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线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5166发布日期:2021-05-11 16:51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剪线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线器械。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中通常是在较小的、柔性的、远程通道中完成的,并有时需要经导管针对目标缝合位置的缝合线执行剪断的操作,由于操作段距离缝合位置的距离通常较远,加之操作通道的狭长空间限制,使得剪线机构的设计尺寸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有鉴于此,亟需一种操作简单且尺寸较小的剪线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剪线器械,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剪线器械,包括外管,其包括外管通道和穿线结构,其中,所述外管通道轴向贯穿所述外管,所述穿线结构设于所述外管的外管远端并用于穿设缝合线;以及芯管,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管通道中,并包括设于所述芯管的芯管远端的剪线结构;其中,所述芯管可相对于所述外管朝所述外管远端的方向轴向移动,以使所述剪线结构切断穿设于所述穿线结构中的所述缝合线。

可选地,所述穿线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外管通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以于所述外管通道中定义缝线路径;其中,所述缝线路径的轴向与所述外管通道的轴向相交;且其中,所述缝合线可经由所述第一穿设孔穿设进入所述外管通道,并沿所述缝线路径行进,再经由所述第二穿设孔从所述外管通道中伸出以外露于所述外管。

可选地,所述剪线器械还包括分设于所述外管和所述芯管上的限位结构,用于定义所述芯管相对于所述外管轴向移动的移动区间。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外管上的限位槽以及设于所述芯管上的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槽用于定义所述移动区间,所述限位组件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以带动所述芯管在所述限位槽定义的所述移动区间内相对于所述外管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芯管上的结合部以及可拆卸地结合至所述结合部的限位凸块。

可选地,所述结合部位形成于所述芯管上的安装孔,所述限位凸块为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的限位柱。

可选地,所述剪线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芯管远端的安装槽和可拆卸地结合至所述安装槽中的刀片;其中,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刀片之间为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剪线器械还包括设于所述外管远端的抵接结构;其中,所述抵接结构和所述刀片分别位于所述缝线路径的相对两侧;且其中,所述刀片可受所述芯管的驱动相对于所述外管朝所述外管远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直至抵接所述抵接结构,借以切断夹设在所述抵接结构和所述刀片之间的所述缝合线。

可选地,所述抵接结构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管的所述外管远端;或者所述抵接结构为可拆卸地结合至所述外管的所述外管远端。

可选地,所述剪线器械还包括设于所述外管上的外管弯折结构和设于所述芯管上的芯管弯折结构,用于提供所述外管和所述芯管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产生弯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剪线器械以直驱方式执行剪线操作,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剪线效果佳的优点。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剪线器械结构设计简单,零件数量少,可以很好地满足狭长操作空间的操作需求,尤其适用于介入类手术的剪线操作。

再者,本申请实施例的剪线器械还具有刀片更换方便的优点,可重复利用,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剪线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处于预剪线状态的剪线器械结构图;图2为处于剪线完成状态的剪线器械结构图;

图3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剪线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抵接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

1:剪线器械;

10:外管;

101:外管远端;

11:外管通道;

12:穿线结构;

120:缝线路径;

121:第一穿设孔;

122:第二穿设孔;

13:外管弯折结构;

20:芯管;

201:芯管远端;

202:管体部分;

203:管端部分;

21:剪线结构;

211:安装槽;

212:刀片;

22:芯管弯折结构;

30:限位结构;

31:限位槽;

32:限位组件;

321:结合部;

3211:安装孔;

322:限位凸块;

3221:限位柱;

40:抵接结构;

41:v型刀槽;

5: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呈上在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应用于外科手术(例如心脏瓣膜介入修复手术)的各类剪线器械存在器械设计结构复杂,尺寸较大,以及剪线操作不便等问题,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剪线器械,可以至少部分地改善上述种种技术问题。

于下文描述中,所谓“远端”是指将剪线器械置入人体体内中时,远离操作者(即接近缝合线的缝合位置的)的一端,所谓“近端”是指靠近操作者(即远离缝合线的缝合位置)的一端。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本申请的剪线器械1可适用于心脏瓣膜介入修复手术,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适用于其他任何需要执行缝合线剪切的外科手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了本申请剪线器械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本申请剪线器械1处于缝合线预剪断状态的实施例图,图2为本申请剪线器械1处于缝合线剪断状态的实施例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剪线器械1主要包括外管10和芯管20。

外管10包括外管通道11和穿线结构12。

于本实施例中,外管通道11轴向贯穿外管10,穿线结构12设于外管10的外管远端101并用于穿设缝合线5。

可选地,穿线结构12包括设于外管通道1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穿设孔121和第二穿设孔122,以于外管通道11中定义缝线路径120(参考图1)。

