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成分的组合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咳嗽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呼吸道里的各种感受器便将这种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沿着神经传给咳嗽中枢,咳嗽中枢受到冲动刺激被兴奋,便发出咳嗽指令,这种指令通过神经传入到呼吸道平滑肌、呼吸肌、喉头肌、引起咳嗽。所以说咳嗽是呼吸系统系统受到刺激时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可清除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和外界进入呼吸道内的异物,其敏感性增高或功能受损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咳嗽根据时常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咳嗽(病程小于3周)、亚急性咳嗽(病程3-8周)和慢性咳嗽(病程大于8周)。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常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过于频繁或剧烈的咳嗽,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严重时还会加重心肺功能负担,促进疾病的发展,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镇咳化学药大多属于选择性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的中枢性镇咳药,其中包括可待因、右美沙芬、美敏伪麻溶液等。该类镇咳药作用较强,但由于常具有明显不良反应而不适宜长期服用,严重的则会对神经中枢造成损伤。
传统中药植物化学研究表明,其他类型的化合物也具有有益的镇咳活性,并且具有比上述化合物少的副作用。例如,破布木果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cordiadichotomafrost.f.)的根或果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贵州、云南、西藏东南部等地。其中达提期可苷和绿原酸是破布木果的化学成分,能够发挥行气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蜀葵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rosea(linn.)cavan.)的种子;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利尿通淋,解毒排脓,润肠之功效。其中的化学成分金丝桃苷具有抗炎、解痉、利尿、止咳、降压、降低胆固醇、蛋白同化、局部和中枢镇疼以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理活性。榅桲子为蔷薇科植物榅桲(cydoniaoblongamill.)的干燥种子,具有清除胃肠干热,除烦安神,生津止咳等功效。其中的化学成分印度榅桲素可用于大便秘结,烦中不安,口干津少,咳嗽,肺结核等疾病。大枣为蔷薇目鼠李科枣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安徽等地。其中富含丰富的多糖有较强的补养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常用的镇咳化学药大多属于选择性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的中枢性镇咳药,该类镇咳药作用较强,但由于常具有明显不良反应而不适宜长期服用,严重的则会对神经中枢造成损伤。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大部分镇咳药都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副作用,现需要寻找高效低毒并且对中枢神经影响较低的药物组合,在最佳镇咳作用效果下具有最低的中枢神经影响作用。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中枢神经损伤会带来一些危害,有些危害甚至不可逆,包括头痛、烦躁、眩晕、失忆,严重的会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避免中枢神经的损伤是很重要的,普通的镇咳药长期服用会导致中枢神经受损,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药并不存在此类问题,对治疗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成分的组合应用。这些药物组合的药学原理为:破布木果与榅桲子联合能够协同,更好的发挥化痰止咳之功效;蜀葵子具有利尿通淋,在药物发挥完功效的同时加速其代谢防止药物积聚而产生医学不良反应;大枣有较强的补养作用,在增强抗病能力的同时能够滋补药物给身体带来的损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所述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1~120质量份破布木果、1~100质量份大枣、1~100质量份榅桲子、1~60质量份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1~60克达提期可苷、1~60克绿原酸、1~100克大枣多糖、1~100克印度榅桲素、1~60克金丝桃苷。
进一步,所述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120质量份破布木果、100质量份大枣、100质量份榅桲子、60质量份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6克达提期可苷、6克绿原酸、10克大枣多糖、10克印度榅桲素、6克金丝桃苷。
进一步,所述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60质量份破布木果、100质量份大枣、50质量份榅桲子、30质量份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3克达提期可苷、3克绿原酸、10克大枣多糖、5克印度榅桲素、3克金丝桃苷。
进一步,所述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90质量份破布木果、100质量份大枣、50质量份榅桲子、30质量份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3克达提期可苷、6克绿原酸、10克大枣多糖、5克印度榅桲素、3克金丝桃苷。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成分的组合应用,所述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成分的组合应用为: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成分用于制备汤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进一步,所述汤剂的制备过程为:
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120克破布木果、100克大枣、100克榅桲子、60克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6克达提期可苷、6克绿原酸、10克大枣多糖、10克印度榅桲素、6克金丝桃苷;
