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5214092发布日期:2021-05-28 14:1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腔修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种植修复现已成为许多牙列缺失患者的首选,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修复方式,极大的改善了传统修复即全口义齿的稳定、固位和咀嚼效率。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后,种植体位置的正确复制是保证种植修复具有可预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印模采集的精确,有助于上部修复体的被动就位,降低种植体和基台折断、螺钉松动以及美学和功能并发症的风险。印模精度的准确与否决定了无牙颌种植修复的最终功能和美学效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无牙颌种植修复印模采集方法是双重夹板技术,且被认为是无牙颌种植修复采集印模的金标准。但该方法临床操作复杂,成本高,耗时,患者不适感高。首先,需要采集原始印模,灌注石膏模型,用于制作个别托盘;然后口内安装相应的转移杆,以将患者口内的种植体和基台位置初步转移复制到模型上,在模型上制作树脂夹板后,断开成小单位释放应力;口内就位小单位转移杆及树脂夹板,重新用成型树脂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行二次开窗取模,得到终印模,安装替代体,灌注获得终模型。通过仓扫模型,获取数字化印模,从而进行上部修复体结构的设计和制作。从取初印模到最终完成印模制取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患者就诊数次,且张口及操作时间较长,患者不适感明显。基于以上问题,急需一种提高印模精度、效率的口腔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和使用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双重夹板技术临床操作复杂,耗时,患者不适感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包括连接杆、第一圆环及第二圆环,所述连接杆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上均设置有啮合齿;

增设了过渡鞘,所述过渡鞘包括鞘体及调节装置,所述鞘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连杆插入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连杆插入所述第二通道,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鞘体内中部,所述调节装置借助啮合齿调整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之间中心距。

所述过渡鞘包括第一半鞘和第二半鞘,所述第一半鞘上设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半鞘上设有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过渡鞘中部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啮合。

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鞘内的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与所述调节齿轮同轴转动,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

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十字槽。

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孔为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环的内孔为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均为4mm。

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的内侧表面均设有多个凸起。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的啮合齿齿间距在0.5mm。

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合适高度及宽度的sra基台,连接到无牙颌种植体上方,加力至35ncm;

s2: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插入到过渡鞘内;

s3:在sra基台上方安装基台转移杆,15ncm加力固定好,初步粗调整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之间的间距,将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套设在相邻的转移杆上,使转移杆之间完成钢性连接;

s4:调用数字化导板设计数据,进行cad设计,并通过3d打印完成个别托盘的制作;

s5:个别托盘内注入聚醚硅橡胶材料,就位于口内,包绕完成钢性连接的转移杆,待聚醚硅橡胶材料硬固后,取出,获得终印模。

进一步,在进行s3步骤时,根据实际转移杆的间距,通过调整蜗杆,从而保证转移杆之间的稳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是由连接杆与圆环为主体,连接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圆环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二圆环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都设置有啮合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借助过渡鞘进行连接,过渡鞘分为鞘体及调节装置,鞘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连杆插入到第一通道内,第二连杆插入到第二通道内,调节装置则设置在鞘体的内部,通过调节装置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啮合,调节装置可以调整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之间的中心距;工作成过程中,首先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分别插入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连杆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啮合后,将圆环安装在基台上,由于基台不稳定,会发生位置的变化,通过调整调节装置,两个圆环的中心距可以根据口腔内基台的实际情况达到最合适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固定长度的转移杆进行基台的连接,基台会随着口腔内组织的情况发生变化,所以,采取固定间距的连接杆,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口腔内基台间距的变化,由此会导致做出的印模精准度变差,采取可调节的连接杆则会更完美的适应口腔内的变化,能够保证印模的精准度,此外,采用连杆实现精准固定后,利用自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材料一次即可完成初印模、终印模,同时制取颌位关系,降低种植操作的复杂程度,降低种植即刻修复后肿胀感染的风险。

公开了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的使用方法,首先选择修复基台与口腔内的种植体连接,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插入到过渡鞘内,在修复基台上连接sra基台,调整蜗杆上的十字槽,粗条间距,将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套设在相邻的转移杆上,接下来通过数字扫描技术,扫描口腔形状,利用cad建模,通过3d打印出个别托盘,个别托盘安装在哎sra基台上,打入树脂,从而制得终印模,在进行临时基台的固定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以通过蜗杆的调节,实现间距的最优化,因此,借助可调连杆及个别托盘的方法,能够在精准制作终印模的优势之下,进一步实现高效制作,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避免患者口腔由于多次反复修复导致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杆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杆总成结构俯视图;

图4位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位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位图2中沿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圆环,2、第二圆环,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过渡鞘,6、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第一半鞘,9、第二半鞘,10、调节齿轮,11、涡轮,12、蜗杆,13、十字槽,14、第一圆孔,15、第二圆孔,16、凸起,17、转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包括连接杆、第一圆环1及第二圆环2,所述连接杆分为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2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与所述第二连杆4上均设置有啮合齿;