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缝线路径120的轴向与外管通道11的轴向相交。

较佳地,缝线路径120的轴向与外管通道11的轴向相互垂直。

于本实施例中,缝合线3可经由第一穿设孔121由外管10的外部穿设进入外管通道11,并沿着缝线路径120行进,再经由第二穿设孔122从外管通道11中伸出以外露于外管10。

于本实施例中,缝合线5的远端51可固定缝合至人体的目标组织,缝合线5的近端可例如由操作者牵引,使得缝合线5整体处于基本绷直的状态。

芯管20可活动地穿设于外管10的外管通道11中,并包括设于芯管20的芯管远端201的剪线结构21。

于本实施例中,芯管20可相对于外管10朝外管远端101的方向轴向移动,以使剪线结构21切断穿设于穿线结构12中的缝合线5。

参考图5至图8,于本实施例中,芯管20可包括管体部分202和管端部分203。

可选地,管体部分202和管端部分203可通过螺接方式(如6和图7所示)相互结合,但并不以此为限,管体部分202和管端部分203亦可通过卡接等方式相互结合。

可选地,剪线器械1还包括分设于外管10和芯管20上的限位结构30,并借由限位结构30定义芯管20相对于外管10轴向移动的移动区间。

可选地,限位结构30包括设于外管10上的限位槽31以及设于芯管20上的限位组件32。

于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1用于定义移动区间,限位组件32可滑移地设置在限位槽31中,以带动芯管20在限位槽31定义的移动区间内相对于外管10轴向移动。

可选地,限位组件32可包括设置在芯管20的管端部分203上的结合部321以及可拆卸地结合至结合部321的限位凸块322。

于本实施例中,结合部321为设置在芯管20的管端部分203的安装孔3211。限位凸块322为可拆卸地插设于安装孔3211中的限位柱3221。

需说明的是,限位柱3221并不以圆柱状为限,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椭圆形,方形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于本实施例中,在将芯管20穿设在外管10的外管通道11中后,可借由外管10的限位槽31外露于芯管20的安装孔3211,并将限位柱3221插设至安装孔3211中,以使限位柱3221在限位槽31定义的移动区间内带动芯管20相对于外管10轴向移动。

可选地,剪线结构21包括设于芯管远端201的安装槽211与可拆卸地结合至安装槽211中的刀片212。

于本实施例中,刀片212的材质可为440c或sk2等耐磨高硬度材料,刀片212厚度可设计为尽量薄型化,以提高缝合线的剪切成功率。

于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11与刀片212之间为过盈配合,以利于更换安装槽211中的刀片212,同时确保刀片212与安装槽211之间的固定结合。

可选地,剪线器械1还可包括设于外管远端101的抵接结构40(参考图9、图10)。

于本实施例中,抵接结构40和刀片212分别位于缝线路径120的相对两侧。

具体而言,刀片212可受芯管20的驱动相对于外管10朝外管远端101的方向轴向移动,直至刀片212与抵接结构40相互抵接,借以切断夹设在抵接结构40和刀片212之间的缝合线5。

如图9和图10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抵接结构40可包括v型刀槽41,借由v型刀槽41和刀片212相配合,以利于切断缝合线5。

于一实施例中,抵接结构40可固定设置于外管10的外管远端101。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抵接结构40也可通过可拆卸方式结合至外管10的外管远端101。

于本实施例中,剪线器械1还可包括设于外管10上的外管弯折结构13(参考图4)和设于芯管20上的芯管弯折结构22(参考图5和图6),用于提供外管10和芯管20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产生弯折。

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剪线器械1执行缝合线剪切操作的步骤主要如下:

首先,将安装有刀片212的芯管20穿设在外管10的外管通道11中,并使芯管20的安装孔3211(即结合部321)外露于外管10的限位槽31,再将限位凸块322(即限位柱3221)插设于安装孔3211中,从而完成芯管20和外管10的组装操作。

接着,将组装完成的外管10和芯管20置入人体体内的预设位置,并将完成目标组织缝合操作的缝合线5经由穿线结构12穿设于外管10的外管远端101。

最后,控制芯管20相对于外管10朝外管远端101的方向轴向移动,以借由剪线结构21(即刀片212)切断穿设在穿线结构12中的缝合线5。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可经由导管操作的直驱式剪线器械,具有操作简单以及剪线效果佳等优点。

再者,本申请实施例的剪线器械仅由外管和芯管组成,具有结构设计简单,零部件数量少的优点,可以大幅减小剪线器械的整体尺寸,尤其适用于介入手术的缝合线剪切操作。

再者,本申请实施例的剪线器械中的刀片为可更换式,可以延长剪线器械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器械成本。

另外,本申请还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组成零件少的优点,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