药材炮制,将精选中草药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符合标准的饮片;
精选优良中草药,超声清洗5分钟,快速清除混杂在药材中的杂质及灰尘的泥土、砂石等异物;
水火共制的中草药煎制,将清洗过的中草药用无菌蒸馏水将药物刚好没过药物表面,浸泡30分钟左右,并适当搅拌;
浸泡后再把水加到高出药物表面3cm,加水量为600ml,中药煎制使用的搪瓷容器,在急火迅速将药液温度升到100℃时,在煎制过程中一定适当不断翻动,药液沸腾后将火关小,保持水微沸30分钟,直至煎成;使药液浓缩为200~250ml为宜,煎制完成,然后取上清液备用;
中药精制成分药液制备,将各个中药的精制成分制备粉末状,按照所需比例混匀,加入250ml水,当水沸腾时加入粉末,待其溶解,则制备完成。
进一步,所述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为:
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1200克破布木果、800克大枣、800克榅桲子、600克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60克达提期可苷、60克绿原酸、100克大枣多糖、100克印度榅桲素、60克金丝桃苷;
取上述药物组合,加纯化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1.10,90~95℃,待冷至室温;
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55~65℃,加40%的水,搅拌,静置24小时;
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28,55~65℃的浸膏;
将其精制成分加水溶解后按上述方法进行浓缩;
利用带式真空干燥机对两种浓缩液进行干燥,带式真空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99℃、95℃、10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再与适量常规辅料混匀,制粒,即得颗粒剂。
进一步,所述片剂的制备过程为:
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400克破布木果、200克大枣、200克榅桲子、60克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30克达提期可苷、30克绿原酸、50克大枣多糖、50克印度榅桲素、60克金丝桃苷;
提取:上述药材共同水提,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得滤液,将多次水提的滤液合并;
提取液浓缩:将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70℃,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1.10;
醇沉:提取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取醇沉上清液;
醇沉上清液浓缩:将醇沉上清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65℃,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1.28;
将中药精制成分加水溶解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浓缩;
干燥:利用带式真空干燥机对浓缩液进行干燥,带式真空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99℃、95℃、10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再与适量常规辅料混匀,制粒,压片,制成1000片。
进一步,所述药物胶囊剂的制备
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300克破布木果、200克大枣、200克榅桲子、150克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30克达提期可苷、30克绿原酸、100克大枣多糖、50克印度榅桲素、30克金丝桃苷;
提取:上述药材共同水提,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得滤液,将多次水提的滤液合并;
提取液浓缩:将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70℃,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1.10;
醇沉:提取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取醇沉上清液;
醇沉上清液浓缩:将醇沉上清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65℃,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1.28;
将中药精制成分溶于水后按照上述方法浓缩;
干燥:利用带式真空干燥机对两种浓缩液进行干燥,带式真空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99℃、95℃、10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再与适量常规辅料混匀,制粒,灌胶囊,即得。
进一步,所述丸剂的制备过程为:
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600克破布木果、400克大枣、400克榅桲子、300克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30克达提期可苷、30克绿原酸、100克大枣多糖、100克印度榅桲素、30克金丝桃苷;
以上中药及其精制成分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炼蜜:称取一定量的蜂蜜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沸,继续炼制成炼蜜程度,捞去漂浮的泡沫带有光泽即可;
合药: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按比例进行混合,其中,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为1:1;
制条,成丸:将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条,搓条要粗细一致,外表光滑;即可用手工或者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也可用机械制丸;
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玻璃纸、蜡纸、塑料袋、蜡壳包好,并注明品名、规格、批号,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进一步,所述散剂的制备过程为:
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100克破布木果、50克大枣、50克榅桲子、60克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10克达提期可苷、10克绿原酸、20克大枣多糖、20克印度榅桲素、10克金丝桃苷;
粉碎、过筛:按药物本身性质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粉碎方法,粉碎、过筛得细粉备用;
混合:使多种固体粉末相互交叉分散;通过此操作使散剂中各种药物混合均匀,色泽一致;混合方法一般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少量制备采用先研磨再过筛的方式混合;大量制备采用搅拌、过筛及先搅拌再过筛的方式混合;
