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9731发布日期:2021-08-06 18:2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炎症的发生过程中,巨噬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呈递过敏原,会在激活后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招募更多炎症细胞参与到病理过程中。这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是指参与炎症反应的各种蛋白分子,比如趋化因子ccl家族、cxcl家族,白介素il家族,集落刺激因子csf家族,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等。常见的炎症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b(il-1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他们是主要影响炎症进程的细胞因子。tnf-α是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最早、最重要的炎症介质,它可诱导il-6细胞因子的释放,且能刺激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如no、氧自由基等;il1b参与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内的多种炎症细胞活动。研究表明,以il-6、il1b和tnf-α为代表的炎症细胞因子介导和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不仅急性感染中炎症因子大量表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疾病也被认为有慢性炎症的参与。因此,开发具有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炎性介质表达的药物,对于炎症疾病、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和临床应用十分必要。人参,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在中国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一般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人参的肉质根为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但是对于其在抗炎方面的复合应用,目前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炎性介质表达的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所述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中药原料制成,所述中药原料由人参、黄芪、川芎、刺五加、白苓和白术组成。其中,按照重量比例计算,所述中药原料的组成如下:人参10-30重量份、黄芪10-30重量份、川芎20-60重量份、刺五加20-50重量份、白苓50-70重量份和白术40-60重量份。进一步,所述中药原料的组成如下:人参11重量份、黄芪23重量份、川芎43重量份、刺五加35重量份、白苓52重量份和白术55重量份。所述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在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或者抑制炎性细胞的炎症介质释放量中的应用。一种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比例分别称取人参、黄芪、川芎、刺五加、白苓和白术,将称量好的人参、黄芪、川芎、刺五加、白苓和白术粉碎备用,得到粉末状混合物;2)使用乙醇水溶液提取粉末状混合物,收集提取液,浓缩、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粗品;3)使用纯水进一步提取中药组合物粗品,收集提取液,浓缩、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所述步骤1)中粉末状混合物的颗粒度为100目。所述步骤2)中的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提取时间为5小时,乙醇水溶液与粉末状混合物的体积比为15:1。所述步骤2)中的干燥温度为120℃。所述步骤3)中的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提取时间为3小时,纯水与中药组合物粗品的体积比为50:1。所述步骤3)中的浓缩、干燥步骤为:将提取液浓缩至2ml后冻干干燥16小时。所述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或者抑制炎性细胞的炎症介质释放量中的应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可为tnf-α基因和/或il-6基因。所述炎性介质可以为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所述中药组合物或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药物中的应用。以上述药物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制成的药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通过将上述药物组合物,直接制备或者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后制备,可制成任何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以口服剂型为例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滴丸剂、缓控释制剂、口服液、合剂和糖浆剂;以外用制剂为例包括:软膏剂、栓剂、贴剂、酒剂、酊剂、凝胶剂、搽剂、气雾剂、喷雾剂和涂膜剂。上述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能够在多个炎症细胞中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也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如il-6和/或tnf-α的表达,抑制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
技术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1.中药组合物1的制备按照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称取人参、黄芪、川芎、刺五加、白苓和白术,分别粉碎至100目后混合,得到粉末状混合物。使用9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粉末状混合物,乙醇水溶液与粉末状混合物的体积比为15:1,85℃索氏提取为5小时收集提取液,将提取液进一步浓缩、干燥,干燥温度为120℃得到中药组合物粗品1;使用纯水进一步提取中药组合物粗品1,纯水与中药组合物粗品1的体积比为50:1,100℃索氏提取为3小时收集提取液,将提取液进一步浓缩至2ml,冻干机减压冻干16h,得到中药组合物1。2.中药组合物2的制备将步骤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2中各成分的质量”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中药组合物2。3.中药组合物3的制备将步骤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3中各成分的质量”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中药组合物3。4.中药组合物4的制备将步骤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4中各成分的质量”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中药组合物4。5.中药组合物5的制备将步骤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5中各成分的质量”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中药组合物5。6.中药组合物6的制备将步骤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6中各成分的质量”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中药组合物6。7.中药组合物7的制备将步骤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7中各成分的质量”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中药组合物7。表1.中药组合物1-7中各个组成成分的重量8.