动伸缩杆29可以带动第二挡板28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第二挡板28的内部设置有通孔,当第二挡板28内的通孔与第一物料槽26和第二物料槽27对齐时,箱体3内部的营养液能够排入料筒25内,当第二挡板28内的通孔与第一物料槽26和第二物料槽27错位时,将第一物料槽26和第二物料槽27阻断,箱体3内部的营养液无法排入料筒25内。

较佳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出料嘴3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门34,所述控制阀门34的阀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5,所述第二挡板2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板36。

通过控制阀门34的设置能够对出料嘴32进行打开或者阻挡,从而能够防止活塞30向左移动吸取时,患者不会出现难受的情况。

较佳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齿轮35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直齿板36的齿牙面啮合。

通过第一直齿板36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齿轮35正转或者反转,由于第一齿轮35固定在控制阀门34的阀杆上,从而能够控制控制阀门34的打开或者关闭。

较佳地,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框2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7,所述转动轴3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8,所述第二齿轮38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直齿板31的齿牙面啮合,所述固定框2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槽39,所述u型槽3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0,所述第三电机4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杆41,所述螺纹杆41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槽39并延伸至所述u型槽39的内部,所述螺纹杆4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2,所述螺纹块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43,所述l型板4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轨44。

通过第三电机40旋转间接带动l型板43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三直齿板45向左移动,带动第二齿轮38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二直齿板31向右移动,随后通过第三电机40的反转,使得l型板43向右移动,与第三直齿板45发生滑动,第三直齿板45不移动,当l型板43持续向右移动,使得限位块47向右移动,当限位块47抵触到第三直齿板45后,会带动第三直齿板45向右移动,从而间接使得第二直齿板31向左移动,通过第三直齿板45期间存在滑动,从而能够进行停留,进而使得第二直齿板31能够进行停留,从而间断式的进行营养液的输送。

较佳地,如图1和6所示,还包括第三直齿板45,所述第三直齿板45的内部开合有t型槽46,所述t型槽46与所述t型滑轨44相适配,所述第三直齿板45的齿牙面与所述第二齿轮38的外表面啮合。

通过t型槽46与t型滑轨44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三直齿板45可以安装在l型板43上,可以在t型滑轨44上左右滑动。

较佳地,如图1和5所示,所述l型板4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47,所述限位块4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8,所述安装块4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栓49,所述l型板43的背面开设有螺纹孔50。

通过限位块47的设置能够对第三直齿板45起到阻挡作用,当第三直齿板45滑动到限位块47的右侧后,限位块47随着l型板43向右移动,就会带动第三直齿板45向右移动,并且通过螺纹栓49与螺纹孔50使得限位块47可以固定,也可以向下翻转,不再对第三直齿板45限位,从而可以将第三直齿板45取下。

使用方法:将营养粉和水导入箱体3内,通过第二电机21的启动,带动搅拌杆22旋转,对营养粉和水进行搅拌混合成营养液,通过电加热丝30的加热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加热,通过第一电机16的启动,第一电机16旋转带动转动杆17旋转,从而使得摆杆18顺时针摆动,配合凸块19和滑槽7的使用,使得连接板6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5向左移动,使得营养液从隔板4上的通孔流出,第一挡板5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斜块9向左移动,配合第二斜块15的使用,使得滑动板1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13向上移动,带动密封块12向上移动,使得出料口11打开,流出的营养液通过滤板8经过过滤,随后通过第二物料槽27和第一物料槽26进入到料筒内,混合出现的结块通过滤板8的导向,从出料口11排入到收集槽10内;

营养液进入到料筒25内后,通过电动伸缩杆29的收缩,使得第二挡板28向左移动,使得第二挡板28内部的通孔与第一物料槽26和第二物料槽27错位,从而进行阻挡,第二挡板28向左移动带动第一直齿板36向左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5旋转,使得控制阀门34打开,随后通过第三电机40的启动,第三电机40旋转带动螺纹杆41旋转,从而使得螺纹块42向左移动,从而使得l型板43向左移动,使得第三直齿板45向左移动,使得第二齿轮38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二直齿板31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活塞30向右移动,将营养液通过出料嘴32和泵管33送入患者体内;

通过手动旋转螺纹栓49,使得螺纹栓49与螺纹孔50分离,随后翻转限位块47,使得限位块47不再对第三直齿板45阻挡,向左抽出第三直齿板45使得t型槽46与t型滑轨44分离,从而将第三直齿板45取下,可以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三直齿板45,随后将限位块47复位。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