分剂量:分剂量是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照所需剂量分为相等重量份数的操作;
包装: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延缓散剂的吸湿,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有光纸、玻璃纸、蜡纸、塑料瓶、玻璃瓶、硬胶囊、铝塑袋及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分剂量散剂可用各式包药纸包,非分剂量散剂多用纸盒和玻璃瓶包装;散剂贮藏的环境应阴凉干燥,分类保管,定期检查。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药物组合中,破布木果(达提期可苷、绿原酸)具有润肺润喉、止咳化痰、清音止渴、通便利尿的功效。大枣(大枣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补血、保肝、调节肠道的功效。榅桲子(印度榅桲素)具有清除胃肠干热、除烦安神、生津止渴的功效。蜀葵子(金丝桃苷)具有利尿通淋,解毒排脓,润肠的功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结合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制剂工艺简单,无毒副作用、疗程短、成本较低,并且能够有效的镇咳并且不易复发,有效率达98%。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汤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物片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丸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7组小鼠用药后引咳实验后咳嗽频次的比较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7组小鼠连续用药5天后体重变化的比较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7组小鼠连续用药5天后气管酚红分泌量的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成分的组合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1~120质量份破布木果、1~100质量份大枣、1~100质量份榅桲子、1~60质量份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1~6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1~6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100克大枣多糖(大枣)、1~10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1~6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120质量份破布木果、100质量份大枣、100质量份榅桲子、60质量份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6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6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克大枣多糖(大枣)、1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6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60质量份破布木果、100质量份大枣、50质量份榅桲子、30质量份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3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3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克大枣多糖(大枣)、5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3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镇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90质量份破布木果、100质量份大枣、50质量份榅桲子、30质量份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3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6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克大枣多糖(大枣)、5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3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使用的中药材购自普济堂大药房,其精制成分购自范德生物,hplc>9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药物汤剂的制备
s101: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120克破布木果、100克大枣、100克榅桲子、60克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6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6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克大枣多糖(大枣)、1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6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s102:药材炮制,将精选中草药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符合标准的饮片。
s103:精选优良中草药,超声清洗5分钟,快速清除混杂在药材中的杂质及灰尘的泥土、砂石等异物,进而达到提纯药品质量减少不明物质进入机体的目的。
s104:水火共制的中草药煎制,将清洗过的中草药用无菌蒸馏水将药物刚好没过药物表面,浸泡30分钟左右,并适当搅拌(普通自来水中的余氯在水沸时与原水中的有机物质加速反应,加热可能生成致癌物质三氯甲烷),目的是软化药物,调整药性,更使药物中有效成份容易析出,增强疗效。
s105:浸泡后再把水加到高出药物表面3cm(加水量为600ml),中药煎制使用的搪瓷容器,在急火迅速将药液温度升到100℃时,在煎制过程中一定适当不断翻动,以利受热均匀,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药液沸腾后将火关小,保持水微沸30分钟,直至煎成。使药液浓缩为200~250ml为宜,煎制完成,然后取上清液备用。
s106:中药精制成分药液制备,将各个中药的精制成分制备粉末状,按照所需比例混匀,加入250ml水,当水沸腾时加入粉末,待其溶解,则制备完成;日服一剂。
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