对比组合物1的制备将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人参11g、黄芪23g、川芎43g、刺五加35g”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对比组合物1。9.对比组合物1的制备将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人参11g、黄芪23g、白苓52g、白术55g”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对比组合物2。10.对比组合物1的制备将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人参11g、黄芪23g、川芎43g、白术55g”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对比组合物3。11.对比组合物1的制备将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人参11g、川芎43g、刺五加35g、白苓52g、白术55g”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对比组合物4。12.对比组合物1的制备将1中的“表1中给出的中药组合物1中各成分的质量”替换为“黄芪23g、川芎43g、刺五加35g、白苓52g、白术55g”并保持其他步骤不变,得到对比组合物5。实施例2人参复合中药组合物对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表达的影响1.中药组合物1对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表达的影响称取1g实施例1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1,将其溶溶解在10ml二甲基亚砜中,得到中药组合物溶液1。利用qpcr技术,检测中药组合物溶液1对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表达的影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thp1细胞(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40万/孔铺于12孔板中,同时加入100ng/mlpma(sigma)处理细胞24h,将细胞诱导为巨噬细胞,此时细胞由悬浮状态转变为贴壁状态。2)取100ml步骤1中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1ml中药组合物溶液1和100μglps,37℃培养24h。3)利用试剂盒步骤中细胞的rna并反转为cdna。4)以步骤3)中得到的cdna为模板,使用il-6引物(il-6-f:ggcccttgctttctcttcg(序列1);il-6-r:ataataaagttttgattatgt(序列2))对进行qpcr反应,程序:95℃,3min;(95℃,3s;60℃,30s)40个循环。5)以步骤3)中得到的cdna为模板,分别使用tnf-α引物(tnf-α-f:cctctctctaatcagccctctg(序列3);tnf-α-r:gaggacctgggagtagatgag(序列4))对进行qpcr反应,程序:95℃,3min;(95℃,3s;60℃,30s)40个循环。重复5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2.中药组合物-7对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表达的影响将步骤1中“中药组合物1”分别替换成“中药组合物2”、“中药组合物3”、“中药组合物4”、“中药组合物5”、“中药组合物6”、“中药组合物7”、“对比组合物1”、“对比组合物2”、“对比组合物3”、“对比组合物4”、“对比组合物5”,保持其他步骤不变,每组实验重复5次,记录实验结果。3.空白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的实验设置诱导对照组:将步骤1中的步骤2)中“取100ml步骤1中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1ml中药组合物溶液1和100μglps,37℃培养24h。”替换为“取100ml步骤1中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1ml二甲基亚砜和100μglps,37℃培养24h。”其他步骤不变,重复5次,得到诱导对照组的实验结果。空白对照组:将步骤1中的步骤2)中“取100ml步骤1中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1ml中药组合物溶液1和100μglps,37℃培养24h。”替换为“取100ml步骤1中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1ml二甲基亚砜,37℃培养24h。”其他步骤不变,重复5次,得到空白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以空白对照组的基因表达量为1,药物处理组基因表达量大于1为基因表达上调,小于1为下调,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的数值均为5次实验的平均值。表2实施例2中实验组的qpcr结果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量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即空白对照组,在炎症发生过程中,巨噬细胞表达的炎症因子水平迅速升高,本实施例中用lps诱导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炎症因子,旨在模拟人体内炎症发生的病态过程,即诱导对照组。在lps诱导的基础上,再加入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1-7和对比组合物1-5,细胞表达的炎症水平又降低,表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1-7和对比组合物1-5均能下调炎症细胞因子基因il-6和tnf-α的表达,其中中药组合物1-7对炎症细胞因子基因il-6和tnf-α的表达的抑制效果优于对比组合物1-5的效果。中药组合物1-7中,中药组合物5对炎症细胞因子基因il-6和tnf-α的表达的抑制效果优于其他六种,可达到大于70%的抑制率,中药组合物5有着最好的抗炎效果。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对炎症细胞的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释放量的影响分别收集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合物1-7、对比组合物1-5、空白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在步骤2)中37℃培养24h后的上清液,利用硝酸还原酶法试剂盒,用酶标仪在550nm读数,计算no含量。以空白对照组的no含量为1,药物处理组no含量大于1为上调,小于1为下调,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中的数值均为5次实验的平均值。表3.不同处理方法的no释放量对照表no含量空白对照组1诱导对照组12.33中药组合物14.56中药组合物24.68中药组合物34.58中药组合物44.28中药组合物51.98中药组合物64.35中药组合物74.68对比组合物26.02对比组合物26.11对比组合物35.85对比组合物45.94对比组合物56.08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几乎不释放no,即表3所示空白对照组。在炎症发生过程中,巨噬细胞释放的no迅速增多,本实施例中用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大量no,旨在模拟人体内炎症发生的病态过程,即表3所示诱导对照组。在lps诱导的同时加入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1-7和对比组合物1-5,细胞释放的no降低到,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1-7和对比组合物1-5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其中中药组合物1-7对炎症细胞释放的no含量的下调效果优于对比组合物1-5的效果。中药组合物1-7中,中药组合物5对炎症细胞释放的no含量的下调效果优于其他六种,达到将炎症细胞释放的no含量的下调至小于诱导对照的1/6,中药组合物5有着最好的抗炎效果。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以及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实验情况下,可在等同参数、浓度和条件下,在较宽范围内实施本发明。虽然本发明给出了特殊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改进。总之,按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欲包括任何变更、用途或对本发明的改进,包括脱离了本申请中已公开范围,而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进行的改变。按以下附带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特征的应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