增设了过渡鞘5,所述过渡鞘5包括鞘体及调节装置,所述鞘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6及第二通道7,所述第一连杆3插入所述第一通道6,所述第二连杆4插入所述第二通道7,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鞘体内中部,所述调节装置借助啮合齿调整所述第一圆环1与所述第二圆环2之间中心距。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是由连接杆与圆环为主体,连接杆为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与第一圆环1连接,第二连杆4与第二圆环2连接,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4上都设置有啮合齿,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借助过渡鞘5进行连接,过渡鞘5分为鞘体及调节装置,鞘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第一连杆3插入到第一通道6内,第二连杆4插入到第二通道7内,调节装置则设置在鞘体的内部,通过调节装置与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啮合,调节装置可以调整第一圆环1与第二圆环2之间的中心距;工作成过程中,首先将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4分别插入到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内,连杆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啮合后,将圆环安装在基台上,由于基台不稳定,会发生位置的变化,通过调整调节装置,两个圆环的中心距可以根据口腔内基台的实际情况达到最合适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固定长度的转移杆进行基台的连接,基台会随着口腔内组织的情况发生变化,所以,采取固定间距的连接杆,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口腔内基台间距的变化,由此会导致做出的印模精准度变差,采取可调节的连接杆则会更完美的适应口腔内的变化,能够保证印模的精准度,此外,采用连杆实现精准固定后,利用自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材料一次即可完成初印模、终印模,同时制取颌位关系,降低种植操作的复杂程度,降低种植即刻修复后肿胀感染的风险。

所述过渡鞘5包括第一半鞘8和第二半鞘9,所述第一半鞘8上设有所述第一通道6,所述第二半鞘9上设有所述第二通道7。

本实施例中,过渡鞘5分为第一半鞘8和第二半鞘9,第一半鞘8上设有第一通道6,第二半鞘9上设有第二通道7,第一半鞘8和第二半鞘9的交界面采取插接的结构实现连接固定,采取分体式的结构,便于维修内部调节装置,此外,在进行树脂凝固时,内部可能也会浸入树脂,分体式结构有助于清理内部树脂。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过渡鞘5中部的调节齿轮10,所述调节齿轮10与所述第一连杆3和所述第二连杆4均啮合。

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色组在过渡鞘5内的调节齿轮10,调节齿轮10与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4均啮合,当转动调节齿轮10时,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就会在调节齿轮10的带动下靠近或者分离,调节齿轮10根据调节精度可以设置齿数,一个调节齿轮10控制两根连杆,能够保证两侧伸入量的同步性,避免由于不对等的靠近,无法调整距离。

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鞘5内的涡轮11和蜗杆12,所述涡轮11与所述调节齿轮10同轴转动,所述蜗杆12与所述涡轮11啮合。

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还包括一组蜗轮蜗杆12,涡轮11与调节齿轮10同轴心转动,蜗杆12与涡轮11啮合,当调节蜗杆12时,涡轮11被带动,涡轮11带动调节齿轮1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入的便捷输入,同时蜗轮蜗杆12的减速比很大,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调节。

所述蜗杆12的一端设置有十字槽13。

本实施例中,在蜗杆12的一端设置有十字槽13,十字槽13与调整工具啮合,调节方式更加便捷,易于操作。

所述第一圆环1的内孔为第一圆孔14,所述第二圆环2的内孔为第二圆孔15,所述第一圆孔14和所述第二圆孔15的孔径均为4mm。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环1与第二圆环2的中间为第一圆孔14和第二圆孔15,圆孔的孔径是4mm,圆孔与基台齿轮适配,也适于在空腔内进行操作,兼顾操作便捷性与牢固性。

所述第一圆环1和所述第二圆环2的内侧表面均设有多个凸起16。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环1和第二圆环2的内侧表面均设置了多个凸起16,在安装在基台上时,凸起16可以有效的提升圆环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连杆3和所述第二连杆4上的啮合齿齿间距在0.5mm。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齿间距的精度在0.5mm,这个精度便于肉眼观察也便于快速调节,能够有效提升操作效率。

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合适高度及宽度的sra基台,连接到无牙颌种植体上方,加力至35ncm;

s2:将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插入到过渡鞘5内;

s3:在sra基台上方安装基台转移杆17,15ncm加力固定好,调整蜗杆12上的十字槽13,初步粗调整第一圆环1和第二圆环2之间的间距,将第一圆环1和第二圆环2套设在相邻的转移杆17上,使转移杆17之间完成钢性连接;

s4:调用数字化导板设计数据,进行cad设计,并通过3d打印完成个别托盘的制作;

s5:个别托盘内注入聚醚硅橡胶材料,就位于口内,包绕完成钢性连接的转移杆17,待聚醚硅橡胶材料硬固后,取出,获得终印模。

进一步,在进行s3步骤时,根据实际转移杆17的间距,通过调整蜗杆12,从而保证转移杆17之间的稳固。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提高无牙颌种植修复印膜效率的工具的使用方法,首先选择sra基台与口腔内的种植体连接,并施加15ncm进行固定,将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插入到过渡鞘5内,在种植体上连接sra基台,调整蜗杆12上的十字槽13,粗条间距,将第一圆环1和第二圆环2套设在相邻的转移杆17上,接下来通过数字扫描技术,扫描口腔形状,调用数字化导板设计数据,进行cad设计,利用cad建模,通过3d打印出个别托盘,个别托盘安装在转移杆17上,打入聚醚硅橡胶材料,待材料硬固够,从而制得终印模,在进行转移杆的固定时,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可以通过蜗杆12的调节,实现间距的最优化,因此,借助可调连杆及个别托盘的方法,能够在精准制作终印模的优势之下,进一步实现高效制作,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避免患者口腔由于多次反复修复导致感染的风险。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