s201: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1200克破布木果、800克大枣、800克榅桲子、600克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6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6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0克大枣多糖(大枣)、10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6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s202:取上述药物组合,加纯化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1.10(90~95℃),待冷至室温。
s203: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55~65℃),加40%的水,搅拌,静置24小时。
s204: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28(55~65℃)的浸膏。
s205:将其精制成分加水溶解后按上述方法进行浓缩。
s206:利用带式真空干燥机对两种浓缩液进行干燥,带式真空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99℃、95℃、10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再与适量常规辅料混匀,制粒,即得颗粒剂;人日服用量:15~20g。
实施例3药物片剂的制备
s301: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400克破布木果、200克大枣、200克榅桲子、60克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3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3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50克大枣多糖(大枣)、5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6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s302:提取:上述药材共同水提,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得滤液,将多次水提的滤液合并。
s303:提取液浓缩:将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70℃,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1.10。
s304:醇沉:提取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取醇沉上清液。
s305:醇沉上清液浓缩:将醇沉上清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65℃,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1.28。
s306:将中药精制成分加水溶解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浓缩。
s307:干燥:利用带式真空干燥机对浓缩液进行干燥,带式真空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99℃、95℃、10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再与适量常规辅料混匀,制粒,压片,制成1000片。
实施例4药物胶囊剂的制备
s401: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300克破布木果、200克大枣、200克榅桲子、150克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3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3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0克大枣多糖(大枣)、5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3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s402:提取:上述药材共同水提,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得滤液,将多次水提的滤液合并。
s403:提取液浓缩:将合并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70℃,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1.10。
s404:醇沉:提取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取醇沉上清液。
s405:醇沉上清液浓缩:将醇沉上清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浓缩温度为55~65℃,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为1.25~1.28。
s406:将中药精制成分溶于水后按照上述方法浓缩。
s407:干燥:利用带式真空干燥机对两种浓缩液进行干燥,带式真空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99℃、95℃、10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再与适量常规辅料混匀,制粒,灌胶囊,即得。
实施例5丸剂(蜜丸)的制备
s501: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600克破布木果、400克大枣、400克榅桲子、300克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3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3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0克大枣多糖(大枣)、10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3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s502:以上中药及其精制成分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s503:炼蜜:称取一定量的蜂蜜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沸(杂质可过滤),继续炼制成炼蜜程度,捞去漂浮的泡沫带有光泽即可。
s504:合药: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实施例2干燥后的固体物粉碎成细粉按比例进行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
s505:制条,成丸:将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条,搓条要粗细一致,外表光滑。即可用手工或者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也可用机械制丸。
s506: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玻璃纸、蜡纸、塑料袋、蜡壳包好,并注明品名、规格、批号,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实施例6散剂的制备
s601:药材构成与配比:中药组合物:100克破布木果、50克大枣、50克榅桲子、60克蜀葵子;中药精制成分组合:1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1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20克大枣多糖(大枣)、2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1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s602:粉碎、过筛:按药物本身性质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粉碎方法,粉碎、过筛得细粉备用。
s603:混合:使多种固体粉末相互交叉分散。通过此操作使散剂中各种药物混合均匀,色泽一致;混合方法一般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少量制备采用先研磨再过筛的方式混合;大量制备采用搅拌、过筛及先搅拌再过筛的方式混合。
s604:分剂量:分剂量是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照所需剂量分为相等重量份数的操作。
s605:包装:散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易结块、吸湿,甚至变色、分解,从而影响疗效及服用;因此应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延缓散剂的吸湿。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有光纸、玻璃纸、蜡纸、塑料瓶、玻璃瓶、硬胶囊、铝塑袋及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等;分剂量散剂可用各式包药纸包,非分剂量散剂多用纸盒和玻璃瓶包装。散剂贮藏的环境应阴凉干燥,分类保管,定期检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药材的配比不同。具体来说,本实施例药材构成与配比为:中药组合物:450克破布木果、200克大枣、1500克榅桲子、80克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6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6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0克大枣多糖(大枣)、10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6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差别之处在于药材的配比不同。具体来说,本实施例药材构成与配比为:中药组合物:500克破布木果、150克大枣、150克榅桲子、60克蜀葵子。
中药精制成分组合:50克达提期可苷(破布木果)、50克绿原酸(破布木果)、100克大枣多糖(大枣)、100克印度榅桲素(榅桲子)、50克金丝桃苷(蜀葵子)。
下面结合具体实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进行验证。
实验1
在本实验中,以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镇咳作用试验,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材料
(1)受试药: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的汤剂。
(2)实验动物:成年健康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
(3)实验试剂:25%氨水,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生理盐水。
(4)主要实验仪器:特制玻璃钟罩,喷雾器。
2、实验方法
设空白组,枸橼酸喷托维林片为阳性药组(10ml/kg),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实施例1低剂量组(5ml/kg)、实施例1中剂量组(15ml/kg)、实施例1高剂量组(25ml/kg)。置于特制的玻璃钟罩内,使用超声雾化喷雾器进行25%浓氨水定量喷雾,10秒后立即取出,记录小鼠从接受喷雾开始到出现咳嗽的潜伏期,以及2分钟内的咳嗽次数。喷雾后2分钟不咳嗽者舍弃。合格小鼠2天后按照上述分组方法随机分组(空白组在引咳实验前随机选出分组,不进行浓氨水喷雾)。每组分别按上述对应剂量连续灌胃5天,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并于每日给药前称重并记录。
3、实验数据采集和结果判定
在末次给药后1小时,分别接受25%浓氨水定量喷雾,10秒后立即取出。记录小鼠从接受喷雾开始到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2分钟内的咳嗽次数。同时记录体重的变化。将给药组与阳性药组,阴性对照组以及空白组对照的潜伏期以及咳嗽次数进行对比,2分钟内未见咳嗽者其潜伏期以120秒记。将给药组与阳性药组,阴性对照组以及空白组给药前后的体重变化进行比较,将小鼠体重变化作图。
4、结果
如表1和图7所示,7组小鼠用药后从接受喷雾开始到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2分钟内的咳嗽次数均有改变,在减少小鼠咳嗽次数方面,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如图8所示,7组小鼠给药后体重均有所变化,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小鼠体重呈下降趋势,他组小鼠体重总体呈增长趋势。空白组动物一般形态外观、行为活动、饮食、皮毛、运动功能等均无异常。阳性对照组小鼠表现为活动减少,皮毛无光泽,摄食量减少。
表17组小鼠用药后镇咳作用的比较
注:与空白组相比:阳性对照**p<0.01,与阳性对照相比:给药组**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给药组*p<0.05,**p<0.01。
实验2
在本实验中,以本发明中的实施例2中的技术方案进行祛痰作用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指示剂酚红自小鼠腹腔注射并经腹腔吸收后,可部分地由支气管粘液腺分泌入气道,有祛痰作用的药物在使支气管分泌液增加的同时,其由呼吸道粘膜排出的酚也随之增加。因而可从药物对气管内酚红排泌量的影响来观察其祛痰作用。酚红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将从道中洗出的液体,用比色法(分光光度计)测出酚红的排泌量。从而评价药物的祛痰作用。
1、实验数据采集和结果判定
在各组小鼠做完引咳实验后,每鼠腹腔注射0.25%酚红生理盐水0.6ml,30分钟后颈椎脱臼处死,用5%nahco3灌洗小鼠气管、支气管3次,每次0.5ml,收集灌洗液共1.5ml,离心5分钟(1万转/分,离心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检测546nm波长处的od值),进行不同组别间的比较。
2、结果
如图9所示,7组小鼠连续给药5天后,从数据来看,给药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给药组的酚红分泌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给药组均有显著性,说明上述中药组合在达到镇咳作用的同时也有较好的祛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